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道他的情感需求

知道他的情感需求

时间:2023-08-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你有没有注意过自己说的话:“她(他)不理解我。”这是因为,所有的家庭治疗派系都会指出,幼年时与父母的情感依恋决定情商,同时也将决定人们日后的婚姻家庭以及事业上的姿态。当这类男人长大后不得不独立面对人生的时候,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他们通常唯唯诺诺,思前想后,很难作决定,这类男人通常被称为“小男人”,需要搭配强势的女朋友。

你有没有注意过自己说的话:“她(他)不理解我。”其实你是在说,“我不懂我的妻子(丈夫)。”如果你在乎你的伴侣,想真正走进对方的心灵,你可以把一些“你爱不爱我”“你爱我什么”之类的问题抛掉,轻轻地覆上他(她)的手,直接问他(她)一句:“亲爱的,能聊聊你小时候的事情吗?”这就足够了。

所谓“想要了解一个人,先去问问他(她)的成长史”。这是因为,所有的家庭治疗派系都会指出,幼年时与父母的情感依恋决定情商,同时也将决定人们日后的婚姻家庭以及事业上的姿态。

“亲爱的,能给我讲讲你小时候的事吗?”

《老友记》里面有一集讲瑞秋和乔伊一起吃饭,互相施展具有魅力的手段,轮到瑞秋时她只是含情脉脉地轻轻摸着乔伊的手背,让乔伊谈谈小时候的事,乔伊开始还笑话瑞秋,“就这个?你应该庆幸你长得很漂亮”,结果当他陷入回忆时,一时间涌上柔情万种,让这个情场老手大呼神奇。

所以,聊聊童年不仅可以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还能分辨出他(她)属于何种依恋类型,可以大大缩短你对此人的考察时间,尤其是刚开始相处的交往对象,问问儿时记忆,既得体又能得到核心情报,比拐弯抹角打听车子房子有品位多了。

安斯沃思(Ainsworth)设计的“陌生情境”实验,是研究儿童分离焦虑、陌生焦虑的经典实验。将儿童的依恋分为安全型依恋、抗拒型依恋、矛盾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四类。

一般来说,安全型是相对来说较好的类型,不难理解,当一个人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时,他才会有能量去探索周围以及正常地和他人交往。安全型的人会对幼时经历以及和父母的关系有更正面的评价,他们的回忆多半是父母的陪伴或者有趣的事情,并在讲述时可以明显感受到他的喜悦和欣赏之情。成年后他们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时也会表现适度,不那么黏,但很体贴,和这样的伴侣在一起是踏实和温暖的。

抗拒型的人通常比较冷静、淡漠,拒绝承认小时候的事情对现在会有影响,甚至有人会说,“小时候的事我全都不记得了”。他们的童年回忆多为自己独自在做什么事情,很少和父母有互动,非常强调独立性。成年后他们更希望有独立特质的伴侣,如果女朋友太黏人,他们常常会不知所措。生活中如果这种男人很帅,通常会被形容为“很man”,如果不帅,那么就是闷骚型的男人。

矛盾型的人对待回忆的态度是混乱的,这类人常常有种不确定感,不知道自己是幸福还是不幸,他们不太会表达情感,表面上挺冷淡但是内心又十分脆弱敏感,多半是压抑的表现。这类男人的回忆并不悲惨,甚至常常看上去还挺美好,但伴随美好的总有一些小的不愉快,比如他会记得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玩,结果从秋千上摔下来,或者爸爸让他背唐诗,他背不出来,他爸爸很失望等。这类男人的一个好处就是他不太会轻易离开你,因为他实际上非常需要感情支撑。

还有焦虑型,这类男人比较少见,一个患得患失的男人大概谁也不想看见。焦虑型通常是小时候特别黏人的那类孩子,妈妈只要不在眼前就放声大哭,内心缺乏安全感,对待父母的态度是比较依赖的。当这类男人长大后不得不独立面对人生的时候,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他们通常唯唯诺诺,思前想后,很难作决定,这类男人通常被称为“小男人”,需要搭配强势的女朋友。

总体来看,安全型固然是上乘之选,但其他类型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两情相悦之事,难得的是“适合”。如果两个抗拒型的人在一起,也许会因为彼此欣赏而更幸福;遇到矛盾类型的男人,只要知道他的心结在哪里,可能就会发现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男人。另外,判断依恋类型也不能太过绝对,可以先从了解的人入手,反复练习与核实,再应用于实践。

现在开始放弃那些“你到底爱不爱我”“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女孩”之类的问题吧,你只要微微含笑——“亲爱的,能跟我讲讲你小时候的事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