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二九歲公元六二八年

二九歲公元六二八年

时间:2023-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九歲 公元六二八年  唐太宗貞觀二年(戊子)譜主事略玄奘二十九歲,從南磧日暮抵白力城,連夕數换良馬,夜半趕到高昌王城。玄奘爲高昌國王講説此經含有爲他禳災祈福之意。

二九歲 公元六二八年  唐太宗貞觀二年(戊子)

譜主事略

玄奘二十九歲,從南磧日暮抵白力城,連夕數换良馬,夜半趕到高昌王城。案高昌,維吾爾語作哈喇和卓,意爲亦都護城。其遺址業經考古發掘證實,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東南六十里的火焰山公社所在地東二里。城址周圍約十里,大部分殘存,全城原分爲外城、内城和宫城,略似唐代的長安城。它在後漢時爲車師前部高昌壁,東晉時爲高昌郡,歷漢魏晉爲戊己校尉駐地。公元四四三年沮渠無諱自立爲涼王,是高昌建國的開始。四六〇年柔然滅沮渠氏,以闞伯周爲王,遂以高昌爲國號。四九九年,麴嘉爲王爲麴氏高昌之始。麴文泰統治時國勢擴張,其轄境約東被伊吾至敦煌以西,南接河南(即羅布泊以南的吐谷渾國境),西至龜兹,北達敕勒(天山北麓)。麴氏統治高昌,凡九世十王,共一百四十一年,六四〇年爲唐朝所滅。時爲高昌王麴文泰延壽六年正月。案高昌麴氏的傳國世系,由于近代碑銘墓磚的發現,參證史籍和佛典,均可考定,詳見羅振玉《遼居雜著》乙集《高昌麴氏年表》、黄文弼《高昌》第一分本《高昌麴氏紀年》、日本大谷勝真《高昌麴氏王統考》(京城帝國大學《文學會論纂》第五輯)以及馮承鈞《高昌事輯》等。《高昌事輯》註三四:“高昌王麴伯雅之殁年,《資治通鑑》卷一九〇作武德六年(623),與墓磚正合。《舊唐書》卷一九八《高昌傳》作武德二年(619),乃傳抄之誤。伯雅子文泰應嗣位于武德六年,次年改元延壽。玄奘抵高昌時,當在延壽五年(628)。”

麴文泰列燭出迎,拜問甚厚,備極優禮,並與其國佛教名宿彖法師、國統王法師相處。停十餘日,玄奘欲辭去,文泰誓不放行,玄奘堅決不易求法之志,絶食三日,氣色漸微,文泰見不可强留,乃“對母張太妃共法師約爲兄弟,任師求法,還日請住此國三年受弟子供養”。《慈恩傳》一。《續傳》作“王母因師極意欲去,遂與傳香信誓爲母子”。玄奘允許停留一月開講《仁王般若經》,《仁王般若經》有二譯本:舊本爲羅什譯《佛説仁王般若波羅密經》二卷;新本爲不空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多經》二卷,玄奘所講當據羅什舊本。隋法經經録入于疑惑録。六朝迄唐注疏著名的有真諦疏二卷,智顗疏三卷,吉藏疏六卷,圓測疏七卷。傳説此經係釋迦對當時十六大國國王所説的教法,凡受持講説此經可以七難不起,災害不生,萬民豐樂,自古以來爲所謂護國的三部經之一。玄奘爲高昌國王講説此經含有爲他禳災祈福之意。同時麴文泰爲他準備西行所需的物件。《慈恩傳》一。《續傳》載玄奘初至延留“夏坐”,講《仁王經》後乃有長留之情,二本所傳不同。但以行程時間與下文因凌山雪路未開淹停六十餘日來推算,似以《慈恩傳》爲當,詳見貞觀元年譜。“講訖,爲法師度四沙彌以充給侍,製法服三十具。以西土多寒,又造面衣、手衣、靴、韈等數事。黄金一百兩,銀錢三萬,綾及絹等五百疋,充法師往返二十年所用之資。給馬三十疋,手力二十五人,《續傳》作給從騎六十人。遣殿中侍御史歡信送至葉護可汗衙”。《續傳》與《開元録》均作以雪山北六十餘國皆其部屬,故重遣爲奘開道。“又作二十四封書,通屈支等二十四國,每一封書附大綾一疋爲信。又以綾綃五百疋、果味兩車獻葉護可汗,並書稱:‘法師者是奴弟,欲求法於婆羅門國,願可汗憐師如憐奴,仍請勅以西諸國給鄔落馬,案鄔落馬,古突厥語“驛馬”(Ulagh)的音譯,疑即後來的“烏拉”制度。遞送出境。’”《慈恩傳》一。玄奘“慚其優餞之厚”,乃上《啟》《全唐文》九〇七作玄奘《謝高昌送沙彌及國書綾絹等啟》。謝王,陳述自己西行的願望。《啟》云:“……但遠人來譯,音訓不同,去聖時遥,義類差舛,遂使雙林一味之旨,分成當現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爲南北二道。紛紜争論,凡數百年。率土懷疑,莫有匠決。……然後展謁衆師,稟承正法,歸還翻譯,廣布未聞。翦邪見之稠林,絶異端之穿鑿,補象化之遺闕,定玄門之指南。”凡此可見玄奘西行“求法”的動機和志願。湯錫予先生《評〈小乘佛教概論〉》:“玄奘法師上高昌王表有曰……其于中國佛教之分派,至爲痛惜,然及其周歷印土,廣習異義,歸國所擕經論、所譯佛典,大小諸宗兼備,可見奘師于中土學派之紛紜雖所不滿,而于天竺各宗,仍認其俱爲佛陀精神之所表現也。”(《往日雜稿》頁三九)臨行,“王與諸僧、大臣、百姓等傾都送出城西。王抱法師慟哭,道俗皆悲,傷離之聲振動郊邑”。《慈恩傳》一。玄奘經無半城,案徐松《西域水道記》二:“今吐魯番廣安城西二十里雅兒湖爲古交河城,唐之西州,貞觀時安西都護治。自雅兒湖西南行百里爲布幹台,又西南七十里爲托克遜台,又南而西入山百里爲蘇巴什山溝,又東南六十里爲阿哈爾布拉克台,又南折而西行庫穆什大山中一百五十里,庫穆什者,回語銀也。故唐人謂之銀山,郭孝恪帥步騎三千出銀山道是也。”《西域圖志》十四:“布幹,在安濟彦西南三十里”,“有城周二里許”,又“托克三(遜)在布幹西南六十里。”據斯坦因地圖之Began‐tura與布幹對音亦合,近人既考定篤進城爲今托克遜地名之所本,則不論從方位、里程、對音來對勘,《慈恩傳》的無半城,似即今之布幹台。篤進城斯坦因地圖作Toksun(托克遜),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專區托克遜縣境。玄奘離高昌西向似經行今之吐魯番、布幹台、托克遜而抵焉耆。到阿耆尼國,阿耆尼,意爲“火”,現代維吾爾語稱Qarasˇa¨hr,意謂黑城。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回族自治縣,當時的都城,今焉耆縣西的里城子。過銀山,案丁謙云:“銀山即庫木什山”,其説是。《新書·地理志》作銀山磧,亦即《新書》二二一上《焉耆傳》的郭“孝恪爲西州道總管,率兵出銀山道”,銀山在今托克遜以西,爲赴焉耆的必經山隘,地居天山南麓,是唐代西州與西域的分界線,也是現在的南疆與北疆的分界線。至“王都停一宿而過”,前渡二大河,《西域記》一作“踰一小山,越二大河,西得平川,行七百餘里。”《慈恩傳》二作前渡一大河。丁謙云:“越二大河。當從《傳》云渡一大河爲是,蓋庫爾勒西。除開都河外,餘皆不是大河,渡河後行七百餘里,與今至庫車城驛道相同。”黄文弼云:“庫爾勒(專區)在庫魯克山之南,爲進入塔里木盆地之橋頭,統且末、婼羗、尉犁、輪台等地。玄奘由焉耆至龜兹,稱‘踰一小山,越二大河,西得平川,行七百餘里’(《西域記》一)。小山即庫魯克山,二大河,疑即孔雀河與克子爾河,是玄奘所行之路與今大道一致。”(《塔里木盆地考古記》第二章《庫爾勒輪台》頁八)兹以《西域記》與黄説爲據。行數百里入屈支。今新疆阿克蘇專區庫車縣。地當北道要衝,是當時中國和西域中亞、印度文化交流的樞紐地帶。其疆域亦因時代而異,初役屬匈奴,自三國至北魏約姑墨、温宿、尉頭等均爲所隸屬,隋唐時屬西突厥,唐太宗破其國置龜兹都護府。高宗顯慶、龍朔中平定西突厥移安西都護府于此,亦稱安西。其地域,《塔里木盆地考古記》第三章《庫車、沙雅》:“庫車爲古龜兹國地,北倚天山,南對崑崙,西通疏勒;巴楚圖木舒克爲龜兹西境,東接焉耆,庫爾勒爲其分界線,塔里木河流貫其南,隔一大沙漠與于闐爲鄰,包括今之輪台、庫車、拜城、阿克蘇、新和六縣,國境而以庫車爲中心。”將入王都,屈支王都漢代至南北朝稱延城,唐時稱伊邏盧城,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專區庫車附近的皮郎舊城;詳見黄文弼《略述龜兹都城問題》(一九六二年《文物》七、八期)。國王及羣臣、諸僧作樂相迎,並至城西的阿奢理兒寺,又作阿奢理貳,譯義奇特。其遺址在今庫車西部木士拉河對岸的Dulolur‐Agur地方,關于建立此寺的傳説,詳見《西域記》一“屈支國”條。折服小乘一切有部的高僧木叉毱多,案屈支爲佛教古國,據《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約在阿輸迦王時代已傳入佛教,魏晉六朝間龜兹沙門相繼來中國,鳩摩羅什即其中著名之一,當時大乘佛教般若部、方等部、法華部經典已相當流傳。惟到玄奘時代已淪爲小乘的佛教國家。這從玄奘的折服木叉毱多與《西域記》一所載可以想見,也可見佛教大小乘的相互排斥情況。同時從《慈恩傳》二載“王請過宫備陳供養,而食有三浄,法師不受,王深怪。法師報:‘此漸教所開,而玄奘所學者大乘不爾也。’”亦可證其爲小乘佛教的國家。惠英《華嚴經感應記》:“龜兹國惟習小乘。”在佛教大小乘的神學教派衝突下,故爲玄奘所鄙薄。關于龜兹的佛教詳見堀謙德《解説西域記》頁三九—四三;賀昌羣譯羽溪了諦著《西域之佛教》第五章《龜兹國之佛教》。因“凌山雪路未開,不得進發,淹停六十餘日”。起程時“王給手力、駝馬,與道俗等傾都送出”。《慈恩傳》二。西行二日,又前行六百里渡小磧,《塔里木盆地考古記》第三章《鐵吉克遺址》(頁一八):“由庫木土拉向西出發,渡沙雅河……至阿克雅爾……抵托卜沁,過玉爾滚……穿過沙窩。……此沙窩自沙雅河西岸旁確爾達格西南行,至阿克蘇境,綿亘百餘里或即《大唐西域記》中龜兹與跋禄迦中間之小沙磧也。” 案玄奘自屈支至跋禄迦行程與《新書》二二一上“自龜兹贏六百里踰小沙磧,有跋禄迦,小國也”同。小沙磧疑即《西域水道記》二之所謂即今之赫色勒沙磧。到跋禄迦國爲西域嶺東諸國之一,兹就《西域記》于跋禄迦國境四至唐里的記載又“西北行三百里,度石磧至凌山”,則其國境當在今新疆阿克蘇專區,阿克蘇至拜城一帶,其都城則爲哈喇玉爾滚。停一宿,又西北行三百餘里渡一磧至凌山。案凌山即冰山之謂,見《西域水道記》二《羅布淖爾所受水下東渭干河》條“凌山”注。突厥語作木扎特或木素爾達坂,今木蘇爾嶺的天山隘口。杜環《經行記》及《新書》作勃達嶺。山行七日,歷盡艱辛,出山後經大清池,又名熱海,一作咸海,今吉爾吉斯的伊塞克庫爾湖。伊塞克庫爾湖屢見于中世紀早期的穆斯林文獻。記載此湖既早且詳的,當以玄奘爲第一人。西北行五百餘里,至素葉城,遇西突厥統葉護可汗。《慈恩傳》二:“至素葉城,逢突厥葉護可汗,方事畋遊,戎馬甚盛。”案《西域經營史的研究》頁一七一,認爲玄奘會見的係統葉護可汗,而《韃靼千年史》(頁一五九):“處羅便可汗亦名葉護可汗,玄奘于千泉所見之突厥可汗其人也。”顯誤,不知其何所依據?可汗“令達官答摩支引送安置”,伯希和《中亞史地叢考》四《玄奘傳中之二突厥字》:“此‘答摩支’似屬人名,實爲官號。觀其名尾之支‐ci可以證之。”據十三世紀蒙古時代載籍證之,乃指一種特别騎兵隊伍。又據《遼史》一一六《契丹傳》名扈從之官曰達馬,祇能知其先爲扈從官,後爲前鋒之士而已。(《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五編》頁一二七)“陳酒設樂”,款待數日,送玄奘到迦畢試國。玄奘從素葉城西行四百餘里經屏聿,據伯希和《玄奘傳中之千泉》(《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五篇》)。其故地在今吉爾吉斯北部吉爾斯山脈的北麓,庫臘加特河上游地方,爲中西交通的要道,並有林泉之勝,公元657年唐設濛池都督府轄其地。西行百四、五十里至呾邏私城,今哈薩克東南的江布爾城。又西南行二百里至白水城,故地在今塔什干城的東北,錫爾河中游右岸。西南行二百里至恭御城,恭御城今地,過去的學者未曾考定,《西域記釋地》作今庫育(Kūyuk)。近周連寬先生考定笯赤建國國都的位置在今塔什干之東約二十五公里的養吉一巴沙兒。根據《西域記》所載方位、里程,核對今蘇聯地圖謂恭御城在齊爾齊克與柏爾塔拉齊克之間。又南五十里至笯赤建國,據蘇聯考古學著作,根據發掘情況比定其地爲今烏兹别克的塔什干地區的汗阿巴德(見别列尼茨基著的《中亞中古城市》列寧格勒一九七三年版頁一九八)。又西行二百里經赭時國今烏兹别克的塔什干城。但滕田豐八《東西交涉史的研究》所附西域地圖將唐代赭時國都置于塔什干西南的舊石城。考《西域記》一云“赭時國周千餘里,西臨葉河,東西狹,南北長”,其國境以塔什干爲中心則無疑義。玄奘至赭國已進入當時所謂昭武九姓國的範圍。它在五世紀至八世紀爲今中亞阿姆河、錫爾河之間九個王國的總稱,在唐代爲康、安、曹、石、米、何、火尋、伐地、史九國,五世紀中期屬於嚈噠,六世紀中期隸于西突厥。昭武九姓國,以康、石兩國爲最大,而康國又是諸國的宗主。永徽時康國内附,諸國均隨同内附,唐以其地爲康居都督府隸安西都護,至712年九姓諸國始爲大食所併。關于昭武九姓的考證,詳見《解説西域記》(頁六四—七二),藤田豐八《慧超往五天竺國傳箋釋》(頁六五一七二),白鳥庫吉《康居粟特考》(頁三一—八〇)等。又西行千餘里經窣堵利瑟那國,《西域記》一:“窣堵利瑟那國周千四五百里,東臨葉河。”其國位于錫爾河之南,地當費爾干納盆地西部的出口處。即今烏兹别克撒馬爾罕的東北面的忽占之間。西北進入大磧,大磧係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大沙漠,玄奘很可能是沿着土耳其斯坦山脈的北麓,由今之烏拉太伯公路向西北方向前進的。無水草,尋遺骨進五百餘里至颯秣建國,唐稱康國。《西域記》云“周千六七百里,東西長,南北狹,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隋書》稱其都薩寳水上阿禄迪城,業經中外學者一致認爲今烏兹别克的雜拉夫河岸的撒馬爾罕附近。古都約在今城之北,Afrasiab高地上。曾以佛法化度國王。西南行三百餘里至羯霜那國,即史國,其地在撒馬爾罕以南七十五公里。案《西域記·後記》云:“書行者,親遊歷也;書至者,傳聞記也。”故于颯秣建國後又載:“從此東南至弭秣賀國……北至劫布呾那國……西行(?)二百餘里至喝捍國……西四百餘里至捕喝國……西四百里至伐地國……西南五百里至貨利習彌伽國。”考貨利習彌伽國爲今烏兹别克的基華,已臨近鹹海。玄奘從颯秣建國(撒馬兒罕)即向南行,經由羯霜那國逾鐵門,並且此國無佛教遺跡可朝,玄奘急于赴印決無再向西行迂迴往返又折至羯霜那國,重登帕米爾高原之理,可知這幾國乃記傳聞,並未親歷。故《西域記》旋云:“從颯秣建國西南行三百里至羯霜那國。”足證玄奘從颯秣建徑至羯霜那。《慈恩傳》二根據《西域記》又略去弭秣賀、劫布坦那二國,餘照録,但未有以説明。《續傳》云:“自高昌至于鐵門,凡經一十六國,人物優劣,信奉淳疏,具諸圖傳。”可見根據《西域記》,亦未分辨其親歷與傳聞。至于“從此西行三百餘里至屈霜彌那”,“行”字當爲衍文,此丁謙已有考釋,兹不贅。玄奘從羯霜那西南行二百里入山,帕米爾高原的西部邊緣。山行三百里逾鐵門,鐵門爲西突厥南境重要關塞,統葉護統治時其勢力已逾鐵門而達迦畢試,參見“闕特勤碑”與“毗伽可汗碑”。故址在今烏兹别克南部杰爾賓特之西約十三公里地方,爲帕米爾高原的險要隘口,左右皆山,長約三公里,寬僅十二到二十米,是古代中亞至南亞的交通孔道。如自布哈拉或撒馬爾罕前往巴里黑爲必經的要衝,這與《西域記》一:“鐵門者,左右帶山,山極峭峻,雖有狹徑,加之險阻,兩傍石壁,其色如鐵。既設門扉,又以鐵錮,多有鐵鈴,懸諸户扇,因其險固,遂以爲名。”與《新書》二二一下:“有鐵門山,左右巉峭,石色如鐵,爲關以限二國,以金錮闔”,所記載的可相互印證。到達覩貨羅國境覩貨羅即古之大夏,或巴克特里亞。漢代大月氏,後稱嚈噠,《魏書》作吐呼羅、《隋書》、《唐書》作吐火羅、土豁羅,《高僧傳》作兜法勒。故地在興都庫什山與阿姆河上游之間(今阿富汗)北部。480年嚈噠滅大月氏據有其地,558年西突厥室點密可汗與波斯聯兵攻滅嚈噠,西突厥并于563—567年又擊敗波斯而役屬其地。唐初凡鐵門以南至北印度邊境,今阿富汗境自大雪山(興都庫什山脈)以北,阿姆河以南,總稱吐火羅國,爲伊朗文化與印度文化混合的區域,即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交錯之處,但在當時已分裂成呾密、赤鄂衍那、忽露摩、愉漫、鞠和衍那、鑊沙、珂咄羅、拘謎陀、縛伽浪、紇露悉、泯健、忽懔、縛喝、揭職、安坦羅博、闊悉多、活、瞢健、阿利尼、過邏胡、訖栗瑟摩、淫薄健、屈浪拏、達摩鐵悉、鉢利曷、呬摩呾羅、鉢鐸創那、尸棄尼二十七個小國(部落)。故《西域記》一云:“故地南北千餘里,東西三千餘里,東阨葱嶺,西接波剌斯、南大雪山,北據鐵門,縛芻大河(阿姆河)中境西流。自數百年,王族絶嗣,酋豪力競,各擅君長,依川據險,分爲二十七國,雖畫野區分,總役屬突厥。”的活國。藤田豐八謂“《西域記》之活國,可視爲Kuhandiz之省稱,亦可視爲Wara^li^z之War譯音也。”(《西域研究·大宛貴山城與月氏王庭》頁一三八)沙畹據馬迦特《伊蘭考》考定此活國“即《新唐書》之阿緩Awar城,亦大食人之War‐Waliz,爲吐火羅之都城”(《西突厥史料》頁一一五),白鳥庫吉《西域史研究》上並同。案活國即今阿富汗的昆都士(Kunduz)。晤西突厥統葉護長子,高昌王妹婿呾度設。設(Shad),别部領兵者。呾度設旋爲其子所藥死,玄奘因淹留月餘,並折服小乘佛教徒達摩僧伽。南下到縛喝國《慈恩傳》二作縛喝羅國,據原音應以《西域記》作縛喝國爲是。《西域記》一:“縛喝國,東西八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北臨縛芻河。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人皆謂之小王舍城也。”《續傳》:“時俗號爲小王舍城,國近葉護南牙也。突厥常法,夏居北野,花草繁茂,放牧爲勝,冬處山中,用遮寒厲,故有兩牙王都。”縛曷國都小王舍城,即希臘史的巴克德利亞印度人稱爲臾那世界,《景教碑》的Balk,自古聞名于世,爲大雪山以北各地的佛教中心,故一時有小王舍城的稱號,故《西域記》謂“並皆習學小乘教法”,慧超《傳》:“國王首領及百姓等甚敬三寳,足寺足僧,行小乘法。”今阿富汗北部著名城市波爾克。都城西南的納縛僧伽藍唐言新寺,據推測即爲《那先比丘經》的彌蘭王所建。瞻禮佛教遺跡。遇磔迦國小乘三藏般若羯羅(慧性),“相見甚歡”,共研究《毘婆沙論》《毘婆沙論》爲《阿毗達磨發智大毗婆沙論》的略稱。《毘婆沙》義爲廣説,相傳是佛教徒在迦膩色迦王時代于迦濕彌羅結集時廣爲解釋發智身論的論集。玄奘後來譯出《阿毘達磨大毗婆沙論》共二百卷。一月餘,並友達摩羯羅(法性)、達摩畢利(法愛)兩位佛教學者。

一月餘後,玄奘接受鋭秣陁、《慈恩傳》作鋭末,地處烏滸水以南,大雪山興都庫什山麓。今阿富汗波爾克西南地方。胡寔健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證》上册頁一八四“奇沙國條”謂即《唐書》之護時健國在今Ghazni之北。胡寔健爲古代的地區名,而非城市名,位于木鹿馬里與縛喝巴里黑之間。兩國王的邀請,至其國盤桓數日,即同慧性自縛喝國南行入揭職國。或謂其地即今阿富汙的達拉哈斯,或云今解蘇地方,但目前尚未有確證足以考定。東南進入大雪山,今興都庫什山的伊拉克斯奇山。山行六百里。倍極艱險。出覩貨羅境入梵衍那國。其地沙畹考定,在kunduz河源附近,則其國都當爲今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西部約一百五十英里的巴米揚城,在興都庫什山麓。關于梵衍那的佛教遺跡,詳J.Hackin《梵衍那考古學的調查報告》。《西域記》載“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爲其國摩訶僧祗部摩訶僧祗部,漢譯爲大衆部。相傳釋迦牟尼死後一百年頃(公元前368年。據劉宋佛陀什共竺道生譯《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三十、齊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毗婆沙》一及《緬甸佛傳》、《島史》、《大統史》等),佛教徒結集誦出的經文,由于組織成員的不同,因而發生了教派的分裂。在王舍城附近七葉窟内結集的自認爲保持正統的元老一派稱上座部,在窟外以大天爲首的結集一派稱大衆部。以後這兩大派别又分裂爲許多小派系(傳説有十八部派)。所有這些教派,在大乘佛教看來都是小乘佛教,大小乘之間排斥甚烈。故摩訶僧祗部(大衆部)是爲小乘佛教二十部中的根本二部之一,詳見《宗輪論述記上》、《寄歸傳》一、《大集經》二十二、《行事鈔》上、《資持記》等。學僧阿梨耶馱婆(聖使)、阿梨斯那(聖軍)所嘆服,同往巡禮佛教遺跡。經十五日出梵衍那,二日逢雪迷失道路,至一沙嶺,遇獵人示道,度黑山,《西域記》作黑嶺,一謂爲阿富汗東境錫雅柯山的意譯;又謂是夏季不積雪的意思。當時印度與中亞以此嶺劃分境界。至迦畢試國境,其地位于阿富汗喀布爾以北62公里,膏腴的Kohdanian河中游,Painjshid河與Ghcrband河的匯合處,北興都庫什山,西Paghman山脈,東南是低地所包圍的盆地,故《西域記》云:“北背雪山,三陲黑嶺。”在沙落迦寺《慈恩傳》二:“有一小乘寺名沙落迦,相傳云是昔漢天子子質于此時作也。其寺僧言:‘我寺本漢天子兒作,今從彼來,先宜過我寺,’……遂即就停。”《西域記》一:“聞諸耆舊曰,昔健馱邏國迦膩色迦王,威被鄰國,化洽遠方,治兵廣地至葱嶺東。河西蕃維,畏威送質。迦膩色迦王既得質子,特加禮命,寒暑改館,冬居印度諸國,夏還迦畢試國,春秋止健馱邏國。故質子三時住處,各建伽藍。今此伽藍,即夏居之所建也。故諸屋壁圖畫質子,容貌服飾,頗同東夏。”又見于《西域記》四《至那僕底國》條。 案查漢魏載籍,從未見有漢天子兒爲質於外國的,唐人著作僅此一見。“印度雖是傳説流行之地。玄奘雖是有聞必録的人,此種傳説必有所本。”丁謙《大唐西域記地理考證》:“考迦膩色迦王即《後漢書·大月氏傳》之閻膏珍,爲貴霜王邱就卻子,其滅中印度而稱霸也,正與漢光武帝同時。河西蕃維,當是竇融。融在河西,中間隔于隗囂,不能與通連,其勢頗孤,或送質子以求外援,亦未可知。”丁説係假設之詞,别無佐證,可不具論。羽溪了諦從堀謙德《解説西域記》(頁九五—九六)所提出的加以考證,以玄奘所載與《後漢書·西域傳》所謂安帝元初中,疏勒王安國以舅臣盤有罪徙于月氏,月氏王親愛之。“今以此兩記録相對照,此大伽藍之名沙落迦,據馬貴特之見解,此中文名詞之意味,非即Serica,蓋疏(沙)勒即S'alakca之對音也。《後漢書》所謂月氏王者與《西域記》所謂迦膩色迦王相當。《後漢書》所謂臣盤者與《西域記》質子相當”(《西域之佛教》第二章《大月氏國之佛教》頁九〇—九一)。馮承鈞全本其説,著《迦膩色迦時代之漢質子》(《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論著彙輯》頁九七—一〇一),其于迦膩色迦王在位年代取符舍《希臘與佛教參合的藝術》頁五〇五之説,以牽合《後漢書·西域傳·班超傳》月氏用兵西域事,並以爲“沙落迦”即“疏勒”之異譯,疑玄奘所聞建沙落迦寺之質子,即《後漢書·疏勒傳》的臣盤。向達先生認爲“《後漢書》明言臣盤有罪,徙居月氏;《西域記》明言質子,二者有不同。馮承鈞主張《慈恩傳》中的‘沙落伽’即爲‘疏勒’異譯,顯誤。”“玄奘在《西域記》卷十二里記到疏勒,稱爲佉沙國……于疏勒的國名以及文字等知道得很清楚,他到迦畢試國,在沙落迦寺掛過單,同寺院的僧人交談過,聽到僧人提及本寺歷史。如其沙落迦即是疏勒,他爲什麽一字不提,而另出沙落迦之名?……伯希和引《梵語千字文》的娑羅誐之漢譯作洛,證以《景教碑》中的sarag即是娑羅誐,即指洛陽。《梵語千字文》之娑羅訶也就是《西域記》中之沙落迦,在古音上以及《西域記》的記載上,都很通順,用不着繞彎兒。《後漢書·西域傳·疏勒傳》所記臣盤謫月氏一事,用不着與沙落迦寺比傅。”(夏鼐《中巴友誼歷史》註〇12引,載《考古》一九六五年七期)兹從向達先生之説。夏坐,案玄奘從貞觀二年春初離高昌,在屈支六十餘日,葉護可汗處十餘日,活國一月,縛喝國學習一月餘,又從高昌至此共經行六千多里,需時二月左右,共計需時半載以上。《西域記》載印度僧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後三月,前三月當此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後三月當此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故憑此“夏坐”記載,亦可考見玄奘的行程日期,抵沙落迦寺適逢衆僧安居,玄奘亦隨喜夏坐,當在後期,即在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六日的時間中。又爲國王所邀請到大乘寺説法五天,當時名僧秣奴若瞿沙(如意聲)、阿梨耶伐摩(聖胄)、求那跋陀(德賢)“咸皆愜服”。《慈恩傳》二。安居訖,慧性重爲覩貨羅王所請回,玄奘與别乃東進六百餘里,《續傳》作七百餘里。越黑嶺佛經稱印度本土爲閻浮提。黑嶺指閻浮提北,雪山南的山嶺。由于北面叢山重叠終年積雪,而南麓則降雪時少,就北面白皚皚的高嶺,對黶黑色的南麓而言,故名黑嶺。進入當時北印度境。

玄奘先到濫波國,今阿富汗東境的拉格曼,在喀布爾河北岸,東以Alingar及Kunar河爲界,是一狹小地帶。近人實測該地帶每邊約長40英里,四周大約160英里,與《西域記》二所載“周千餘里,北背雪山,三垂黑嶺”的記載,大體吻合。停留三日,下嶺渡河至那揭羅曷國《續傳》作那伽羅曷國、《西域記》二作“從此東南行百餘里,濟大河至那揭羅曷國”。今阿富汗的賈拉拉巴德,位于喀布爾河南岸,西起亞格達拉克山隘,東至開伯爾山隘,南對沙費德嶺,所謂“下嶺渡河”,嶺指黑嶺,河即喀布爾河,以今地衡量,當以《西域記》所載東南行百餘里爲當。的都城,觀禮佛教遺蹟。

玄奘在那揭羅喝國都城即《法顯傳》的那竭城,《慈恩傳》又稱此城爲燈光城。今賈拉拉巴德的柏格蘭西面喀布爾與蘇爾卡勃河匯流處,近代在此處發掘出佛教遺跡多所。東南二里許巡禮,相傳爲阿育王所造的窣堵波和釋迦“敷鹿皮衣布髮掩埿得受記處”,以及西南十餘里“佛買花處”等佛教傳説遺蹟,以上宗教傳説見于《佛本行集經》、《增一阿含經》、《大智度論》。又東南度沙嶺十餘里《西域記》作三十里。到醯羅城(即佛頂骨城)沙畹據康寧翰的比定在今賈拉拉巴德南五英里的Hidda地方(《宋雲行記箋注》)。禮拜佛骨,又至燈光城西南二十餘里瞿波羅龍王窟,據足立喜六考證謂龍王Nagaraja係夜叉名。參觀“佛影”。詳《慈恩傳》二。 案佛教徒的佛影傳説,源出定光佛(燃燈佛),事見《增一阿含經》一。《釋迦譜》三:“佛入窟坐已,窟中作十八變,踴身入石,猶如明鏡在于石内,映現于外,遠望則見,近則不視。石窟高一丈八尺,深二十四步,石清白色。”原注“窟在阿那斯山岩南”。《珠林》三十六引《觀佛三昧經》謂佛影石室在那乾訶羅國中,阿那斯山南石壁上毒龍池側。《法顯傳》、《洛陽伽藍記》、《廣弘明集》十五釋慈遠《萬佛影銘》題下注等均有所敍,與《慈恩傳》二略同,關于佛影的故事流傳,詳《西域記》二、《釋迦譜》三,參見Sylvain Lévi的《大莊嚴經論探源》,兹不具引。至於在石窟見内影子係光的反射作用。足立喜六云:“石窟在石山之絶壁,西南向,入口狹小,内深,有不完全的採光窗,斜陽射入,津滴内壁,故投映影像”(《法顯傳考證》頁一一〇),是一種物理光學作用,一無神秘之可言。東南山行五百里到健陀邏國其地域在玄奘時代位于庫納爾河和印度河之間的喀布爾河流域,包括旁遮普以北的今巴基斯坦共和國白沙瓦市和拉瓦爾品第地區。的都城布路沙布羅,巴基斯坦喀布爾河南岸白沙瓦市的西北地方。 案健陀邏佛教屬於“一切有部”的勢力範圍,在迦膩色迦時代極爲興盛,流傳到中亞和中國,成爲所謂北傳佛教,而布路沙布羅則爲當時東西文化的要衝,是北傳佛教東傳的重鎮。古代印巴次大陸的佛教著名論師如那羅延天、無著、世親、法救、世友、如意、脅尊者等都出生于此地。同時,健陀羅又是印巴佛教藝術的發源地之一。一世紀左右迦膩色迦王在其都城建立莊嚴華麗的塔寺,當地勞動人民以其精湛的藝術,創造出在形式上受到希臘、羅馬雕塑的影響而内容却是佛教的一種“健陀邏”藝術作風。考古學者近幾十年來參考《西域記》等記載,在白沙瓦爾、呾叉尸羅一帶發掘得許多當時的佛教藝術遺物益資證明。參觀佛教史上著名的雀離浮屠。案雀離浮圖和聖塔寺是迦膩色迦王所建許多寺塔中最著名的。雀離浮圖《法顯傳》與《洛陽伽藍記》、《慧超傳》以及《魏書·西域傳》、《北史》九十七等都有所記載。其所以名爲雀離,學者論説不一:張星烺謂乃梵語Sula的音譯,但不近似;羽溪了諦以爲即《西域記》的昭怙釐伽藍“雀有Ch’iao,與昭(Chao)音相類,釐與離皆同有li音,而兩者之方位距離,又復相同,必爲同一伽藍而異譯,毫無疑義”(《西域之佛教》頁二八八);比耳則謂係受東西兩方的日光故名(《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I.P.21);瓦塔爾斯以爲即印度語Chu·ri,一種雀類的小鳥,或又爲侏離二字的轉訛,侏離之義,爲明暗混合的雜色,均爲外國名詞(《玄奘印度行記論》頁六二—六三)。雀離是音譯,雀離浮圖在佛教中很有聲名,故其他地方建塔往往也襲用其名,似或形容其建築華麗的異彩繽紛。玄奘東北行百餘里《西域記》作五十里。渡大河,至布色羯邏伐底城。據康寧翰《印度古地誌》的考定,即今喀布爾河北岸的哈什塔那加羅。城東巡視阿育王所造的所謂“過去四佛説法處”的窣堵波,城北觀禮傳説釋迦牟尼爲菩薩時的千生捨眼窣堵坡,案此爲北印度佛教遺跡四大塔之一。捨眼的宗教傳説出《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菩薩本行經》,而《撰集百緣經》則作尸毗王剜去雙眼以施鷲鳥,均屬本生故事。並將高昌王所贈與金銀綾絹衣服等分留各處供養。《慈恩傳》二。玄奘又從此東南行二百餘里至跋虜沙城,《洛陽伽藍記》的佛沙伏城,《慈恩傳》二失載,兹據《西域記》。丁謙誤混《法顯傳》的佛樓沙、《洛陽伽藍記》的佛沙伏、《西域記》的跋虜沙爲一地。羽溪了諦則誤混跋虜沙與布色羯邏伐底爲一地(《西域之佛教》頁三六四)。其地據康寧翰考定相當于布色羯邏伐底城的西四十哩地方,在今巴羅村(見《印度古地誌》頁五一一二)。惟沙畹《宋雲行記箋註》據符舍《乾陀羅古地誌》謂在今之Shahaz garhi。今據康寧翰之説。巡遊蘇達拏(善與)以白象施與敵國的窣堵波,據沙畹的考證在今Shahbaz‐garhi東北之Mekha‐Sanda岡上。這一宗教故事出西秦聖堅譯《太子須大拏經》、巴利文《本生經》,亦見吴康會譯《六度集經》二。東南行經烏鐸迦漢荼城,其地今名俄欣特,在喀布爾河與印度河匯合口東北,阿托克河上游十六里地方。該城處于印度河的重要渡口,爲古代中亞波斯、迦畢試、健馱羅諸國進入中印度必經之城。北踰山涉川,行六百餘里至烏仗那國《西域記》三:“烏仗那國,周五千餘里,山谷相屬,川澤連原。……夾蘇婆伐窣堵河。”案蘇婆伐窣堵河即托勒密地理書的Svastene,或作蘇婆薩都、蘇婆窣堵(Svastu),即今之斯瓦特河,故知烏仗那領域當在今斯瓦特河兩岸即今巴基斯坦的斯瓦特邦。彭惕强《巴基斯坦散記》(《世界知識》一九六五年,十三期):“今出白沙瓦市就進入馬拉崗地區。從馬拉崗去斯瓦特的路上,横卧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馬拉崗山,山脚下今猶有羊腸小道,據云玄奘即沿此道至巴基斯坦。”國都瞢揭釐城,《西域記》三:“其王多治瞢揭釐城,城周十六、七里,居人殷盛”,今杜西里山西支脈上,斯瓦特河左岸的Manglaur地方。參觀佛教傳聞遺跡,城東二百五十里入大山到蘇婆伐窣堵河的上源阿波邏羅龍泉,迪恩少校根據玄奘的記載比定爲今柯昔斯坦的迦蘭姆地方、烏特洛特和烏蘇二溪的合流處,就是斯瓦特河的源頭。並巡禮附近釋迦行化的遺跡。更溯印度河而上,到烏仗那舊都達麗羅川,《印度古地誌》頁八·二:“達麗羅谷在印度河西岸,地當東經七十二度四十四分,中有達麗羅川,達麗脱人居之,川蓋因住人而得名”,“法顯所謂陀歷,玄奘之所謂達麗羅,其位置在印度河最北的上流區域,即今達列爾地方。”比耳、藤田豐八等,均加引伸謂即今達拉特地方爲古代印巴次大陸赴中亞的通途,故古代印度的布教僧多從此渡印度河出國境到外國宣傳佛教。覩末田底迦一作末田地、摩彈提、末闡提,據《阿育王傳》四爲阿難的付法弟子,是阿輸迦王時代派往印度西北境迦溼彌羅、健馱羅一帶傳教的高僧,詳見《善見律毗婆沙》二、《西域記》三等。木刻的彌勒佛造像。

玄奘巡遊完畢還歸烏鐸迦漢荼城,南渡印度河,案《西城記》三載自達麗羅川“從此東行,踰嶺越谷,逆上信度河,飛梁棧道,履危涉險,經五百餘里,至鉢露羅國”,“從此復還烏鐸迦漢荼城,南渡信度河。……渡河至呾叉始羅國”,而《續傳》謂:“還返烏萇南至呾叉始羅國。”《慈恩傳》二:“自烏鐸迦漢荼城南渡河……至呾叉始羅國。”考鉢露羅國葉經東西學者考定在今Yassin河與Gilgit流域的鉢羅的地方,或名小西藏。其國在大雪山間,故《西域記》十二云:“波謎羅川南,越山有鉢露羅國。”則遠在烏萇的東北方,似爲玄奘東返祖國時所歷,當時玄奘急于赴印求法,決無再迂迴向東北之理,故未經鉢露羅,當以《續傳》《慈恩傳》所記載爲是。至呾叉始羅國。案呾叉始羅地名歷史悠久,曾爲健馱羅國的國都,今地約有數説:據康寧翰考訂在今Kala‐ka‐Saral東北一英里的沙赫德利(《印度古地誌》頁一二),沙畹、馮承鈞等從之;史密斯《玄奘旅行日記》以爲在今拉瓦爾品第附近哈桑·阿布達,堀謙德《解説西域記》頁二二九從之;呼格爾《克什米爾和旁遮普遊記》謂在今拉瓦爾品第地方,足立喜六等從之。考諸説大都根據康寧翰的考訂,證以近年考古學者在今巴基斯坦臨時首都拉瓦爾品第西郊十餘里的塔克舍拉地方,據《西域記》記載發掘遺址,業已證實。諸家所説其地均在今巴基斯坦共和國伊斯蘭堡西部拉瓦爾品第附近一帶地方,包括今拉瓦爾品第西北五十華里的Shahi‐dheri及其西北八哩的Hassan‐Abdal,故諸説皆可通。詳參閲Sir John Marshall的《呾叉尸羅》(Taxila,Anillustrated Acconut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Carried Out at Taxila,under the Orders of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between the years 1913 and 1914,3 vols·Cambridge 1951.)參觀阿育王所建的釋迦捨頭窣堵波,從此北界渡信度河東南行二百餘里經大石門,《宋雲行紀箋注》頁三七“余之假定以爲欲求其地,應在Mahaban中尋之”,今克什米爾西境的Mazassanhad。遊覽捨身飼餓虎的宗教傳説遺跡。飼餓虎本生譚流行于西域和中國,至今還可從佛教藝術中尋到實例,如敦煌千佛洞第一三五窟的左壁及第七四窟壁畫,均係描繪這一故事,此外如新疆庫車壁畫,喀喇沙爾壁畫,高昌壁畫、龍門賓陽洞浮雕的石刻等也有投身飼虎圖。東南山行五百餘里至烏剌尸國即托勒密《地理書》的Varsa Regis,康寧翰謂今之剌斯地方,而司威麥爾頓比定爲今之哈查拉,首府即今之哈里浦爾。 案《西域記》三:“大城西南四五里,有窣堵波,高二百餘尺”,今哈里浦爾市的回教寺院尚殘存其遺址,又北方Mansera附近還殘存阿育王佉盧文的石刻二方。故其地當在今克什米爾的哈查拉地方。《續傳》:“自呾叉始羅自此東南山行險阻,經一小國度數鐵橋,減二千里至迦溼彌羅國”,經一小國當爲烏剌尸。東南登山履險、度鐵橋、行千餘里至迦濕彌羅,漢魏南北朝時通稱罽賓,據堀謙德之説爲印度俗語普拉克烈語的變態同源語,慧治《成唯識論了義燈》一謂罽賓新稱迦溼彌羅。故瓦塔爾斯則認爲迦溼彌羅與罽賓同,這字在《雜阿含經》卷二十三、《大智度論》卷九、《阿育王傳》卷四等均譯爲‘罽賓’。而巴利律本中作迦濕彌羅,與《善見律毘婆娑論》卷二所載和巴利律本同記一事,又作罽賓(《玄奘印度行紀論》頁二六〇)。《孔雀王經》初譯本作賓,《求法高僧傳·玄照傳》作羯濕彌羅,慧超《傳》作伽葉彌羅,《新書》作箇失密,《西使記》作乞石迷。當已歲暮。案玄奘在縛喝國安居迄啟程已在九月十六日之后,途經六國經行三千五百多里,約需時三月,故到達迦溼彌羅當在貞觀二年十二月左右。是年約計親踐二十四國,行程一萬三千八百餘里。玄奘初到迦溼彌羅的西境門户一石門,今克什米爾西境的Muzaffanabad,形勢頗爲險要。國王撥邏勿羅孫拉二世據《西域之佛教》頁三四七的考證。遣母弟將車馬來迎,投宿于大月氏國王胡韋斯所建的護瑟迦羅寺。經行數日,漸近王城。案王城即《新唐書》所謂的撥邏勿邏布邏城。今克什米爾的斯利那加,城西瀕彌那悉多河,即今維塔斯塔河。行抵達摩舍羅,原注:“此言福舍,王教所立,使招延行旅給贍貧乏。”國王率羣臣及沙門千餘人,持幢蓋烟華來迎,請玄奘乘大象入都城,住于闍耶因陀羅寺,明日國王請玄奘入宫供養,與名僧數十人討論教義,並命二十人助玄奘寫經,五人供承驅使。玄奘並師事此國中第一大德僧稱《續傳》、《行狀》云名僧勝。聽受《俱舍論》、《順正理論》及因明、聲名等。僧稱謂衆人曰:“此支那僧智力宏瞻,顧此衆中,無能出者。以其明懿,足繼世親昆季之風。”玄奘並與時衆中大乘學僧毘戍陀僧訶(净師子)、辰那飯茶(最勝嚫),薩婆多部學僧蘇伽蜜多羅(如來友)、婆蘇蜜多羅(世友),僧祗部學僧蘇利耶提婆(日天)、辰那呾邏多(最勝救)等論難。

迦濕彌羅之迦膩色迦《法顯傳》作罽膩伽,《洛陽伽藍記》作迦尼色迦,關于其生平、年代的考證,異説紛繁,兹不具引。約在印度孔雀王朝末期,大月氏種族自阿姆河流域侵入印度,建立貴霜王朝。約在一世紀左右其繼承者迦膩色迦王創建犍陀羅國,其領域今從考古發掘散在各區的貨幣與刻文看來,約東到遥捕那河的馬圖剌,南達恒河北岸的波羅捺,西至大夏,北連葱嶺。他努力弘揚佛教,建築寺塔,與印度阿育王並稱。提倡佛教,由五百名佛教徒整理佛教典籍,舉行《大毗婆沙論》結集(即第四次結集)之地。它集一切有部宗義的大成,自古以來遂爲有部學派的淵藪。據《西域記》記載,結集時初造《波第鑠論》十萬頌,釋《素呾纜藏》,次復造《毘奈耶毘婆沙論》十萬頌,釋《毘奈耶藏》,次又造《阿毘達磨毘婆沙論》十萬頌,釋《阿毘達磨藏》,總共三十六萬頌,六百六十萬言。《慈恩傳》二作九十六萬言。“王以赤銅爲鍱,鏤寫論文,石函封記,建大窣堵波而儲其中。”玄奘得國王之助,在此停留鑽研梵文經藏,爲日後周遊五印和回國翻譯事業奠定了基礎。

有關人物與大事

唐太宗一面對侍臣以梁武帝好釋、老足爲鑒戒,《貞觀政要》六“貞觀二年語侍臣”。同時,下詔諸寺皆爲建齋行道。貞觀二年下詔云:“竊以如來聖教,深尚殺害爲重;永言此理,彌增悔懼,爰命有司,京城諸寺,皆爲建齋行道,七日七夜,竭誠禮懺;朕之所服衣物,並充擅捨,冀三塗之難,因斯解脱,萬刼之苦,籍此弘濟,滅恕障之心,趣菩提之道。”據《辯正論》四、《統記》三九除是年三月爲陣亡者設齋行道外,于七月因百穀大熟又設齋行道七日七夜,從此每年正、七月沿爲定例。

智儼二十七歲,遍覽藏經,從慧光的《華嚴經文疏》中明瞭所謂别教一乘無盡緣起的要旨,並潛研《十地》中六相之義,有所啟悟,著《大方廣佛華嚴經玄分齊通智方軌》。《華嚴經搜玄記》。

靈琛卒於相州慈潤寺,年七十五。《八瓊室金石補正》二九、《安陽金石録》三《慈潤寺故大靈琛禪師灰身塔銘》。

爲唐高祖訓練僧兵的智滿俗姓賈,太原人。卒,年七十八。《續傳》十九。

勸説唐太宗信佛的明瞻俗姓杜,恒州石邑人。卒,年七十。《續傳》二四。

十二月,西突厥統葉護可汗爲其伯父所殺。伯父自立爲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國人不服,立統葉護之子爲乙毗鉢羅肆葉護可汗,與莫賀咄相攻,連兵不息。《通鑑》一九三《唐紀》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