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与失败、平凡与伟大、快乐与悲伤没有多大的距离,往往就在一步之间,咬紧牙关向前迈一步就成功了;停住了、泄气了,只能是前功尽弃。这一步就是韧劲的较量,是意志力的较量。浮躁的人,一步不踏实,就会步步有缺陷,也就意味着要经常遭受失败的挫折,也就会经常陷入坏情绪的深渊。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一遭又一遭,人生就在这痛苦的挣扎中过去了。
远离浮躁心自安。就像歌德说过的话:“生活本身就是一条河流,它需要激流,但更多的时候,它得平静向前。”浮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最大的敌人,只有淡泊才更能体验人生真味。如果让浮躁深植于我们的心灵深处,我们的人生就会因此肤浅而平庸。
人一旦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必然盲目狂热,好大喜功,就不可能脚踏实地,耐住性子,也就不愿意去用脑子想问题,花力气干事情。其结果是:在物质和精神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阵,急功近利,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场,无功而返。
《伊索寓言》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看到别人骑马轻松潇洒又气派,很是羡慕。当得知一匹好马要用双腿来换时,他就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双腿。虽然骑在马背上着实风光,但人不能总骑在马背上,下马后他才感到失去双腿的日子有多么艰难,但这时已经悔之晚矣。
当今社会也不乏这样的人。一些青年人看到别人“发达”“潇洒”就坐不住了,渴望“一夜暴富”“一举成名”,于是变得心浮气躁。浮躁的人不再考虑自己的长短优劣,只与别人比较既定的途径和结果。然而,“人躁有祸,天燥有雨”。浮躁是一种虚妄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情绪状态,不仅使人失去思想上的冷静,失去心理上的平衡,更会使人不再用脑子去思想,而是用眼睛和耳朵去思想,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是什么。浮躁是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它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任意妄为,行动盲目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对一般人来说,浮躁危害的仅是一个人及其分管的工作。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危害的就会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区域的整体工作。例如对企业,领导一旦浮躁,战略判断力会缺失,员工的目标执行力就会打折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弱化。近年来,一些领导走上层不走基层,搞形式不干实事,躲的是“难点”,绕的是“矛盾”,得的是私利,失的是民心。由于这些人的浮躁,对社会影响很坏,如果不及时纠正,允许浮躁之风继续蔓延的话,贻误的是整个社会的发展。
生活中情绪浮躁的人,做事往往既无准备,又无计划,一旦头脑一热、心血来潮,就不计后果地干下去。他们不是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地稳步向前,而是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直到失败成为既定事实,他们的坏情绪也就随之产生了。
浮躁往往会使你烦躁难耐,任何事情都会让你大动干戈。好事来了,往往会兴奋得难以自制,甚至得意忘形。但如果有坏事光临,便会立刻坠入痛苦的万丈深渊,痛不欲生,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一样。
三伏天里,一个禅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些草籽吧,好难看啊。”徒弟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说,“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徒弟去播种。
秋风突起,草籽飘舞,小和尚喊:“不好,许多草籽被吹飞了。”“没关系,吹去者多半中空,落下来也不会发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草籽,几只小鸟即来啄食,小和尚又急了。
“没关系,草籽本来就多准备了,吃不完,”师父继续翻着经书说,“随遇。”
半夜一场大雨,弟子冲进禅房:“这下完了,草籽被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正在打坐,眼皮抬都没抬地说,“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光秃秃的禅院长出了青苗,一些未播种的院角也泛出了绿意,弟子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站在禅房前,点点头说:“随喜。”
徒弟的心态是浮躁的,常常为事物的表象所左右;而师父的平常心看似随意,其实却是洞察了世间玄机后的豁然开朗。
远离浮躁,就要志存高远。平和宁静的心态来源于淡泊寡欲的心绪,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来源于对自身差距和肩负责任的深刻理解,而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责任意识来源于崇高的人生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把理想和追求目标树立得高一些,把事业和责任看得重一些,把名利和享受看得淡一些,真正坚持不懈地把学习作为完善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才会远离浮躁。
在现代社会,屏蔽诱惑,远离浮躁,成功的比例才会明显增大。世界上的事,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们未必做不到,但要赶上别人甚或超过别人,便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首先必须远离浮躁。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冷静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劣势和优势、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然后立足现实,确定目标,制定措施,付诸实践,才有成功的可能。
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面对人生的功名利禄,人们便身不由己地变得浮躁起来。远离浮躁,就需要我们有一颗淡泊的心。淡泊并不是要拒绝波澜壮阔,也不是叫我们放弃执着的人生追求。淡泊只是让我们在所有的成功和失败面前,始终保持一种平心静气、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也不为凡尘中的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在令人眼花缭乱、目迷神惑的世间百态面前,让自己神凝气静。既不放弃工作、生活中的努力和责任,也不为其伴随而来的虚幻名利、种种纷扰而改变自己的心境。
克服“浮躁”情绪,最重要的是要养成健康心态。心态健康的人心理素质好,人生定位明确,乐观向上,豁然大度;他们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并愿意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因而才能保持淡泊名利的心境,坦然面对纷繁世事,宠辱不惊地正视自己人生的快乐与不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