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奋斗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在风险来临时,我们一定要拿出背水一战的信心和勇气。在生活中,有些人一生碌碌无为,是因为他们永远不敢挑战自己,一生都安于现状,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是否有个更好的明天。行为学家将害怕改变、安于现状的心态称为“稳定的恐惧”,意思是说,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恐惧冒险,结果“观望”了一辈子,始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要想成功,只奉行稳健地“迈着方步”这一条原则是不行的,关键时刻,必须要有背水一战的勇气和破釜沉舟的决心。
被传为佳话的“背水一战”的史例就足够说明这一点:
楚汉战争中有“军事奇才”之称的韩信曾经率数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边攻打赵国。成安君陈馀集中20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道——井陉口,准备迎战。在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100里的狭小通道,两边是山,道路极为狭窄,韩信带兵必须要经过那里。
当时,赵军的谋士李左车献计说:“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去切断韩信的粮道,将韩信困死在井陉的狭小通道中。”
陈馀不听,说:“韩信仅仅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一定会让对方笑话的。”
韩信得知消息之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小通道,在距离井陉口30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中,韩信就委派2000轻骑兵,每个人带一面汉军的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后方埋伏。
韩信告诫他们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不停地追赶我军的,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之中,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
其他的汉军简单吃了些东西后,立即就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绵蔓水,背水列下了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地看到了,都在笑韩信。
天亮之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馀则率领全军蜂拥而出,说要生擒韩信。韩信则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而陈馀下令赵军全营出击,一直逼近汉军的营地。
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汉军个个都奋勇无比,拼死求胜。在双方厮杀半日之后,赵军仍旧无法获取胜利。
当赵军退回营垒时,才发现自己的大营中全是汉军的旗帜,队伍开始大乱。最终,陈馀被俘。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是具有这种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给了自己一个向生命高地冲锋的机会,给了自己一个成为强者的机会。
据科学家证明,人在危及自己生命的险境中,身体中会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可以激发人无尽的潜能,可以促使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力量也会更强,从而做出惊人的壮举。当人处于顺境或宽松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突然爆发出这种惊人的潜能与做出惊人的成就的。所以,要成功,就一定要敢于将自己置于险境之中,有背水一战的勇气和破釜沉舟的行动。
爱尔德是英国一位著名的探险家。他曾在1963年成功地飞越太平洋。他是驾驶小飞机飞越太平洋的第一位探险者。
1963年,爱尔德驾驶着“爱尔德”号小飞机,打破了1927年美国人柏林创下用32小时飞越3610海里的纪录,而他自旧金山抵达台北,创下了35小时飞越7312海里的纪录,单人单引擎飞机飞越太平洋的世界纪录。他的这项惊人的纪录,至今仍旧无人能打破。
驾驶单人单引擎飞机飞越太平洋是世界上许多探险家的愿望。但是,几十年过去了,许多人从未对这一愿望付诸过行动。因为小飞机的载油量是十分有限的,要想飞越太平洋,中途就必须加油。而飞机失事70%发生在降落过程中,何况单人引擎飞机起飞比降落更危险。飞机以单引擎推动滑行到跑道的尽头,有时仍达不到升空的速度,就会撞毁或坠落。如果增添飞机的载油量,那就等于在它身上安置了“飞行炸弹”。面对这种危险,有谁敢在太平洋上空赌一把呢?
爱尔德敢!在颁发证书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讲述了自己成功的奥秘:“自从飞机飞的那一刻,我就斩断了自己的退路,让自己置于命运的悬崖上。正是这种无退路的境地,我才会集中精神奋勇向前,从生活中争取属于自己的位置。我们常在付诸行动之前就为自己设计好退路了,这就好比自己先打倒自己,任何失败都是从此开始的。”
如果凡事因惧怕危险而畏首畏尾,则永无出人头地之日。唯有勇于冒险、敢于创造挑战,方能使人生创造奇迹。为此,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必须要具备背水一战的精神和勇气,这样才能凭着一鼓作气的士气与不成功便成仁的意志,不断地采摘成功的果实,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勇于用行动去挑战,就能产生一种超乎常规的力量。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就是不断给自己加码,就是在跟自己竞争。“没有一件事比尽力而为更能满足你,也只有这个时候你才会发挥出最好的能力。这会给你带来一种特殊的权利,以及一种自我超越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