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滚雷
闪电与滚雷
闪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夏天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突然出现一道白光,紧接着就是轰隆隆的响声。
闪电和响声,这是雷电的基本特征。在雷电发生的时候,还能看到它的形状,大多是“ㄅ”形,也有条状和片状,都是一闪而过,给人强烈的印象。
有一种奇特的闪电,总是飘飘忽忽的,缓慢地移动,能持续几秒钟,民间称它为滚雷,科学家叫它球状闪电。球状闪电是一个无声的火球,直径大多为0.1米至0.2米,消失的时候,可能有爆炸声,也可能无声无息。球状闪电不放白光,可能是红色、黄色,也可能是橙色,它有时会出现在高空,有时会出现在地面附近,甚至会穿过玻璃闯进建筑物,飘进密闭的飞机机舱里。
球状闪电捣的鬼
1 962年7月的一天,在著名的泰山上,一个球状闪电穿过紧闭的玻璃窗,钻进一间民房,缓慢地在室内飘动,最后钻进了烟囱,在烟囱口爆炸,只炸掉烟囱的一个角,震倒一个热水瓶。
在欧洲,一个雷声隆隆的夜晚,有人看到一个黄色火球从树上滚下来,黄色变蓝色,蓝色变红色,越滚越大,落到地面,一声巨响,变成3道光,向3个方向飞去,其中一道光击倒了一个人。
二百多年前,俄国科学家里奇曼研究雷电,重复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没料想一个球状闪电脱离避雷针,无声无息地飘在实验室内。
这个只有拳头大的火球在靠近里奇曼脸部的时候突然爆炸。里奇曼立即倒地死去,脸上留下了一块红斑,有一只鞋被打穿了两个洞。
球状闪电是怎么形成的
至目前为止,球状闪电是怎么形成的?还只能说“不知道”。曾经有科学家作过一些解释,但还没有统一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美国科学家提出来的,他们在北美洲平原拍下了12万张闪电照片,得出一个看法:球状闪电是从常见的闪电末端分离出来的,是一些等离子体凝结而成的。
另一种看法是苏联科学家提出来的。大气物理学家德米特里耶夫有一次巧遇,1956年,他在奥涅加河边度假。有一天傍晚,他遇上了暴风雨和雷电,突然他看到一个淡红色火球,在离地面一人高的地方朝着他滚来,火球边缘放出黄色、绿色和紫色的小火花,发出噗噗的声音。
火球滚到他眼前,拐了个弯向上升起,滚到树丛中消失了。德米特里耶夫由于职业敏感,立即采集了球状闪电经过的地方的空气,拿到实验室一分析,发现空气里的臭氧和二氧化碳增加了。
科学家的理论分析
于是,有些科学家就做了一些理论分析,估计球状闪电内部的温度达到1500℃至2000℃,在这样的温度下,空气中氮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不活泼变得活泼起来,并能与空气中的氧生成二氧化氮。同时,在2000℃高温下,也容易形成臭氧,臭氧很不稳定,又分解开来并放出能量,空气的温度迅速上升,人们就看到了火球。
实验证明,二氧化氮和臭氧两种气体同时存在的时间,为14秒至2400秒。这种说法可以归结为空气中存在着发光气体。
还有两种看法是:等离子层内的微波辐射;空气和气体活动出现反常。
在线小知识
球状闪电的行走路线,一般是从高空直接下降,接近地面时突然改向做水平移动;有的突然在地面出现,弯曲前进;也有沿着地表滚动并迅速旋转的,运动速度常为每秒1米至2米。
微波辐射是指物体辐射的电磁波波长在0.001米至1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微波与红外线相对,是物体低温条件下的重要辐射特性,温度越低,微波辐射越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