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中庸之道实行的根本就在自己的定位。一个有追求的人,必须用不断的自我定位,将自己导入人生最辉煌的顶点。因此,学会为自己每个人生阶段定位,就是学会生存,学会奋进。
人无信不立
“位”字的写法很有意思:一个人立起来,这表明人所处于的位置,在中庸之道中,人应该怎么使自己立起来呢?最基本的,也就是孔夫子讲的:不可无信。
信誉是个人的品牌,是个人的无形资产。我们常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讲的就是人的信誉。一个没有信誉的人,是为人所不齿的。公司、企业做广告做宣传,树立公司、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就是想提高公司、企业的信誉度。信誉度高了,人们才会相信你,和你有来往,成交生意。
信誉是个人的品牌,是个人的无形资本。有形资本失去了还可以重新获得,而无形资本失去了就很难重新获得了,所以,人再困难也不能表达透支无形资本。
王先生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曾用一种很好的社交形象树立起了他的信誉,结果由一个普通的编辑一跃为一家刊物的主人。最初,王先生在开始他的计划时,先向一家银行借了一笔他并不急需要用的钱,他说他之所以借这笔钱,目的是为了树立他的信用度。这笔钱借到后,他放在抽屉里并没有用它,当还款日期一到,便将它还给了银行。这样如此几次以后,他得到了这家银行的信任,慢慢地,借给他的钱款数目大了起来。最后一次他借的金额是一笔大额贷款,用它去发展自己的业务。
王先生又说,在开始萌生自己办杂志的念头时估计了一下,起码需要2万美元,而他手头上总共不过8千美元。于是,他再次到那家银行,也再次去找每次借钱的那个职员,当王先生将计划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以后,银行职员愿意借给1.2万美元。不过,他要与银行的经理洽谈一下。最后,这位经理同意如数借出1.2万美元,还说:“我虽然对王先生不太熟悉,不过我注意到多少年以来王先生一直向我们借款,并且每次都按时还清。”王先生就是这样光明正大地使用获得别人的信赖的。
获得众人的信任,铸就自己的信誉,做到这些的方法有时候非常简单,但笃诚、守信及勤劳是最根本的成功秘诀。王先生说,他现在已是当地几家银行中最受欢迎的人了。
在一篇名为《没有信誉就没有一切》的文章里,作者叶公先生这样写道:
“一个成熟的社会,一个有力量的社会,不但要考察每一个人,而且还要为他们建立必要的档案,这个必要的档案并不是黑档案,而是能够向有关方面证实你的可信度的。这样,银行才可以借钱给你,商人才敢与你做生意,别人才能与你合作,公司才好聘用你,当然他也可以分期付款购房购物……只要有证据表明你是一个信誉良好的人,信誉就是你的通行证,你就可以受人尊敬地通行于这个文明社会。如果你不讲信誉呢?只要你敢欠钱不还,或者你敢乘车逃票、撕毁合同、偷税漏税、化公为私、说谎骗人,总之,只要你敢有一次不讲信誉,你就会上了没有信誉者的黑名单,你就会失去许多许多的机会,银行当然不可能再借钱给你,再没有人愿意跟你合作,邻居都要躲着你,哪家公司都不愿雇用你,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跟你做朋友,你在这个文明社会就难以立足。”
我觉得有些话虽然简短,但是很有分量:没有信誉就没有一切。
小聪明的尴尬
《中庸》:“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红楼梦》里描述王熙凤的时候加上了这样的评价:“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与孔老夫子规劝我们做人之的说法不约而同:“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看看一部我们的做人史,不知道你有没有发觉那些吃亏最多,跌的跟斗最大的恰恰那那些自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家伙。
清朝的大贪官和珅可算是响当当的聪明人物,由于他最能体察“圣意”、顺从“圣意”,事事让乾隆这位好大喜功、喜夸、性喜奢靡、浪费无度的皇帝感到满意,所以自己也得到了步步高升的官运。和砷之所以能够永久占住乾隆的心,全靠“伺意”两个字,也就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揣测“帝心”。
乾隆喜欢什么,和珅先就猜到,赶快准备。乾隆决心要做什么,和珅也立刻遵办,办得至少在表面上妥帖。不应该做的事,只要乾隆想做,和珅决不反对。因此,乾隆特别喜欢和珅,认为凡事让和珅处理,他就满意,即使有人弹劾和珅,他也充耳不闻。
和珅从一名侍卫,升至户部侍郎,军机大臣,直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公。他的弟弟和琳也沾了他的光,飞黄腾达,当上了兵部尚书。后来,乾隆帝还把自己的第十个女儿和孝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和珅与乾隆成了儿女亲家。在外人眼中,和砷一家与乾隆皇帝简直就是一家人,谁敢对和珅说半个不字!
和珅恃权自横,贪得无厌。凡是呈献的贡品,上品必先入和珅家,次者才送进宫里。和珅喜欢的东西,可以直接从皇库中拿出,而不经谕批。在蓟州,和珅还建造了坟茔,茔中竖立享殿,开隧道,人们称之为“和陵”。面对和珅的独断专权,朝臣们都争相趋炎附势,巴结和珅,朝中大臣亦多是和珅的党羽。和珅势盛一时,连他的家奴为非作歹也无人敢管。
直到乾隆晚年,和珅一直受宠不衰。乾隆六十年,乾隆帝要禅位给太子,自己称太上皇,和珅大为吃惊,怕太子登基后自己要遭殃,便极力劝阻。以前,和珅怎么说,乾隆便怎么行,但这次却坚决不从。乾隆帝对他说:“我这次决心已定,不用再多说了。我和你有缘分,所以能这么长久相处。如果换别人的话,恐怕就不许你这样了,以后你检点一些为好。”这话明摆着,他对和珅贪赃枉法、弄权害政的所作所为不是不知道,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况且和珅并未威胁他帝位的安全。
和珅见乾隆主意已定,于是也只好赞同。在立储君的前一天,和珅因为早知此事,便派人呈给嘉庆帝一柄玉如意,表示自己拥戴有功,这种邀宠的做法令嘉庆十分反感。等到乾隆以太上皇的身份训政,和珅专权更加恣意妄为,以至嘉庆有事奏报,也必须经过和珅代为转达。和砷还推荐自己的老师吴省兰替嘉庆帝抄录诗稿,以窥探嘉庆帝对自己的看法。嘉庆知道和砷的用意,吟咏间不显锋芒,和砷便很心安理得。凡此种种,使嘉庆帝对和砷怨恨在心,只是碍于太上皇的面子,隐忍不发。
四年以后,乾隆帝以八十八岁高龄寿终正寝。他的儿子嘉庆帝立即宣布和砷二十条大罪,将其逮捕入狱,并令其自尽。和珅家被抄,金银财宝数额之巨,令朝野上下大为吃惊。其中的珍珠宝石不计其数,金银数百万两,当铺钱庄数十处,房屋上千间,良田上千顷,大车几十辆……从和珅家抄出的家产总值八亿多两,而清政府一年收入才七千万两。这就是说,和砷的全部积蓄,相当于全国二十年收入的一半还多。由此可见,和砷确实是个巨贪。后人对此大加渲染,民间有谚语道:“和砷跌倒,嘉庆吃饱”。
智慧若是与善良结伴,那便是大智慧;智慧若是孤独前行,那就只能是小聪明。和珅聪明了大半辈子,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也正是他做人的这番聪明直接导致了自己甚至自己整个家族的败落。人生需要的是大智慧,而最忌讳的则是小聪明。有大智慧才有大境界,才有大美丽,才有大人生,大人生才是至诚至善的人生。小聪明总有个性的弱点,个性的弱点总会造就人生的局限,小聪明造就的人生是支离破碎的人生。
素位而行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做人怕的是没有梦想,可只要是人,就不会没有梦想,所以做人更怕的是梦想过于的不切实际。本身的任务都没有做好,还要去实现一些非分之想,这只能被称为不智。所以,是君子,表要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如果一个人有太多的物欲和虚荣心,那么他在行走人生道路时,就会因为身背如此重负而寸步难行。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犹豫地就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用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到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蔬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子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他找到了一个单身汉,于是就带着这无家可归的单身汉到山中居住,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单身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是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如果按照原先的发展进行下去,那么很有可能用不了多久,整个村庄都要搬到山上去了。原来要禁欲修行,却因为这样那样的欲念打乱了自己的清修,这心又怎么能平静下来呢?
素位而行,换句话说,叫做安守本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安分守己。这是对现状的积极适应、处置,是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如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所说:“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必羡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苹果……”然后才能游刃有余,进一步积累、创造自己的价值,取得水到渠成的成功。
一方面就足够
《中庸》:“其次致曲,曲能有诚。”有收有放,这才能做到自如地做人。世界上不是每一个人生来都是圣人,所以也不可能做成一个面面俱到的成功者。对于比圣人次一等的人来说,面面俱到不行,可专注于某一方面还是行得通的。只要付出我们的努力,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诚。真诚的结果?自然能够使你迈上人生的顶峰。
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一位推销员,本来是一家报社的职员。
他本来是个胆小的年轻人,个性多少有点内向。他也认为,凡事最好不跟人争先。有天晚上,他下了坚定的决心,要使自己脱离眼前的困境。
他去找报纸的业务经理,要求社方安排他当广告业务员,不支薪水,而按广告费抽取佣金。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他一定会失败,因为这一类的推销工作需要最积极的推销才能。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拟出一份名单,列出他打算前去拜访的客户类别。大家可能会认为,他名单上所列出的,一定是那些他认为可以轻松推销出去的广告客户,但事实上,他并未这样做。他的名单上的客户,都是那些别的业务员曾去招揽但未成功的客户。他的名单上只有12位客户的姓名。他在前去拜访这些客户之前,必定先走到市立公园,取出这12位客户的名单,把它念上一百遍,一面对自己说道:“在本月底之前,你们将向我购买广告版面。”
然后,他开始去拜访这些客户。在第一天中,他和这12个“不可能的”客户中的3个人达成了交易。在第一个星期剩下的几天中,他又做成了两笔交易。到了那个月的月底,他和名单上的11个客户达成了交易,只剩下一位还不买他的广告。在第二个月里,他未卖出任何广告,因为,他除去继续去拜访这位坚决不登广告的客户之外,并未去拜访任何新的客户。每天早晨,这家商店一开门,他就进去请这位商人登广告,而每天早晨,这位商人一定回答说:“不。”这位商人知道他自己并不打算购买广告版面,但这位年轻人却不知道这回事。每一次,当这位商人说“不”时,这位年轻人就假装并未听到,而继续前去拜访。到了那个月的最后一天,对这位努力不懈的年轻人连续说了30天“不”的这位商人说话了,他说:
“年轻人,你已经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请求我买你的广告,我现在想要知道的是,你为什么如此浪费你的时间?”
这位年轻人回答说:“我并没有浪费我的时间,我等于是在上学,而你一直就是我的老师。现在,我已经知道,一个商人不买东西,仍然是一个商人,同时,我也一直在训练自己的自信心。”
接着,这位商人说道:“我也要向你承认,我也等于是在上学,而你就是我的老师。你已教了我坚持到底的一课,对我来说,这比金钱更有价值,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要向你订购一个广告版面,当作是我付给你的学费。”
费城《北美日报》的一个最佳的广告客户就是这样子吸收进来的。同样的,这也代表了这位年轻人良好名誉的开端,最后,他成为了百万富翁。
当他坐下来拟出那份有着12位客户的名单时,他所做的正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他属于很难得的少数人之一。这些人都知道,所有的河流都是因为遭到抵抗,因此,才会弯弯曲曲的,但这些并不会阻拦河流的前进。
究竟想要什么
关于欲望,我们已经说的足够多,这一次则是针对人生定位而言。谁都知道“好花看到半开时”,但这样的好看也必须有一个条件,即知足。那些不知进退、自取其辱的人,错就错在不知足。不知足,当然会引起定位不准,也就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该怎么规划,富贵或是宁静,斗争还是和谐,究竟你想要什么,你自己考虑过吗?
当今社会,有一股鼓吹和煽动物欲的滥调。认为物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似乎人的欲望越强烈、越泛滥,经济与社会发展就越快,可以一夜之间跻身世界强国。不可否认欲望有积极的一面,但它的消极面同样很大,所谓物欲横流,道德堕落,社会腐败,不正是放纵欲望的结果吗?
人的欲望不可以太强烈,也不可以无止境。有了星星要月亮,有了月亮要太阳,恨不能把整个宇宙据为己有是一种病态。
物欲的满足并不是最重要的满足,因为它是不可能最终满足的,满足了一个欲望,还会产生新的欲望。要想真正得到满足,首先必须知足,只有知足的人才能得到满足。
由于受到金钱、名誉、地位等等的诱惑,我们已经奔波得太久了,却忽视了自己,忽视了自己的内心生活,就像游子长久的离开了家乡一样。
所以,忘掉自己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抛开你与外界或金钱的关系,忘却你的财产、成就、各种人际关系和约束,尽可能——哪怕一个小时也可以,摆脱那一切,并且专注于真正的自己。
安静且舒适地坐在录音机旁,或者,如果天气许可的话,就到一个宁静的地方散步,然后专心思索脱去这层层饰衣的人。除去这一切之后,你的生命会是什么样子?你又是谁?你会想些什么?你会把心思与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你的心中会有谁?
你所要找的并不是答案或讯息,甚至所浮现的问题也不重要。你所要的是感觉,纯粹的感知,那种没有名称,不受理性思考规范的感知,让这种状态持续久一点。即使你没有找到这种感知,也可视之为寻求更多内在的第一步。你可以马上更多花一点时间试试这种做法。
当你在思索“更高的自我”时,你就是在招呼一种力量进入你的生命。在那个时刻里,你整个人都提升到一个较崇高的层次,并且散发出光芒。这并不是说日常生活不重要——日常生活当然重要。这是说,生命也包括其互补之物——更高层次的你,这部分的你排除时空并活在一种永恒里,这种永恒你虽然只能偶尔瞥见,但是如果存心专注的话,就会比较了解。
设法认识你那个“较高的自我”,这像其他任何一种关系一样,愈用心,它就愈成长。意思是说,快乐不仅有量的差别,而且还有质的不同,质量高的快乐会胜于数量大的快乐。
不可自专
《中庸》:“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看看历史上的做人失败者,都逃不过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的家伙,甚至有些人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回复到古时去。这样做的结果,除了迎来灾祸,估计再也没有什么可“奢求”的了。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不要把自己摆在“愚而自专”的位置,要知道,把自己放在自以为是的“高位”,连认清自己到底是个怎样人物的机会都会变得很小。
1931年5月7日,纽约发生了该市有史以来最轰动的一次剿匪事件。
经过了几个星期的搜寻,“双枪手”克罗里陷于穷途之境,被困于西尾街他情人的公寓里。150名警员和侦探,包围在他顶楼的藏身之处。他们在屋顶穿洞,要以催泪弹把这位“杀警察者”克罗里熏出来。然后,他们把机关枪架在周围的建筑物上,于是有一个多小时,纽约一个最优美的住宅区,不断地响着手枪声和机枪声。克罗里伏在一张堆满杂物的椅子旁,不断地朝警方开火。一万名惊恐的民众,看着这场枪战。在纽约的人行道上,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类的事情。
当克罗里被捉到的时候,警察总督莫隆尼宣布,这位双枪恶徒是纽约有史以来最危险的罪犯之一。“他杀人,”总督说,“连眼都不眨一下。”
但是“双枪手”克罗里对自己有什么看法呢?我们知道他的看法,因为当警方朝他的公寓开火的时候,他写了一封《致有关人士》的信。而当他在写这封信的时候,鲜血从他的伤口涌出,在信纸上留下一道红色的血迹。在信中,克罗里说:“在我的衣服之下是一颗疲惫的心,但这颗心是仁慈的——一颗不会伤害任何人的仁慈之心。”
在这不久之前,克罗里在长岛一条郊外的道路上跟女朋友温存。出其不意地,一位警员走到停在那儿的汽车旁,说:“让我看看你的执照。”
克罗里掏出他的手枪,一言不发地朝那位警员连发数枪。当那位警员倒下去的时候,克罗里从汽车里跳出来,又朝那不能动弹的尸体发了一枪。而这就是自称“在我的衣服之下是一颗疲惫的心,但这颗心是仁慈的——一颗不会伤害任何人的仁慈之心”的凶手。
“双枪手”克罗里不曾责怪自己任何事。
这并非匪徒中一种不寻常的态度。如果你以为是的话,那么听听这段话:
“我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花在为提供别人轻松的娱乐、帮助他们得到快乐上,而我所得到的是辱骂,是一种被搜捕者的生活。”
克罗里还自以为是一个大众的恩人。在这一方面,监狱长刘易士说,“在这里的罪犯,几乎没有一个自认是坏人。他们跟你我一样是人。因此他们辩护,他们解释。他们会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撬开保险箱,为什么随时要扣动扳机。他们大多数人,都有意以一种不论是错误的或合逻辑的推理,来为他们反社会的行为辩论,甚至对他们自己也是如此,因此气势昂然地坚持他们根本不应该被下狱。”
孔圣人知道了这个杀人犯以后会作何感想呢?看来,他所奉劝的那些愚者,直到现在的文明社会也仍然因为其自省意识的缺乏而危害自身,更危害社会。
强中自有强中手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做人也一样,不比,则不能体现出中庸的道理。人生很多笑话,都是来自于这个“比”字。所以,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三国时候,祢衡很有文才,在社会上很有名气,但是,他恃才傲物,除了自己,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容不得别人,别人自然也容不得他。所以,他“以傲杀身”,被黄祖杀了。
祢衡所处的时代,各类人才是很多的,但他目中无人,经常说除了孔融和杨修,“余子碌碌,莫足数也”。即使是对孔融和杨修,他也并不很尊重他们。祢衡29岁的时候,孑L融已经40岁了,他都常常称他们为“大儿孙文举,小儿杨德祖”。
经过孔融的推荐,曹操见了祢衡。见礼之后,曹操并没有立即让祢衡坐下。祢衡仰天长叹:“天地这么大,怎么就没有一个人!”
曹操说:“我手下有几十个人,都是当今的英雄,怎么说没人?”
祢衡说:“请讲。”
曹操说:“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就是汉高祖时候的萧何、陈平也比不了;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猛无敌,就是古代猛将岑彭、马武也赶不上;还有从事吕虔、满宠、先锋于禁、徐晃。又有夏侯淳这样的奇才,曹子孝这样的人间福将。怎么说没人?”
祢衡笑着说:“您错了!这些人我都认识,荀彧可以让他去吊丧问疾,荀攸可以让他去看守坟墓,程昱可以让他去关门闭户,郭嘉可以让他读词念赋,张辽可以让他击鼓鸣金,许褚可以让他牧羊放马,乐进可以让他朗读诏书,李典可以让他传送书信,吕虔可以让他磨刀铸剑,满宠可以让他喝酒吃糟,于禁可以让他背土垒墙,徐晃可以让他屠猪杀狗,夏侯淳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叫做‘要钱太守’。其余的都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罢了!”
曹操很生气,说:“你有什么能耐?敢如此口出狂言?”
祢衡说:“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让皇帝成为尧、舜,下可以跟孔子、颜回媲美。怎能与凡夫俗子相提并论!”
这时,张辽在旁边,拔出剑要杀祢衡,曹操阻止了张辽,悄声对他说:“这人名气很大,远近闻名。要是杀了他,天下人必定说我容不得人。他自以为了不起,所以我要他任教吏,以便侮辱他。”
一天,祢衡去面见曹操,曹操特意告诉看门人:“只要祢衡到了,就立刻让他进来。”祢衡衣衫不整,还拿了一根大手杖,坐在营门外,破口大骂,使曹操侮辱祢衡的目的没能达到。
有人又对曹操说:“祢衡这小子实在太狂了,把他押起来吧!”
曹操当然很生气,但考虑后还是忍住了,说:“我要杀他还不容易?不过,他在外总算有一点名气。我把他送给刘表,看看结果又会怎么样吧。”就这样,曹操没有动祢衡—根毫毛,让人把他送到刘表那儿去了。
到了荆州,刘表对祢衡不但很客气,而且“文章言议,非衡不定”。但是,祢衡骄傲之习不改,多次奚落、怠慢刘表。刘表又出于和曹操一样的动机,把他送给了江夏太守黄祖。
到了江夏,黄祖也能“礼贤下士”,待祢衡很好。祢衡常常帮助黄家起草文稿。有一次,黄祖曾经握住他的手说:“大名士,大手笔!你真能体察我的心意,把我心里要想说的话全写出来啦!”
但是,后来在一条船上,祢衡又当众辱骂黄祖,说黄祖“就像庙宇里的神灵,尽管受大家的祭祀,可是一点儿也不灵验。”黄祖下不了台,恼怒之下,把祢衡杀了。祢衡死时才26岁。
曹操知道后说:“迂腐的儒士摇唇鼓舌,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祢衡短短一生,没有经过什么大事,很难断定他究竟才高几何。然而狂傲至此,即使有孔明之才,也必招杀身之祸。
忍的功夫
这一个主题很像大家理解的那个“中庸”,但这一中庸,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原则,有心方能忍。心字头上一把刀,多少人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这把刀,从而害了自己的锦绣前程。学会忍术,最简单的就是: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袁丽是一家信贷公司的秘书。她工作扎实,尽心尽力,在公司有较好的声誉。有一天早晨,她刚走进公司大门,便被老板叫到了办公室。
“袁小姐,你这个当秘书的是怎么工作的?我是不是告诉过你,所有的合同都要由我来亲自过目?可是你看看这个合同,到底怎么回事?”老板冲着她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斥责:“公司现在蒙受了损失,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当月的奖金全部扣除。”
袁丽心里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拿起合同来看了看,心理不觉得一阵委屈,即使有事也怪不上自己,她早就觉得这份合同存在着问题,曾经提醒过老板要注意一下,可是当时因为老板太忙,就放在一边了。
事后,她才搞清楚了事情的起因。原来,签署这项合同的“客户”是些骗子,拿了公司的贷款就消失了,让公司蒙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老板就是为这个才发的火。尽管这样,袁丽还是有些想不通,责任又不在自己,为什么要训斥我,还要扣掉当月奖金呢?
袁丽思来想去始终想不通。心高气傲的她,委屈得直想哭。心想,自己平时工作那么认真,为了公司的安全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呀?老板平白无故为什么要处罚自己呢?
她想找老板论理,讨个说法。转念又想:“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如果为了这点事破坏了自己以往的形象实在有些不划算。算了,门牙打碎了,就往肚子里面咽,权且当一次替罪羊吧!”
自从这件事之后,袁丽并没有把自己的情绪带进工作中,依然兢兢业业,依然任劳任怨,见了老板依然彬彬有礼,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后来,司法机关介入了这起经济案件,那些骗子因为另外一起相同的案件被警方逮捕了,而负责这项业务的职员小陈,因为收取了那些骗子的好处费,涉嫌受贿,被依法逮捕了。小陈还交代了自己趁老板不在公司的时候,偷梁换柱,使这项合同躲过了老板的审查,至此,真相大白。
不久,公司对内部人员进行调整,充实了力量。在全公司的大会上,老板当着全体职工的面,向袁丽表示了歉意,年底的时候,还给袁丽包了一个大红包。
这就是“忍”的好处。试想如果袁丽在受到老板误解以后,心中不平去找老板争辩或一气之下一走了之,那又怎能有后来的结果?
因此要想得到每个人的欢迎,就先要学会受委屈,学会把自己的委屈和痛苦隐藏起来,不但要能接受上司的各种指派,还要能够承受被误解、被错怪、被无端训斥所带来的苦痛。不能顶撞、不能争辩、更不能和他对着干。只有这样,才能用内心的苦水保住你的职位,使上司不厌恶、不排斥你。毕竟上司们都是很注重自己的面子和尊严的,就算是他知道自己错怪你了,也不可能像袁丽的老板那样当面向你道歉,一切委屈你仍得承受。但是以后他良心发现会补偿你的,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追求极端的苦头
凡事都有一个限度,在度之内则称为合适,即是中庸之道许可的范围,然而,世事偏偏超乎人们的良好愿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知足”总是左右着人们的心态,追求极端、弄巧成拙的苦头时常发生,这样该怪我们的定位不准吧。
韩列和陈会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又同在一个部门工作。每当韩列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时,总是滴水不漏,面面俱到,生怕让领导看出问题,挑出毛病。而陈会呢?时常丢三落四,想问题不周全,因此导致领导对他进行一番具体的评判指导。同一项工作,韩列总是靠自己去独立完成,而部门的其他人总是非常愿意帮助陈会,甚至领导也不时地对陈会的工作予以指点。
韩列与陈会大学相处4年,对他非常了解。在韩列的印象中,陈会非常细心,而且具有很强的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同事们非常喜欢和陈会交往,领导也似乎并不因为陈会的粗心大意而不满,而且有什么问题还特别愿意找陈会商量,至于对待韩列总是不凉不热。一来二去,陈会在办公室的地位不知不觉地有了提升,大有成为未来主管的趋势。而韩列呢,尽管工作依旧十分努力,却总是无法得到领导的青睐,韩列对此颇为不解,因此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韩列想把每一件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不让领导挑出一点毛病,主观上的动机是好的,但客观上却没有给领导留下发挥的余地。此举给领导的暗示可能是:拒绝承认领导比自己高明。要知道,领导总会有办法证明自己比下属高明。虽然未必会给韩列穿“小鞋”,但不可否认的是,领导的心中是不会接纳韩列的。
而陈会则深知其中奥秘,在领导面前总是有意识地显得有些不“成熟”,从而引得领导对其工作评头论足,增加与领导接触的机会。而领导也由此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干,显示了比下属的高明之处,从中找到了优越的感觉,自然也就愿意对陈会的工作加以关照。因此,陈会受到领导重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作为具有高情商的陈会明白这种领导是典型的“武大郎开店”,既承认你的能力,又怕你取代他的位置。所以陈会要时时请教他并和他经常沟通,诚恳地请求他的指点,给领导展示才能的机会。当然,也要赞扬领导有下属没有的长处,这样才可以消除他的嫉妒,满足他的权力欲和自以为是的虚荣心。
如果你细心地观察你的老板,会发现:他并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样才华横溢,但却是个事业上的成功者。或许会有人不服气,我是一名堂堂“大学士”,怎么会整天为这样的“平庸之辈”忙上忙下呢?面对这种情况,你“不信也得信,不服也得服”,虽然确实令那些不太得志的“鸿鹄”们英雄气短。
在职场上,智商的高只是成功的诸多要素之一,而你投身的事业肯定不是孤立于社会而存在的,你的才华首先要融于一个团队之中,与其他人的才华形成1+1大于2的合力效应,企业才能真正取得成功,从而彰显个人的成就。而在这个“融于”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差异相当明显。
才华横溢的人往往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恃才傲物,缺少与周围环境的良好亲和力,情商的缺陷往往使他们与团队像油与水一样难以相溶。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才智平平的人却由于懂得如何处人,如何把握机遇、把有限的才智用在最该用的地方,所以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平步青云也就不难理解了。其次,指望一个人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其实也不现实。那些才华横溢的人有时并不清楚目前所处的环境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还有没有可能以自己的主观努力变换一个新的环境,使之更适合自己。聊起自己的专业来神采飞扬,可涉及这些直接关乎自己前程的、专业之外的“琐事”,却又往往是除了叹息就是无奈。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情商问题。
理论上的才华永远不等于能力,才华只有体现在调控与创新上才确有价值。要让才华变成实实在在的能力,指望“躲进小楼成一统”是不可想像的。相信职场上那些不太得志的精英们只要拿出其才华的一小部分,投入到自己的“情商建设”上来,真正的成功就不会太遥远。
生于忧患
安乐就是享受?忧患就是死亡?其实不然,既不可太安乐,又不能太忧患,在忧患中求生,在安乐中防死,这就是中庸之道。有一份享受,就有一份责任,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用人者风光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太多的风险,不管是主动还是无奈,要想保持长久的兴盛,你就必须让自己活在“忧患”之中。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这世上没有人比回教国王哈里发更平安幸福的了。回教国王的权势无远弗届,住在四周都是庭园的宏伟皇宫里,每天欣赏舞女们跳舞,或是在后宫歇息。到了晚上,就像哈伦·阿拉希德(阿巴斯王朝第五代国王,西元七八六年至八O九年在位)一样,偷偷溜出皇宫,混入拥挤的民众之中,寻求新的冒险。他没有敌人的威胁,也没有必须解决的困难……
但是事实上,哈里发的权力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由于回教的王位继承法并没有规定由长子继承,而为了争夺王位,兄弟经常透过内战解决纷争。掌权之后,回教国王也必须防止皇宫内的阴谋和外敌夺取王位。权力这种东西,即使获得了,也绝非从此高枕无忧,必须设法巩固,无论在何种政治体制下都是如此。
人们想像中的大金融家,都是住在华丽的别墅,在豪华的游艇上度长假,拥有数名年轻貌美的情人,只需向忠实的秘书下简单的命令就完事。人们往往将电影明星的生活想像为应接不暇的宴会,接二连三的风流韵事,并对此深信不疑。
但是,事实完全不是如此。无论是大金融家或大企业家,天天都忙着工作,大多无法抽空度长假,因为他们无法将风险大的问题交给别人处理。著名的电影明星也必须不断克服各种障碍。作家则必须埋首于自己的创作。而且这些工作没有一定的时程,并不会在傍晚或周末就结束: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活动可以完全仰赖习惯。无论是读书、考试、求职,或开个小公司,都必须投入热忱、专注。自己必须不辞辛劳,埋首其间,才能克服困难。自己不去做,却期待别人做,将不会有成就。要实现某种目的的时候,别人不会比我们更敏捷、热心,因为事不关己。公务员若无其事地把我们从一个窗口踢到另一个窗口,他们只会以习惯的速度办事。身为一个用人者,必须破除这种惰性,创造出一种环境,让这些人发现不做比做还要累。简而言之,这是有权力的人必须做的事。他必须克服困难,避开陷阱,督促动作迟钝的属下前进。无论是美国总统,或工匠的老师傅,都必须这么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至理名言,很多人总是认为一朝有了权力,一朝就能一劳永逸的享受这份安逸,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有了权力一分,就会增加不安全因素一分。当你用了象牙筷子以后,说不定接下来就是钢刀的伺候了。
人们对回教国王、金融家或电影明星的印象,认为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够活得很好,其实都只是梦想而已。就像人们梦想中奖券一样。随便找个人问问看,如果他突然得到一百亿元,会怎么做?人们的回答几乎都一样,辞掉工作、环游世界、过优雅的生活……我们都很累,所以幻想有一天能够活在梦中乐园,拥有财富、权力、休闲,并远离任何忧虑与不安。
但是这世界上根本没有梦中乐园。中奖券的人如果那么做,很快就会回复原来的样子,就像不行动空等待、不努力光睡觉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