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画画,要么死亡!”俄亥俄州偏远的农场里,一个无依无靠的穷小子坚定地说。可是周遭恶劣的环境让人绝望到只会熄灭理想,而不是萌生理想。他不知道怎么去实现这个目标,但是天才从来不会被这些困难阻挠。他只知道他一定会成为一名画家。这就可以了。他还没有看到过一幅画,读过或者听过任何这方面的事。这是他灵魂中孤独的呼唤,而“灵魂的渴望永远是对的”。
男孩十一岁时就成了孤儿,那时他同意在叔叔的农场干五年,每年赚十美元——这个数字很慷慨——五年后他可以拿到所有的钱。这个小家伙勇敢地面对艰难的生活,在农场里努力做事。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趁着冬季农场活不忙的时候,尽可能地上了几个月的学。
五年快结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新搬来的邻居是一位来自华盛顿的艺术家——乌尔先生。男孩偶然听到他在谈论艺术。乌尔先生的话让年轻人灵魂中的梦想成为现实的目标,就在那时他下定决心:“要么画画,要么死亡!”他打算去华盛顿,跟随乌尔先生学习。
结束农场的五年工作之后,他带着装满粗布衣服的小破箱子起程去往华盛顿,口袋里只有一点点钱。怀着年轻气盛时的满满信心和对广阔世界的一无所知,他期望能找到养活自己的工作,同时还能在休闲时间追求自己真正的事业。他找到了乌尔先生,后者非常慷慨地愿意免费教他。
然后,他不得不在这个挤满了应聘者的大城市中筋疲力尽地寻找工作。凭着真诚和热情,年轻人一家家地询问有没有什么工作“可以让他学习艺术”,但是全都落空了。为了不让自己饿死,最后他不得不当一名临时工,帮铺路的人压碎石头。尽管如此,每天工作完成时,他还是希望能学习画画。
这个时候,乌尔先生正在画弗朗西斯·霍奇森·班内特夫人儿子的画像。在同班内特夫人交谈的过程中,乌尔先生说起了这个年轻人不畏艰难的奋斗经历。作家的心被这个可怜的男孩触动了。她立刻写了一张一百美元的支票递给乌尔先生,让他交给他的学徒。美丽的灵魂常常具有独特的敏感性,班内特夫人不希望让对方感到尴尬或产生感谢她的想法,于是对乌尔先生说:“也别让他写信给我,就对他说几天后我要出发去欧洲。这只是给他个机会去做自己热爱的事。至少能让他有个开始。”
在拥挤的城市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那个晚上,有颗心跳得很快,充满了希望和喜悦。一个年轻人彻夜未眠,感激惊讶的同时又十分迷惑,难以相信掉到自己身上的这笔财富。这位恩人到底是谁?
三年以后,华盛顿艺术家年展中,班内特夫人站在一幅栩栩如生的肖像画前,找到主办展会的艺术家后,她说:“这幅画非常有感觉,看上去十分逼真。是谁画的?”
“很高兴你喜欢。你的门徒画的,班内特夫人。”
“我的门徒!我的门徒!你说谁?”
“就是三年前你出资拯救的处于绝望中的那个年轻人。你不记得他了?”
“年轻人?”班内特夫人疑惑地问。
“乌尔先生曾经和您说过这个年轻人的故事。”
班内特夫人随后问他这幅肖像画是否出售。当知道这幅画已经被预定,她又问那个年轻人是否有其他的展品。她被带到一幅令人震撼的戴着头巾的肖像前,这是他的另一幅作品。
“他出价多少?”
“一百五十美元。”
“贴个‘已出售’的标签。他来了之后,告诉他,一个朋友买了这幅画。”班内特夫人说。
回到家里,班内特夫人签了一张支票,并附上一封给年轻画家的信。同时寄出的还有她的门徒写给她的一封信。当他听说她从欧洲回来,立刻写信请求她接受那幅头巾肖像画,以示他的谢意。这幅肖像画此后就装饰在班内特夫人华盛顿的房子里。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年轻人说,“我不认识班内特夫人,她也不认识我,为什么她这么做?我只知道对我来说,那时的一百美元比现在价值五万美元的黄金都值钱。我靠着它过了一年,是它帮助我获得成功。”
这个年轻人后来成为一位成功的画家,其作品中表现的力量和寓意在美国和英格兰都受到认可与称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