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运用传统医学指导内炼养生

运用传统医学指导内炼养生

时间:2023-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运用传统医学指导内炼养生隋唐时期,随着道教修仙模式逐渐由外炼转向内修,道教与医学关系日益密切,许多道徒更加自觉地将道教修炼方术与医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援医入道,运用传统医学的脏象、经络、气血津液学说及诊断理论来指导内炼养生。

运用传统医学指导内炼养生

隋唐时期,随着道教修仙模式逐渐由外炼转向内修,道教与医学关系日益密切,许多道徒更加自觉地将道教修炼方术与医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援医入道,运用传统医学的脏象、经络、气血津液学说及诊断理论来指导内炼养生。当时,有这种理念的道教徒不少,而以唐代女道士胡愔最为典型。

胡愔,号见素子,又称见素女或见素女子,居陕西郡县南之太白山。据《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序》载,此书成书于大中二年(848年),由此可知胡愔为晚唐人。

胡愔的著作,《唐志》著录的有《黄庭内景经》一卷。宋《崇文总目》医书类著录的有《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一卷,道书类著录的有《黄庭外景图》一卷。《崇文总目》又著录《黄庭内景图》一卷,“《唐志》、《通志》并作胡愔撰,考医书类三有《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一卷,亦胡愔所撰,或是一书”。但《宋志》著录胡愔撰《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一卷,又有《黄庭内景图》一卷,似为二书,或同一著作的两种抄本。《宋志》著录胡愔的著作还有《黄庭外景图》一卷、《补泻内景方》三卷。

现在所见胡愔的《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一卷,收入明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说》一卷,见收于《道书全集》;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国字号还收有《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一卷。

《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与《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二书,论旨相同,但文字互有出入。二书前均有序文,大意相契,亦略有文字差异。前本先后言肺、心、肝、脾、胆诸脏,依次为:一、 图说,说明某脏之生理解剖位置、形状、重量、功能等;二、 修养法,言说以气、津、思等方式调和各脏;三、 相病法,诊断脏腑病症;四、 治病方,对症下药,各有处方;五、 吐纳法,以气调理肝、脾、肾、胆四脏;六、 忌食法,分时节禁忌食物,如肾病“十月勿食椒”等;七、 导引法,劳动肢体,旨在活动筋脉,去诸脏积聚风邪之气。

《黄庭经》是道教养生学的基本经典,南北朝时已具广泛影响。但因《黄庭经》行文隐晦,所以当时只在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上层士人中流传。唐初,梁丘子白履忠首注《黄庭经》,对《黄庭经》养生学的普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白履忠之注,仍依照《黄庭经》的模式,虽有些名辞诠释,依然不免滞涩难读。唐代,《黄庭经》之学日益昌盛,诸说滋起。有感于此,胡愔从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出发解释《黄庭经》之义。她在《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自序中写道:“愔夙性不敏,幼慕慈门,使志无为,栖心淡泊。览《黄庭》之妙理,穷碧简之遗文,志焦心碎,屡更岁月。伏见旧图奥密津路,幽深词理。慨玄顺之著,或指示以色象,或略记于神名。诸氏慕修,异端斯起,遂使后学之辈,罕得其门。差之毫厘,谬逾千里。今辄搜罗管见,罄竭谀闻,按据诸经则为图式,先明脏腑,次说修行,并引病源,吐纳除疾,旁通药理,导引屈伸,察色寻证,自焚食忌。庶使后来学者得以按图而云,诸法可见,万品照然。”

胡愔堪称晚唐独树一帜的《黄庭经》之学专家,她研究《黄庭经》的主要特点,是涤除其中神秘的因素,纯粹从医学的角度出发,清晰明白,不杂繁术。其道可学而得,其术可修而就。凡研究《黄庭经》及道教养生术者,不可忽略。

img63

胡愔《五脏六腑图》之肝

胡愔的道教医学思想颇为独特,主要体现在:第一,在修仙模式上,认为“劳苦外求实非知生之道”,主张“存神修养”,“不假金丹玉液(外丹)”,对外炼成仙模式予以否定。第二,在道教与医学关系上,强调道教内修必须与医学紧密结合,医理是道教内炼养生的理论指导和基础,即所谓“先明脏腑,次说修行”。第三,药疗、食疗与导引、吐纳、服气、咽液、叩齿之术结合的综合养生思想。她的综合养生思想,从《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一书的编写体例上即可概见。《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一书篇幅不长,但论述井然有序。全书按脏腑分为六节,每节先绘一图,在根据脏腑理论简要说明该脏器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修养法、相病法、吐纳法、食禁食忌法及导引法等。

胡愔通过其所撰写的《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建立起了为后世普遍遵循的六字气法新体系:治肺用“呬”、治心用“呵”、治肝用“嘘”、治脾用“呼”、治肾用“吹”、治胆用“嘻”。她推翻了前人六字气与脏腑的配合方式,是很有胆识的。她的这种见解,乃是基于“自然之理”。她认为,治肺疾的六字气不应是“嘘”而是“呬”,因为每当人们“有怒填塞胸臆”时,会长长地发出“呬”声,以发泄胸中的闷气。这是一种“自然之理”;治心疾的六字气不应是“呼”而是“呵”,因为人在昏迷的状态下,会自然地发出“呵”声。“呵”能静心和神,故“呵”是心疾的“天然之气”;治肝疾的六字气不应是“呵”而是“嘘”,因为人在遭受毁伤疼痛时,会自然地发出“嘘”声,以求缓解痛势。这也是“自然之理”;治脾疾的六字气不应是“唏”而是“呼”,因为当人感觉内热时,会自然地发出“呼”声,以发散内热。故“‘呼’是脾之气,能抽脾之疾”;治肾疾的六字气不应是“呬”而是“吹”,当“人有积气冲臆”时,会自发地发出“吹”声。这是因为“肾气沉滞,重‘吹’则渐通”,也是“自然之理”。总起来看,胡愔的这些见解非常新颖,是基于她的气功实践以及临床治疗时的仔细观察所得,实属难能可贵。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所载的六字气法体系,主要在于治疗上的应用,故书后述:“肺‘呬’、心‘呵’、肝‘嘘’、脾“呼”、肾‘吹’、胆‘嘻’,右此六字六脏之气……但为除疾,非胎息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