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
——《佛遗教经》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比以前好了,但是心力交瘁的现象却普遍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整天忙碌是为了什么,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于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其实,解脱之道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学会适时地放弃,这样我们浮躁喧嚣的心灵才能回归最原始的平静和快乐。
一位讲师在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们讲述压力管理的课程。
他拿起一杯水,问台下的学员:“各位知道这杯水的重量吗?”
台下顿时一片热烈:有的说20克,有的说500克。
讲师说话了:“这杯水的重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什么;拿一个小时,各位的手恐怕就会酸了;拿上一天,估计就要叫120了。”
台下顿时寂静无声,他们在期待老师的详解。
老师接着说:“这就像我们的压力,我们每天的压力都是一样的,或者大同小异,但是我们如果一直把压力背负在身上,不管时间长短,到最后,我们就会觉得压力沉重得已经让我们无力承担。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拿起这杯水,拿一会儿,就放下一会儿,休息一下,如此我们才能拿得更久。承担压力也是如此,背负一段时间后,就要适时地放下,休整一段时间后,再有选择地重新拿起来,如此我们就能承担更久。”
学员听了,别有一番感受。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我们每天都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客户、供应商、同行、同事、公司、老板,还有我们的家人,这些压力有时会使我们心烦气躁,这种坏心情持续久了,人难免就会想放弃,这时我们就该学会适时放下。
有人会说:“我们毕竟都是凡人,心底都存在着一份自己无法克制的坚持和固执,我们会对爱情、金钱、权力、名利、地位放不下。”其实,正是这些身外之物牵绊住了我们,使得我们的人生过得异常艰难。
人生何其短,你何必执迷?要想不留遗憾在人间,我们就要学会当放下的时候就放下,当拿起的时候就拿起。随放随拿,随拿随放。当你真正领悟“放得下,拿得起”的真谛时,你就会明白放下的感觉是如此的美妙。它能让你即使身处绝境,也能笑看风雨。所谓烦事人人有,放下自然无。
放下,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得到,是在放弃中进行新一轮的进取,绝不是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亲鸾上人是日本净土宗初祖,也是日本禅宗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禅师。他幼丧父母,便拜在慈镇禅师门下,出家修行。
他很羡慕禅师所取得的成就,就立志要成为师父那样的人,不说超过师父,也要比自己身边的人都要强。所以,他开始学习佛法,不仅如此,琴棋书画方面,他也样样皆通。
但是很多年过去了,他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唯独在参禅悟法方面始终停滞不前。他很苦恼,就向师父求教。
禅师说:“我们一块去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原因了。”
一路上,亲鸾上人看见许多美丽晶莹的小石头,甚是喜爱,禅师就让他把喜欢的石头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亲鸾上人就吃不消了。
他对师父说:“再背下去,我就到不了山顶了。我现在就走不动了。”
禅师笑笑:“那该怎么办呢?”
亲鸾上人说:“该放下。”
禅师还是笑笑说:“是啊,背着石头怎么能到达山顶呢?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舍得,才可能登上人生的极致高峰。”
亲鸾上人一愣,忽觉心中大亮。
从此,他放下了琴、棋、书、画,开始一心参禅悟法,终成了日本一位著名的禅师。
有智慧的人,都是深谙舍得精髓的人。他们知道:只有放弃了,才能够重新选择,才能获得更多,才有机会赢取成功。就像沙漠中的行者必然知道什么时候该扔掉过重的行李,以保存体力,这样方能走出困境。所以,放弃,既是一种理性的表现,也不失为一种豁达之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