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

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

时间:2023-08-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必须承认一个道理,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很大。我来北京,无论是在北大和人大自由旁听学习,还是自己寻找工作辛苦打拼,都是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而不良环境可以毁灭一个人。如果周围的环境不适合我们成长,如果你渴望成功,那么千万不要恋战,及时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为自己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必须承认一个道理,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很大。当然,对于个别修行人来说,可能是个例外。

什么样的环境下出什么样的人才,也叫时势造人。人只能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人。当然,你能改变环境是另一码事,但有几个人能做到呢?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但环境不需要你,你也枉然,比如和平时期的军事才能。

大约2008年5月,那是四川汶川地震期间,孔庆东在一次上课时就说:“这几天四川地震,向灾区表示慰问和祈祷。想想我们在这里上课,真是舒服和幸福,只因为一些偶然的机遇而站得比别人高了而已。多少次,我都有幸运的感觉。你们在这里上课占据了制高点,这么好的平台,命运就是与别人不同。”

而在2011年,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在接受我的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说:“《荀子》里面还有一句话:‘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你要知道历史上被埋没的人才多得很啊,就不会抱怨。就包括现在社会啊,我早上讲课时讲的,我们是幸运者,有许多学问比我们深的,比我们高的,他被埋没了,他没有遇到时,遇到时你应该感恩,而不是老是不满足。”两位都道出了同样的道理,没有一个平台,即便再怎么优秀,也有可能被埋没。

但是,也有这样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强者应该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还有就是“要改变环境,首先就应该改变你自己”诸如此类的观点。这里是在强调改变自己的重要性,我不反对这个观点。人是社会中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集体,向社会人转变是痛苦的过程,但是唯有改变自己,才有可能改变周遭的一切。只是,这里我要问的是,假若自己做到了努力,而环境依旧且短期没有改观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办呢?我的答案是,要立即重新评估自我和环境,另寻出路。

学校毕业以后,通过疏通人际关系,千方百计谋取一份工作,但是我工作以后才发现,在小城市工作,薪水微薄,升迁的空间渺茫,换工作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遇到问题,你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选择忍受,靠换工作提升的机会很少,人际关系是第一重要的,依靠自己能力很难生存。更要命的是,我觉得小地方做什么都要靠人际关系,根本没有什么公平。然而,我要尝试反抗一下!当然,我也知道,北京的机会竞争也激烈,但总有相对的公平,起码靠自己的努力能换来自己想要的生活。比如,我可以利用大学和图书馆学习充电,迅速提升自己的水平。

这一辈子怎么办呢?人只有一辈子啊。

这个问题是同事提出来的,我感到了绝望。人只有一辈子,这一句话把所有的道理都说完了。这个道理最简单,也最深刻,我不敢往细里想,往深处想,一想就不寒而栗。

时间飞逝,越来越快,它规定了一切的意义,人不能无限等待。世界这么大,留给自己的空间却这么小,人就是这么可怜。世上的事,天下宇宙也好,千秋万代也好,说完了还要是回到自我人生这个小小的基点上来,这才是真的。想到底人就是这一辈子,这是一种视野。仰望群星也是一种视野。到今天自己这一辈子越来越真实,而天下千秋越来越虚渺了。

福柯说过:人其实比自己想象的要自由得多。也就是说,当我们感觉到不自由的时候,实际上仅仅是由于我们屈从于习俗,我们完全可以不这样做,而去选择一种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自由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由地去爱自己喜欢的人,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我的人生宣言。

我来北京,无论是在北大和人大自由旁听学习,还是自己寻找工作辛苦打拼,都是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我坚信世间也存在着美好的东西:友情,爱情,文学,哲学,信仰,美术,音乐。我在这样的环境中徜徉,就像在一池碧蓝的清水中畅游,感觉惬意;就像在清澈的碧空中翱翔,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幸运的是,我在北京的几年时间里,基本按照自己的内心生活,终于摆脱生命的枷锁。

环境能造就一个人,同样环境也能扼杀一个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只有放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你让他从事体力劳动,他的成就绝对不如四肢发达胸无点墨的人大。就是说,在鸡窝的环境里,凤凰可能混得不如鸡;但在凤凰的环境里,鸡仍然是鸡,凤凰则可以翱翔九天。好的环境能够激发你上进,逼着你天天进步;差的环境则把你引向低俗甚至堕落。出污泥而不染,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缺乏竞争的环境,犹如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间,你就麻木了、消沉了,甚至堕落了。绝大多数人的自制力是不佳的,是追求舒服的,发展的方向会朝着令自己舒服的方向,没有外界的约束、刺激,就没有上进的动力。

环境虽然难以改变,却可以更换。如果认为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无法使你成功,最好去找一个可以适合自己发展的新环境,让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出来,成功则必然可期。

有一个著名的寓言,叫“泡菜效应”: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其味道是不一样的。泡菜效应揭示了“人是环境之子”的道理,指出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良好的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而不良环境可以毁灭一个人。假如想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那么寻找一个益于成长的大环境就很重要。如果不幸生活在一个不宜成长的狭小环境中,由于受环境的束缚,你不仅无法去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且还可能会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

人们不仅要注意环境选择,更要注意在环境中人与人的交往。犹太教大经典《塔木德》中有一句话:“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同样,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很多研究资料表明,成功者主要与成功者为伍,而失败者常常与失败者为伍。事实证明,不幸的人吸引不幸的人,而散漫者的圈子里也大多是散漫的人。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至深,我们不能等闲视之。认真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看看是否适合发展,是否充满积极正面的力量,是否存在带动我们成长的成功人士。如果周围的环境不适合我们成长,如果你渴望成功,那么千万不要恋战,及时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为自己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