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福安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博士
最近十多年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廉价的商品,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为外国企业做代工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金融危机后,大家发现,随着欧美国家高端制造业的强力回归,以及中国制造成本上升,中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的转移,中国制造的未来将会随着发生变化,一些以代工为主的中小企业将不得不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或以原来生产的产品转向国内市场,或转行生产其他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其中一部分企业甚至关门大吉。
古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近年的金融危机的寒冬中,珠三角的许多代工厂倒闭,对这句话作了很好的阐释。代工确实为代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业务量和稳定的现金流。但代工企业如果小富即安,不能在代工过程中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积聚一定数量的人才,并以代工所得投入研发自己的产品,培育自己的品牌,那么当国外企业这裸大树撤离或倒下的时候,代工企业只能随之倒闭。
妍杰机械的掌门人是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企业家。他一边做着代工,一边双眼紧盯市场,寻求这样的产品在国内的市场机会。当他发现代工的矿山设备在国内很难打开市场后,毅然为自己开辟了另外一个领域——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工业部门,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内大多数厂商还集中在中、低端产品的生产上。妍杰机械一出手就瞄准压力容器领域的高端产品,投入大量精力在特种压力容器的研发上,形成了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强力地确定了自己的市场地位。
妍杰机械的案例给了中小代工企业一个重要的启示:中小代工企业必须要把代工和自主研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必须“以外养内,内外结合”。没有代工获得的现金流支持,企业就会遇到资金的瓶颈,不能专心地作好研发;没有自主研发的技术支撑,企业就不能建立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就不能自立。
欧美高端制造业的回归,将使我们的企业在技术、标准、专利、知识产权等方面面临着更严峻的技术输出控制,打破控制的唯一手段就是自立自强,自主研发。
(2013年8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