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这样做也行,那样做也可以

这样做也行,那样做也可以

时间:2023-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此,“模棱两可”一词就诞生了,指的是认识事物这样也行,那样也可以,含含糊糊,不明确表态或主张“似乎此,似乎彼”。在这方面,就连孔圣人孔子也不例外。于是,孔子选择模棱两可的回应术。实际上,模棱两可往往也是模棱两不可。

在语言表达中,为了保持语义的明晰性和确定性,就要恪守形式逻辑的排中律。所谓排中律,指的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论断,不可能同时为真,也不可能同时为假,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假的。

然而,很多时候,人们为了避免得罪人,往往采取模棱两可的诡辩术来应对孰真孰假的判断,意思是:这也对,那也对;这也行;那也行;这也好,那也好。其实,这样的回应等于什么也没说。

◎不得罪人的“苏模棱”

虽然“模棱两可”这个成语现在应用广泛,但它的来历却很有说道。据说,这个成语来自《旧唐书·苏味道传》,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唐朝时期,有个名叫苏味道的人,20岁时中进士,先做吏部侍郎。后来,武则天当权,他被提拔为宰相。但是他做宰相几年间,只求保住个人的地位和安全,凡事都讲究不得罪人的办事原则,这样也行,那样也行,从不明确自己的态度和意见。

苏味道曾对别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大意是,处事没必要决断明白,模棱两可就行。为此,当时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苏模棱”。从此,“模棱两可”一词就诞生了,指的是认识事物这样也行,那样也可以,含含糊糊,不明确表态或主张“似乎此,似乎彼”。

◎孔圣人的评判

虽说“苏模棱”的为人处世方式过于极端,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见,是没有直面矛盾和真相的勇气的表现,是懦弱、胆怯的表现,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世间的很多事情太复杂,在对与错、是与非、恩与怨之间,我们并不能直接采取“非此即彼”的两分法来应对,必要的时候,模棱两可回应术也是缓和人际矛盾、避免卷入是非的一种手段。在这方面,就连孔圣人孔子也不例外。

据明代笑话集《笑林》记载:有两个迂腐、古板的道学先生辩论,双方都说自己是真道学,说对方是假道学,相互争执不下,便请孔子做评判。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无论评判谁是真道学,都会得罪另外一位道学先生。于是,孔子选择模棱两可的回应术。

孔子对他们说:“你们两位先生都是真道学,我一直都很敬佩二位先生。”

二人听后都很高兴,非常满足地走了。

后来,孔子的学生问孔子:“老师,为什么您把这两人抬得那么高呢?为什么您不做出真实的评判呢?”

孔子说:“像这样的人,只管把他们哄走就行了,惹他们干吗呢?”

在这里,孔子言不由衷、模棱两可,意思是:你是真道学,他也是真道学,你们都是真道学,再赠送一句:“我一直非常敬佩二位先生。”目的就是哄他们高兴,把他们哄走了再说。

实际上,模棱两可往往也是模棱两不可。因为“这也行,那也行;这也可以,那也可以;这也好,那也好”的另一层意思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在我们生活中,面对一个矛盾复杂、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不妨学一学孔子的处世哲学:绕开矛盾,争取不得罪没必要得罪的人。

有个党支部组织委员问党员老陈:“你认为小张够不够入党的条件?”

老陈挠了挠头说:“这个嘛,不太好说。”

组织委员问:“你意思是他不够入党的资格?”

老陈还是挠头说:“这个嘛,也不好说!”

老陈对这一对矛盾的回答模棱两可,既不做肯定的回答,也不做否定的回答,就是含糊其词,不明确表态,其行为很明显,就是摆出一种“事不关己”的姿态,目的是不想得罪人。如果对此说话表态过于直接、明确,说好话自然会取悦于人,但一旦不留神,说了不好听的,就会在无形中得罪人。

◎不做评价是最好的评价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在某种程度上,“模棱两可”或“模棱两不可”,都是一种防人策略,也是一种自保策略。这种人在真假是非的问题面前,态度暧昧、立场摇摆,其实,很多时候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鲁迅曾在其所著的《野草》中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孩子满月这天,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来祝贺。有人说孩子将来能当大官,得了赏;有人说孩子将来会发大财,也得了赏。有个人说孩子将来要死的,结果挨了一顿揍。

对此,鲁迅不无感慨地说:说真话要挨打,说假话却得赏。假如换作我,我选择既不昧着良心说孩子将来会做大官、发大财,更不会说不吉利的话,我只会选择不做评论,如果被人要求评论,我也只能选择“哼哼”“哈哈”“呵呵”来评价了。

有时候,不做评论才是最客观、最公正的评价,才是最好的评论。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孩子将来会怎样,又有什么好评价的呢?评价过于浮夸,违背了自己的良心;过于刻薄,得罪了他人,何必让自己难堪呢?倒不如选择模棱两可诡辩术,谁都不得罪。

当然,不做评价除了选择沉默,还可以选择下面例子中的方式:

贾太少说:“见了上司要不要磕头?”

徐大军机说:“应该磕头的时候磕头,不应该磕头的时候不磕头为妙。”

在这里,徐大军机的回答可谓高明,但实际上,他的回答等于没回答,而有时候没回答、不回答,不正是最好的回答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