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对于“怒”有着精辟的论述,认为怒皆由气而生,气和怒是对孪生兄弟。由怒忿不平,而致怒火勃发。怒气会使“血气耗,肝火旺,怒伤肝”,这些常识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生气、盛怒而身亡者。俗话说:“一碗饭填不饱肚子,一口气能把人撑死。”
历史上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在恼恨暴怒之下,口吐鲜血而亡的故事人人皆知。世人的许多怒气大都来自贪欲与私心。邻里之间的争吵、路人之间的争吵无非为了一点小利,或受了一点小损害。如果能用一颗淡泊的心对待世上的功名利禄,怒气自然就小了,也就不会为了一点点得失而大发雷霆。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令自己生气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把发怒的心态转换为感激的心态,就能化怒气为祥和,达到高尚的精神境界。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智慧;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让你学会了忍耐;感激生命中所有结缘的众生,因为他们的存在使你的人生丰富多彩!
发怒,也就是生气,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有人解释发怒说,这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是人类最愚笨的一种行为。有的健康专家认为,发怒并不是由事件本身决定的,而是由你做出的选择决定的,这种选择是你根据自己的观点、解释、要求而得来的。
人们为什么会生气?有的心理学专家指出,每个人都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很难正视现实,而这也是引起生气的重要原因。
动不动就发怒,火气太大,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有人认为,发怒看似是对事情本身,其实跟抱怨一样,真正指向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心灵,是自己的身体。一个人发火,可能会伤着别人,但一定会伤着自己。
有一位妇人,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可就是改不了。她听说有一位得道高僧很有办法,便决定去向他求救,希望为自己谈禅说道,化解烦恼,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后,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见高僧不说一句话就把她锁在房中,气得破口大骂。她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便又开始哀求,可高僧仍置若罔闻。最后,妇人终于沉默了。
这时,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又怎么能心如止水呢?”高僧说完,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你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
“为什么?”
“生气也没用。”
“你的气并未消失,还积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说完,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高僧笑道:“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
第四次再看见高僧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没有回答,只是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说道:“什么是气?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它时,它便会消散。”
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当然是好。但现实中的人,很难有这种觉悟。近年来,有位韩国健康专家对发怒进行深入的剖析后告诉我们,怎么样不生气?那就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不要用自己的想法来想别人,这样会陷入自己思维的局限。
例如,和朋友约好了要在晚上几点见面。当然,我们自己是非常准时的,只是朋友在规定,甚至超出的时间都没有出现,而且连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没有。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不会生气呢?有人肯定会为这样的小事情生气。当然,有些人会争辩说,这是大事。守时是个诚信问题,诚信乃做人的原则问题,怎么能说是小事?事实上,人非圣贤。我们单论这件事,朋友迟到了,你好好地说,对方以后就会准时了。人改过,善莫大焉。可很多人,往往会等朋友来了数落一番,本来只有自己不开心,这样一来,双方都不开心了。
这是因为,我们总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或者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待这件事情。也许对方迟到真是有原因,没和你联系也是有原因的。
感悟与心得……
发怒,还是快乐,其实是由个人性格所决定的。苏东坡说佛印和尚坐禅时的样子像一堆牛粪,佛印听了,并不动气,只是置之一笑。因为佛印心中有佛,能够乐观豁达、淡定从容。相反,取笑或怒骂别人的,才是心中有牛粪。
现实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别人的言语或者行动而自寻烦恼,并且对别人的触犯耿耿于怀。
这其实彰显的是一种幼稚,说明他们不成熟,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发怒,还是快乐,其实是一种选择,如果不加以控制,发怒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伤身又伤心。你想拥有一个健康、幸福、成功的人生吗?那么首先学会控制心中的怒气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