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1874~1961年)一生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和俭朴廉洁的美德。
陈嘉庚曾是东南亚最大的企业家,20世纪20年代,他的总资产就达到了1200万新加坡币,堪称“富可敌国”。他曾经慷慨地捐出上千万元来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兴办教育事业,而他自己的生活却非常俭朴。
陈嘉庚为集美和厦门大学兴建数十座雄伟的高楼大厦,但他在集美的住宅却是一所简朴的二层楼,既小且暗,办事不便,但他十分怡然。他的家具用品都很古朴,外衣、裤子、鞋子、袜子全都打补丁。晚年时期,他为自己规定的伙食标准即每天五角钱,经常吃番薯粥、花生米、豆干、腐乳加上一种鱼。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
点 评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是一种美德,它不仅是一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陈嘉庚用行动告诉了人们,真正的节俭是让人永记于心的。
现代社会,物质比以往丰富很多,但很多人却忘了“节俭”对自身、对社会的重要性。从生活的细节处看,随手扔掉没有吃完的食物,水龙头随意开着不去关,这些浪费粮食、浪费资源的习惯让人很痛心。试想想,在贫困地区,你随手扔掉的一个馒头可是一个孩子的一顿饱饭。如果人人都节俭,珍惜粮食、资源,爱护所处的大环境,世界是不是会更明亮、美好呢?
名人名言
俭,约也。——《说文》
君子以俭德避难。——《周易·否》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俭于财用,节于衣食。——《韩非子·难二》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今先君俭而君侈,令德替矣。——《国语·鲁语》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