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流行这样一种观点:说什么“知识改变命运”。这话没错,但把握不好其中的度,甚至会误人子弟。它夸大了知识、博学、思想和理念的作用,捎带着也就夸大了知识传授者的意义;却低估了行动的意义,更严重低估了行动者的艰难。北大教授楼宇烈先生曾说:“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知识不等于文化,文化不等于智慧。”
六祖慧能在《六祖坛经》中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意思是说,很多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人,他们的天性和他们的心性,往往符合了自然之道。而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表面上有知识、有学历、有事业和成就,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充满了烦恼与痛苦,内心是焦躁的,不一定合乎于道。仅仅有知识,没有转换知识的能力,这是有问题的。佛法的观点看来,有知识见解而没有开悟的人,是“我执”和“所知障”。仅有理想、知识或爱心还不够,必须还要有智慧,处理问题时坚定、冷静和执着,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当仁不让,担当起对这个民族乃至人类的责任,直至为之献身。
2005年5月,那时我来北京香山漫游几日,还没有正式在北大学习。闲来无事,我第一次来北大中文系旁听,就听到北大中文系2003级一位女生自杀的消息。记得,刚好诗人、学者林庚先生过大寿,北大中文系教授常森在讲课时就沉痛地说,“太令人心痛了,有什么想不开的呢?我们北大有些学生自私”,有人称在北大BBS匿名版找到了这名坠楼女子发过的遗书,这篇遗书上写道:
我列出一张单子
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
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
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
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
回想二十多年的生活
真正快乐的时刻,屈指可数
记不清楚上一次发自心底的微笑是什么时候
记不清楚上一次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归宿感是什么时候
也许是我自己的错吧
不能够去怪别人
毕竟习惯决定了性格
性格决定了命运
我并不是不愿意珍惜生命
如果某一时刻你发现活下去
二十年,三十年
活着,然而却没有快乐,没有希望
不愿去想象
还要这样几十年下去
去接受命运既定的苦难
看着心爱的人注定的远去
越来越不堪忍受的环境
揪心的孤独感,年轻不再
最终多年以后一个孤苦伶仃的可怜老人形象
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苟延残喘活在过去回忆的灰烬里面
那又为什么不能够在此时便终结生命?
不用再说生命的价值了
……
读过这封遗书,我陷入沉思。诚然,人与人之间缺少交流,自私、冷漠、冷嘲、浓重商业气息浸透校园,感情无所依托,难道这些就是终结生命的理由吗?也太脆弱了吧?!
我不得不说:她没有明白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她是否太自私了?所谓的爱情,就是一切吗?但扪心仔细一想,自己像她这样年龄的时候,特别是进入工作的几年时间里,又何曾比这个学生成熟和理性呢?在她这个年龄里与她一样,缺乏对丑陋生活的担当能力,苦恼和彷徨袭击着心灵,只能任那虚无吞噬自己,往往为匮乏无聊的人和事击中,不知道怎样去应对,灵魂惊惶!
有死的勇气,为什么没有活的勇气呢?我无权评论一个已经死去的人,自杀是她的权利,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自杀的,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珍惜人生的人,不愿意苟活着的人,才会最终用自杀的办法结束悲剧的人生,这一点上她比我有勇气,比许多自诩看破人生、游戏人生的人有勇气,像所有平庸的凡人一样,我依然苟活着。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绝望是因为没有立足于“去蔽”以发现“真相”。如何面对“真相”,才是需要思考的。是的,上帝死后人们还需要“上帝”,孔子走后人们还需要“孔子”。终极关怀在现世(孔子)也好,终极关怀在彼岸(上帝)也好,关键在于人类自身。
北大法学院教授朱苏力,曾以电影《天下无贼》为例,剖析如今高校的教育,引人深思:
影片中,傻根忠厚老实,对所有人都没戒心、不设防。怀了孕的女贼(刘若英)突然良心发现,想保护傻根,生怕他了解了生活真相,失望、受伤或学坏,愿意他“永远活在天下无贼的梦里”。男贼(刘德华)则认为,不让一个人知道生活的真相,就是欺骗;生活要求傻根必须聪明起来;而一个人只有吃亏上当受过伤,才能重获新生。他强悍地反问:“‘傻根’他凭什么不设防?他凭什么不能受到伤害?凭什么?就因为他单纯,他傻?”
今天不少父母、老师更多偏向于刘若英。不是不知道生活有阴暗面,但怕年轻人学坏,不让他们接触,最多来些话语谴责。而我,还有自杀的那个北大中文系女生,或许就是这种刘若英式的“人性本善”教育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天真地以为“人性本善”,充斥着这是此善彼恶的说教,眼里容不得“恶”人,其实,我们都是另一些傻根!朱苏进而提醒道,过于纯洁、单一、博雅或“小资”的教育,一方面让人太敏感、太细腻,一方面又会让人太脆弱。考试不好都“很受伤”,求爱被拒就自杀,求职受挫就出走,比如前些年出走一直没回家的北大研究生,更别说其他了。瓷器太精致了,就没法用,也没人敢用。生活中谁还没个磕磕碰碰?!
这其实也是我的经验之谈,以自己“失败”的体验来佐证的,以前遇到挫折,缺乏应对的能力,也曾抱怨过、批判过和愤激过,人处于困境有些牢骚可以理解,也是疏导情绪的必要方式,但不能陷入其中出不来。一边是世俗人生、现实社会,一边是心中的理想,我为了将这两方面趋于平衡一直比较劳累,很多时候都处于复杂的感情纠结中。
世态有时候就是很炎凉,人性有时候就是很丑恶。若不想处处碰壁,就必须理解“人性”。主动洞悉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洞悉你。学会接受“不合理”的一切,学会和“厌烦”的人相处,当方则方,当圆则圆,见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守住自己的秘密,更要守住他人的秘密,不要用情绪化的方式和他人说话,可以被利用,但不要让人把你当枪使,要适当,要懂得“卑躬屈膝”,不显山不露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坦然接受不完美的现实,并及时调整自己,多给别人和自己留些生存的空间。
这不是教人诡诈,人性之恶不得不防,认清自私是人的本性,才能免受自私的伤害,真诚和善良也要有限度,小心当面捧你背后踹你一脚的人,不要拿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命运更需要自己去把握。生活中,面对困境,我们常常会有走投无路的感觉。不要气馁,坚持下去,要相信年轻的人生没有绝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想要卓尔不群,就要有资本。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成功。年轻人要想让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须把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
中国教育,在现有教育之外,还要培养挫折教育,很多学生,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小娇生惯养,真正面对现实生活、面对竞争时,缺乏洗礼和磨砺,心灵变得过分脆弱,如何从容面对挫折的考验?从成长的教育来看,受点儿挫折、受点儿误解对自己不是坏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