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缓则圆,不必急在一时
孔子说:“欲速则不达。”孟子说:“其进锐者,其退速。”两位先贤的说法虽不同,其表达的真实意思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教导人们为人处世,要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急则急,当缓则缓,不可操之过急,一味求事情的速成而不顾后果一味冒进。
古往今来,许多历史事件证明,先贤的话道尽了做事时进退缓急的深刻辩证关系。
胡雪岩曾说:“事缓则圆,不必急在一时。”可见作为一代巨贾亦是深谙缓急之道的。
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遭遇一些坎坷险阻。遇到紧急又难以处理的事情,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清末的封疆大吏、一代名臣曾国藩开出一个“缓”字诀。缓即是从容的意思。
曾国藩在这一方面的认识可算是与胡雪岩殊途同归了。
曾国藩遇到为难之事时,经常以“缓”字为应对棘手的难题的处世秘决。
确实,事缓则圆。这主要是说人们做事万不可犯急躁冒进的错误。条件具备时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去做。如果条件不具备之时,万万不可轻举妄动,贸然行事要当缓则缓,当停则停,待条件成熟之后再做。遇事能够如此稳扎稳打,从不贪功近利,也便能够保证事情得以圆满成功。
同样的道理,搏战于生意场上的人要学会耐心地等待。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在时机尚未成熟时,草率行事,往往效果是事倍而功半,甚至无功而返。
胡雪岩第一桩生丝生意的运作成功,就可以说是在商业项目运作中,事缓得圆,在等待中,寻找恰当的战机,得以成功的范例。
胡雪岩要把在湖州收到的一大批新丝运到上海,却并没有像其他商家那样急于脱手。就他当时的经济状况和兵荒马乱的时局而言,按常理,他绝对应该尽快脱手求现的。因为他的钱庄刚刚开张不久,实力不是十分的雄厚,并没有多少可以周转的资金,就连购这批生丝的资金,其实都是胡雪岩通过官场朋友王有龄挪借湖州解往省城的公款,是他一种借鸡生蛋之法。
然胡雪岩毕竟是眼光远大的一代巨贾!
胡雪岩将这批生丝囤积了起来,以等待更好的脱手价格。究其原因,除了洋商开价不理想之外,更重要的是胡雪岩联合江南的丝业同行控制洋庄市场的条件还没有成熟。胡雪岩因为实力有限,运到上海的生丝数量很少。仅仅凭胡雪岩一个人,实力还不足以与洋人讨价还价,只有联合丝行同行才能与洋商抗衡,而胡雪岩在联合丝业同行商业伙伴方面的运作只是刚刚开始,还需要一些时日做进一步的工作。以胡雪岩的做事作风,他是决不会让煮熟了的鸭子飞走,自己已经筹备好了,且组成丝业同盟对抗洋人的事一定能成功,胡雪岩不会半途而废的。因此他即使暂时压下一笔资金也要耐心等待,等待最好的脱手时机和价位。
用胡雪岩的话说,就是“事缓则圆,不必急在一时。”
生丝运到上海之后,胡雪岩一方面请熟悉洋务的朋友古应春加紧与洋商谈判,一方面由刘不才拉拢上海的丝业巨头庞二,做联络同行的工作。
到这一年年底至第二年年初,胡雪岩与上海丝商大户庞二已经结成了丝业同盟,对散户的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洋商迫于江南丝业同盟的压力,开价也开始松动,但胡雪岩认为此时仍不为最佳时机,因此仍然没有将已经收购的生丝急于脱手。
因为胡雪岩觉得,洋商的开价还是不十分的理想。本来为集结散户做工作时,胡雪岩他们丝业商人为了说服大家一致行动,许诺只要团结一致,迫使洋人就范,大家必可大获其利。如果按洋人此时开出的价格脱手,当初与蚕农讲的“大获其利”就成了句空话,受到大家责难是小,影响以后继续垄断价格,控制市场的计划事大。
就这样,胡雪岩与他的同行们坚持到第二年新丝上市前夕,因为朝廷决定要在上海设立内地海关,同时增加了茧捐,为情势所迫,洋人终于迫于清政府和丝业同盟压力,低头认输,最后开出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格。
胡雪岩的第一批生丝直到这个时候才最后脱手,他的一批生丝净赚了十八万,利润之高超乎想像。
胡雪岩凡事权衡利弊,事缓求圆的经商之道,为他赢得令人难以置信的非常利润。从而奠定了他在江南丝业中的垄断地位。
当然,凡事只有首先能“勤”,而后才能“缓”,不然就要荒废事务了。
世上许多事情的失败,不成功,是由于慌张、着急造成。往往只要略缓一下,就不至于失败。
在商业经营中,商业项目的运作能否成功,其中经营者的主动性十分重要。所谓主动性,是指优秀的商人要懂得从不同角度利用自己具备的有利条件主动出击,甚至要善于在各种因素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能够积极应对,设法改变不利因素,趋利避害,或使之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创造条件。
一个商业项目的运作成功,往往需要具体时机、资金、人力等多种条件。缺少任何一种条件,商业项目都无法取得成功。因此,商业经营中如果缺乏成功所需要的某些条件,我们就必须为商业项目运作成功创造一些条件。比如胡雪岩要成功地控制洋庄市场所必须与丝业同行结成商业同盟的条件,就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但有些条件却往往是人力无法创造。比如古人所说的天时,地利。即政局的变化,市场的整体格局,就不是一个或几个生意人所能决定的。这时候商业经营者所能做的,往往只能是等待。又如:“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当着孙权与周瑜立军令状时,仍然要了三天的暂缓期限,就是因为当时“借箭”的时机不成熟,必须有一个等待的过程。诸葛亮所设计的“借”箭必须有一个江雾弥漫的天气。这是能不能“借”箭的关键条件,并且这是一个凭人力无法创造的条件。诸葛亮根据当时人们的天气预测常识,知道三天之后才会有一个这样的天气。如果没有合适的天气,此时他纵有一身的智谋,也不可能完成借箭任务,惟一能做的只能是两个字“等待”,等待时机的到来。
有时,我们常常会为了一桩生意做出极为周密的计划,我们也明知道只要执行计划就能够实现预期的成果,甚至在初步运作中我们已经收到初步的效果。但可能就在这个时候,情况会发生一些意外的不能为人力所控制的变化,原本可以依凭乘借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消失了,而且任凭我们如何努力,也终究是人力无法挽回。在这时候,我们万万不可草率行事,既不可贸然行动,也不可轻易放弃,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等待,等待恰当的机会——在耐心等待中观察事物形势的变化,在静观形势变化中等待新的机会到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仅凭意气一心求快,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如两千多年前孔子说的那句话:“欲速则不达。”
商业运作,应该学会等待,甚至退让。因此,在商业项目运作中,遇到困难、险阻,一时又无应对之策时,该等则等。许多时候,冷静的等待静观其变,其实正是最明智的选择。当退则退,退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实力,更好的前进。许多时候,退让本身就是求进所必须经过的过程。为人做事,在商场中成就大事业就必须会等待,知避让。只有懂得真进取之人方可以取得别人羡慕的成就。从这一角度看,“事缓则圆,不必急在一时”,胡雪岩的这句话实在是包含了一种深刻的商业经营乃至人生辩证的道理,要想成为优秀的生意人就必须懂得其中的辩证法。
现代社会中,可以说商机无限。但在商业项目的运作中面临重大的抉择时,切记这样一项基本原则:权衡利弊,事缓则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