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难,因为人都是有伪装的,《六韬·选将》举了这样的15种例子:有的外似贤而不肖;有的外似善良,而实是强盗;有的外貌恭敬,而内实傲慢;有的外似谦谨,而内不至诚;有的外似精明,而内无才能;有的外似忠厚,而内不老实;有的外好计谋,而内乏果断;有的外似果敢,而内实是蠢材;有的外似实恳,而内不可信;有的外似懵懂,而为人忠诚;有的言行过激,而做事有功效;有的外似勇敢,而内实胆怯;有的外表严肃,而平易近人;有的外貌严厉,而内实温和;有的外似软弱、其貌不扬,而内实能干、没有完不成的事。人就是这样往往表里不一。因此观察一个人,不能只看其表面,要透过其表面现象透视其内心世界,这就是说要从表到里,看其是否表里如一,才能知其人面,亦知其内心。
而识别小人更为重要,有时,可能会因为得罪了小人而丧命。
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夷射,在接受国王的宴饮后,酒醉饭饱而出。此时担任王宫守门的小吏则跪请求说:“给我一点酒喝吧。”夷射斥责则跪说:“一个下贱的守门人也想饮用国王的美酒吗?滚开。”夷射走远后,则跪在门前将碗里的水泼在接水槽中,类似小便的样子。
天明以后,齐王出来对则跪斥责说:“昨天晚上,是谁在此处小便呀?”则跪回答说:“夷射,在这地方站立过。”齐王大怒,因此诛杀了夷射。
客观判断真伪,识别小人,对于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
唐高祖因为皇甫无逸是隋朝旧臣,十分地尊重和礼待他,任命他为刑部尚书,封为滑国公,历任陕东道行台民部尚书。第二年,升迁为御史大夫。当时,益州地界刚归附,刑法不够健全,官吏不法横行,贪赃枉法现象比较普遍。朝廷派皇甫无逸持节巡察,对官吏按规定该罢免的罢免,该升迁的升迁。皇甫无逸宣扬朝廷的法规恩惠,法令严肃,蜀地民众很是信赖他。有个叫皇甫希仁的官吏,见皇甫无逸专制一地,名声日高,很是嫉妒,就上书谗毁他,说:“我的父亲在洛阳。无逸因为他母亲的缘故,曾暗地里派我与王世充交往。”唐高祖认识到这是谗言,斥责皇甫希仁说:“无逸被王世充所逼迫,离开他的母亲归附于我。现在我对他的委任高于众人;他在益州为官清廉,名声又很好。这就引起一些小人心中不平衡,想诋毁他。实际上,这是离间君臣关系,惑乱我的视听。”于是,斩皇甫希仁于顺天门,派遣给事中李公昌前往益州慰问安抚皇甫无逸。不多日子,又有人告发皇甫无逸暗中与萧铣交往。皇甫无逸当时与益州行台仆射窦璡不和。于是,皇甫无逸上奏表自我辩解,并列举窦璡的罪状。唐高祖看了奏表后说:“无逸当官执法无所回避,这必是邪恶之徒嫉妒正直官吏,勾结起来诬陷他。”因此,命令刘世龙、温彦博前往调查处理此事。经调查,并无证据。因此,诬告者被诛杀,窦璡被罢黜。皇甫无逸在益州完成巡察使命返回朝廷,唐高祖安慰他说:“爱卿在益州立身方正,为官清廉,我很了解。有人多次诬告你,这都是因为你方正清廉引起邪恶之徒的嫉妒所致啊!”
在日常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和小人打交道,可是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又总不可避免地要与小人打交道。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时,务必多留几个心眼。但即使你比他强大,也最好不要与其发生正面冲突。仇视小人和与小人做正面斗争,足以显示出你的正义,但这不是保身之道。在实际生活中,小人无处不在,所以在与人交往中要能慧眼识小人,不要让小人阻碍了自己的前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