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自信、自卑、自爱、自怜、自尊、自律都是源于自己。”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是拥有辉煌的人生还是黯淡的未来,完全掌握在每个人的手里。生活是坎坷的,从理论的角度说,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妄自菲薄的困境之中,因为生活的艰难和挫折总是不时地使人失去信心。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在综合衡量优劣势之后,建立自信,避免陷入妄自菲薄的困境。其次,在和别人作比较的时候,千万不要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拿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与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相比。如此一来,自信心从何而来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许,你的长处恰恰是别人的短处,别人的长处恰恰是你的短处,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罗素曾经说过,遇到不幸的威胁时,一定要慎重地考虑最糟糕的情况可能是什么?必须正视这种不幸,找到充分的理由自信,归根结底,这并非想象中那么可怕的灾难。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他的内心。面对绝境的时候,乐观的人从来不会放弃,而是坚定地寻找出路,而悲观的人则自哀自怨,自我放弃。只要一个人足够自信,在主观上建立必胜的信念,那么他就不会真正的失败,即使跌倒了也会爬起来。相反,假如一个人从心里首先“败”下阵来,那么成功只可能是侥幸的事情。由此可见,要想避免妄自菲薄,首先要坚持心中的希望,使自己变得自信起来。
帕尔曼是著名的大提琴家,他不仅琴艺高超,而且非常自信。有一次,帕尔曼在演奏会上刚刚演奏完前面的几个小节,突然小提琴的一根弦断了。当时,在场的人都认为他会给这把小提琴换根琴弦,或者是换把小提琴。然而,帕尔曼却镇定自若地给指挥一个信号,示意继续演奏,整个过程就好像完成上曲演奏的自然间歇,继续演奏下一曲了。大家瞠目结舌,不知道帕尔曼如何用三根琴弦奏出美妙的音乐。演奏会结束,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证明了帕尔曼用三根弦奏出的音乐比他用四根弦奏出的更加美妙,更加富于神韵,更加使人难忘。
李明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大学报到的第一天,他就产生了深深的自卑心理。大多数同学都是由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一起送到学校报到的,只有李明孤孤单单;同学们穿着崭新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喜气,只有李明为没有交清学费而发愁,一到学校就咨询有没有勤工俭学的地方;同学们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和电脑,只有李明和现代化还没有接轨,每次打电话都要去学校的小卖部……这么大的差距,使得李明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即使学习成绩再优异也无法弥补这一点。大二期间,学校组建文学社,因为李明文采斐然,所以同学们一致推选他担任文学社的社长。然而,李明却坚决拒绝。最终,在老师的再三开导下,李明倾吐了自己的心声。原来,他之所以不想当社长,就是因为不自信,担心同学们不听自己的组织和安排,担心自己下不来台。老师安慰李明说,文学社的社长,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手机和电脑,有没有名牌衣服,而是有没有文采。在老师的推荐下,李明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好几篇文章,博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渐渐地李明有了自信,整个人变得神采奕奕,对文学社社长一职业自然当仁不让!
在演奏会现场琴弦断了,假如帕尔曼是一个不自信的人,根本无法做到镇定自若。正是因为他的自信,使得一个意外情况消散于无形,最终博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而李明呢?通过老师的开导,他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特长所在,建立了自信,不再妄自菲薄。相信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自信的他将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每个人都应该记住,自信的人能够化平庸为神奇,化渺小为伟大;自信的人能够创造奇迹,做成别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只有自信,我们才能不妄自菲薄,从容地走向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