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低姿态看待世间的一切

以低姿态看待世间的一切

时间:2023-08-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潜意识中,往往都有追求极致、巅峰和圆满的冲动,都有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倾向。一年以前,我在北大的BBS上看到一则故事:一名湖北学生,1998年从孝感高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数学系。最后,他拿到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offer,并且是全额奖学金。引用上面这个故事,我绝对无意批判这位北大的数学高才生。

人的潜意识中,往往都有追求极致、巅峰和圆满的冲动,都有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倾向。人们常常无法知道自己身上的缺点,与其说是不知道,倒不如说是不想知道,会更加确切一些。人们害怕面对一个不健全的、不完美的自己,所以宁愿打碎自己的镜子,或者干脆用别人的镜子来映照出自己的形象。

想想以前的自己,何尝不是这样?那是刚工作的前三年,自命“公共知识分子”,对于一些现象都看不惯,有一种改造社会的冲动,过于理想化,把自我的姿态摆得过高,到头来没有改变社会,倒被社会刺得流血。最近几年,我重新定位自我,不再按“知识精英”的姿态生活,收敛起知识人的锋芒,放下架子,果然顺心多了。其实,我没有什么文化自恋,是一个混迹江湖多年却依然处于“三界”(文学界、学术界、文化界)之外的人。形成这个局面,一方面是时运使然,细细思量,也部分地包含着自己的选择。作为一个也有虚荣心、也有名利之需的庸常之辈,选择三界之外未必明智。少一点应酬,少一点心机之累,少一点欲望,低调地生活,低调地写作,低调地出书,对人对己,都是好事。

如果凡事都追求最好,而又缺乏相应能力,会让人的生命失去弹性。事实上呢,世界上哪儿有什么完美的事呢?事情不成,说明因缘不到,最好先暂时放下,可以充实自己,再同时去找新的工作。有时候不妨把自己放空一下,就像容器要有空间,才可以装得更多。如果老是吊死在一棵树上,这样的人便是自己困扰自己。

一年以前,我在北大的BBS上看到一则故事:一名湖北学生,1998年从孝感高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数学系。大学期间同时还辅修了北大经济研究中心的经济学本科课程,拿到了数学和经济学两个学士学位。大三的时候先后通过了GRE和TOEFL考试,大四的时候还获得了数学系本硕连读的资格。不过,因为他想去美国继续深造,而且对此极有信心,为了避免交违约金给父母增加经济负担,他放弃了北大本硕连读的资格,一门心思申请去美国大学继续读书。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就忙于申请美国的大学。最后,他拿到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offer,并且是全额奖学金。他离美国留学梦也就只差签证这最后一步了。然而,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2002年5月,他的签证没有通过。大概是8月再去,依然没过。那一年,还有他的同班同学没有通过签证。

他的舅舅问他,问题出在哪儿?他说,他也不知道,签证官也不给任何解释。2003年4月的一天下午,他突然打了一个电话说:“舅舅,我犯大错了。”原来,他那天看电子邮件:才发现威斯康星大学几天前给他发过一个电子邮件,要求他在4月×日前必须回复,是否还继续同意去他们学校,否则,就被认为自动放弃了。他因为下棋忘了及时看电子邮件,已经过期了。

按照一般人的思路,既然出国不成,那当然唯一的选择就是去工作了。

然而,问题从此开始暴露出来了。

他说:“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在国内工作。 ”

……

长话短说,至今,这位北大数学毕业的学生仍然住在湖北老家的农村,不愿意工作。据说,地方某中学愿意聘他去做数学老师,月薪可以给他三四千,被他拒绝了。

引用上面这个故事,我绝对无意批判这位北大的数学高才生。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有他自身的,也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知识结构等原因。我想说的是,这位北大高才生身上的“精英情结”绝非他个人独有,而是很普遍的,他们以为自己如此优秀,看不起周围人,拒绝接受外面的思想,觉得没人能理解自己。我接触过一些“知识人”,很多人习惯把自己置于高人一等的位置,似乎自己的谱摆得越高,就越有强势感和主动权。这其实是一种幻觉而已。水把自己放在最低的陆地,才能成为世界上最深的海洋;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啊。

一个谦虚低调的人,应该知道把聚光灯打到帮助自己的人身上,而不是使自己引人注目。我们应清楚地知道,没有别人的支持,你将什么也不是。

虽然为了实现自我,为了以后的理想,人是不能不争取更大的生存环境的。假若因缘不具足,理想暂时不能完成,是否想想父母,他人?少一些为私利打算的心,少一些懈怠心,自己的空间会大一些。其实很多进入北大的孩子都是单纯而优秀的,内心很执着很有毅力,也多少有点完美主义情结。他们在学校里面被灌输的教育是要成为国家的栋梁,在自己的领域里面成为领军人物。没有人告诉他们该如何面对人生的坎坷、个人的痛苦,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安抚内心的冲动与创伤。

圣严法师说:一个人如果能够认清凡事有顺、有逆;职位有升、有降;事业有成、有败;顺逆、升降、成败都只是过程而已,如此就能时时安住于当下的幸福人生了。如此一来,遇到困难,就不致灰心;遇到顺境,也不会发狂。而且经常要有危机感,不会张皇失措了。此外,也要常常抱有新希望,遇到万事如意的情况,就不会骄傲自满。于是,人间就无悲剧了。

“精英情结”和“完美主义”,有时确实能害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倾向于引导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当“成功人士”,低估和轻视人的其他成长需要。成长的路上,地位、权力、财富、友谊、爱情、责任、事业……于是行囊便渐渐被装满了。由于沉重,快乐也就渐渐地消失了。把自己看得淡而又淡,这个是大智慧。学会放弃,拽得越紧,患得患失,最痛苦的是自己。取舍间,必有得失,所以,得之,我幸运,失之,我命,尽人事,顺天命。又有什么面子不能放下的呢?一次失败,就能让一人颓唐至此,可见这种心态需要反思。很多时候,根本问题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当欲望太多,计较太多,背负太多时,痛苦、烦恼、忧愁和沉重便产生了。欲望越多,痛苦便越多,幸福便越远离。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于幻想,不庸人自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