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印度古老的传说,每个人临死前最后一个心念,就是这个人下一辈子的使命。这个观点,会认为生命是一个不间断的轮回,有前世、今生及来世。是否真有来世和轮回?可能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长期处于贪嗔痴心念的人,无疑是最痛苦的。
读过金庸《笑傲江湖》的人都知道林平之这个人,本是富家子弟,忽遇奇变,人生大起大落,没有见识过江湖险恶和人世艰辛,为了报杀父之仇,忍受很多屈辱,终于从一个心地纯良、仗义拔剑的富家公子变成一个内心扭曲、怨毒偏激、狭隘刻薄的魔头。林平之在对余沧海的复仇中,并不急着杀他,而是缓缓地戏弄着,残忍地品尝着复仇带来的扭曲的快感。怨毒隐匿于心,可以将人性恶的一面发展到极点。更为悲剧的是,林平之将内心的愤怒和怨毒发泄在爱他的岳灵珊身上,并杀害了她。同样一些反面人物比如任我行、东方不败、岳不群、左冷禅等,都被人性中的“痴”“嗔”“贪”三毒所毒害。
2009年5月,我在北大听归国的叶曼讲国学,她话语幽默、健谈、智慧,不时让人捧腹大笑,随后又让人不禁陷入沉思。
叶先生是那么清净,那么慈和。正是因为有一颗慈悲而又柔软的心,她对人总是和蔼。一般人情绪不定,但在生活之中多保持一份心的宁静,多保持一份向内看的心,就会少一点被外境困扰的可能。但我发现,来北京后,有段时间我待烦了,总觉得心情烦闷、忧郁,高兴不起来。
私下和叶先生接近,聆听教导,老先生侃侃而谈这几十年人生的痛苦和快乐。这位乐观的老人,早已把痛苦看作财富。对于生死之事,早已看淡。叶先生说:“修行就从当下起,从你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上去修,修心便是关键,这是我认为的修行。拜佛念经是形式,最要紧是修神、修行为,当我们与家人、朋友、同事或者是社会相处时我们怎样把贪、嗔、痴、慢、疑、妒忌这六个恶念消灭,让它不再升起,这就是修行。”
是的,心中老想着恶念,又如何幸福?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往往不得,反而转为烦恼。如果烦恼当前、逆境当道,要向内看自己的念头,不要注意使你烦恼的现象,否则烦恼不易平伏。有一句话说:“用慈悲的心去看世界。”禅师之所以会“认输”,是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
此后,我又利用各种途径听了叶先生的系列讲座或录音,之后我十分懊悔,先前居然用去了那么多的宝贵时间阅读了那么多糟粕书籍。叶先生一字一句的讲解,每每让我能从佛经讲解里感悟出微言大义。虽然置身物质充裕的现代社会,但生活的实质一点也没有改变,面临的问题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 叶先生说:“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这个心的功能对着外境,六根对着六尘,于是你起念头了。”因此,只有从心入手,学会转化,才能突破自我,实现自我。
用省察的心来观照自己,时时克服自己的恶念,就是要降伏在我们心中造成不安的烦恼因素。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心”里,总有一些欲望、希望,利益或追求,总有一些问题需要思考、需要解决。特别是在变化迅速的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知识膨胀,欲望也跟着强烈起来,人的心也越来越难降伏。欲望是众生的本能,没有欲望,便无所谓生命,众生的心难降伏,便是由于各种欲望的蠢蠢欲动。生活中大家往往会有许多烦恼,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如因为家庭、学业、工作、感情、名利、国家或世界的变故而感到不安。因此,首先要从“修心”开始。
静能使你不断地调整自己,心态归零。我们眼见、耳听的一切,如果是起于个人的心念,就发生了喜欢和憎恶。要静得下来,要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有足够的思想定力,要知道发生的一切对你没有什么影响。即使有影响,也是内心的反应,这样,才能静得下来。只有吸取了教训,才能静得下来。
观照“心的天空”,让念头自然生灭。所有的念头、感觉、情绪,都像飘过天空的一片云,遮住阳光,须臾之间,又被风吹送到天边;也像骤然洒落的一阵雨,倏忽倾泻一地,转眼却云收雨停。解除心的框框,把心放空,让心柔软,就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达到真正心中万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一切随心通达,运用自如。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思维限制在固定的模式中,死钻牛角尖,死死地拽住不丢,认为那是不可更改的真理,循规蹈矩,无法解脱自我。事实上,如果你放下心中不可逾越的框框,换一个角度去省察自己,你会发现,原来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