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一些国际性环保公约也相继出台。如:国际环境公约、WTO协议中的环境条款、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ISO14000)、绿色标志制度等。主要的有以下几项:
1.国际环境公约
20世纪50年代以前,涉及环境与环保问题的国际公约只有6项,70年代增长到16项,80年代增长到100项左右,目前增长到180项。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关于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以及《伦敦修正案》(1990年)、《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等等。这些国际环境公约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WTO有关协议中的环境条款
WTO有关协议中的环境条款无疑对于促进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二十条规定,不得阻止缔约国采用或实施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须的措施和为有效保护可能耗竭的自然资源的有关措施;《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指出,在符合可承受的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允许缔约国合理的利用世界资源,以符合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各自需求与利害关系的方式寻求环境保护,并提高这种保护的手段;《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指出,不应妨碍任何国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关于实施卫生与动物检疫措施的协定》和《服务贸易总协定》中也有类似条款。
3.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ISO 14000)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3年6月组建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TC207),负责制定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目前已起草的标准有24个。1996年9月,TC207颁布了该系列标准中的5个,即ISO 14001、ISO 14004、ISO 14010、ISO 14011和ISO 14012。ISO 14000系列标准是在欧盟生态管理和审核法规(ENAS)、英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BS7750)的基础上,吸收各国环境经验制定的,包括环境方针、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管理评审等内容。ISO14000系列标准是减少和消除环境污染的管理办法,也是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4.绿色标志制度
绿色标志制度又称环境标志制度,或生态标志制度,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商颁发的,证明其产品符合环境标准的一种特定标志。标志获得者可把标志印或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它向休闲者表明,该产品从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使用,到回收利用和处置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无害或损害极少。绿色标志制度发展很快,现在已有30多个发达国家、2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推出绿色标志制度,比较典型的是德国的“蓝色天使”、日本的“生态标志”、美国的UL和“绿十字”、加拿大的“ECP”标志、法国的“NF环境”、印度的“生态标志”、新加坡的“绿色标志”等。
绿色标志制度的确立和实施,超越了以往的末端治理模式,强调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的无害化或低害化,备受公众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