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随感而言()

随感而言()

时间:2023-08-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001时间,是什么?可以说,时间源于人类的记忆,在其本质上并不存在,只是人类为了某种需要而设定的一种度量单位。002时间,依附于空间而存在;空间,是时间发生的必要条件。空间与时间的组合,使原本僵死的空间有了活性。时间诞生之日,成了“永恒”的祭日。然而面对时间,人类只能叹息。沉思,对于哲人而言是一种生命高度自由的状态。022哲人们思想人生,百姓们关注生活。

001

时间,是什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展现形式?还是人类意识中一种虚无的设定?

可以说,时间源于人类的记忆,在其本质上并不存在,只是人类为了某种需要而设定的一种度量单位。但在“时间”这一概念产生之后,它即成了物质存在的一种展现形式。从此,创造了“时间”的人们“却被绑在了时间的车轮上,驰向死亡之乡”。于是,人们有了对生命终了的恐惧。

万物的生死、季节的变换、日月的交替,赋予了时间的形态与意义。

002

时间,依附于空间而存在;空间,是时间发生的必要条件。

003

人类用时间将宇宙空间这一永恒的存在加以分隔。空间与时间的组合,使原本僵死的空间有了活性。

但时间这把利剑却击碎了人类对于“永恒”的期盼,时间诞生之日,成了“永恒”的祭日。

时间诞生之日,成了“永恒”的祭日。

004

人类记忆的链条形成了时间的“长河”。

在“时间”这一概念形成之前,人类的记忆与记忆之间是断裂的,记忆的碎片所形成的也只能是时间的碎片。

时间与文字的组合,产生历史。

005

时间,是速度的母体。没有时间,便没有速度。

006

人们所述的时间在流逝的感觉,实质上是人们的记忆在叠加,是借以时间的形式来描述。

人类意识的流动,是时间最初的形态。人类意识的流动,是时间最初的形态。

007

凡是生长着的东西,都不可能是永恒的。死亡或灭失,是唯一永恒的状态?

008

“时间”这一概念,加剧了人们对于人生的忧患与焦虑,但同时又赋予了人生的有序性。建立在时间之上的人生,才是清晰而可以把握的。

时间之手轻轻一抹,那快乐便不见了,心底的那份痛楚却依然还在。

然而,时间之手轻轻一抹,那快乐便不见了,心底的那份痛楚却依然还在。

009

什么是最无情的?是时间!

时间——是一个看不见的杀手。你的青春,你的财富,你的爱恋,都会在时间的消磨中不知不觉地流失、消亡。对于时间的这份魔力,最伟大的人物,最强大的意念,最先进的科技,都无法控制它!

时间,究竟是什么?

时间,也许就是宇宙之气,就像一个人的生命,有一个气场,这个气场消失了,生命的活力也就终止了。这样看来,只要时间不中断、不停顿、不消亡,宇宙就是一个活体。

只要时间不中断、不停顿、不消亡,宇宙就是一个活体。

然而面对时间,人类只能叹息。既然时间不能中断、不能停顿、不能消亡,每一个人都必然会有老死的一天。因此,人之一生最神圣的使命,就是健康地活着,快乐地活着!

010

人,创造了“时间”,却从此被“时间”紧逼,因时间所累,多少英才豪杰倒在了流水般的“时间”里。

时间,是生命的枷锁!

011

时光——这宇宙之气,如同瀑布一般,无视我们的情绪,从宇宙的开端向着宇宙的末端始终如一地倾泻着它的豪迈。

无论我们是多么地眷恋,还是留不住时光!

012

生是偶然,死是归宿;生是谜局,死是终结。

013

人的脆弱无助,产生宗教。

014

因为人生的迷茫不解,人类才用心去创造那个万能的神。

伟人之所以不怕神,是因为有臣民们为他吆喝,为他撑腰。久而久之,伟人也成了神。

015

上帝其实并不神秘,只是我们的悟性有限。

016

哲学家的心里有一个上帝,老百姓的心里有一个菩萨。

最富有智慧的哲学家一旦遇到了不可解的难题时,往往请上帝出马,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老百姓祸福难料,惶惶之中祈求菩萨保佑。菩萨显灵了,祸便转化成了福。

老百姓对哲学家心里的那个上帝并不知晓。哲学家时不时请上帝出马解析疑惑,这对老百姓来说也许是一种高级忽悠,或是对哲学的一种幽默。

上帝是智慧的,哲学家感到孤独时可以有所依;菩萨是仁慈的,老百姓感觉无助时可以有所求。上帝与菩萨,两者一样重要。

哲学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喜欢替上帝表态!

但面对繁杂、纠结的世间俗事,上帝与菩萨都不喜欢表态。沉默,是它们的基本姿态。这一点,老百姓心里明白,而哲学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喜欢替上帝表态!

017

哲学家乐于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灵魂是否能摆脱肉体而永恒存在。因为这个问题的不可解,也给哲学家们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和痛苦。

对此,老百姓似乎觉得哲学家们太无聊:“肉体若没了,还要那灵魂何用?!”

灵魂是发自生命体的一种神秘的信号。生命消亡了,灵魂还能存在吗?

018

哲学是哲学家们苦心经营的一座象牙塔。这座象牙塔不能让老百姓靠得太近,一方面怕他们看不懂,一方面也怕老百姓不屑一顾,或不堪老百姓一击……

还好,老百姓对哲学没多大兴趣,哲学家们至今还安好!

019

面对死亡,哲学家们喋喋不休,说个没完,甚至把对死亡的思考视为哲学的根本使命。对此,老百姓不以为然:既然死是归于虚无,那么,你们还能抓住什么呢?

020

我一直以为,人对于那个“自我”并不是真不了解,而是不愿意面对。因为,那个“自我”总有些见不得光的东西,不愿意拿出来“晒”。

我每每听到哲学家们诸如“认识你自己”之类的劝导,总感觉这只是哲人们乐于显摆的一种矫情。

021

哲人们崇尚智慧地活着,老百姓期待快乐地活着。

哲人们以沉思为乐。沉思,对于哲人而言是一种生命高度自由的状态。

老百姓以其人生愿望的实现为乐,这是一种显见的心理满足的状态。

那么,究竟哪一种“乐”更有价值呢?我想,哲学家与老百姓都不会愿意交换自己的所得。

022

哲人们思想人生,百姓们关注生活。

人生,犹如那未揭开面纱的新娘,她就坐在你的身边,能清晰地闻到她的气息,但仍然难识“新娘”真面目。哲人们因此而苦恼,也因此而兴奋。

生活,就像你自己,你身边的一切,心能感觉,手能触摸,但就是你自己有时也可能会背叛那个“自我”,你的行为不一定顺从你的思想。

人生难以揣摩,生活烦恼不止。你思考你的人生,我过我的生活。

023

哲学家承认,思考那些“人为什么活、该怎样活、人有没有灵魂”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得不到确切答案的,但同时他们也认为,只有在思考这些大问题中其人生才能走得远,心灵才能充实。

这一解释也许合理,但普通百姓并不指望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有多远,因此,他们想那些大问题的时候少。

我想,作为老百姓的我们对于那些大问题不想少想也罢,想多了,安稳觉也许就少了,这不利于身心健康。

024

哲学是一门关于“智慧”的学问,在中国的课堂里,学生们花在这门课上的时间不少。我们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确有不少精华,什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物质决定意识”、“辩证思维”等等。但不知何故,我们在实践中却不见了智慧的影子,总是出现背离现象,如最崇尚“辩证思维”的我们,其大脑却常常呈现“一根筋”的状态,成了机械唯物主义者;最崇尚“科学思想”的我们,那蛮干的大事可没少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还是我们的教学思想?

我们的行动总是背离我们的思想,也许根源不在问题本身!

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西方的哲学体系是宏大的,研究与展现的方式也是多样的。而中国当代哲学的研究是单一的、古板的,毫无生命力可言,这一状态已经背离了哲学本身。

025

哲学将人生及宇宙作为自己研究的主要对象。就哲学研究的这一特性而言,哲学应该是属于大众的。但从中世纪以来,即使是西方哲学的研究亦已躲进了象牙塔,被完全地学院化了。而在中国,哲学从来都是远离百姓的,似乎与百姓无关。哲学的特性与哲学研究的现状完全之背离,注定了哲学研究衰败的命运。

既然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自然就不应该被少数人所垄断,哲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学院化的。虽然也没必要让百姓参与哲学的研究,但引导大众多一点哲学思考却是很有必要。当代的国人过于浮躁,理性太弱,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与敬仰之情,因此,才会有“文革”之类的大不幸。多一点哲学思考,人生才会有那么一点厚重感,不至于“随风飘荡”,也不至于那么热衷于政治斗争。

多一点哲学思考,人生才会有那么一点厚重感,不至于“随风飘荡”,也不至于那么热衷于政治斗争。

还是应该降低一下哲学的身份,引导大众多一点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

026

西方的哲学与中国当代的哲学似乎是两回事。

中国当代的哲学所研究的是人的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实践中却成了浅显的认识社会的“工具”,它寻求统一的标准答案,注重哲学的实用功能。因此,中国当代哲学学者众多,中学、大学都设有哲学课程,并企图成为中国官方的统一的认识(论)意志。而从学术、科学研究论,越是普及的领域,越是出不了独树一帜的有影响的大家。

西方的哲学实质上是人学,是人之生命价值的研究,它远离社会的功利性。西方哲学各抒己见,色彩纷呈,流派众多。因此,西方有影响的哲学大家不断涌现,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罗素、维特根斯坦、萨特……

当下中国人研究哲学,多是做学问,是一份工作;西方人研究哲学,多是因为生命情绪之涌动,是为了发表自己的思想。中国的哲人们在研究哲学时内心是安然的,并不动情;而西方的哲学家们在思考哲学问题时,其思想往往是痛苦的,常常被鲜活的生命与“虚无”的归宿所折磨。

西方的哲学家们在思考哲学问题时,其思想往往是痛苦的,常常被鲜活的生命与“虚无”的归宿所折磨。

中国当代哲人们的面孔似乎都是“夫妻相”,研究中国当代哲学多为修修补补,读中国当代哲学自然相当的轻松。西方哲学家则各有各的主张,其批判精神十足。他们力求解析生命、宇宙之迷茫,其思想你不一定赞同,但你会钦佩他们的睿智与才学。诚然,如果你用心读他们的著作,也许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从这些著作中,你总是读出一份生命的悲哀。

中国当代哲学无情感,西方哲学则有太多的自我。

027

哲人的思想常常表现得很矛盾,陷入迷茫时心里念道“我知道我一无所知”,而情绪一激动,又急于替天行道了——常常自以为是的对事对物作出判断、下起结论,如有哲人说,人是天地间难得的一种会梦想的动物。对此,我表示怀疑。对于人以外的动物——既然你不是它,你何以知晓那个它的“内里”?如果“梦想”是仅为人而造的语境,那么,等于没说;如果也适用于其他动物,那么,其结论根本找不到推演的路径,只能是一种“想当然”而已。我曾看过一个介绍鸟类如何寻求配偶的电视纪录片,片中那鸟儿寻求配偶的过程既复杂又生动,富有“人性”,你能说它就一定没有“梦想”?

028

有人说,好的音乐家若一开始就弄哲学,一定会是好的哲学家。

但我想,好的哲学家若去弄音乐,一定糟糕得很,哲人之理性无法创作出音乐的意韵之丰富、旋律之优美。

感性丰富之人可以梳理出理性,理性之强势者却难以滋生出丰富的感性。

029

思维是个很诡异的东西,思维的方向不同,所得出的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如:在中国的哲人们看来,世界的存在必然先与人的意识;西方的哲学家则认为,这个世界是因为“我”的意识才存在。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没错,只是思维的方向不同。但我赞赏后者。

030

哲学家往往是非常自信的一族,哲学家为他人也为自己的人生注释价值与意义,也为他人与自己的行为及结果注释缘由。哲学家也是活得最痛苦的一族,因为他们的心里老琢磨着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往往最容易被自己的意念所颠覆。

哲学家们折磨他人也折磨自己,他们的内心永无宁日。

031

我从“人生哲学”的海域里学习游泳,虽兴致勃勃,思绪浩瀚,但还是到达不了先哲们导引的那方彼岸。那方彼岸太虚幻,太遥远,可思可想但不可及。于是,我悻悻然回到现实中,一头扎进“现实生活”的池塘里——那池塘虽浅,水也有些浑浊,但可以在此岸与彼岸间畅游着,心里还是踏实了许多。

我只是想让生活的经验、生命的情绪告诉自己:前行的路该怎么走!

既然生命、宇宙扑朔迷离,连先哲们的思想触须也无法真正进入其深处,平凡的我们又何必费尽心机去揭示那个谜底?!我只是想让生活的经验、生命的情绪告诉自己:前行的路该怎么走!

032

深邃的思想往往是苦涩的,但若是附上你的虔诚,我愿意接受你的这份苦涩。

033

宇宙,到底有没有边际?无边际的状态又是何种状态?

你能想象吗?

034

没有人类时的宇宙是怎样的形态?那时的风霜雨雪雷电是宇宙的生命体征吗?那时的阳光又温暖了谁?云彩、溪流是不是觉得很无聊?那时的昼与夜又有怎样的区别与意义?

在人类出现之前,“时间”还未显现,没有时间的“空间”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状态?那时的宇宙是不是一片死寂?

如果说,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是宇宙唯一的会思想的生灵,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是人类赋予了宇宙的意义?!

我们身上的某些价值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别人所赋予的。

其实,现实生活中这般的情景并不少见:我们身上的某些价值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别人所赋予的。

035

宇宙是一只巨大的网,其生存与运动的状态犹如一个巨大的网络。作为人类的个体,充其量不过是粘在这张网上的、随时都有可能被风刮跑了的一粒尘埃。虽然,我们也身居宇宙之中,但我们所能感觉或认识的只是它的一隅,我们似乎生活在宇宙的迷雾之中。你热衷于升官发财也罢,努力著书立说也好,甚或喜欢整天在网络里泡着,都只是一种生存游戏而已。

就人生的本质而言,我要大声地对自己说:欢愉即价值!

036

我是这个万物世界的“纽带”——连接世界一切表象的是我的思绪。

037

黑暗里重复着的是过去式,光明里展现着的是未来式。

038

不朽存在于回忆之中,永恒存在于盼念之中,诗意存在于想象之中,情感存在于体验之中。

039

“人的残疾证明了神的完美。”

人入迷茫中,只能求其神。

040

奥古斯丁说:“时间不问自明,一问就不知道了。”

三毛说:“爱情有若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我说:“灵魂就像空气,静心感觉它是存在的,若想抓住它就迷糊了,它在哪?它是什么东西?”

041

圣哲们总是期待通过自我的所思所言,给灵魂一个可栖息的空间,可灵魂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总是不听使唤,东躲西藏地不愿显身。

老百姓对圣哲们的所思所言更是揣摩不透,灵魂时有时无、无形无踪,又该如何安置?

我的灵魂是我的私属——你可千万别越俎代庖,将我的灵魂安错了地方!

042

我的灵魂——你在哪里栖息?

唯有当我进入一种沉思的状态时,她似乎才在沉睡中醒来,与我交谈。忙于俗事时的我,从未与我的灵魂相遇。

沉思的状态,是介于清晰与模糊之间的那一状态,也是灵魂时随时离的状态。

043

孤独,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在我看来,孤独是一个人因其丰富的思想含量或强烈的情感无处投放而产生的一种生命情绪。因此,将孤独用在某些人身上只是一种“伪表达”。有的人把孤独挂在嘴上,其实并没有多少思想的含量,只是他/她感觉孤单,需要人的陪伴。

孤独,用在那些哲学家或思想家身上,也不是一种难以交流、缺少共鸣的情绪体现。那些哲学家或思想家的作品,并不缺少欣赏者,与之共鸣的人也不会少。事实是,一个人内心的那份思量或生命情绪都是隐秘而独特的;在与人交流中,你所述的那份思量或生命情绪已是一种被改造、加工过的“民俗化”的展现,难以呈现它的“本来面目”。因此,常常是你刚与人作了长时间的交流,而一旦回到你的思想空间里,你仍然是孤独的。

孤独,是哲学家的一种姿态。

真正的诗人也是孤独的。他对宇宙、世界、生命的感悟也是独特的,他通过诗作的那些意象来表述内心的感悟,但感悟的东西如过程如生命情绪是无法准确复制的。因此,企图通过诗人的作品来完全、准确地体验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不可能的,如此高明的读者并不存在。读诗,其实只是读者通过他人诗中的意象来感悟自身生命情绪的一种途径。

读诗,其实只是读者通过他人诗中的意象来感悟自身生命情绪的一种途径。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这个道理。

044

人的孤独之感为什么不易消除?这是因为那份“孤独”实际上就是一个“封闭的自我”,这个“封闭的自我”是人之心灵的王国,它的“城墙”是用思想的材料筑就的,形似柔软,其实十分坚韧。它,只可能被另一种强大的思想所击破或占领。

但人之心灵具有极强的排他性,即使被击破也能很快得以自我修复,他人的占领也只能是暂时的——自己的心灵深处不会允许他人的思想久住。

可幸的是,平民百姓身上的那个“封闭的自我”非常弱小,因而不会有深刻的孤独之苦。

045

孤独的人怎样才能消除孤独?有人说,与相爱的人在一起可以消除孤独。这也许是一种途径,但这时心底的那份孤独只是暂时隐匿而已,并没有真正得以化解。孤独总是浮现于静思之时,与相爱的人在一起之所以感觉不孤独了,是因为那一时刻人的思想往往处于暂时的停滞状态,孤独也便得以暂时的消隐;当爱的热度一消退,孤独很快又会浮出水面。

孤独在本质上说是思想者的一种品性,一种特质,消解孤独的药物也只能是一种可以相互溶解的“思想”。

孤独,唯有与相知的人在一起交流思想时,才能真正得以消除。因为,孤独在本质上说是思想者的一种品性,一种特质,消解孤独的药物也只能是一种可以相互溶解的“思想”。只是孤独的人对这一“相知的人”要求很高,一般的人很难胜任这个角色。

因此,有的人往往一生孤独。

046

习惯记日记的女人,是喜欢与自己交心。长此以往,她心灵的篱笆便越筑越牢,再也不愿向别人敞开心扉。

记日记也许可以帮助自己学会享受孤独,但最大的可能是:在不断地享受孤独之后,她会变得越来越孤独。

047

当人的思想游离于现实之外,又感到迷茫时,灵魂的活动便开始热身了,一种孤独的情绪就会爬上心头——孤独感便油然而生了。

如此解析,普通之人是无孤独可言的,有的只是孤单。我喜欢这样的解释。

048

死,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是世界对我无情地关闭了大门,还是我并不情愿地向世界关闭了大门?

049

情绪的积淀上升为理性,理性的积淀凝结成观念。最后,观念又被新的情绪所击碎。

生命的情绪是思想最初的养料,也是思想最后的归结。

050

诗,是哲学的花朵。

051

梦,是夜的心窗。

052

诗,是人性的激情的表白。

哲学,是人性的冷峻的思考。

053

在诗人的诗篇中,我看见诗人的灵魂在舞蹈;在圣哲的著作中,我听见圣哲的灵魂在呓语。

哦!我蓦然发现,在默读诗篇或圣哲的著作时,我自己的灵魂也跟着在舞蹈或呓语。

054

我崇拜诗人,也羡慕诗人。诗人以其诗化的眼光、诗化的心灵审视与感知万物,在诗人的心眼里永远不会缺乏美景,即使他们体验到的是人生之痛苦、人生之缺憾,那也是美的体验——一种悲剧之美。

生活在美景中的人是幸运的。

055

哲人追求思想之深邃,诗人追求意象之唯美。

056

小说家的思维趋于复杂,于复杂的故事及故事背景之中呈现结果的简单。

诗人的思维趋于简单,于简单的意象对接之中隐含复杂的情感与念想。

057

读者在欣赏诗作时,只有在其心灵与诗人创作该一诗篇时的心境发生共鸣时,才能真正读懂依附于那些表象中的诗意——诗人的生命情绪。

樵夫与牧童可以成为诗作的题材,但他们欣赏不了诗。

058

今天人们在读唐诗时所认识的李白,与那个被称之为“诗圣”的李白有何相干?

那个喜欢斗酒写诗的李白早已长眠,而今人眼里的李白却还醒着!

059

一个人恋爱时往往喜欢写诗或读诗,因为恋爱中人心里充满了美景与遐想,那时他们的心眼已经被诗化。

热恋时,你就是一个诗人。

一个人痛苦时喜欢沉思,因为痛苦中人总是企图通过沉思找到答案。如果遭遇了人生之大不幸,如果习惯于沉思了,那他/她离哲学家也就不远了。

习惯于沉思,是哲人的品性。

060

诗意地生活,也就是用心灵去感知自然与现实生活之美,在审美中享有内心之快乐。

诗,并不只是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生的一种态度。诗意地生活,也就是用心灵去感知自然与现实生活之美,在审美中享有内心之快乐。

061

小说家们的起点都大致相当,但归宿却不同。有的一辈子就写小说,有的写着写着就放下小说、干脆发表思想了。前者的想象力丰富,如瀑布一般日夜不停地倾泻着,不得不继续写他/她的小说;后者其思想的张力逐渐膨胀,小说这一载体已承载不下或不能满足,如当代的作家柯云路、史铁生之类,从此踏上了“哲人”的锻造之路。

一个作家若能完成从小说家到哲学家的“蜕变”,那是值得庆贺的——当代中国虽然也缺一流的小说家,但更缺的是独具思想个性的哲学家。而一个小说家一旦走上“哲人”的锻造之路,往往比“象牙塔”里的哲人们更具有思想者的风采。

诚然,到底哪条路适合你,还得由你自己定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