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股市大亨》

《股市大亨》

时间:2023-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约翰 ·特雷恩,著名财经作家,他所著的 “MoneyMasters”系列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特雷恩不得不得出结论:“在这方面没有一定之规。 ”在《股市大亨》中,特雷恩专门以一章的篇幅来阐述现在与过去发生巨变的投资风格,并试图归纳出一二,为我们提供一个成功投资的指引。

 

 

约翰 ·特雷恩,著名财经作家,他所著的 “MoneyMasters”系列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还是纽约特雷恩史密斯咨询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被认为是最大的为私人客户服务的专业投资咨询公司。他在《华尔街日报》、《福布斯》、《纽约时报》等报刊撰写过数百篇专栏文章。

1980年,约翰 · 特雷恩出版了《金融大师》。当时书中提到了许多投资大师,但现如今他们多数已退出了舞台。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新的金融奇才显山露水、初露峥嵘——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一些超凡新奇的投资技术的实践者。对擅长描写金融故事的特雷恩来说,现在是到了“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了。

英雄是谁?谁是英雄?以特雷恩的眼光,他们应当符合如下条件:股市中的“超级股民”;投资市场上的“常胜将军”;以智慧和胆识演绎过不可思议的财富神话;以及要在《金融大师》里没有出现过的。所以,在作为《金融大师》姊妹篇的《股市大亨》里,特雷恩最终评点到的英雄有吉姆 · 罗杰斯、迈克尔 · 斯坦哈特、菲利普 · 卡雷特、乔治 · 索罗斯、乔治 · 米凯利斯、约翰 · 内夫、拉尔夫 · 万格、沃尔特 · 卡伯特、彼得 · 林奇。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所面对的世界和市场与《金融大师》里那个年代已不能同日而语,新的时代呼唤新的领袖、新的方法,这就意味着,像沃伦 · 巴菲特、菲利普 · 费希尔、 T.罗 · 普赖斯和拉尔夫 · 万格为代表的那一代“金融大师”们的投资风格注定要有所改变(要不就是过时),而这也正是特雷恩要通过《股市大亨》记录的重点所在。

“我们在本书中发现的技巧可以被称为搜索不懈( relentless pursuit):不断扫描股票市场寻找新的短线投资目标进行短期投资,而不是寻找长线投资目标并打算长期持有。 ” 特雷恩通过对乔治 · 索罗斯等“股市大亨”的观察,发现他们往往喜欢在趋势反转时入市,

Image

并设定一个卖出股票的目标价位。此外,这种手法通常伴随着投资组合的高换手率。由于高换手率需要高的交易成本投入,因此他们在投资时始终遵循买弱卖强的原则。为了更好地说明现在与过去投资风格的区别,特雷恩特别制作了一张表格,按他的说法这两种风格分别代表了搜索不懈交易者和长线投资者,而其典型代表则分别为乔治 · 索罗斯(或彼得 · 林奇)与沃伦 · 巴菲特。

因为有了风格上的变化,于是在一些具体的投资技巧和方法上也有了发展。例如,在发现趋势性变化的方法上,《金融大师》中提到的罗伯特 · 威尔逊、 T.罗 · 普赖斯他们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新的趋势,对此,他们称之为“适合生长的肥沃土”(fertile fields for growth)。而到了《股市大亨》,以彼得 · 林奇为代表,他采用的是不断和公司管理层沟通,从他们那里了解他们公司或行业发生的变化。又譬如在投资领域,过去投资的都是金融、工业、农场等传统领域,而现如今许多优秀的投资者把注意力放在了浮世绘、贝壳雕刻品、非洲雕塑、剪影、民间绘画等艺术品上,大大拓展了投资领域。另外,在市场时机的选择上,差异更加明显,而这种差异不仅针对过去和现在,也体现于现在投资大师之间。正如特雷恩所写:“靠预测市场大势涨跌进行投资如何?在这点上,大师们存在分歧。乔治 · 索罗斯、迈克尔 · 斯坦哈特、菲利普 · 卡雷特、约翰 · 内夫以及前一批大师中的沃伦 · 巴菲特和本杰明 · 格雷厄姆,能够而且的确在根据市场整体走势进行资产配置。而另一方面,彼得 · 林奇和拉尔夫 · 万格以及前一批大师中的菲利普 · 费希尔和约翰 · 邓普顿却相信这种策略通常无利可图。”最后,特雷恩不得不得出结论:“在这方面没有一定之规。 ”

在《股市大亨》中,特雷恩专门以一章的篇幅来阐述现在与过去发生巨变的投资风格,并试图归纳出一二,为我们提供一个成功投资的指引。不过正像他本人把投资视为“一门艺术”,而艺术本身是无法单纯靠观念灌输、知识传达、方法教授所能掌握的。为此,特雷恩专门引述了经济学家保罗 · 萨缪尔森的一段话,后者曾说:“里根时代三个最突出的经济特征是高税收、巨大的贸易逆差以及高企的真实利率。不过,这三个特征事实没有一个在 1980年被预测到。 1987年的大崩溃曾被普遍认为将使美国的经济增长止步,而事实上此后美国迎来了大繁荣时期。”特雷恩无非是想借萨缪尔森之口告诫那些以为阅读过《金融大师》、《股市大亨》后就能一夜致富的人们,不要心存侥幸、抱有幻想,“那些法则和抽象在现实世界不可能带来超常的收益”。要想获得投资成功,你必须对你持有的所有股票了如指掌。因此着眼于特殊性,让别人为一般性、法则和简化忙去吧。很明显,特雷恩是想告诉我们,那些成功的投资大师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死死抱住几个概念、原则和条条框框,而是专注于具体问题,脚踏实地。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样道理,尽信大师,不如无师,股市大亨也概莫能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