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温暖来自家人的关心、支持和呵护。很多人在遭遇低谷的时候,总会本能地想到家,想到和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回家,找寻那种温暖,然后转化成走出挫折的力量。即使在平常的日子里,想到家人心中总会有一股暖流。
家人之间的关心之所以最温暖,是因为家人之间是不讲求回报的,完全是一种无私付出,付出感情,付出真心,乃至付出生命,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的情感能够与之相比。可是,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在享受家人关心呵护的时候,是不是也同样对家人付出了感情呢?也愿意为家人付出自己的所有呢?
北大学子告诉你,我们至少能为家人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写家书。
在电话、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写家书似乎看起来不那么合时宜。但是,相比起电话线那端的不置可否,电脑上那冰冷的方块字,手写的家书包含着对家人的深情和思念,每一个出自手中的字都传递着一种感情。字迹表明心迹,这是心理学告诉我们的常识。
“我在北大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就快结束了。最近一些日子,同学们组织了一些聚会、座谈以及合影,感受着离愁的滋味。临近毕业,想想这么多年来,我最感激的还是你们。我成长的每一个足迹,都伴随着你们艰辛的付出……”离校前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毕业生李菲(化名)没有像往常那样打电话回家,而是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她说,唯有写信才能把自己的内心感受传达给父母。
近年来,北大启动了毕业生最后一课——北大学生“毕业家书”活动,倡导毕业生们拿起笔,给家中的父母、乡亲或者中学母校的老师们、同学们,以及其他关心、关注自己的人写一封“毕业家书”。
“临近毕业,同学们常常举行各种告别活动,感谢老师、送别同学,但远在家乡的父母和亲友却经常被忽视、被遗忘。”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负责人说,“目前正值毕业生离校之际,学校发起这项活动,就是希望引导毕业生们把那些深深埋藏于心底的言语书写出来,让毕业生们多一份感恩之心,我们相信,感恩应该是他们毕业前最后一门必修课。同时,也可以引导毕业生总结回顾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规划和设计今后的发展道路。”
活动一经启动,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大家纷纷加入进来。一些即将毕业的学生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书和亲人的真情实感。
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生王强(化名)说:“打电话的时候总是简单问个好,一些话都说不出来,而放下电话又感觉有很多话要说,所以还是选择‘毕业家书’的方式感觉最踏实。”
“大学四年写了不少信回家,但这封毕业信写得最为感慨,也最为动情。其中既有对家人的感激和祝福,也有今后的心愿。”即将远赴西藏支教的中文系毕业生麦杰(化名)表示,给家人写信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同时在写信的过程中,自己也会更深刻地铭记以后的使命和责任。
“临近毕业,是该跟父母仔细算算经济账、学业账、感情账了。”已经保送攻读研究生的政府管理学院本科毕业生刘子琪(化名)说,给自己的父母、乡亲写封信,汇报一下自己的情况,感谢他们含辛茹苦支持自己完成学业,是毕业前夕自己最重视的一件事。
“有的村子里就出了这么一个北大的大学生,这个学生需要感谢的也许就不止父母了。家书的投寄对象是泛化的‘父母’概念,可以包括父母也可以给乡亲或者中学母校的老师们、同学们,以及其他关心、关注自己的人。”倡导发起此次活动的老师如是说。
古人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如今这个聚少离多的年代,虽然不至于烽火连天,但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重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亲情的联系;在通信方式越来越多样便捷的时代,虽然相隔千里却也能如在眼前,但一根电话线很难承载沉甸甸的亲情,所以,写一封家书,寄托一种思念和问候,也是对父母、家人养育之恩的报答。
第二件事:常回家看看。
当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有多少听者是父母,是老人,是期盼孩子能够回家看看的年迈家人。这首歌唱出了他们的心声,也表达了他们的心愿。他们日思夜想着孩子能够回家看看,可是每每等来的不过是电话线那头带着杂音的两句问候,然后就是长久的沉默;抑或者连这问候也变得那么遥远,当家家都在团圆的时候,等来的却是一句“今年过年我不回去了”的失落和惆怅。
当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有了自己疼爱的人,有了自己的圈子,于是,我们沉浸在自己的圈子里肆意享受着渴望的生活,感受着都市的繁华和忙碌,有空闲的时候也是更多地和朋友在一起……而那两个把自己养大的人却被悄悄地放在了记忆的深处,从来不曾忘记,却也不会再常常想起。当偶尔心血来潮回到那个叫家的地方,会“矫情”地发现,父母的鬓角已经斑白,腿脚已经有些蹒跚,说话已经有些啰唆,能够和你聊起的不过还是你小时候的旧事,于是,你觉得这离你的生活很远,在迫不及待中回到自己的生活圈子里去,直到某一天的某一时刻,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电话响起,告诉你一个不愿听到的消息,你的心才被狠狠地撞击一下,感觉到了疼痛,可是却没人可以诉说了。
小品里说:“最悲哀的事是,人活着呢,钱没了。”这毕竟是一句调侃,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当你想起来的时候,那两个世界上最疼你的人已经不在了,而你几乎没孝敬过他们什么。
古人有言:“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悲哀在身边经常发生,可是真的不在了,再多的悲哀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不趁着他们还健康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尽尽孝心,尽尽做子女的心意呢?试一试,放下似乎放不下的工作,离开好像离不开的生活,回到那个能够想起童年的地方,回到那个让你酣然入睡的地方,回到那个世界上最温暖的港湾,陪父母、家人说说话,那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大的幸福,对你而言又何尝不是呢?
第三件事:顺从父母。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非常强的,每年逢年过节的巨大人群流动就能够看到人们回家的心情是多么的急迫。可是,不得不承认,很多人过多地把精力放在了下一代身上,对上一代的关心变得更少。他们总寄望于下一代能够成龙成风,自己也跟着风光风光,却慢慢忽略了上一代的辛苦和抚养。还有的人,虽然也孝敬父母,但是他们孝敬的方式让父母很难接受,最后变成了彼此之间的埋怨;还有的人,把孝敬变成了彻底的赡养,觉得每个月给你生活费就行了,至于去不去看你,那得看我的时间安排。
其实,孝敬父母重在敬,而不在孝;孝顺父母重在顺,而不在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赡养老人是做子女的义务和责任,这并不能称之为孝顺。
孔子批评那些只知道赡养父母、把赡养当做孝顺、而不知道从感情上和内心里孝敬父母的人。同时,他还揭示了孝的层次,表层是养,深层是敬。只是养,而没有敬,不能算是真正的孝;完美的是既能养,又能敬,所以有“孝敬”一词,也有“孝养”一词。
孔子认为,孝养父母,不但要养他们的身体,也要养他们的心。心中的尊敬与爱戴,是父母能够体会到的,也是子女给父母最好的安慰,最能带给父母快乐和幸福。
相比而言,那些给父母盖起别墅,请了保姆,留下数额巨大存款的子女,以为他们尽到了最大的孝道,殊不知,父母需要的根本不是这些。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不但没有尽孝,反而很不孝。还有的人在父母生前不好好孝敬,等到父母离世就大肆操办丧事,把这当做是一种尽孝,实际上不过是吸引眼球、为自己挣面子的事,如果父母泉下有知,恐怕也会大摇其头的。所以,孝敬父母来不得半点虚假,也来不得半点强求,让父母高兴、满足其心理愿望就是最大的孝顺,不需要拘泥于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