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博弈论推而广之,就不仅限于经济或政治领域,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甚至生命的演化,都可以看做是永不停息的博弈决策过程。
早上刚起床,就在洗澡与不洗澡而选择半天,洗澡吧肯定又迟到了,不洗澡吧比较受不了身上刚起床的味道,尤其套上一件洗得干净的衣服的时候,于是很多时候不是不想洗,而是在选择的时候,时间就过去好大一会了。
来到公司后,又在选择是坐电梯呢?还是走楼梯呢?坐电梯吧,不能从1楼爬到9楼来锻炼身体,爬楼梯吧从1楼爬到9楼后浑身热乎乎的,难受,爬得快了还出汗,爬得慢了既达不到锻炼效果又会迟到,于是在犹豫的时候电梯已经上满人了,你只能选择爬楼梯,或者连着来2班电梯就会好一点。
打开电脑后,又在选择是打开QQ呢?还是打开MSN呢?还是两个都不开?或者两个都开?一上午都在做选择,打开QQ吧,怕MSN人有事找不到你,打开MSN吧?怕QQ有人找你又看不到,可是都开了吧,又怕同时有好多人说话应付不过来,都不开吧,又觉得获取信息本来就少,这样似乎不妥,于是在做选择的时候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中午饭时间到了,又在选择是去食堂吃呢?还是去对面的饭店吃呢?还是订餐吃呢?去吃食堂吃吧,饭是比较难吃,但是非常便宜;去福丽特虽然略微好吃,但是花的钱好多;订餐吧,虽然不用去外面就在屋里吃掉,可是营养又不够,拿着不同的餐卡,好难选择啊,于是选择的时候时间又很快过去了,没办法只能选择去最近的地方吃了。
下午犯困时间到了,又在选择是泡咖啡呢?还是冲绿茶呢?泡咖啡吧,可以略微解决犯困,但是喝完之后杯子不好洗,还得带回家洗,冲茶喝吧,虽然清淡、下火、消毒对身体好,可是不够解困,喝了等于白喝。干脆不选了,买瓶矿泉水吧。可是买水的时候又要选择,是买体饮呢还是普通矿泉水呢?是顺便买瓶绿茶呢?还是买瓶可乐,要是买可乐是买百事还是买可口呢?
晚上下班了,又在选择是回家吃饭呢?还是在外面吃饭呢?在家吃饭吧虽然可以边吃边看电影,但吃完了还得洗碗;去外面吃饭吧,餐厅太吵,又怕不干净。吃爱吃的吧不能天天吃一个样;不吃爱吃的吧,还不如在家里吃。有个生活顾问应该会好一些,但是找生活顾问呢,是要找男顾问?还是女顾问呢?是找漂亮的还是丑的呢?漂亮的吧不踏实做事,但看着舒服;丑的吧可能踏实做事,但想起来就没胃口了。
人们每天从一早醒来就必须不断地作决定,我们日复一日决定早餐要吃什么,直到养成固定的饮食习惯;要不要到超市疯狂采购一番;要不要看场电影、散散步,甚至读一本书……这些都是小事情,还有更重大的:报考什么学校、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开展一项研究、如何打理生意、该与谁合作、做不做兼职、要不要辞掉工作、要不要竞争总裁的职位等,这只不过是人生中重大决策的几个例子。
在这些决策中,有些是完全由你一人作决定的(比如去不去散步),但是更多情况下,并不是你一个人在作决定——任何社会中,人都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不可能在一个毫无干扰的真空世界里作决定。相反,你的身边全是和你一样的决策者,他们的选择与你的选择相互作用。这种互动关系自然会对你的思维和行动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别人的选择和决策直接影响着你的决策结果,这种相互影响有时甚至是觉察不到的。事实上,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摆脱这种相互影响了,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联系紧密的社会中,是一张大网上的一个个结。
为了解释和理解博弈决策的相互影响,我们不妨看一看一个石匠的决策和一个拳击手的决策会有什么区别。当石匠考虑怎样开凿石头的时候,如果地质情况清楚,他不必担心石头可能会主动跳起来跟他过不去——他的“对象”原则上是被动的和中立的,不会对他表现策略对抗。然而,当一名拳击手打算攻击对方的时候,不仅他的每一招进攻都会招致抵抗,而且他还面临对方主动的出击。
在人与人的博弈中,你必须意识到,你的商业对手、未来伴侣乃至你的孩子都是聪明而有主见的人,是关心自己利益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被动的和中立的角色,一方面,他们的目标常常与你的目标发生冲突;另一方面,他们当中包含潜在的合作因素。在你作决定的时候,必须将这些冲突考虑在内,同时注意充分发挥合作因素的作用。
为了自己,也为了与他人更好地合作,你需要学习一点博弈论的策略思维。正是因此,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