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条件联系,离开了一定的条件,失去了一定的环境,客观事物就无法存在和发展。这就为设定条件诡辩术提供了用武之地,所谓设定条件诡辩术,指的就是巧妙地设定某种条件,然后对他人的提问做出回答的辩论技巧。
中央电视台曾举办过一次智力竞赛活动,在决赛中有这么一道题:“南京路上谁穿的鞋最大?”六位参赛选手都答不上来,突然观众席上有个人说:“谁的脚最大,谁穿的鞋子就最大。”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主持人的肯定。这名观众独具匠心,把握住了“脚”与“鞋”之间的联系,巧设条件,做出了完美的回答。
◎给自己留余地
生活中,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或面对狡诈的论敌时,设定条件不失为回应他人的最佳策略。
甲对乙说:“下半年我准备买房子,到时候借点钱给我吧,我先跟你打招呼了,让你有个准备!”乙说:“如果下半年我有钱借给你,我肯定借你。”在这里,乙的回答滴水不漏,乙说:如果我有钱,肯定借给你。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有钱的条件下,我愿意借给你。但这句话也包含另一种意思,即如果我没钱,就没法借给你。
再比如,一位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我的分数已经上了××大学公布的录取分数线了,但我是最后一名,我不知道今年是否有希望被录取?”老师说:“如果指标够,录取肯定没问题。”后来,这位学生未被录取,便来问老师:“老师,你不是说我肯定可以录取吗?为什么我没被录取呢?”老师轻描淡写地说:“我说的是如果指标够,肯定能录取!”
◎无懈可击的回答
《圣经》中说,耶稣在耶路撒冷讲道时,得罪了当地的宗教保守势力,他们别有用心地问耶稣:“给恺撒纳税对不对?我们该不该纳税?”耶稣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中有陷阱,因为当时以色列国被罗马帝国征服,如果回答“不要纳税”,就违背了罗马法律;如果说“要纳税”,就会激起犹太人的不满。
面对这个二难选择,耶稣举起一枚货币问:“这货币上面刻着谁的名字和谁的相貌?”有人说货币上的名字和刻着的是罗马皇帝恺撒,耶稣说:“属于恺撒的东西就应该给恺撒,属于神的东西就应该给神。”耶稣的回答滴水不漏,在当时的情境下,也许是唯一的选择。
当论敌刁难你,想陷你于不利的处境时,不妨学一学耶稣,采用设定条件诡辩术来回答。
古代有一位国王,问身边的大臣:“王宫的水池里共有多少杯水?”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说出的杯数都不同,有些大臣还建议来一次测量,看看到底有多少杯水,可这都不是国王想要的答案。
后来,一位大臣找来一个小孩,表示这个小孩可以回答国王的问题。
孩子说:“那要看你用怎样的杯子装?如果杯子和水池一样大,那就是一杯水;如果杯子只有水池一半大,那就是两杯水;如果杯子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就是三杯水……”
“池子里有多少杯水?”面对如此荒唐的难题,小孩的回答是最圆满、最无懈可击的。他巧妙地设定了条件,在杯子和水池一样大的条件下,只有一杯水;在杯子只有水池一半大的条件下,只有两杯水。这种回答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