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韧性剪切带工程地质特征
为了查明坝址区韧性剪切带内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分别在左、右岸进行了详细的工程地质测绘和试验,左岸坑槽布在脆-韧性剪切带内,右岸平硐布在强绿泥石化岩体中,钻孔和地表分别进行了压水试验和注水试验。
宏观观察和试验表明: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质量好,岩质致密,锤击坚硬的岩石,发出清脆、洪亮的声音;抗风化能力、抗冲刷能力强,在金沙江岸边常常形成“龟背”状地形,岩体表面光滑,保留在岸边的冲刷坑和沟槽纵横向几何尺寸一般在1m以内;渗透性极差,具有很好的隔水性。初糜棱岩一般呈镶嵌结构者居多(见照片13-12),质量较差,岩石呈半坚硬—坚硬状;抗风化能力、抗冲刷能力较差,在金沙江岸边一般形成沟槽或缓坡;渗透性较好。绿泥石化岩体,坝址区呈块状和次块状结构,局部为镶嵌结构,质量较好,岩石呈坚硬者约占60%;抗风化能力、抗冲刷能力较强,在金沙江岸边一般形成陡坎或陡崖、凸岸或小型岛屿,保留在岸边的冲刷坑和沟槽纵横向几何宽度一般在0.5m以内;渗透性较好。
综上所述,雅江桥韧性剪切带自晋宁期至燕山期有多次活动。由岩石的宏观特征和显微构造分析可知,现在地表出露的岩石(体)来自深层,经高温、高压韧性、脆-韧性剪切变形后,坚硬矿物呈定向排列形成面理,其面理走向为NE30°~60°,长超出工程近场区范围,坝址区宽为450m左右。带内有小型揉皱,局部暗色矿物富集,剪切派生的张应力形成的雁列脉等,与围岩呈突变紧接触。经历了多期韧性、脆-韧性剪切变形,后来西部整体抬升,金沙江下切,使中、深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变形岩体露于地表。根据韧性、脆-韧性剪切带的走向和性状分析,韧性、脆-韧性剪切带不控制金沙江水系,也未改变支流的方向,后期脆性断层主要受南北向和北西向断层活动的影响。根据周边沉积岩的分布和变形判断,早更新世以来韧性剪切带没有活动。
根据野外宏观特征和镜下鉴定结果,类比桐子林坝址区岩石(体)工程性质,将银江坝址区韧性剪切带内岩石(体)的工程性质宏观评价列于表13-2。
表13-2 坝址区韧性剪切带内岩石(体)工程性质宏观评价表
注:本表不含后期脆性断层构造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