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的淮阴侯韩信是西汉时期一位叱咤风云的战将,这位盖世英豪在早年时也曾忍受了不少奇耻大辱。
韩信本是淮阴人,出身贫寒,当时有个年轻屠户很看不起韩信,当众侮辱韩信,他说:“如果你不是胆小鬼,就刺我一刀;要是你不敢刺我,那就承认你是胆小鬼,从我的胯下爬过去吧!”韩信把那年轻屠户看了好一会儿,又想了一想,居然真的低头俯身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无能。
后来,项梁率兵起义,韩信拔剑从军,投靠汉军之后被萧何全力保举给刘邦做了大将,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他被封为王侯后,任用当初的屠户做中尉,并向诸将说:“当年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掉他吗?可杀了他也没什么意义,反会惹出事端。因为我忍气吞声,我才立志求强,成就今天的功业。”
点 评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韩信当时选择忍胯下之辱,是因为他心里藏有天下,不愿因小失大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中,这也是一种高出常人的智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基调,“和为贵,忍为高”。所以言忍,在于大小之间的正确选择。小节与大节之间,须忍小节而成大节。小失与大得之间,须忍小失而全大得。就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也有和客人发生争执的时候,这时忍一时之不快对客人以礼相待,便是一种维护酒店声誉的做法,是“全大得”的行为。
名人名言
必有忍,其乃有济。——《尚书·君陈》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朱衮《观微子》
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 程颐
忿欲至前能小忍,人人内心期有颐。—— 陆游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林逋《省心录》
孔子之忍饥,颜子之忍贫,闵子之忍寒,淮阴之忍辱,张公之忍屈,娄公之忍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 白居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