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在日常生活中,得理不饶人、失理不道歉、无理搅三分的人大有人在,其实这都源于他们心中无“德”。一个有道德有追求的人,会处处为他人去着想、尊敬他人,因为他懂得“敬人者,人恒敬之”。一般说来,一个有道德的人,往往是一个知礼、守礼、行礼的人,他必定会时时处处都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来行事。一个缺德的人,他总会以自我为中心,损人利己,更谈不上尊重他人、施人以礼了,于是便“粗野、粗鲁、粗俗、粗暴”。所以说,礼仪是由道德决定的,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
一个有“礼”之人,往往会表现为谦恭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优雅得体的举止。在我们评价一个人是有“礼”还是“无礼”的时候,不只是考虑到他的外在表现,还会从道德层面来进一步评价他。有“礼”与有“德”相通,无“礼”与缺“德”相连。也就是说,我们把“礼”看成是教养的外在,“德”看成是教养的内在。
一位哲学家对礼仪做过一段很精彩的论述:“道德是一切礼仪的基础,只有具有高尚道德的礼仪,才真正具有效用。礼仪会使一个人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敬和好感。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就会被人看成骄夸、自负、无用和愚蠢。”“美德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凡是受到人家欢迎的人,他的动作不但要具有力量,而且要优美……无论办什么事情,必须具有优雅的方法和态度,才能显得漂亮,得到别人的喜欢。”这就是说,良好的礼仪能体现人的高尚的道德修养,使他获得人们的尊敬;当然,也只有具有道德修养的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
所以,加强礼仪修养绝不仅仅是背诵几条礼仪规则,也不是上几节培训课、读上两本书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升自我精神境界。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一个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曾子听了后,明白了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的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知识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因此,礼仪培养有更深层的含义,它需要我们从内在的道德修养做起,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修养和礼节的表现和谐统一起来,达到礼仪培养真正的目的。否则只记着礼仪的规则,机械地照搬照做,表面看起来是符合了礼仪的标准,但事实上很难给人愉悦的感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