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时间:2023-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大智若愚,难得糊涂,在历史人物身上更是用得惊心动魄,使自己即使身处劣势亦能明哲保身,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可见,“大智若愚,难得糊涂”,是高明的处世之道。某种意义上,谁不能领会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的神韵,谁就是真正的傻瓜。大智若愚、难得糊涂能使我们做人有人缘,做事有机缘。如果做到了大智若愚,难得糊涂,你定会收获一种前所未有的达观和从容,从而进入人生的佳境。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

——弘一法师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表面上看有点像傻子行为,其实是立身处世的不二法门,是人屡经世事沧桑之后的成熟和从容,是人生大彻大悟之后宁静心态的写照,更是幸福生活的保障。

请看下面这则温馨小故事:

一位父亲下班回家,一进门,就看见家里一片狼藉。原来10岁的儿子正用他的工具修理东西,工具箱是打开的,儿子手上是脏兮兮的,沙发和茶几上也满是油污。父亲看了一眼就怒上心头,但是并没有发作。

小家伙看见了父亲,就上前一把抱住了父亲的脖子,亲了几下后说:“爸爸,你今天在公司是不是有不高兴的事,我说得对了吧?赶紧歇歇吧。”

听到这话,这位父亲的怒气慢慢就削减了几分,他温和地对儿子说:“是啊,爸爸今天在公司忙坏了。你以后不要打开爸爸的工具箱,小心弄伤了手。爸爸这么辛苦了,还要收拾这乱糟糟的家,还要照顾你,爸爸更辛苦了。”小家伙满口答应下来。

这位父亲就是大智若愚型。

他对儿子的调皮捣蛋行为也是生气的,但是他没有当时诉诸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而是佯装不生气,先与天真的孩子建立亲密信任关系,最后再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这位父亲不是傻子,他只是懂得装傻充愣来教育孩子,何况孩子还是那么懂事。

下面是一则妻子装“傻”的小故事:

阿橙的老公去参加同学会,没有带上自己,阿橙也没有追问原因。

一日,老公的哥们,也是同学来家中做客,问起此事。阿橙故意低眉顺眼一笑:“我家那位没让我去,我就不敢去。”

在厨房忙活的老公出来后,对阿橙呵呵一笑,那表情既有怜爱,又充满感激。

其实聪明的阿橙怎会不知老公的心思呢?

阿橙与他谈恋爱时就问过他过去的情事,但他就是不愿提及此事。还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女同学向阿橙道出了老公的情事。原来,老公当时谈恋爱谈得死去活来,惊天动地,但是因为女方父母强烈反对而被迫分开。女方父母嫌他家境贫寒,没有本事,怕女儿跟着他受苦。所以那个女孩就成了老公的一个痛处。

那女孩是他大学同学,大学同学会,那女孩想必也去,老公怕尴尬,就没让自己去。她相信老公的为人,更相信老公对自己的情意,所以就信任老公,就装傻了,也赢得了老公的信任和深情。

生活中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还很多,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对你说好烦啊,但是却不告诉你所为何事,老公下班后对太太无心发的牢骚,太太对老公的抱怨等,不一而足。如果每一件,我们都要斤斤计较,那不仅会使自己的家庭关系紧张,自己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也会受影响。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在历史人物身上更是用得惊心动魄,使自己即使身处劣势亦能明哲保身,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可谓绝顶聪明,却总喜欢装糊涂。

魏明帝死后,他和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年幼的皇帝曹芳。曹爽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就不动声色地架空了司马懿。

司马懿的兵权被夺去,只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太傅,根本无法与曹爽抗争。

此后,司马懿便称病在家,以躲避曹爽的锋芒。

这正中曹爽下怀,但他也没有忘记司马懿的存在。

一次,曹爽的心腹李胜出任荆州刺史,曹爽便让他去司马懿处告辞,借机窥探一下司马懿的动静。

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当然知道李胜的真实意图,就上演了“衰朽不堪”的戏码。

他让两婢女搀扶着,自己坐在床上。看见李胜进来后,就颤抖着手去拿衣服,衣服没拿好,就掉在地上,又说自己口渴,让婢女端来一碗粥。司马懿喝粥时,粥又都顺着口角流到胸前。

李胜见状,佯装哭泣起来,说没有想到明公病得这么严重。司马懿长叹一声:“我年老多病,危在旦夕,你去并州,好自为之吧,那里离胡人很近,你要多加小心。”

李胜连忙纠正说:“我是赴任本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又装作昏聩地重复地说:“你去并州,好自为之吧。”

李胜这时终于没有耐心,大声地说:“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这才想起来,李胜是荆州人,所以把到荆州做刺史说作“本州”,本、并音近,正好被司马懿钻了空子。

司马懿还没演完,他还把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叫出来,并让他们与李胜结为朋友,求他在自己死后多多关照他们,说着,司马懿竟然真的哭了起来。

其实,司马懿当时身体状况很好,只是故作昏聩老朽来迷惑李胜罢了。

从此,曹爽便不再畏惧司马懿,开始更加肆无忌惮地恣意弄权。这也正是司马懿期望的。

翌年正月,曹爽兄弟陪幼主曹芳到高平陵祭祀祖先。刚离开,司马懿就开始在城中部署兵马。没多久,就控制了都城。随后,就收集罪证,并以皇太后名义罢免曹爽兄弟官职,在朝中剪除曹爽的党羽,将其一一投入监中。不久就以谋反大逆的罪名,诛杀了曹爽等人。

司马懿在自己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下,采用装聋作哑的办法,蒙蔽了对方,从而保护了自己,避敌锋芒,以此来反败为胜。

可见,“大智若愚,难得糊涂”,是高明的处世之道。

如果你处处表现锋芒,时时显示比别人聪明伶俐,就很容易招来嫉妒,为自己树敌,给自己带来伤害,甚至招致杀身之祸。

所以,在与人交往时,就要适时“装傻”:不要太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这样才能给对方留余地,自己也有台阶下。

某种意义上,谁不能领会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的神韵,谁就是真正的傻瓜。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能使我们做人有人缘,做事有机缘。它意味着凡事不要太执着、太较真,它也是为人处世的豁达大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拿得起,放得下”。

如果做到了大智若愚,难得糊涂,你定会收获一种前所未有的达观和从容,从而进入人生的佳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