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无知乃一切真知之始。
柏拉图家境富有,从小受到了完备的教育,并接触到当时的各种思潮。父亲给他请了三位启蒙老师,专门负责其文法、修辞、写作、美术、音乐、体育。这使他不仅热爱写作,而且对美术的辨别能力越来越强。后来他在美学上的理论见解和他童年的启蒙有着很大的联系。
他早年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和当时的其他贵族子弟一样热衷于政治。20岁左右的柏拉图同苏格拉底交往后,开始醉心于哲学研究。
他去听苏格拉底的演说,听完后他下定决心要拜苏格拉底为师。
他敲开了苏格拉底的门:“尊敬的苏格拉底先生,我是柏拉图,我想成为您的学生。”
苏格拉底问道:“年轻人,你的名字我早听说了,你已经是个学识很渊博的人了,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柏拉图说:“您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那就是认识自己。如今我就是没有认识自己。”
苏格拉底说:“你既然知道这句话,那么你应该知道我对自己的评价了——我所知道的是我始终一无所知。”
柏拉图又说:“神都认为您最聪明,可是您却这样评价自己,这正是我要向您学习的地方啊。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那才是双倍的无知呢。这也是我来拜您为师的理由。”
经过这次谈话,柏拉图成了苏格拉底的学生。他一生景仰其师的思想和人格,成为苏格拉底的忠实信徒。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柏拉图已经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了。但是他依然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无知”,所以才有了拜师的一幕。当然,后来柏拉图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成为哲学大师,还是归根于他的“自知无知”。可见,“自知无知”是激发人们追求真知的强大力量。
当人们自认为打通了求取真知道路、达到真理境界之时,也许只是个人的幻觉和无知。古今中外的许多智慧大师都曾宣称过自己已经登上了真理之巅,可惜的是当他未有这种认识时,曾获得不少真理,而当他产生这种认识时,反倒陷入谬误。
近代德国的智慧大师黑格尔,在人类思维发展的长河中,激起了美丽的浪花,他有关事物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学说,打破了僵化、死板的思维模式,给人的思维带来了生气,在这种学说的启示下,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在人们的眼前都活了起来。可以说他在人类智慧的领域中摘取了耀眼的明珠。正因如此,黑格尔飘然起来,他宣称自己获得了终极真理。伴随着这种宣言,他的思想活生生地被冻结了,真理变成了谬误。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先认识的是周围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知识丰富、心理与生理成熟,人的自我意识才发展起来。真正了解自己的能耐并不容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常常冲突。要追求真知,要激发自身的智慧,就要“自知无知”。
一个“自知无知”的人,可以避免妄自菲薄,避免妄自尊大。妄自菲薄来自不知自己的优点、长处;妄自尊大来自对自己的无知,不知天高地厚。能够明白自己“无知”的人,就善于安排自己的“社会角色”,能够扬长避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自己的“水准”常常有盲目性。喜欢自吹自擂、自我炫耀的人,总是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盲目自大,从而停止追求更多知识的脚步,依赖自己所学到的那点知识到处卖弄,不幸的是,他所卖弄的那些知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自知无知”,就是对自己目前所学到的知识并不满足,认识到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努力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学会了和他人比较,通过比较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特长乃至处世等各方面的水准和状况。当然,这种比较要注意不同的参照“规模”、不同的比较标准。与周围普通人比较,可以认识自己的实际水平及在群体中的位置;与杰出人物比较,能找出自己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与落后于己的人比较,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1 承认无知比隐瞒无知更有利
任何人都有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弱点的心理,因而常常不懂装懂,不愿承认“我不懂”。但有的时候,对不知道的事,明确承认不懂,对于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表现方式。因为这样首先会给别人留下一个很正直、坦率的形象,此外,能有勇气大声说出“我不懂”,反过来说明你有“其他事我懂”的自信。
2 实践出真知
一种理论、学说或观念,如果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成为真理或真知,须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而整个过程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反过来说,考察一种理论、学说或观念究竟是不是真理或真知,又必须经过理性回归于感性的过程,而整个过程也必须融汇在实践的长河之中。实践出真知,实践验真知,这是认识学说的科学结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真知是人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而连接人脑和事物的媒介只能是实践。
当然,经过千辛万苦充实了自己的知识,获得了真理,并不意味着最后走完了求知道路。真理的真假还需接受实践的检验,为此需要找到衡量知识真假的尺度,在这一过程中,“自知无知”是激发人们追求真知的强大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