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大自然中寻找失落的灵性

在大自然中寻找失落的灵性

时间:2022-08-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快乐的心境需要用心去发现,到大自然中放松自己吧,让大自然给你灵性。在北大未名湖畔漫步,也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有时是整整一下午,我不急不慢的,一个人浸泡到傍晚。北大教授里,曹文轩是个有乡土情结的学者。大自然是个神秘的殿堂。用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是在倾听一种感情的流露,倾听一种生命的感动。人属于自然,便有自然的本性。

快乐的心境需要用心去发现,到大自然中放松自己吧,让大自然给你灵性。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

读上面的诗句时,你会觉得全世界一片清寂,心境安谧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古人是有耳福的。

读中学时,我有个习惯,每逢季节转换,便聆听大自然的天籁:雨潇潇、夏虫低吟、小溪的流淌、秋草虫鸣、夏夜蛙唱、南归雁声、雨骤雨歇、曙光里的雀欢、芦苇荡的沙沙……乡村的深夜,静极了。虫子的鸣叫,树林深沉的起伏声,偶然的狗吠,将这深夜衬托得幽静,深邃。特别是在夏夜,仰望星空,天空是那么的巍峨、神秘、诗意、纯净、浩瀚、深邃、慷慨、无限……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这些都成了记忆。那时,我远离喧闹,干净得像一条无人知晓的小溪,静静流淌在深山里。

我不喜欢过分复杂的生活。拿喜好来说,喜欢人文哲学、宗教、历史、艺术类,比如有时会看看电影、出去旅游、散步。在北大未名湖畔漫步,也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有时是整整一下午,我不急不慢的,一个人浸泡到傍晚。若是在夜晚,离开喧哗的人群,沿着一条幽静的小路,仿佛走进了一个宁静的花园,聆听夜籁,用心感受青草花木的幽香;或者,独对清空,一轮明月,无数的星星,稀稀落落,内心没有杂念,没有烦絮,没有忧伤,有的是一份自然。

北大教授里,曹文轩是个有乡土情结的学者。他自称:“至今,我还是个乡下人。”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写乡村生活的占绝大部分。即使那些非乡村生活的作品,其文章背后也总有一股无形的乡村之气在飘动游荡。20年岁月,家乡的田野上留下了他斑斑足迹。那里的风,那里的云,那里的雪,那里的雨,那里的苦菜与稻米,那里的一切,皆养育了他,影响了他,从肉体到灵魂。他的小说里,经常可以看见大段大段的风景描写:“我家住在一条大河的边上,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槽声中,在渔人噼噼叭叭的跺板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刺泼刺的水声中长大的。”说起家乡,说起水,曹文轩总是这样深情地开头。这位水边长大的学者型作家,自小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笔下,自然与人是和谐统一的。人的生命节奏,与田园的自然节奏紧密结合起来。

大自然是个神秘的殿堂。它能够清除生活中的种种劳累,能够洗净污垢的灵魂、心境,能够使我们获得美的享受、爱的滋润。大自然有着它独特的神秘感和韵味,是个独特的大课堂。走在大自然里,舒展一下倦怠的心情,细细地品味,细细地感悟。用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是在倾听一种感情的流露,倾听一种生命的感动。听着这些,你会觉得那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这些大自然的声音会让你放松身心,洗净心灵上的污垢。

现代以来,随着技术野心的膨胀和飞行工具的扩张,人们变得实用了、贪婪了,失去星空的笼罩和滋养,人的精神夜晚该会多么黯然与冷寂。

自然是清新剂,将化解你所有的忧愁烦闷,还你一份舒心。当你走进大自然,投入它那宽广的胸怀时,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似乎都有灵性,都会抚慰你受伤的心灵。快乐的生活需要用心去发现,到游山玩水中去放纵自己吧,让大自然给你灿烂和希望。

罗素曾经说过:“我们的生命是大地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所有的动植物一样,我们也从大地上汲取营养。”自然可以开启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人久居于闹市,心系职场,活得很累,一些荣华富贵、一些名声赞誉都是很表面的东西。老子从大自然中悟了“道”,并由道出发,认为人要“虚其心”“知足”“不争”“无为”“自然”。在老子看来,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性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自然的。老子主张要减损,甚至要加以绝弃,因为这些身外之欲是有害于人生的。

活着既不能过于放纵,但千万也不要太累。自己累,别人也累。人属于自然,便有自然的本性。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会使我们自身变得更加充实、更加丰富。能够与自然契合与山水相交,是幸福的。人性忌火气、躁气、浮气、水气。心中有一刻清凉,当下便是清凉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