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树挪死,人挪活

树挪死,人挪活

时间:2023-08-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40年代末,20岁出头的金庸在上海《大公报》任兼职编辑,由于《大公报》在香港设立了一套班子,金庸被调往香港。这一举动不但使《新晚报》销量激增,而且开创了新武侠小说的先河,梁羽生本人则一时间家喻户晓,一炮走红。值得指出的是,其故事的可读性超过了梁羽生的作品。大批的广东沿海居民为了逃脱困境,涌到香港谋生。对此,香港当局采取了强硬政策:一律遣返,并加强阻拦。

20世纪40年代末,20岁出头的金庸在上海《大公报》任兼职编辑,由于《大公报》在香港设立了一套班子,金庸被调往香港。但在当时,金庸并没有把这次调派看成机会,只不过服从领导安排罢了。相反,他对远赴香港倒是犹豫不决的。他把去留的利弊作了一个对比:

去香港工作必然要放弃学业,并有可能断送自己想成为一名职业外交官的梦想:在香港自己人生地不熟,完全是孤家寡人,前途未卜。

当然,去香港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局势动荡,自己向来不关心政治,远赴香港正好可以置身局外;年轻人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大公报》刚刚在香港创刊,正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舞台,“树挪死,人挪活”,换个环境也许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在经过内心的激烈斗争之后,金庸决定服从调派,带着复杂的心情启程去了香港。

在飞机上发生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飞机起飞后,金庸忽然发现自己身边没有港币,这样又怎能去大公报报到呢?他急出一身汗,好在同行——香港《国民日报》社长潘公弼借给金庸10元港币,金庸才摆脱了困境。

俗语说“白手打天下”,对比今天金庸的成就,初到香港的金庸真的是“身无分文”。就这样,金庸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转折,“例行公事”般地利用了这次机遇,从而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金庸来港后,最初的日子是平平淡淡的。但是在平淡的生活里,金庸时刻留意着社会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初,接连发生了两件引起香港市民极大兴趣的事儿,金庸意识到机遇来临了。

第一件事是1953年香港的两位武师比武。香港太极拳和白鹤派掌门人互不服气,约定在澳门以打擂的方式一比高下。其实比武过程并不精彩,几分钟就分出了胜负,但这件事本身造成的冲击波在香港市民中持续了好长一段日子,一时间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谈论它。

第二件事是梁羽生的一炮走红。梁羽生是金庸的好友,两人几乎同时抵港,后来又都在《新晚报》供职。由于武师比武造成的冲击,为了满足市民的“武瘾”,梁羽生在《新晚报》连载其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这一举动不但使《新晚报》销量激增,而且开创了新武侠小说的先河,梁羽生本人则一时间家喻户晓,一炮走红。

许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两件事,但很少有人把它看作是一次机遇,香港的小说家更是反应迟钝。而从未写过小说的金庸却从中悟到了许多:人们对于“武”的偏爱证明武侠小说存在着潜力巨大的市场;梁羽生一炮走红,但鲜有人跟上,武侠小说必然“供不应求”,自己能不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呢?更何况自己本身就是个武侠迷,论笔力,论才气自己都不逊于梁羽生,为什么不试一试?

正值此时,刚巧《新晚报》主编罗孚找上门来,盛邀金庸“加盟武林”,正所谓“万事俱备东风到”,金庸爽快地答应了。很快,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也在《新晚报》上连载。值得指出的是,其故事的可读性超过了梁羽生的作品。由此金庸不但一炮走红,而且后来居上,锋头之健压过了梁羽生。

《书剑恩仇录》的成功,使金庸一发不可收拾,20年间写出了十几部作品,每部作品都被奉为经典,金庸作为新武侠小说“一派宗师”的地位迄今尚无人能撼动。曾有人作过统计,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中,金庸的作品在其知名度方面仅次于《红楼梦》而名列第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更是成为公认的评语。由此可见金庸的成就之大。

当时,金庸的名气已经相当地大了,但他没有停止不前,除了写小说金庸还自立门户创办了赫赫有名的《明报》。最初的日子苦苦支撑,艰难地把报纸维持下去。为了摆脱困境,他时刻留意着新的机遇。

1962年,由于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又由于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大陆陷入了困难处境。大批的广东沿海居民为了逃脱困境,涌到香港谋生。对此,香港当局采取了强硬政策:一律遣返,并加强阻拦。即使这样,仍有大量的人员涌入,一时间弹丸之地的香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香港的各大传媒怕“引火上身”,而对“逃亡潮”不予报道。

一贯“不问政治”的金庸最初也采取了低调处理的方式,只在《明报》上发了几篇轻描淡写的消息。但随着局势日益严重,金庸作出决定:“真实地报告……至于后果如何,全由我负责!”

金庸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作为一个报人的良知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也考虑到《明报》正好利用这次机遇提高知名度和销量。

不但大量地报道、充分利用这次机遇,金庸还为《明报》创造了一个绝好的机遇,那就是让《明报》直接介入到此事中去,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幕幕。

金庸亲自带人到偷渡者被阻的地点,亲身体验实情,然后赶写评论,呼吁有关方面火速救援……

《明报》每天送一车食品到紧急地点……

《明报》刊登向市民募捐的倡仪书,并把自身作为捐款、捐物的中转站……

这次“创造”出来的机遇所产生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明报》不但以出色的报道而且以其亲自的介入增强了消息的真实感,吸引了大量读者,《明报》成为香港市民的首选报纸。在此之前,《明报》每天的发行量只有1万多份,而这之后每天销量达到4万份。名声大噪之下,惨淡经营的《明报》终于出现了转机。

社会的发展创造着新的需求,而善于抓住人们的需求心理就等于抓住了机遇。金庸作为一代武侠小说“宗师”的经历就验证了这一理论。

枕边哲理

生命中成功的秘诀,是随时准备把握时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