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洪和他的萝卜事业
文/范雪燕
创业者档案
吴兴洪,男,出生于1970年7月27日。一位踏实肯干的农民,命运却并不太眷顾他,泥瓦匠、烧砖、种田、批发蔬菜,一次一次的尝试,一次一次的失败,但是,他并不放弃。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他不甘心就这样一辈子受苦。为了家中的老母,为了还在读初中的儿子,为了一家人的幸福,他必须拼搏,必须奋斗。2003年,兄妹三人闯荡杭州,行走在各个菜市场间,通过买卖来实现微薄的盈利;2007年,放弃利益微薄的蔬菜生意,来到龙泉市凤阳山发展高山蔬菜;2009年,回到老家岩头洋村(原坪洋村)种植楚龙霸春大萝卜,为当地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2010年,坪洋村旧村改造,兄弟二人抓住机会,试验种植西红柿,主要由其弟弟经营。
所在地情况
坪洋村位于浙江省庆元县城西部,距县城7公里,紧邻55省道,海拔420米。这里的农民常年辛苦劳作,但收入不高。做香菇成了这里的传统,没有人愿意真正突破这条道路。有种过烟草的,有种过树苗的,但最后坚持下来的,还是寥寥无几。有人担忧,山上可用于做香菇的木材越来越少,做香菇的成本也越来越高,难道我们真的要等着坐吃山空吗?村里有4个村民小组,144户475人,耕地面积528亩,材林面积3025亩,其中竹林面积600余亩。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这恐怕并不是农民的好出路。
创业项目
楚龙霸春萝卜种植
创业感言
踏踏实实做事,一点一点摸索!
创业故事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屏都镇岩头洋村,地处庆元县城西部,距庆元县城7公里,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村庄,这里的农民世世代代从事农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意于现状。做香菇成了大家的另一个出路。这时候,有一个人另辟蹊径,发展高山蔬菜,经过七八年的摸索,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一个满身负债的困难户转身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成功创业者,他就是吴兴洪。
为了探究他的成功经验,我在爸妈的介绍下拜访了他。以下是我对此次访谈的记录。
创业伊始——摸着石头过河
问:您好!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种萝卜的?当时生活情况怎么样?您种植的萝卜品种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答:我们的种子都是从韩国进口的,产量要高一些,萝卜要大个些。其实会选择楚龙霸春萝卜也是一种机缘巧合。我可以说是什么事情都干过,以前是个泥瓦匠,不过那时候派不上什么用场,家里山和田都不多,总觉得不能闲着,于是我又去烧砖,但也只能说是一个尝试吧,后来失败了。后来我弟弟兴中也会做事了,我们兄妹三人就一起出去闯荡了。其实早些时候是我们兄妹三人在杭州卖菜的,我们从菜农那里买来,再卖给菜贩子,就赚点钱。这样做了两三年之后,觉得可能还是自己种比较合算,就兄妹三个人谋划着自己干了。于是,我就和自己的弟弟妹妹合伙,先在外面租了地,自己种着试试看,最初两年,几乎是血本无归。种到现在,应该有七八年了吧。只能说,其他人能,自己也能,必须给家里人一个交代,就是带着这样一个念头,向亲朋好友们东拼西凑,凑足本钱,我们才坚持了下来。我们先前也有向当地的农业局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想把自己打听来的大萝卜种子推广出去。可是,当地人都是些老实的农民,不愿意冒这个险!于是,我们只好从农业局拿了种子,自己干了起来,经过慢慢摸索,什么种子好?该用什么化肥?什么样的田适合种?这些知识就是靠这样一点一滴摸索出来的。
中途受困——辗转反侧回庆元
问:听说您之前是在龙泉种的,那边的条件和我们这边比怎么样?那是什么原因使您回来发展呢?
答:山是龙泉的主要地貌。东南洞宫山、西北仙霞岭两支山脉绵亘,龙泉溪从西南向东北贯穿中部,群山平行于河谷对称分布,表现为成层性,比较适合发展高山蔬菜。而且那里面积大,适合大规模种植,这样既可以保证产量,薄利多销,又可以提高效率,减少劳动力,但后来由于有人出更高的价格租去种杉树了。
问:那您回来以后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了吗?
答:回来主要是地难租。虽然庆元和龙泉一样也是山地丘陵为主,但是在我们城西南这边缺少像龙泉凤阳山一样的大片可种植的区域,小型种植又达不到规模效应,盈利甚少。我们通过亲朋好友等关系租了一些地,发展起来了。其中过程,可谓辗转反侧啊!
探索发展——诚信买卖开销路
(刚开始种植时,因为缺乏技术,种出来的萝卜产量不高、质量不好,而且也没有固定销售渠道,效益并不见好。没有技术就自己摸索,没有销售门路就自己找寻。如今,吴兴洪种萝卜有七八年,不仅掌握了种植技术,销售渠道也慢慢理顺,他的“萝卜事业”越做越大,2010年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200多亩。)
问:种了这么多萝卜,你们是怎么解决销售问题的呢?
答:现在我们主要销售到附近的几个县市,比如龙泉、庆元、政和等。一开始我们也是自己将一大车萝卜运到各个菜市场去叫卖,后来与那里的菜贩子熟了以后,就互相留个电话,用电话订购的方式了。我们也曾经担心过产量过剩的问题,后来经过调查发现,临近几个县现在的萝卜基本上都是我们一家供应的,应该说还是很欠缺的。而且由于我们自己配备了运输工具,采取了送货上门的形式,及时有效,深得零售商们的信赖。
问:那这几年价格怎么样呢?还有种子的进口会出现短缺吗?
答:这个我也不好说,主要还是要看市场吧。一般也不会被压得太低,而且现在龙泉、庆元、政和县城里的几个菜场,基本被我们包了,菜价一般都是根据大市场价格定的。而且我们的种子是进口的,产量高,味道好,有优势。至于种子的进口,我们采取电话订购的方式,可能有人会担心诈骗,但是我觉得诚信对于一个厂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建立了稳固的联系,就可以长期发展,又何必诈骗呢?现在种这个品种的萝卜的人还不是很多,而与供应商已经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所以一般不会出现种子短缺的情况。
未来期待——科技第一生产力
为了让萝卜更有“卖相”,农户必须在上市前对采摘的萝卜进行清洗。像吴兴洪家这么多的白萝卜清洗起来可是个“大工程”。头脑灵活的吴兴洪又琢磨起来了。2010年,他和几个农户发明了“萝卜自动清洗机”。这机器一小时就能清洗5000多斤萝卜,省时又省水,但是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问:那您对今后有什么打算吗?
答:计划当然是有的,鉴于现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了,希望能够尽快引进一种科技含量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更高一点的种子。
问:那您觉得如果有大学生下乡来支援,作用大吗?
答:理论知识,大学生当然多一点了,但是说到田里的活,还是我们这些老农懂一点。但是毕竟大学生文化上的东西比我们懂得多,比如价格问题,其实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很难查到合适的价格,电脑虽然自己家里有了,用起来还是不太熟。另外,如果大学生来了,可能在深加工这些方面也能发展起来,这样也许我们还能自己办厂,省去运来运去的麻烦!还有比如我们的洗萝卜机,其实算起来已经可以说是第四代了,现在洗是可以洗了,但是还不是很成熟,如果大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帮助我们,情况肯定会好很多的。
访谈过程中,吴兴洪一直都是面带笑容的。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吴兴洪的创业经历,我还访问了吴兴洪身边的一些人。从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劳苦农民,到现在过上舒适的小康生活,其实,一切并没有那么容易。泥瓦匠、烧砖、菇农……
其实吴兴洪几乎什么都尝试过了,他让我知道了,成功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坚持,则成了最重要的事。
访谈过程中,吴兴洪说,现在自己正在努力扩大规模,当然,靠自己一个人是不行的,希望能够在政府的支持下实现高科技化、产业化,带动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农民走向成功。
另外,从大学生的层面来讲,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眼光投向农村,这里有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真正需要发展的人。或许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他们也是莫大的帮助。他们羡慕有知识的人,他们在努力诠释着奋斗与创业,苦难与幸福。我们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