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天都有永远做不完的事情?”这几乎是每个人经常抱怨的问题。究竟什么事情,占据了我们的时间?关于这一点,世界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时间管理理论。在这一理论中,科维根据事情紧急、重要的程度,把它们划分为四个不同的“象限”,其分别为:紧急又重要的事情,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怎么利用时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90%的时间都用在混日子上,他们总是为吃饭而吃饭,为工作而工作,为搭车而搭车。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好像做了很多事情,但几乎很少有哪些事情,有助于他人生目标的完成。
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帕累托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帕累托原则,又称为“二八定律”, 在这一定律中帕累托指出,在任何一组事物中,都存在一种微妙的二八现象。比如,在企业经营中,通常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项目;在财富分配上,通常是20%的人占有80%的财富,而剩余80%的人只占有20%的财富;在心理学上,通常是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而剩余80%的人身上只有20%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常常20%的人成功,80%的人不成功;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
同样,这个普遍存在的“二八”现象,也适用于一个人对时间对精力分配。当你把每天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罗列起来,将会发现其中80%的事情是可有可无的,只有20%的事情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把“二八”现象与时间管理结合起来,将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将有限的精力最大化的最好方法就是,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够以最少的投入换得最多的产出;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就。所以,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最主要的事情上,他的人生才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
美国企业家威廉·穆尔就深谙此道,在他为格利登公司销售油漆时,他第一个月仅挣了160美元。后来,穆尔仔细研究了犹太人经商的二八定律,并通过分析自己的销售图表,他发现了这一规律,他80%的收益的确是来自20%的客户。既然这个规律是正确的,他就开始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
原来,他对所有的客户,都花费了同样的时间。于是,他把最不活跃的客户重新分派给其他销售员,集中精力把自己的时间运用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结果非常明显,那个月他的收入竟达到了1000美元,根据这一法则,穆尔在九年时间内,成为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主席。
威廉·穆尔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反之,如果一个人总是被琐碎的事情拖累,他的前程将会被毁掉。也就是说,成功的关键在于,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面,要想成功,就要遵循“要事第一”的原则。
在美国有句名言说:“世界的钱,装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为什么这样说?其原因就在于,犹太商人始终都在坚持“二八定律”,他们总是把80%的精力,用在对20%优质客户的维护上。
要想同他们一样成功,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使精力最大化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现实型思维。现实型思维,要求我们要把握当下,抓住事情的主要矛盾,全力出击,将主要精力用于解决主要矛盾,其具体步骤可以参照以下三点:
首先,你要保持你的焦点,一次只能做一件事,现在来看看你的工作计划表,看看哪些才是对你最有价值的事情,你的付出和你的获得是否成正比,哪些是高价值的,哪些事情阻碍你的前进和发展,然后你要学会抓住重点,远离那些琐碎的事务,把主要精力用到最见成效的事情上。
其次,你要像清除衣橱中过时的衣服那样,毫不客气地把骗走你宝贵时间的低价值活动丢掉。不管在别人眼中它们是多么的重要和紧急,对于你来说,只要是低价值的,你都要告诉自己,那是低价值的浪费时间的事情,不值得你去做。
再次,对于你觉得具有高回报的事情,立刻去做。许多人习惯于花费很多的时间来酝酿工作状态,却不知道这样是在浪费时间,你要学会限制自己的时间,不要被无聊的事和无聊的人缠住,这样可以节约出很多时间。最简单的例子,乘车、吃饭、购物等都可以选择在人少的时候进行。
总之,那些在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人,都是善于管理时间的人,他们都拥有现实型思维,并在处理日常问题时,很好地运用了现实型思维模式。因此,他们懂得把自己80%的精力,用在20%重要的事情上!所以,他们能够获得别人意想不到的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