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3日,由浙江省阳光教育基金会、浙江省司法厅,浙江省监狱管理局联合主办的“洒下阳光,爱心高墙”活动捐赠仪式在浙江省乔司监狱举行。这是陈燮中和他的“阳光教育基金会”通过不懈努力,成功落实的又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助教助学”援助项目。
陈燮中见过一篇题为“中国首善爱心传播,浪子回头”的报道。说的故事是我国某位知名企业家、慈善名人帮助一位曾经失足的山西青年,让他在绝望中看到阳光,走出阴影,他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一名远近闻名的创业能手。
那个山西青年,一度因刑满释放后受到歧视和排斥,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人关心,无奈之下又想重操旧业,伺机再度抢劫。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中央电视台对那位慈善名人的专访——题为“人心的光辉”。年轻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他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的现状和境遇,字里行间处处透着真情实意,就是想回归社会,重新做人,希望他能帮自己一把。
那位慈善名人看了来信以后,了解了对方的具体困难,就按照山西青年提供的联系方式亲自打电话给他,并邀请他去南京,承诺为他提供帮助。见面后,慈善名人进一步认识了这个年轻人,他相信年轻人的经历是真实的,更相信他的本质不坏,愿意拉他一把。于是亲自陪这个年轻人在南京逛了一天,临别的时候拿出5万元钱来让他去创业。
山西青年在那位慈善名人的身上看到了精神的力量,看到了一个穷途末路的人即将迎来一缕阳光的希望。他用慈善名人亲手交给他的5万元钱,从做小买卖起一路艰苦创业,直至成为小有名气的企业老板。后来,这位山西青年也热衷慈善公益事业,帮助那些和他一样走过弯路的问题青年开辟了一条走向光明的自我救助之路。
陈燮中(左)参加在监狱举行的“洒下阳光,爱心高墙”活动
陈燮中从那位慈善名人诚信助人的事迹中受到了启发,意识到能挽救一名失足者“浪子回头”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是不可低估的。他和阳光教育基金会的理事们开始有了“洒一片阳光给高墙内外”的初步想法。
虽然看不见高墙里面每天发生着什么,但能感觉得到在那个特殊的群体里一定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陈燮中需要了解高墙内外的真实情况,就得深入“重地”。于是,他先是怀着一种好奇的心态去浙江省乔司监狱“探监”,他与那里的狱警交谈,讨论“帮教”的问题,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准确获得服刑人员的第一手资料。后来,“探监”的次数多了,他与狱警交上了朋友,他从监狱的管教干警那里得到的信息,丰富了他的想象。狱警告诉他:受到法律制裁的人,当他们走进监狱,无论是经济犯,还是刑事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一个从“后悔”到“忏悔”的过程,也就是说都有一个从被动改造到主动改造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有长有短,有深有浅,而影响他们改造过程的主要因素则多数来自外部给予的推力。监狱如果有像陈燮中这样一大群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作为他们的外围力量,内外结合,戮力同心,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那么,对服刑人员的改造过程一定会是一个珠联璧合的系统工程,对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原来,监狱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早就采取了人性化管理的方法,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体能上,监狱都在围绕着“爱的奉献”不懈地努力。“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爱家人”这“四爱精神”,就是要把“犯了罪的人”改造成普通劳动者的主要元素,重要手段,让“爱”在他们的周围发酵,再让他们从中获取“爱”的能量,把刑期当学期,把冰点当拐点,让他们重拾信心,用真诚悔改,积极改造来重返社会。
这种新型的管教模式,已初见成效,那些昔日受法律制裁的“戴罪之人”,通过监狱人性化的教育改造,有的进步很快,有的提前获得了新生。
陈燮中对监狱的管教方式表示由衷的赞赏,他对狱警朋友内心的表白也有了新的认识。
浙江省阳光教育基金会对监狱管理局提供的部分服刑人员的典型个例逐一走访调查,看到了犯罪者给社会带来的后果,给家庭带来的不幸真是触目惊心。如果抛开对社会的危害不说,单从家庭的角度谈起,那可真是“一人犯罪,全家遭罪”。陈燮中从这些服刑人员的家庭现状中观察到,没有一个家庭是完整的,有的妻离子散,有的家破人亡,有的老人无人赡养,有的儿女没人照顾。更严重的是,从此这些家庭成员多数失去社会的支持,失去人们的同情,失去方方面面的关爱,整日里过着郁郁寡欢、卧不安枕的日子;本不是他们的罪过,但他们却要领受比受到法律制裁的罪犯更加深刻、更为巨大的精神折磨。
陈燮中觉得这些饱受冷眼的人是无辜的。他们受到的伤害不仅为服刑人员一时冲动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且为自身的将来套上了无法形容的精神枷锁。尤其是那些学龄儿童,本该是无忧无虑的豆蔻年华,在茁壮成长的繁华季节,因为一次人为的变故,让他们见不到阳光,从此只能生活在被遗忘的角落。而这些无辜的家属恰恰又是那些服刑人员挥之不去的精神负担,他们身在高墙内服刑,可他们惦念和牵挂亲人的心情更是一种痛苦的精神压力。
陈燮中知道,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项系统性、对应性很强的“助教”项目,如此专业的项目,仅凭阳光教育基金会的一己之力是难以为继的,但他还是呼吁,还是做了“计划”,甚至不断奔走相告,争取到更多的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乐于慈善的爱心人士积极地参与进来,形成合力。在他的努力下事情逐渐变得清晰和容易起来。
“洒下阳光,爱心高墙”项目,由浙江省阳光教育基金会出资50万元,在他们的全力助推下,国家民政部高度重视,拨专款50万元用于该项目的配套基金,并由浙江省阳光教育基金会会同浙江省司法厅、浙江省监狱管理局共同实施捐赠计划。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2015年度浙江省福彩基金资助全省社会组织公益项目评审”中,浙江省阳光教育基金会“洒下阳光·爱在高墙”残障儿童康复教育项目以总分103.4的优异成绩,在32家公益机构中取得第六名,受到了表彰和奖励,同时又获得项目资金20万元。
在此基础上,陈燮中又多次组织参与了“爱在警营”活动,把自己的爱、孩子们的爱传递给公安民警,让祖国和社会的大爱洒遍高墙内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