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坚持人生而就具有是圣人的品质,但光有良好的素质,人也会分出三六九等,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学习”。不要误认为中庸所讲的学习只是我们平常的学习书本,短短两个字,其中的奥秘还有很多,也许需要我们付出一生去学。
殊途同归
《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人或许因为资质,或许因为环境,总要分出那么三六九等,可是,却常常发生“笨鸟先飞”的奇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看上去成功只是成功,但达到成功的学习道路千差万别。对于做人的道理,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
如果你已经年过30,还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教育。你大可不必为此而灰心。
从前有一个人,从一个生性懒惰、挥霍无度的人手里买到了一块田地。等到成交时已经是5月底了。以前那个懒惰的地主,在早春时分,不曾下种、不曾耕耘。许多邻近的人都去告诉这位新地主,说春天已过,除了种些蔬菜以外,种别的东西,现在已经太迟了。但是这个新地主是很有头脑、很能干的人;他下了些生长得为时较晚的谷类种子,并且得到了一次很丰盛的收获——一次超过其他邻居所得的收获。这类事实的发生,不仅仅限于耕田;在人生的各方面,都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假使你真有向上的志愿,假使你真想补救你没有知识的损失,你应当记住,你每天所遇见的每个人,都能增益你的知识。假使你遇见的是一个印刷匠,他能灌输你许多印刷的技术;一个泥水匠,能告诉你建筑方面的技巧;一个普通的农夫,有他做人、做事的经验,你能从他身上得到许多人情世故。
一般不曾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往往有过于看重大学教育的趋向。一般因家境困难,或身体残疾,而无缘进入大学的人,总以为他们是遭受了一种不可复得的损失,以为在他们的一生中是一个永远不可补救的缺陷。他们以为不管今后自己如何地自修,还是没有用处,无补于事。但就事实而论,那世间最有学问、最有知识、最有效率的人,往往是那些从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甚至是那些连中学也没有跨入的人。
我认识一个青年。他连小学教育都没有完成。然而因为他后来阅览了许多历史传记的书籍,所以竟成了一个历史专家。遇见他的人都称赞他的学问。
不幸的是,许多成年人总以为人一过了青年时期,已成强弩之末,再受教育已是太迟了。
世间最可敬的就是那些仍然孜孜好学的中壮年人,他们以此来补救少年失学的遗憾,利用全部的空闲时间,全神贯注地汲取知识,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充实、更伟大的人。
假使你觉得有些学校课目不容易了解,而怀疑你的学习与记忆力不如从前,那你不必因此而灰心。教育的意义十分广泛,我们可以避免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对于有些科目,成年人的学习力要比青年学生的学习力强得多,因为他有更多的经验,更成熟的见解,更正确的判断力。因为他们尝过失学的痛苦,所以他们比任何人更爱学好问。
有许多人在学校的时候,成绩平凡,但毕业后继续自修,往往有惊人的表现,理由也就在此。
更进一步说,人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时期。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社会就是我们的大学,我们所遇见的人,所接触的事物,所得到的经验,都是这所大学中的教师。只要我们开放自己的耳目,那每一分钟都可以汲取许多知识。
学,方能达
《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走好人生路,不能缺乏学习,因为上帝造我们出来,本来就有这样那样的不完善。如何学习?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说了那么多,每一个要求都可以做一篇文章,说到底,中庸之道就是把学习贯彻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年轻时在齐国留学,曾拜鬼谷子先生为师,学当时最时行的纵横之术。经过几年艰苦的学习,苏秦辞别老师,走向社会。
苏秦先到秦国,游说秦惠文王实行连横的策略:先争取齐、楚等六国亲秦,然后乘机各个击破,一一兼并。不巧的是,惠文王刚处决了从卫国来的主张变法的商鞅,对那些游说之士非常反感,因此对苏秦的游说反应冷淡。
苏秦前后十次上书,全无下文。就这样,他在秦都耽搁了一年之久,所带盘缠耗尽,无法继续维持生计,只好回老家去。
一到家,父母见他那副落魄的模样,便拉下脸来责备他说:“我们苏家一向做工经商,将本求利,可是你非要不务正业,想凭口舌取得富贵!现在弄得这个样子归来,不怕人笑话吗?”
不光是父母责备,妻子也不下织机相见,嫂子则不给他做饭。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了苏秦的心。他心里明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没有把荣华富贵带回家,而这又是由于自己学识还不够精深,没有能游说成功的缘故。
于是,他决心重新开始学习,并决定精心研读姜太公的兵法——《太公阴符》。
精心研读《太公阴符》,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苏秦日夜不息地边阅读边思考,记下自己的研读心得。累了想歇息一下,眼前浮现父母责备、妻子不下织机相见、嫂子不给做饭的身影,便想起要争回这口气,重新振作起来研读。
有时实在累得要打瞌睡了,他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流出的鲜血,一直淌到脚背上,他让疼痛来迫使自己兴奋起来,继续研读。
与此同时,苏秦还仔细研究各国的地理形势,历史发展过程,政治情况和军事实力,使自己对各国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
经过一年多的苦读,苏秦的学识突飞猛进。于是他第二次离家游说。他考虑到秦国不会任用自己,这样,不能再游说连横的策略,而应该游说合纵的策略。
苏秦以他渊博的学识及富有实践意识的合纵学说,先后说服了燕、赵、齐、楚、韩、魏等六国的国君联合起来抗击秦国,并一致同意订立合纵盟约。
从苏秦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能够提高素质那么成果是必然发生的,作为根本的乃是人的素质。一个人之所以会遭受挫折,原因在于自己的能力还有所缺陷,只有回过头来,从根本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临事不慌,克敌制胜,正好像有了良好的网不愁打不到鱼一样。
学与思
学和思作为两种方法,都不能偏废,所谓的中道,就是要把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学习当然是必须的,做人的学问深得很,也多得很,不学习就不懂得怎么做人,然而学习也要掌握方法如果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思考,永远都在充当我们做人前进的路标。
斯太菲克在美国伊利诺斯州亨斯城退役军人管理医院疗养,在逐渐康复期间,他读了《思考致富》一书,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本书让他学会了思考。
他想到了一个主意。斯太菲克知道,许多洗衣店都把刚熨好的衬衣折叠在一块硬纸板上,以保持衬衣的硬度,避免皱折。他给洗衣店写了几封信,获悉这种衬衣纸板每千张要花4美元。他的想法是,以每千张1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纸板,并在每张纸板上登上一则广告。登广告的人当然要付广告费,这样他就可以从中得到一笔收入。
出院后,他就投入了行动中。
由于他在广告领域中是个新手,他遇到了一些问题,虽然别人说,“尝试发现错误”,但我们说,“尝试导致成功”,斯太菲克最终取得了成功。
斯太菲克继续保持他住院时养成的习惯——每天花一定时间从事学习、思考和计划。
后来他决定提高他的服务效率,增加他的业务。他发现衬衣纸板一旦从衬衣上拆除之后,就不会为洗衣店的顾客所保留。于是,他给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很多家庭保留这种登有广告的衬衣纸板呢?”解决的方法展现于他的心目中了。
他在衬衣纸板的一面继续印刷一则黑白或彩色广告而在另一面,他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一个有趣的儿童游戏;一个供主妇用的家用食谱;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字谜。斯太菲克给我们谈到一个故事,一位男子抱怨他的一张洗衣店的清单突然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后来他发现他的妻子把它连同一些衬衣都送到洗衣店去了,而这些衬衣他本来还可以再穿穿。他的妻子这样做仅是为了多得些斯太菲克的菜谱!
但是斯太菲克并没有就此停滞不前,斯太菲克把他从各洗染店所收到的出售衬衣纸板的收入全部送给了美国染学会。该学会则建议每个成员应当使自己以及他的行业工会只购用斯太菲克的衬衣纸板。这样斯太菲克就有了另一个重要的发现,你给别人好的或称心的东西愈多,你所获得的东西也就愈多!
正是在十分宁静的心情下,我们才能想出最卓越的主意。当你抽出一部分时间从事思考时,不要以为你是在浪费时间。思考是人类从事其他事业的基础。你的一天有1440分钟;将这个时间的1%——仅仅14分钟——用于思考、学习和计划,你实现目标的速度将会是惊人的。
以十当一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古时候的成功战例中少不了“以一当十”的称赞,说的是当面对敌人数目多于己方数倍的时候,就要发挥少数人的力量,用极大的勇气完成以少胜多的奇迹。不过,反过来想,如果能用数目巨大的优势兵力消灭对手,不是更为可观吗?放到我们生活来说,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文学史上成名的伟大作家,之所以能够成名,都是因为别人花一年在写作之上,而他们则会花上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伟大的作品并不是光凭着天才的灵感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精心细致的雕琢,直到最后把作品修缮得尽量完美。
巴特勒主教20年的时间和心血都倾注在他的《论类比》一书上,然而,尽管这样,最后他仍然不满意,想把作品销毁掉。卢梭认为,自己那种流畅典雅的写作风格主要得益于不断的修改和润色。维吉尔的《埃涅伊特》是用了11年时间才完成。霍桑、爱默生这些大作家的笔记,确实可以让我们一窥伟大作品背后的艰苦劳动,他们准备一本书要用上几年心血,而我们不用一个小时就可以把它读完。孟德斯鸠写作《论法的精神》用了25年,而我们60分钟就可把它读完。亚当·斯密写作《国富论》用了10年。
古代雅典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曾经受到对手的嘲笑,说他三天只能写出三行字,而那人却能写几百行。“你三天写的几百行是不会被人记住的,而我的三行却会永久流传。”欧里庇德斯回答道。
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托尝试了16种不同的形式写作他的《暴风雨》,而写作《疯狂的奥兰多》用了他整整10年时间,尽管这本定价仅为15便士的书只卖出了100本。
柏克的《与一位贵族的通信》算得上是文学史上最恢弘庄严的一部作品。在校样的时候,柏克做了十分认真细致的修改,以至最后稿样到了出版商手里时,已经有点面目全非了;印刷工人甚至拒绝校正,于是全部重新排版印刷。
亚当·塔克为了写作他的那部名著《自然之光》,也用去了18年时间。梭罗创作的新英格兰牧歌《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星期》完全没有引起人的注意;虽然总共才印了1000册,最后却有700册退还给了作者。梭罗在日记里写道:“我的图书馆藏书一共有900本,其中700本是我自己写的。”虽然这样,他却依然笔耕不辍,锐气不减。
只要多付出一点,乌龟都会跑过兔子,如果别人看书一小时,那你就再看一小时,12年下来,你所学到的东西就会比在学校里接受四年高等教育所学的还要多。
好玉应精琢
好刀自然是好钢锻炼出来的,然而,好钢却不一定能锻炼出好刀,这其中的关键就要看钢是否有被锻炼的机会。中庸反对那些“天才”说法,再厉害的天才也许要好好的打磨,所以我们说: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魏文侯立小儿子挚为嗣子,而封长子击到中山,三年不让他人国都朝见。击的舍人越仓唐对他说:“做儿子三年不看望父亲,不算孝敬;做父亲三年不过问儿子,不算慈爱。你何不派人到国都去请安呢?”
击说:“我早想派人去,没找到合适人选。”
仓唐说:“我愿奉使,不知道文侯有什么嗜好?”
击说:“他老人家嗜好晨雁、北犬。”
于是,赵仓唐带上晨雁、北犬去敬献给魏文侯。文侯很高兴,说:“儿子击爱我,他晓得我的嗜好。”
仓唐说:“臣来时,中山君有书信拜送国主。”
文侯指着他的左右辅臣说:“你的中山君与他们相比,谁更贤德?”
仓唐答道:“按照《礼经》,同辈才能相比,中山君是您的长子,诸侯、大臣不能与他相提并论。”
文侯问:“中山君平时学习些什么?”
仓唐回答:“他爱学习《诗》。”
文侯问:“他爱读《诗》的哪几篇?”
仓唐回答:“《晨风》、《黍离》。”
文侯也爱读《诗》,这时,他情不自禁地吟唱《晨风》:“晨风飞快地吹过蓊郁的北林,我很久不见君子,实在忧心难忘,君子啊,你为什么忘记了我呢!”文侯心有所悟,对仓唐说:“你的中山君好像说我忘记了他。”
仓唐说:“他不敢说国主忘记了他,他只是表示对国主非常想念。”
文侯又吟哦《黍离》:“黍熟了穗下垂,粟苗儿肥,慢慢地走着,心里摇摇无所定。知道我的人说我忧愁,不知道我的人说我还有什么要求。辽远的苍天啊,我到底是怎么啦?”
文侯说:“你的中山君在埋怨我呢。”
仓唐说:“他不敢埋怨,他只是时刻在想念国主。”
于是,文侯送击一个衣箧,命仓唐赶在鸡叫时送给中山君。中山君迎拜受赐。打开衣箧一看,是一件衣服,颠倒着放。中山君高兴地说:“快点备车,君侯要召见我了。”
仓唐奇怪地说:“臣回来时没有得到召见你的命令呀。”
中山君说:“君侯赐我衣服,不是为了御寒。他想召见我,不便与近臣透露心事,所以派你鸡叫时赶到,要我自解其意。《诗》里不是说:‘东方无光一片昏暗,颠颠倒倒把衣裳穿。忙乱里哪晓得颠倒了,国君派人把我召唤。’”
中山君快快西去谒见魏文侯。文侯非常欣喜,设酒席招待,称赞说:“想了解儿子,要看他母亲的表现;想了解其君主,要看他的使臣。你们是贤主有贤臣。我疏远贤者而亲近自己的偏爱的人,不是保住江山的长久之策。”
于是,魏文侯把少子挚派往中山,恢复长子击的储君之位。
《诗经》、《尚书》、《礼经》是古代儒家宣扬圣王之道的主要经典。越仓唐和击是以熟练运用这些地经典来向魏文侯进行讽喻,证明他们是贤君贤臣的最佳组合,从而改变了击被疏远的地位的。所以,不必为成功或失败忧心忡忡,重要的是自身的素质,如果击和越仓唐缺德少才,不学无术,他们能得到魏文侯的垂青吗?
都是贪玩惹的祸
中庸之道不赞成人人死学,是人,就会想着玩,玩也是人的本性,但玩也不能太过分。韩愈讲:“业精于勤,荒于嬉”,就是要我们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有人很羡慕能够继承大笔财富者,其实大笔的财富对于初涉世事的人来说并非完全是好事,最主要的缺点在于,经常会使继承者变得懒惰及失去自信。
几年以前,麦克林夫人在华府生下了一位男婴,据说,他可继承将近一亿美元的财富。当这个小婴儿被放在婴儿车中推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时,四周挤满了护士、侦探,以及其他各种仆人,他们的职务就是要防止这个小婴儿受到任何伤害。从那时候到现在已有很多年了,但这种警戒情况仍然继续维持着。这个小孩子用不着自己穿衣服,自然有仆人帮他穿衣服。不管他是在睡觉或玩耍,都有仆人看守着。只要是仆人能够做的事情,皆不准他自己去动手。他已长大到10岁了。有一天,他在后院玩耍时,发现后门没有关上。在他一生当中,他从未独自一人走出那个后门,因此,很自然的,他心里希望能够这样做。就在仆人们未注意到他的一瞬间,他立刻从那道后门冲了出去,向着街道跑过去,但还未冲到马路中央,就被一辆汽车撞死了。
他一向使用仆人们的眼睛,以至于忘了使用自己的眼睛,而他如果早点学会相信自己的眼睛,它们必然会为他提供服务。
10年以前,有位先生将他的两个儿子送到外国上学,其中之一就读维吉尼亚大学;另一上就读纽约的一所学院。秘书的工作之一就是,每个月各开一张100美元的支票给他们两人。这是他们的“零用钱”,可供他们随意花用。每个月开支票给他们时,这位秘书真是对这两个男孩子感到十分羡慕。他经常怨叹,为什么命运之神要把我降生在贫苦之家。他认为,将来这两个人会在社会上拥有很高的地位,而他却会一直是个卑微的职员。
后来,这两个人带着他们的“文凭”回家来了。他们的父亲是位大富翁,拥有银行、铁路、煤矿及其他各种高价值的财产。他们的父亲已在他的事业中安排了很好的职位等待着他们。
但是,10年的光阴却可以对这些一生中从来不必奋斗的人,做下残酷的安排。这两个男孩还从学校中带回了文凭以外的其他东西。他们带回了久经训练的好酒量——因为,他们每个人每个月所收到的100美元,使他们不必去为生活奋斗,也因此使他们有机会去好好训练他们的酒量。
这里面还有一段既长又悲哀的故事,其中的细节可能不会吸引你的注意,但你一定会对他们的“结局”有很大的兴趣。他们的父亲已经破产,他那栋豪华大住宅已经公开拍卖求售。两兄弟中,有一人死于精神错乱,另一人现正住在精神病院中。
并不是所有的富家子弟都有如此悲惨的下场,但是,事实仍然是如此:懒惰会造成畏缩,畏缩则导致进取心及自信心的丧失,一个人缺乏了这些基本的优点,终其一生都要在不稳定中生活,就如同一片枯叶随风飘荡。
无止息的追求
《中庸》:“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从我们一生下来,就是一段不可停留下来的长跑,我们需要日以继夜地奔跑才能维持生命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直到追求的最后一刻。生命不息,真诚不已,这是中庸修身的要求。极端真诚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
美国有个叫约翰·歌德的人,20岁以前几乎一无是处,25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美国成功学院的一个关于精神、信念和目标的讲座。听完讲座,他的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从那时起,便按照学到的方法,为自己设定了123个目标。这些目标中,最大的是成为亿万富翁登上月球,最小的包括交友、收入、住所甚至一些生活中的琐事。30年过去了,他的123个目标实现了105个,其中包括成为亿万富翁。
追求不一定要是崇高的、伟大的,只有大人物、科学家才配有“追求”,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有,并且应该有追求。说到底,追求就是你到底想要什么。
二战期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活下来的人不到5%。据身临其境的犹太裔心理学家弗兰克观察研究,幸存者几乎毫无例外,都是深知生命的积极意义的人。他们顽强地活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心理都有一个明确的追求——“要做的事还没有做完”、“活着与爱着的人重逢”。
弗兰克的一个牢友在那个与死神相伴的环境里,曾绝望地对他说:
“我对人生没有什么期待了。”
“不是你向人生期待什么”,弗兰克说,“而是生命期待着你!什么是生命?它对每个人来说,是一种追求,是对自己生命的贡献”。
他通过不断的鼓励和分析生命的意义、目的,使那位牢友扭转了悲观的人生态度,重新燃起生活的渴望。
追求反映心态,心态决定了追求,没有脱离远大追求的积极心态,也不会有消极心态产生的远大追求。
同时,追求受利益的趋动,利益诱发欲望,欲望引起需要,需要确定目的。
人只要活着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追求,比如需求、愿望、选择、追求、满足等,因此任何人都可以说有追求。大到“为真理而战”,救黎民于水火;小到仅为了一顿饭,为了再来清水一杯,都是追求。正像人们常说的“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有梦想”,有梦想的地方当然就有追求。
固志方能不倦
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晋代有人说:“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如果你有了问题,而且是特别难于解决的问题,可能让你懊恼万分。这时候,有一个永远适用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非常简单——永远不放弃。
放弃必然导致彻底的失败。而且不只是手头的问题没解决,还导致人格的最后失败,因为放弃使人形成一种失败的心理。
如果你所用的方法不能奏效,那就改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新的方法仍然行不通,那么再换另一种方法,直到你找到解决眼前问题的钥匙,只要继续不断地、用心地循着正道去寻找,你终会找到这个钥匙的。
我有个朋友,他习惯在午餐桌上的餐巾纸上画图,说明他的意思。他说有个人曾面临着很困难的问题,但最后创造了了不起的成绩。
餐巾纸上的图是一个人面对一座高山。“他怎样才能到山的那一边去?”我的午餐同伴问我。
“绕过去。”我回答说。
“山太宽广了。”
“好吧,从山脚下打个隧道过去。”我提议。
“不行,山太深厚了。办法是这样的,他的心智上跨越了那座山。如果人能设计出飞越4万尺高的大山的机械,他也可以想出一套可以提升他的想法,使他能超越任何巨大如山的困难。”
“比尔,这个想法真是高超,我很久以前就读过这种想法:无论任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里不惑,只信他所说的,山必挪开投在海里………
“是的,就是这种观念。”他热烈地表示同意,“你只要动脑筋,不要动情绪,并且坚持这个原则——轻易放弃总是嫌太早。”
最近我接到一封很鼓舞人的信,写信的人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个原则。他告诉我,几年以前他研究出一种供活动房屋用的预铸墙壁系统,他组成了一家公司,把他所有的钱都投入进去。但是这种墙壁却不够坚固,一经移动就垮了。公司遭遇一连串的困难,他的合伙人要求他关掉公司。但是他不放弃。
他是有积极想法的人,具有“牢不可破”的信心,也可以说他有打不倒的性格。他认为这些困难打不垮他,他说:“我压根儿就没想过‘放弃’这两个字。”因此,他用心做合理的、深入的思考,苦思冥想我出了办法。只要你不惊慌失措,能够用心去想,总会想出办法的。他决定设计出一套预铸地板系统,来配合他的预铸墙壁系统。他成功了,一家制造活动房子的大公司买下了他的设计。他写信告诉我这前后情形,并且提出了这句了不起的话:“轻言放弃总嫌太早。”
你我都曾经一再看到这类不幸,我们看到很多有目标、有理想的人,他们工作,他们奋斗,他们用心去想,但是由于过程太艰难,他们愈来愈倦怠、泄气,终于半途而废。到后来他们会发现,如果他们能再坚持久一点,如果他们能更向前瞻望,他们就会得到结果。
学海无涯
现在的人总是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总是抱怨人生际遇的不如意是少年时代没有能勤奋学习的过错,这就是他们的领悟: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凡是成就大业之人,都是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人,正由于勤奋,他们才能取得成功。但从常人看来,他们却是又“呆”又“笨”。谁能想到大数学家陈景润上街不会买菜,李四光这位一代大地理学家竟在大街上不认识自己的女儿。其实这种“呆”、“笨”,正是用心极专的表现。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能堆成一座小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以致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水池叫做“墨池”。
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时连吃饭都忘了。有一天,丫环送来了食物,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的时候,眼睛还看着字,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为什么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风格。我要有自己的风格,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功夫不可。”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的书法终于形成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风格。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最终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一个人如能在平时具有王羲之的勤奋与痴迷,怎么不会大有所为呢?
学习的三到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任何一门学问要想达到比较高深的层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某个方面形成高强的素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古往今来,凡读书有成就的,都很刻苦。想舒舒服服的就把书读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我们在读书上仍提倡一种“傻劲”。
宋濂,字景濂,潜溪(今浙江金华)人。生于公元1310年,卒于公元1381年。这个人很有学问,散文写得很生动。明太宗起用他做翰林学士,当时朝廷上的重要文章都是他写的。他编修过《元史》,著有《宋学士集》七十五卷,在当时被人们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不知道底细的人,一定认为他大概有很好的学习条件,其实不然。他自己曾说:
我从小就特别爱学习、好钻研。那时候家里穷,没钱买书,我只好到有书的人家里去借;借来以后,就抓紧时间抄写,以便按预约时间送还人家。
有时天气特别冷,砚里的墨汁都冻成了冰,手也冻得弯不过来,但我还是赶着抄写,不敢有半点怠惰。抄写完了,总是赶快把书送还,绝对不敢稍稍超过还书的时间。
因为我守信用,所以好多人家都肯把书借给我看,我也因此能够遍览群书了。
到了成年,就更加羡慕学者们的成就和品德,想学到更多的东西,但苦于没有好的老师指导,也没有知名的朋友,互相切磋,只好赶到百里之外,找有名望的老师请教……
我向百里外的老师去求教的时候,自己要背上书籍和行李,爬过高山,越过深谷。那天气寒冷极了,又刮着大风,飘着大雪,脚下的积雪有好几尺深,脚上冻裂了口也不知道疼痛。等赶到老师的家里,冻得四肢僵直,都动弹不得了。老师家里的人给端来热水烫洗,又给我身上蒙上被子,好长时间才算暖和过来。
住不起学校,便和一个穷店主一起吃住,一天吃两顿饭,谈不上有什么鱼肉。和我一起学习的人,都穿着绣花的绫罗绸缎,戴着镶嵌明珠珍宝的帽子,腰里系着白玉环,左边佩带着宝刀,打扮得光彩照人,神仙似的,而我却穿着旧衣破袍,夹杂在这些阔学生中间。但自己从来没羡慕过这些人,因为我自己得到了知识的极大乐趣,什么吃的不如人呀,穿的不如人呀,这些便根本不去理会了。
向往成功和幸福,是人类的天性。然而,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没有足够的学识和能力,是无法达到目的的。所以与其沉浸于失败的痛苦之中,不如埋下头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了实现某目的的素质和能力,那一目标对他来说才是现实的。
择贤而从,不贤则省
孔老夫子还有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则不善而改之。”说的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从小我们的父母就教导我们要跟好孩子玩,大概就是这条古训的现代版本。放到做人的高度而言,则是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很久以前,蜜蜂家族出现了两个王国,一个是“黄蜂王国”,一个是“红蜂王国”。它们互相谁都不服谁,连年争斗,没有一天停下来。
两个王国各有特点,都有长处。“黄蜂王国”的蜜蜂非常团结,只要其中的任何一只蜜蜂受到“红蜂王国”的欺负,它们就会全体出动,甚至不惜拿生命的代价来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而“红蜂王国”则完全相反,它们的特点是每只红蜂都有勇有谋,身强力壮,习惯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政。所以,两个蜜蜂王国争战了多年也并没有分出胜负。
然而,团队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黄蜂王国”的群蜂依靠它们团结向上的力量,后来每次与“红蜂王国”交锋的时候都会略占上风,使得“红蜂王国”屡战屡败。为此,“红蜂王国”的国王异常地恼火,但又无计可施。
“红蜂王国”中有一只名叫“大头”的蜜蜂,它非常聪明,智力过人,常常能提出一些好主意,被誉为“智囊”。在这段日子里,“大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国家的败势,认为不采取些好措施的话,“红蜂王国”最终彻底失败是不可挽回的事情。
所以,“大头”每天钻在家里不出门,研究着一种“秘密武器”。
“大头”的智慧的确让人佩服,不到一个星期的功夫,它的“秘密武器”就研制成功了,它兴奋地冲进了宫殿,要把这个好消息在第一时间里报告国王。
原来,“大头”研制的“秘密武器”是一种特殊的蜂蜜,这种蜂蜜有一种奇异的香味儿,任何蜜蜂都无法抵御它的诱惑。“大头”将这种蜂蜜涂抹在城墙上,在城墙的中央开一个小洞,只能容一只蜜蜂出入,自己国家的士兵拿着武器在洞口守候,进来一只黄蜂就杀死一只,这样的话,不出两个月,就可以把黄蜂全部杀死。
国王一听“大头”的方法,高兴地在原地转了三个圈儿,拍着“大头”的脑袋,兴奋地说:“干得好,现在加封你为红蜂国的威武大将军。”
办法出来了,立即实施。这个“秘密武器”果然是非同一般,“黄蜂王国”因此损兵折将,但却无计可施,眼看着整个国家就要面临灭顶之灾。
“红蜂王国”的国王在这段日子中心里别提有多舒服了,这一天,它闲着没事儿,想出去走走,不知怎么就朝着城墙走去,一股奇异的香味儿把它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走到城墙边上,看到了由“大头”新研制出来的蜂蜜,看着看着它的口水顺着嘴角流了下来,于是命令手下拿些过来尝尝。这一尝不要紧,国王再也不想吃其他的东西了,一日三餐全改成了这种蜂蜜,而且胃口大开,饭量越来越大。
“大头”看到自己辛辛苦苦酿造出的蜂蜜就这样被国王浪费掉,不由得怒火中烧,闯入宫中找国王评理。国王此时正在大口大口地吃着这种蜂蜜,看到“大头”来了,高兴地说:“你做的蜂蜜真好吃,快过来,咱们一同享用。”
“大头”慌忙对国王说:“陛下,这些东西是用来对付敌人的,不是我们自己享用的。”
国王一听此言,勃然大怒道:“整个国家都是我的,难道我吃点蜂蜜还不行吗?你不要以为做出这个东西就可以为所欲为,你不想在这儿呆着,就给我滚蛋!”
“大头”眼里含着泪,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红蜂王国”。
“秘密武器”越吃越少,“红蜂王国”的士兵们全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天没精打采似的无所事事。
没过多久,“红蜂王国”就覆灭了,国王临死的时候,嘴里还在吃着这种特殊的蜂蜜。
“红蜂王国”的国王因为一时的嘴馋,破坏了自己国家赖以御敌的重要资源。也许它认为,这么多的蜂蜜,吃一些无所谓。但是,它没有注意到,正是它没有学习到“贤者”的好地方,反而一味沉迷于“不贤”之处,整个蜜蜂家族的毁灭也是在所难免了。
接受批评,即是一种学习
苦的东西也有用处,逆耳的语言也能帮助做人,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这句话: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虽然现在已经了甜甜的药物也能治病,不过对于自己的批评还是逆耳得比较多,当听到这样的话时,最好还是首先选择冷静,甚至高兴,因为批评是一种最好学习机会。
唐太宗有一次派使臣去民间征兵,有大臣建议:中男虽未满十八岁,身强力壮的也可当兵。唐太宗批准了他的建议,已经写好了诏令。但是魏征坚持认为不能这样作。唐太宗很生气,对他大加指责。魏征回答说:“竭泽而渔,暂时虽然有鱼吃,但是,一次把大小鱼都捞尽了,以后就无鱼可捕。同样道理,假若毁林打猎,虽然暂时可得来不少野兽,但是将来就永远打不到野兽了。如果叫全国的中男都去当兵,那么租调徭役由什么人负担呢?况且兵不在多,全在统帅得当,何必拿幼小的人凑数呢?”唐太宗一想,魏征说得很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意见,撤销关于中男当兵的诏令。
又有一次,唐太宗打算到洛阳巡游,于是下令修洛阳乾元殿。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反对,他说:“因巡游东都,先修宫室,这不是当前的急务。当年平定王世充时,凡隋朝宏大奢侈的宫殿都拆毁了,取得了人民的拥护。现在还不到十年,又建豪华的宫殿,为什么以前的坏事,又去学他呢?关中是全国的要地,应千方百计设法使其保持稳定。目前民生凋敝,陛下这样作,就是走隋炀帝的老路,那弊害,恐怕比隋炀帝时还甚呢。”
唐太宗回答说:“你说我不如隋炀帝,比夏桀、商纣怎样呢?”张玄素说:“如果这项工程不停,将来的命运和商纣同样可悲。”
唐太宗接受了张玄素的建议,说:“这是我考虑的不周。既然如此,就停建吧。”
后来,唐太宗到九成宫,随行的宫女住在围川县的官舍里,不久,宰相李靖和王珪也来了。当地的有关官吏把宫女迁到别处,把官舍让给李靖住。唐太宗知道这件事很生气说:“为什么轻视我的宫人?难道这些人在此作威作福吗?”准备下令惩罚这个县令。魏征说:“李靖、王珪都是朝廷大臣,而宫人不过是后宫服役的奴仆。朝廷大臣到地方上巡视,县令要向他们请示公事;大臣回朝以后,陛下也要向大臣询问民间疾苦。官舍应作为接待朝廷官员之处,这是合情合理的事。至于宫人他们除了办理生活小事以外,根本不接待来访的客人。如果因此惩罚县令,将会引起天下人批评。”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就不再查办县令了。
唐太宗纳谏的事例很多。他不仅能纳谏,并且主动采取措施引导大臣评论朝政,提出改进意见。例如:太宗登基不久,上朝的态度十分严肃,弄得大臣们战战兢兢,很长时间没有人敢发表意见。唐太宗发现这个问题以后,主动改变作风,自己有意识找大臣交谈,摆出一副和颜悦色的面孔,以减少大臣的畏惧情绪。对敢于批评朝政的大臣,给予赏赐。有一次,唐太宗准备把元律师判处死刑,当时孙伏伽不以为然,批评太宗说:“元律师没犯重罪,陛下判刑过严,实际这是滥加酷刑。”
他接受了孙伏伽的批评,并且把价值一百万的兰陵公主园赏给他,有人议论说:“赏赐得过分优厚了。”唐太宗说:“我从登基以来,大臣没有敢批评朝政的,这次厚赏孙伏伽,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关心朝政多提意见。”
其次,唐太宗为了给大臣创造批评朝政的条件,建立了一种新制度,即允许谏官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实行这种制度以后,谏官能及时了解朝政内幕,宰相不敢谎报政绩。军国大政如果有错误,谏官有权当面指责。同时,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可以及时了解皇帝和宰相的言行,然后根据第一手材料编写起居注,对于封建统治者是一种监督。
另一方面,唐太宗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叫臣下把意见反映出来。一是令文臣武将写书面材料;二是太宗自己先提出具体问题,主动听取大臣的意见;三是组织大臣进行辩论,择善而从。例如,贞观九年(631年),太宗令文武大臣写书面材料评论朝政。当时有个叫马周的人,在中郎将常何家做客。常何本人目不识丁,于是请马周代笔,写出二十条建议。唐太宗看了常何送来的意见,表示非常满意,并且嘉奖了他。常何面红耳赤地说:“臣下不会写字,这些意见是我的客人马周代笔的。”太宗立即召见马周,和他谈了一席话以后,提拔他任监察御史,后来还当了宰相。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兼听纳谏,不怕批评,择善而从的精神,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