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们不仅拼命要保住自己碗里的肉,他们也时刻琢磨着想要回已经盛到外国人碗里的肉。
1898年,盛宣怀与美国合兴公司签订了《粤汉铁路借款草合同》。根据合同规定,合兴公司应该在5年内将全路修成,并不得把合同所规定的权益转让他国或他国人。可合兴公司一再磨洋工,到了1904年秋,才修筑了广州至佛山一段全长32英里的支线,干线工程展轨都还没有铺。不仅如此,从1902年起,美方还暗中把2/3的公司股票卖给了比利时人。
1904年,湖北士绅上书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美方违反合同在先,要求废除协约,收回路权。广东省务局还指控美国人枪毙人民、独占地基、殴伤工人等暴行,决议力争废约,收回铁路修筑权。湖南绅商也联名上书省当局和盛宣怀,要求盛宣怀废除原定合同,由湖南人自己办粤汉铁路。这样,粤、鄂、湘三省绅商相互呼应,从1904年起开展了收回粤汉铁路主权的运动。
这个时候的盛宣怀变成了被夹在中间的人。由于当初是他代表中方签的约,要他主动去废除,他也不太下得了手,毕竟他在其中耗了不少心血,而粤汉铁路对铁路建设全局的关键性意义也要求在修路期间变动越少越好;但是美国人也的确做得太过分了,他不得不给他们点警告。因此,他致电驻美公使向美方提出废约要求,但同时也派了铁路总公司参赞、美国人福开森去美国“曲为斡旋”。在中国人那里,他也为合兴公司作了些辩解。对他来说,如果美国人肯回头是岸,照约办事,那是最好的。
但当初在和美国人签约时站在盛宣怀一边的张之洞早就不满美国独占粤汉铁路,现在趁着湘、鄂、粤三省搞运动,便转而表示支持废约斗争,也不断地向美方施加压力。
美国人当然不想就这么轻易地屈服,他们还是想搞点花样。你们不是说我们把股票卖给比利时人违反了合同吗?好!我们收回来!1905年,摩根公司出面收买了落在比利时人手里的合兴股票,合兴公司粤汉路的修筑权转让给了摩根公司,这样就形成了所谓“以美接美”,这铁路还是美国人在修,废约派已经没有口实可以利用了。同时,美国政府也威胁清政府,声称如果中国单方面废除合同,这等于是抢劫,美国方面决不会善罢甘休。
眼见美国人“另辟蹊径”,湘、鄂、粤三省绅商也因时制宜,立刻抛弃了原先针对美国人出售股票给比利时人的主攻目标,调转枪头,举起了“民族”大旗,表示“废约是惩其出售,非劝其收回”,决不许“纵庇一商,损我权利”,坚持废约自办,“不认第二种办法”。这三省绅商可是憋足了劲儿了要把美国人赶走,他们互相联络通气,表示:“万众一心,有进无退。”上海《东方杂志》等报刊,也陆续发表消息和评论,对这三个省的废约争路斗争作了舆论上的声援。
除了有利益在其中的商人之外,有着激进爱国情操的学生们也是废约的主力之一。这些学生的活动是日后激进革命派反帝运动的先兆和预演,他们可能真的与铁路的利益没有半点关系,而只是单纯地把华洋二界的分野看得特别重要,觉得洋人在中国做的事,必定对中国有害,因而会在不太了解事实的真实状况的时候就要求把外国人夺取的利益都收回来,也不管是不是合理合法,是不是真正地符合中国的利益,是不是会为商人或者别有用心的政客们利用。这在现在,就被称为头脑简单的“愤青”,或者说是没什么见识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但在那个时候,他们是站在时代最前列的人,他们是最有文化的人。在这场废约运动中,湘、鄂、粤三省的留日学生组成了“鄂湘粤铁路联合会”,主张“废约自办”,并不断联络海外的留学生声援他们的斗争,由留学生造成的舆论越来越强烈。
张之洞虽然支持废约,但也怕斗争搞过了头,所以他极力想把斗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他也不敢太过得罪美国人的利益。因此,当废约运动愈演愈烈的时候,他修改了自己的主张,把“废约”改成了“赎约”,提出通过“赎买”的方式收回粤汉路权。这样,与美国人谈判起来,他于情于理都不落下风,既可以在政治上照顾美国的“体面”,又可以让合兴公司有机会索取一笔巨款。于是,1905年7月,张之洞在武昌召集了三省绅商会议,决定向美国合兴公司收回粤汉铁路的修筑权,要粤、湘、鄂三省“各筹各款,各修各路”。
美国人当初自己不好,违背了合约,面对中国人的追究也是理屈词穷,见场面难以收拾,最后不得不同意废除原合同,但却提出中方要给美方经济上的赔偿。本来他们还在忐忑其中可能遇到的阻碍,但只见张香帅大手一挥,指示道:“但期公司归我,浮价不必计较。”在这样的气派面前,美国人只能把粤汉铁路给吐了出来,最终以675万美元的价格还给了中国人。
粤汉路的赎回,极大地刺激了华商们的信心和胃口。连这么大条干路都能从洋人那儿抢回来,还有什么铁路不能收归华商自建的?于是,以赎回粤汉路为开端,全国性的收回路权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