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职责规定多做一点
一个能够完成自己职责规定的工作的员工,当然是个合格的员工,他证明了自己符合职位的要求。但是,他还不是一个好员工。一个好员工,要懂得比职责多做一点,会跳出自己的职责范围来思考问题。
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这是最基本的,是分内事,是义务,是责无旁贷的事情。做不到这一点,那就不能胜任工作,必须下课。
香港特首曾荫权先生的竞选口号就是:“我会打好这份工!”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做主讲嘉宾的时候,也曾对媒体说:“观众不爱听就下课,因为这是我的分内事。”
但是,仅仅做好分内的事情是不够的,还应该时常考虑分外的事情,多做分外的事情。日本佳能公司《员工培训手册》上就明确提出要求:“提前做好分内工作,时刻准备做好分外工作。”
事实上,工作没有分内分外的差别。你能说自己的工作是客户服务,然后办公室地板上有一摊水你就没有义务去擦掉?你能说自己是做产品研发的,营销就不是你的分内事情?当然不能!因为不管分内还是分外工作,都是在为企业创造价值,也都是在为自己创造价值。
诺世全是美国一家著名的百货公司,被认为是全美客户服务工作做得最好的公司。该公司的员工,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事情,只要客户找到自己,都会尽力去满足。甚至,当顾客需要某一件物品而本店没有的时候,诺世全的员工会去其他的百货店里给顾客买一套。帮助顾客运送购买的物品,到顾客家中取回退回的商品,帮助顾客做一些职责之外的事情,这已经成为诺世全公司的传统。只要有利于顾客,员工们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请示自己的上级。
没有人规定你必须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情,但是,你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驱策自己快速前进。
智慧的人总是多做事情,投机者总是少做事情,总是想偷懒。
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分内工作,更不要抱着“我只要负责自己的工作就好了”的想法,而要睁大眼睛,看看“除了职责之外,我还能多做什么”。
对于所谓分外的事情,你是视而不见,还是认真观察,主动动手?这很可能成为影响你前途的重要因素。分外工作有时是机遇,有时是友谊,有时是奉献,有时是进取,有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有人曾经研究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无法确认,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问题”的样子。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看起来这是给你添加了一个问题,但这也就是机会,是一个让别人能够更好地认识你的机会。
这可以让你接触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东西,展示你不同的能力。对于一个优秀的员工而言,公司的组织结构如何,谁该为此问题负责,谁应该具体完成这一任务,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目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将问题解决。
比职责规定多做一点,不要计较是否分内还是分外,初衷也许并非为了获得报酬,但往往会获得更多。
一个成功人士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说:
“50年前,我刚踏入社会,在一家五金店工作,每年的报酬是100元。有一天,一位顾客买了一大批货物,货物堆放在两轮车上,装了满满一车,即使一匹马拉起来也有些吃力。送货并非我的职责,但我出于自愿承担了送货的任务。
“在路上,车轮陷进了泥潭里,我使尽吃奶的劲都推不动。这时候,一位心地善良的商人驾着马车路过,用他的马拖起我的车和货物,并且帮我将货物送到顾客家里。在向顾客交付货物时,我仔细清点货物的数目,一直到很晚才推着空车艰难地返回商店。
“第二天,那位商人将我叫去,说愿意给我提供一份年薪500元的工作,因为通过前一天的接触,他发现我工作十分努力,热情很高,清点物品时非常细心和专注。我接受了这份工作,并且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世间万物的因果法则。谁都不能逃脱这个法则的控制,也许你的付出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很可能你周围有人看起来付出的比你少而得到的比你多,但是也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点。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除了老板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实现。
大多数人更愿意找些借口来躲避不由自己负责的工作,而不是努力探索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从而放弃了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也放弃了使自己成为卓越人士的机会。
乔治·齐兹是美国著名的出版商,他12岁时便到费城一家书店当营业员,正是依靠自己工作勤奋,而且常常积极主动地做一些分外之事,使得自己有了今天的成就。他说:“我并不仅仅只做我分内的工作,而是努力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一切工作,并且是一心一意地去做。我想让我的老板觉得,我是一个比他想象中更加有用的人。”
大多数人不明白工作根本没有分内分外的道理,他们认为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对于一些分外的工作,他们从来都不主动去做,即使是老板安排的,也会轻则抱怨,重则以“这不是我的工作”为由拒绝。这样的员工,搞不好饭碗都难保住,更不要说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了。
作为职场人,你要想取得成功,首先是要做好本职工作。其次,要对自己分外的工作给予关注,如果有可能,要积极参与。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你有更多的机会在工作中不断地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另一方面,也会让你拥有更多的表演舞台,让你把自己的才华适时地表现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老板的重视和认同。
这就是日后成功的种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