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别过分苛求自己

别过分苛求自己

时间:2023-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犯了错,每个人面对错误的态度则是大不相同的。专家还进一步解释了自我同情和自我放纵抑或是降低标准的区别。但是,类似的情况如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如工作艰难、饮食过量、体重又增加了等,许多人就会陷入自我批评、消极对待的恶性循环之中。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罢了。

我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犯了错,每个人面对错误的态度则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是面对别人的错,大多数人会“引经据典”、大批特批,并且还可能扩大化,甚至有些幸灾乐祸;如果是面对自己的错误,则总会下意识地开始找客观原因,极力为自己开脱,每当找到一个很合适的理由的时候,人们就会理所当然地接受它,似乎得到了释然。所以,我们总要求或者被要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事实上,这只是表面现象。面对别人的错误固然会充当明白人,借此彰显自己的聪明和能力,但也仅仅是当时,事后大多数人就会很快忘掉,或者秉承宽以待人的美德宽恕别人。如果这个错误发生在自己身上,虽然会替自己辩解,但是内心深处的那种忐忑和自责则会长久地留下来,甚至很长时间后想起来都会痛悔自己当初“不应该……”“应该……就好了”。更甚者,还可能长时间纠结于一个错误,导致自己的心情郁闷,平添很多的压力。

近些年来,屡屡有报道称有中学生因为不堪学业压力采取极端手段的,或者某大学生因英语未过四级而选择自杀的,更甚者还有因为被老师批评而难以承受自杀的。社会的评论也大多是说因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等。这应该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就会产生很大的负罪感,并不断扩大这种消极情绪,以致影响正常的思维判断,最后使身心不堪重负。

我们总被要求去爱别人、宽容对待别人,却很少真正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实际上,最应该爱和宽容的那个人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别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都不懂得宽容对待,那他怎么可能去爱和宽容别人呢?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这几乎是不用思考的问题。当遇到一件好事的时候,人们总会下意识地考虑自己的收益是什么;当遇到一件坏事的时候,人们总会下意识地考虑如何才能不让自己受更大的影响。面对自己的错误,人们同样会发挥这种本能,之所以长久地自责,就是因为错误给自己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人们感到失去了不应该失去的。相反,面对别人的错误,人们在批评之后选择宽容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他在比较中得到了优越感,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但是,在面对宽容自己的问题上,人们常常会陷入思维的误区,总是纠缠于已经发生的错误,却忽略了如果长此下去,可能失去得更多,这其实是有悖于人的本能需求的。因此,当面对自己的错误的时候,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就会发现,及时地宽容自己,其实是为了尽快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更好地面对今后的发展。这样的得与失是显而易见的,否则失去的就不可能只是已经失去的,还可能是未来即将得到的。

就读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陈陆(化名)因为专业的原因,一直对人和人、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最近,他看到了一项前沿科学研究,叫做自我同情(self-com passion)——主要研究人们宽以待己的能力。这个研究发现,一些人觉得帮助他人、理解他人是很容易的,然而在自我同情的测试中,却取得了令人吃惊的低分,他们在认为自己失败的时候,如体重超重、没有坚持锻炼等,就会非常严厉地斥责自己。

这一点让他深有同感。他还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的一件事。一天,亲戚家小孩来家里玩,两个小孩在一起越玩越兴奋,拿着彩笔到处乱画,墙上、桌子上、沙发上、地板上,甚至还比赛着画,看谁画得又多又好。母亲回家后一看那个场面,当时脸就黑了。等亲戚的孩子走后,母亲让他跪在客厅的地板上,拿一把尺子狠狠地揍他屁股。他忍不住痛大声哭泣,申辩说:“他也画了,而且比我画得还多。”原本已经差不多消气的母亲,听到他的辩解又暴怒起来,又给了他几巴掌:“你还有脸为自己辩解?人家是人家,你怎么不看看你自己!”他的屁股肿了好几天,一坐下就钻心地疼,睡觉只能趴着。

从那以后,他就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犯了错,就要勇于承认,毫无怨言地接受惩罚,即使别人犯了和你同样的错,你也不应该去追究别人,追究别人而原谅自己,是很可耻的行为。这件事情直到他考上北大还依稀就发生在昨天。一次寒假回家和母亲说起这件事,母亲竟然微笑着说自己不记得了,在他的一再提醒和回忆下,母亲表示似乎有这件事。当听说他这么多年一想起这件事就有一种恐惧和深深的自责的时候,母亲笑着说:“其实,我早就原谅你了,小孩子嘛,哪有不犯错的,没什么的。”但是,他分明看到了母亲自责的神情和别过脸去擦掉的泪水。那一刻他知道,母亲和自己一样自责,这么多年还一直生活在这种自责里。

直到他看到了自我同情的研究,才真正让自己从这件事情里得到了解脱。因为,专家的研究告诉人们,让自己适当休息,并且直面和接受自己的过失,也许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第一步。在自我同情研究的那些测试中,得分较高的那群人往往不会那么抑郁、焦虑,而会更加倾向于快乐、乐观。

专家还进一步解释了自我同情和自我放纵抑或是降低标准的区别。有一个例子:当某个孩子在学校里非常吃力,跟不上功课,又或是对垃圾食品爱不释手、大吃特吃时,家长会作出怎样的反应呢?一般而言,家长会给孩子提供援助,如对他们进行辅导,或是努力寻找一些既健康,孩子也爱吃的食物。但是,类似的情况如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如工作艰难、饮食过量、体重又增加了等,许多人就会陷入自我批评、消极对待的恶性循环之中。这会打击人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倾向于安于现状。解决的办法是自我同情,因为这会非常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家长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吃掉五大罐冰激凌,是因为家长疼爱他们。而在自我同情的情况下,一个人会对自己非常疼惜,这样他就只会做对自己身体健康有益的事情,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还有的人在犯了错误后,更倾向于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原谅,只要别人这么做了,他就会感到内心的解脱和坦然。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罢了。原谅一个人会让原谅者得到心理优越感,因此,原谅别人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错误是自己犯下的,自己承担的那种自责要重得多、时间也要长得多,如果不能及时从错误中抽身,那就会陷入其中,并被负面情绪包围,从而难以自拔。当然,原谅自己,善待自己并不是说简单地将自己的错误一笔勾销,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来看待错误,从中吸取教训,找到不足,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从而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这样做才能在真正做到宽容自己的同时更好地善待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