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全人类奉献一生的高尚道德和情操

为全人类奉献一生的高尚道德和情操

时间:2023-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月3日德意志帝国对法宣战,很快德军直逼巴黎。为了安全,居里夫人按政府指令将所贮存的镭转移到波尔多。在红十字会、全国伤病员救护会等机构的帮助下,各界人士慷慨捐赠,居里夫人提出的一个庞大的救护计划很快得到落实。她的高尚品德深深地影响了下一代。居里夫人并没有放弃她的研究,战争结束后随着职员和学生们陆续复员,她在镭研究所的实验室重新恢复走上正轨。

1934年居里夫人经受长期恶性贫血折磨后去世,在1935年11月23日纽约洛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爱因斯坦在悼词中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严于律己,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3],p256)

在前面的章节中,读者已可领略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和科学成就,本节将从几个侧面来进一步展现居里夫人的高尚道德和情操。

一、开赴前线的居里夫人

1914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逐渐弥漫整个欧洲。8月3日德意志帝国对法宣战,很快德军直逼巴黎。为了安全,居里夫人按政府指令将所贮存的镭转移到波尔多。到了波尔多完成转移任务后,她决定再返回巴黎。周围的人都表示惊讶和钦佩,因为当时不少人正从巴黎逃离,而居里夫人这个波兰女子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和那些已入伍参战的同事们一样,她要到前线去为她的第二祖国服务。

很快她发现法国对这场战争并未作好充分准备,尤其在救护伤员方面组织工作跟不上。于是她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立即投入为军队医院组织X射线检查和组建医疗站。一开始她只是将各实验室和贮藏室的X射线设备集中起来,建立了几个X射线医疗站,显然这远远不及救护需要。在红十字会、全国伤病员救护会等机构的帮助下,各界人士慷慨捐赠,居里夫人提出的一个庞大的救护计划很快得到落实。在法国、比利时之间的战区以及法国其他战地,总共创建和改造了200多个X射线医疗站,并装备了20辆流动X光医疗车,哪家医院需要,就立即赶到,其中一辆为居里夫人专用,由她亲自驾车了解各医疗站和医院的情况。当时X光技术人员奇缺,1916年居里夫人建议由镭研究所人员负责培训,在整个战争期间一共培训了150名放射科技术人员和护士,他们为战地救护做出重要贡献。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1879—1955)([6],p271

心语 正是这种对社会、对人类的强烈责任感给了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宏大的胸怀、高尚的人生观,以及为科学事业孜孜不倦、奋斗终生的强大动力。

图4-6 居里夫人与其大女儿艾莱娜在做实验(1925年)

战争开始不久,居里夫人的大女儿艾莱娜一边在巴黎大学学习,一边帮助母亲做各种战地服务工作。艾莱娜很快学会了X光照相,居里夫人把她派到一些战区独立工作。女儿同样工作出色,受过嘉奖,获过奖章。居里夫人很重视家教,她对两个女儿从小就培养她们热爱事业、不求享乐和独立工作。她的高尚品德深深地影响了下一代。大女儿后来成为原子核物理学家,与其丈夫一起利用核反应产生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于193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芙日后成为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是《居里夫人传》的作者。

在战争期间,居里夫人同其他医务人员一样过着极其辛苦和劳累的日子,常没时间吃饭,晚上有时睡在露天的小帐篷里。这绝对吓不倒曾在顶楼里受过严寒天气考验、有过在冬冷夏暖木棚里艰难实验经历的居里夫人,她很快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英勇战士。后来她和女儿艾莱娜只要一回忆起当时奔赴各个救护站的情景时,两人总是又愉快、又兴奋。居里夫人回忆说:“我们与各个医院及救护站的医生护士相处很融洽,他们中的女性尤能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大公无私,我和女儿对她们钦佩不已,常常以她们为榜样,鞭策自己去克服一切困难。正是这种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使得我们大家相处得犹如亲朋好友,彼此帮助,顺利地完成种种任务。”([1],p49)

值得一提的是,艾莱娜的回忆中讲到在战争开始头几个月中曾发生过一件动人的事。有一天,居里夫人对艾莱娜说:“政府要求个人捐助金子,并且不久就要发行公债。我想把我所有的一点金子献出去,加上我的那些对我毫无用处的科学奖章。还有一件事,纯粹因为懒惰,我把第二次诺贝尔奖金仍旧留在斯德哥尔摩,还有瑞典币。这是我们财产的主要部分。我要把它提回来买战时公债,因为国家需要它。”([2],p320)女儿当然同意。于是瑞典币换成法郎,接着变成公债、“国民捐款”、“自动捐献”……当时法兰西银行的收款员接受了金子、接受了钱,但是拒绝将那些代表荣誉的奖章送去销毁,居里夫人只好收回,但并没感到高兴,她认为这种拜物主义是荒谬的。

1918年11月11日战争结束,德意志帝国投降,法国获胜,她的祖国波兰也在这一天独立了。欧洲各国人民同声庆祝他们的胜利,居里夫人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但是战争也给居里夫人带来新的困难,战争搅乱了她的科学工作,消耗了她的身体、健康。交给国家的钱,正如她早已预料的,最终全部贡献给战争,已经50岁的她又差不多成了穷人。居里夫人并没有放弃她的研究,战争结束后随着职员和学生们陆续复员,她在镭研究所的实验室重新恢复走上正轨。同时,她还根据战争期间的经历,尤其是X光照相技术在医疗检查中的应用,写了一本《放射学与战争》,书里颂扬了科学发现的重要性和对于人类的价值,以激励人们更有信心投入到为全人类服务的科学研究中去。

二、华沙镭研究院的建立

波兰解放以后,居里夫人心中萌生了一个宏大的计划,要将华沙的镭实验室扩大,创建一个镭研究院作为科学研究和癌症治疗的中心。但是长期被奴役和战争的创伤使重建新的波兰困难重重,尤其缺乏财力和专门人才。可是,居里夫人的爱国热情和强烈愿望很快得到波兰政府、波兰各重要学会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她的姐姐布罗妮雅虽已上了年纪,但还是奋起帮助妹妹,在姐姐的策划下,不久波兰全国有关的传单和印着居里夫人头像的邮票传遍全国。在成千上万的明信片上印有“为建筑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基·居里研究院买一块砖!”,上面还影印了居里夫人亲笔写下的宣言:“我最热烈的希望,是在华沙也创设一个镭学研究院。”([2],p361)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募捐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1925年,居里夫人再次来到华沙为这个研究院奠基。华沙市民的慷慨捐款使她深受鼓舞,她的这一爱国梦想又将实现。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共和国总统砌了研究院的第一块砖,居里夫人砌了第二块,华沙市长砌了第三块……

居里夫人和布罗妮雅两人把大部分积蓄用在这件工作上,但还缺款购买治疗癌症所必需的放射性镭。居里夫人没有失去信心,想到可向曾经在1921年慷慨帮助过她的美国女实业家W.B.梅乐内夫人求助。那是大战后居里夫人的实验室刚恢复工作,但缺少资金,梅乐内夫人出于钦佩和赞赏居里夫人毫无保留地将镭的发现奉献给全世界人民的伟大精神,在美国发动全国妇女捐款,成立“玛丽·居里基金会”,把募捐来的钱买了一克镭赠给居里夫人作为科研之用。这次,梅乐内夫人在了解了居里夫人忠诚的爱国之心后深受感动,再次在美国募款购买了一克镭,代表美国人民赠与居里夫人以筹建华沙镭研究院。

1932年5月29日,已经65岁的居里夫人来到华沙出席了庄严的华沙镭研究院的揭幕典礼。实际上在揭幕典礼前几个月,这里已经开始用放射治疗法为病人治病。这也是居里夫人最后一次回到祖国,她的伟大梦想终于实现,她感到无比欣慰。

三、研究成果贡献给全人类

镭的发现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而且在医学上有重大作用,尤其可治疗癌症病人,因此世界各国相继希望发展制镭工业。1902年的一天早晨,居里夫妇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一些打算创立制镭业的工程师们的信件,请求他们提供如何从矿石中提炼出镭的相关资料。是否马上毫无保留地提供呢?事实上,在居里夫妇发现镭的重大功用后,曾有一些好心人提醒他们,镭工业获利不菲,可申请专利从中获取应得的利益。这可以说是在贫穷和财富之间的一个选择!对此,居里夫妇的回答非常坚决:“我们不能这么办,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2],p221)

图4-7 老年的居里夫人

在居里夫人的自传中,她明确表示:“皮埃尔和我,一向都是拒绝从自己的科学发现中获取任何物质利益的。因此,我们毫无保留地把提取镭的方法立即公之于众。我们既没申请专利,也没向利用它来牟利的企业家提出过任何权益方面的要求。提炼、制取镭的方法极其复杂,我们详细地公布了它。可以说,正是由于我们如此迅速而详尽地公布了这种复杂而精细的提炼方法,镭工业才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1],p57)

居里夫妇也把他们提取的镭全部赠送给实验室作研究。他们就是这样在贫穷和财富之间作了无私的选择。在后来的回忆中,居里夫人还写下了对人生的看法:“人类毕竟也不能缺少具有理想主义信念的人,他们追求大公无私的崇高境界,无心去顾及自身的物质利益。这些理想主义的人因为无意于物质享受,因此也就没有物质享受的可能。”([1],p58)

居里夫人就是这种具有理想主义的伟人,她不谋私利,毫无私心杂念,把一生完全奉献给为全人类服务的放射性研究事业。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的伤害,加上年老时仍坚持每天到镭研究院工作,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使居里夫人的健康状况与日俱下。1934年5月的一个中午,她在实验室工作,由于发烧实在坚持不了,只能提早回家。从此她再也没能回实验室,而且病情越来越重。她的病症是一种发展很快、持续发烧不退的再生障碍性恶性贫血,真正的“罪人”正是镭。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病逝。1934年7月6日下午,没有仪仗,没有演说,她被葬于巴黎梭镇,与皮埃尔在同一墓地。她的哥哥约瑟夫和姐姐布罗妮雅向居里夫人墓地洒上从波兰带来的泥土。一年后,玛丽去世前完成的巨著《放射性》(两卷)出版,又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