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谋略”界说

“谋略”界说

时间:2023-08-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谋略”界说“谋略”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名词使用,指高级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计划、方法、策略等等。使用“谋”比使用“略”的历史要早得多。“略”的本义是指地域、疆界。将“谋略”二字连用,始见于汉代典籍。《淮南子》和《汉书》中有“防敌之萌,皆在谋略”,“余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等语,其中,“谋略”二字都作计谋策略解。

1.“谋略”界说

“谋略”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名词使用,指高级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计划、方法、策略等等。一是作动词使用,指作为思维主体的人的智力运筹活动。

在古代,“谋略”二字并不是一开始就联系在一起使用的。使用“谋”比使用“略”的历史要早得多。

在古代典籍中,“谋”有思虑、筹划、计议、咨询、商量、营求等等含义,如“虑难曰谋”,“计,谋也”,“东周与诸侯谋秦”,“二人对议为谋”“咨事为谋”,“君子谋道不谋食”(引文均见本书,下同)。“略”的本义是指地域、疆界。后产生出多种释义,可作巡视、治理、略夺,简要等等讲解。“略”的含义与智力活动相联系时,可作智谋、方策讲解,如“略、智也”,“乡方略,审劳佚”。将“谋略”二字连用,始见于汉代典籍。《淮南子》和《汉书》中有“防敌之萌,皆在谋略”,“余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等语,其中,“谋略”二字都作计谋策略解。

君子以作事始。

《易·讼·象传》

注:①作事:兴作其事。②谋:思虑。

译:君子要干事情,首先进行思虑。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书·大禹谟》

注:①稽:稽察,核实。②弗询之谋:没有经过商量的计谋。③庸:同“用”。

译:没有经过核实的传言不要听信,没有经过商量的计谋不要实施。

谋①,心也②。

《尔雅·释言》

注:①谋:计谋。②心:心脏。古人认为人的思维器官是心脏。

译:计谋,就是用心来策划。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注:①日:每天。②谋:谋划,想办法。③传:指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曾子说:我每天都从三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反省:替人谋划有不忠的行为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讲信义的事情吗?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有不加以温习的情况吗?

君子谋道不谋食

《论语·卫灵公》

注:①谋:营求,追求。②食:指利禄。

译:君予追求道义不贪图利禄。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曰:“由闻周之征藏史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

《庄子·天道》

注:①子路:孔子的弟子,姓仲名由。②谋:筹谋,想办法,出主意。③征藏史:官名,负责收集管理图书。④老聃: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道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姓李名耳。⑤因:由,通过。指通过老聃与周王室图书馆取得联系。

译:孔子打算将自己所写的书收藏在鲁国西边的周王室图书馆中,子路出主意说:“我听说周的征藏史老聃,被免去官职后在家隐居,先生想藏书,就尝试通过老聃与周王室取得联系。

国无以大与幸而有功名者,必主与大之德行得于身也,官职、法制、政教得于国也,诸侯之谋虑得于外也,然后功立而名成。

《管子·法法》

注:①幸:侥幸行事。②谋虑:计谋策略。

译:国家没有因为势力大和侥幸行事而成功扬名的,一定是因为君主和大臣自身有道德节操,在国内,官职、法律,政教制度有成效,在国外,应付诸侯国的计谋策略有成效,然后才会成就功业,树立威名。

咨事为谋

《国语·鲁语下》

注:①谋:智谋。

译:(向他人)咨询事情就是有智谋。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

《荀子·王霸》

注:①用国:治理国家。②权谋:诡诈的计谋权术。③务白:务必搞明白。

译:所以治理国家,树立了道义就能称王于天下,建立了信用就能称霸于各诸侯国,一味玩弄诡诈的计谋权术就会灭亡。这三条是圣明的君主应当谨慎地加以选择的,是仁人务必搞明白的。

乡方略,审劳佚,畜积、修斗而能颠倒其敌者也。

《荀子·仲尼》

注:①乡方略:“乡”,通“向”,指注重。“方略”,方针策略。②修斗:为战争做准备。③颠倒其敌:指使敌人由胜转败。

译:重视方针策略,注意合理安排劳和逸,积蓄物资,加强战备,就能打败敌人。

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

《史记·秦本记》

注:①谋:图谋,想办法夺取。②尽入:全部吞并、占有。

译:东周国君与诸侯图谋灭秦,秦派丞相吕不韦杀掉了他,吞并了东周。

听之不聪,是谓不谋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注:①听之不聪:本义是听觉不灵敏。指偏听偏信。②谋:明智。

译:偏听偏信,就叫做不明智。

,止也。防敌之萌,皆在谋略

《淮南子·兵略训》

注:①兵:指军队。②谋略:计谋策略。

译:军队,是用来制止战争的。敌人一露出进攻苗头就能加以防备,完全在于使用计谋策略。

圣王之举事必先谛之于谋虑,而后考之于蓍龟

(西汉)刘向:《说苑·权谋》。

注:①谛:细察,注意。②谋虑:谋划思考。③蓍龟:蓍草、龟板。两者均为古代卜问吉凶的工具。

译:圣明君主干事情必定先注意进行谋划思考,然后以蓍草、龟板显出的征兆作参考。

难曰谋。

(东汉)许慎:《说文·言部》

注:①虑:思虑,考虑。

译:考虑困难的事情就叫做“谋”。

大将军窦武,欲大诛宦官,乃引瑜为侍中,又以侍中尹勳为尚书令,共同谋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瑜传》

注:①瑜:刘瑜,东汉时人。②侍中:官名。③谋划:商量策划。

译:大将军窦武,准备大批诛杀宦官,便荐刘瑜担任侍中,又将侍中尹勳升为尚书令,共同商量谋划这件事。

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

(三国·魏)曹植:《img1篇》

注:①上路人:指有权位的人。②是:指代“势利”。③谋:追求。

译:居高临下观察有权有势的人,(就知道)他们所追求的只有权势和利益。

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程昱郭嘉传》

注:①逊:指东吴的大将陆逊。②谋略:计谋策略。③权:指东吴的国君孙权。

译:我既对陆逊的计谋策略感到惊奇,又叹服孙权辨别人才的本领。

二人对议谓之谋。

(唐)房玄龄:《晋书·刑法志》

译:两人互相商量就叫做“谋”。

自周舍卒后,异代掌机谋,方镇改换,朝仪国典,诏诰敕书,并兼掌之。

(唐)姚思廉:《梁书·朱异传》

注:①机谋:重大关键的策略。②方镇:主管一方的官员。

译:自从周舍死后,朱异取代他负责重大策略,任免主管一方的官员,朝廷的礼仪典章制度,皇帝的诏、诰、敕等文件,一并由他掌管。

肉食无远谋,野史有直笔

(宋)安如山:《曹将军》

注:①肉食:食肉者。借指有权位的贵族。②远谋:目标远大的计谋。③直笔:对历史的真实记录。

译:有权位的贵族没有远大的计谋.野史中有对历史的真实记录。

略,智也。

《集韵·药韵》

译:略,指的是智谋。

计,谋也。

《广雅·释诂四》

译:计,指的是谋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