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出生在书香门第,11岁随父移居香港。谁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4岁时其父病故,家境落魄。为了全家人的生计,李嘉诚被逼辍学,负起全家的生活重担。从此,就开始了他的从商生涯。
一、书香门第 学识艰辛
1928年7月29日(农历6月13日),李嘉诚出生在广东省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的一座古宅里。他出身于书香世家,深厚的家学造就了他一生的优秀品德。他从小刻苦学习,国学扎实。
据李氏族谱,明末清初,一世祖李明山,为避战乱,举家由福建莆田迁至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州市)。家史再往前溯,李氏家族的祖先在中原。从一世祖李明山定居潮州,传至李嘉试这一辈,正好第10世。
李氏家风,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李嘉诚曾祖父李鹏万,是清朝甄选的文字八贡之一。
李氏家族是当地的望族,家门之前有一座3米高的碑台,上插贡旗,深得四乡村人敬重。
祖父李晓帆是清末秀才,未进仕,闲居村野。20世纪初,正值中国饱受列强欺侮,西学渐进的时代,饱读四书五经的李晓帆,毅然随伯父李云间、李云梯东渡扶桑留学,有学商科的,有学师范的,学成回国后,在潮州、汕头从事教育工作。
李嘉诚父亲李云经,走的也是治学执教之路。李云经从小聪颖好学,孜孜不倦,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1913年(15岁)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金山中学,1917年毕业时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名。时值家境贫寒,无资供他升读大学,李云经受莲阳懋德学校之诚聘,开始了执教生涯。
他教学有方,赢得上司的赏识及当地群众的好评,于1935年春,被聘请为庵埠宏安小学校长。1937年,又转聘为庵埠郭垄小学校长,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凭藉嚣张的气焰及先进的武器,逐步侵占了中国的半壁山河。潮州沦陷,才举家辗转到香港。
少年时代的李嘉诚,童年是在潮州度过的。潮州人的聪明勤劳、爱打爱拼的品质,在李嘉诚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3岁时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咏诗诵文,是李嘉诚童年时代的最佳娱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李嘉诚正是在这些启蒙读物中,最早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5岁那年,李嘉诚在父亲的引导下,祭拜孔圣人,进了潮州北门观海寺小学念书。学堂是观海寺的庙产,诵经声与读书声此起彼伏。
李氏家族的古宅,有一间小小的藏书阁,线装古籍层层叠叠排放在书架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日放学回家,李嘉诚便泡在藏书阁,孜孜不倦阅读诗文。他涉猎甚广,《诗经》、《论语》、《离骚》、唐诗、宋词、元曲……他还喜欢文天祥、陆游、岳飞、辛弃疾等人的诗词,深深地领悟到其问的真谛与忧愤。
李云经失业一载后,仍未找到教职。当时,大陆烽火连天,兵荒马乱,香港却是太平盛世,一派祥和繁荣,成为战时大陆人的避难所。李云经的妻弟庄静庵是香港的殷商。李云经与妻子庄碧琴商议多日,决定前往香港投奔庄静庵。
1940年冬天,李嘉诚和弟弟李嘉昭、妹妹李素娟,随父母踏上艰难的旅程。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10多天,终于来到目的地——香港。
二、严父早故少年早熟
祸不单行,父亲李云经因长年劳累、贫困、忧愤。不幸染上了肺病,在家庭最需要他的时候却病倒了。
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儿子能继续学业,疾病缠身的李云经坚决拒绝求医治疗。医生给他开了药方,他不去取药,目的只为了能省下几个医药费,来帮助儿子继续学业。
李嘉诚的舅舅知道了这件事情,实在忍不下去了,便“强行”将自己的姐夫送进了医院,又哪里想到,早已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李云经仍是偷偷地把药钱省下来,这时的他早已忘却了自己的生命,而把全部希望寄托到儿子的身上。李嘉诚直到现在,每每回忆起此事,仍旧泪水潸然。
回忆起往事,特别是父亲住院治疗的情景,给他留下深深的印象。
每天一等到放了学,他便急匆匆地奔赴医院,守护在父亲的病床前,紧握着父亲的手,向他汇报着自己的成绩,老父脸上洋溢着宽慰的微笑。
1943年冬天,李云经走完他坎坷的一生,离开了这个动荡纷乱的世界。他知道未成年的儿子,未来更需依靠亲友的帮助,同时又不希望儿子抱有太重的依赖心理,临终留下“贫穷志不移”、“做人需有骨气”、“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的遗言。
父亲的谆谆教诲铭刻在李嘉诚的心中,伴随着他走向自己辉煌的事业。
李父逝世的那一年,李嘉诚才14岁。14岁,对于常人正是在享受蓉父母无尽的呵护、疼爱,心里、脑里充满着天真烂漫的美好时代。对于李嘉诚则不然,父亲辞世,自己的弟妹年龄尚小,而母亲又是一个柔弱的家庭主妇,那时的社会动荡不安,世态炎凉,真可谓:冬家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这一切,都促使李嘉诚不得不早熟。
就是因为对父亲临终前的承诺及对家庭的责任感,年仅14岁的李嘉诚在父亲离开人世之后,谢绝了舅舅想继续供他上中学的好意,断然地结束了自己的学业。他知道只有辍学才能找到一门职业,才能挣到钱,而只有挣到了钱,才能养活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妹妹。
残酷的生计,迫使李嘉诚放弃了当一个教育家的理想,由此可见,李嘉诚从商实在是身不由己,逼上梁山。这也许就是时世造英雄。
李嘉诚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商海搏击之后,终于成为香港首富、世界华人首富。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人生遭遇的反作用力是多么巨大,我们因此可以得到启迪:我们应该正视并且利用人生的挫折,甚至应该自加压力,挖掘出自身的巨大潜能。
此外,父亲的熏陶和遗训,李嘉诚永志不忘,并延伸为从商的准则。李嘉诚是有口皆碑的儒商。
因此,李嘉诚在香港乃至国际商界树立起良好的大家风范,因其恪守商业道德而赢得了很高的信誉。这千金难买的信誉又回馈了李嘉诚无数的生意和财富。
这样一个赚钱谋略是间接的,是战略性的,但比直接战术性的赚钱更具威力。因为这样的赚钱术不是一桩两桩的生意,而是延续不尽的生意根基。
要具备这样的一种经商谋略,就必须拥有海阔天空般的胸怀和“一览众山小”的高瞻远瞩的目光。
李嘉诚的舅父当时对于他当时要中止学业,谋生赚钱也并没有表示异议,他说,他自己本人也是读完了私塾,10岁时便远离自己的父母而远赴广州闯天下的。按理说,这时的李嘉诚如果要进他舅舅的公司做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庄静庵却并没有开这个口,让他在自己手下干。对于舅父的这一心理,李嘉诚当然再明白不过了,这就是:他今后的生活必须靠他自己。
庄静庵似乎显得太不近人情、太无情无义了。
但正是这样,才把李嘉诚逼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由一个最初最低层的打工仔一跃成了超级富豪。从这一点上看,那时舅父的“无情”,又胜过“有情”。
在父亲和舅舅庄静庵的指引下,在残酷生计的逼迫下,年仅14岁的李嘉诚不得不早熟,开始他从商的第一步。
三、欲善其事先磨其器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当初李云经的举家迁移,就没有今日的李嘉诚。
自从李家到了香港,李云经对儿子的教育大有改变。
他不再以古代圣贤的言行风范训子,不再按四书五经的做法要求他,而是要求李嘉诚“学做香港人”。我们从李云经身上,可以看出潮汕人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有多么地强。他们不论漂泊到世界哪一个角落,都能够很快地与当地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及他们的后代,把根留在了故土。永不忘自己是潮汕人。
在香港这个商业社会中,世态炎凉,人情冷漠,拜金主义盛行,钱财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李云经针对现实,携长子李嘉诚果断地走出了象牙塔。
首要的交际工具是语言。
香港的大众语言是广州话。广州话属粤方言,潮汕话属闽南方言,彼此互不相通。在香港,不懂广州话寸步难行。
香港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这是香港社会的一种重要交际工具。
李云经要求李嘉诚必须攻克这两种语言。一来立根香港社会,二来可以直接从事国际交流。将来假若出人头地,还可以身登龙门,跻身香港上流社会。
李嘉诚把广州话当一件大事对待,他拜表妹表弟为师,勤学不辍。他年纪轻,很快就学会一口流利的广州话。
困难的是英语关。李嘉诚进了香港的中学念初中。香港的中学,大部分是英文中学,即使是中文中学,英文教材也占半数以上。
这正是港英政府推行殖民化教育的结果。但从客观上讲,有助于提高港人商业文化的素质。
香港之所以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与整个港人的整体英语水平是断然分不开的,掌握了英语,就能够更多更快更直接地接受西方文化,从而更好地从事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来港求学的李嘉诚再也不是什么学校骄子,他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就如同在听天书,不知讲些什么。而其他的同学呢?他们自小生在香港,长在香港,英语也就是第二母语,自小就开始了对英语的学习,李嘉诚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不足,正由于这些,他总感到很自卑,从心底冒出丝丝凉意。
李云经询问儿子上学的情况,他说:“在香港,想做大事,非得学会英语不可。”
李嘉诚点点头,领会父亲的苦心。且不论个人的前途,就凭学费来之不易这一点,他也会以苦读上进来报答父恩母爱。数十年后,每当李嘉诚回忆父亲生病不求医,省下药钱供他读书;母亲缝补浆洗,含辛茹苦维持一家生计……李嘉诚都不禁神色黯然。
那时的李嘉诚为了学英语,几乎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不仅上课学,就是放学路上,还一边走一边背英语单词;夜深人静,明月高照,为了不影响父母的休息,为了自己的学习,他悄悄地一个人拿着书静站于路灯下学英语;天刚吐出亮光,他早已起身离床口里念念有词了。
即使到了后来,由于他的父亲不幸染上疾病去世,他不得已辍学到茶楼、到中南钟表公司去做学徒工,仍然没有忘记他的英语。一天下来,经过了10个小时的辛苦劳动之后,李嘉诚也从没有让自己躺下休息片刻,他坚持每天业余学习英语。
功夫不负苦心人。几年后,李嘉诚熟练地掌握了广州话和英语这两门语言。
在晚年,年逾古稀的李嘉诚接受采访时还说:“我每天晚上都要看英文电视,温习英语。”
在日后的商战风云中,广州话和英语使李嘉诚受益匪浅。
不能说语言与经商风马牛不相及。
试想,如果不懂广州话,且不说难以在商场自由交往,就是生存质量也要大打折扣,赚钱又从何谈起?
英语更给李嘉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巨大财富。长江塑料胶厂创业便说明了这一点。那时李嘉诚完全是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外商进行商务洽谈的,从而为长江塑料胶厂迎得了不少的客户,接收了不少订单。也正是由于这些,才使李嘉诚一跃成为了世界屈指可数的“塑胶花大王”,而其契机却是由于李嘉诚经常读英文版的《塑胶》杂志从而得到如此宝贵的信息的。至于说后来李嘉诚所经营的跨国大规模商务,更是无一离得开英语的。
退一步让我们假想一下,如果说李嘉诚自始至终都不懂英语,而只会说他的潮汕话,那么他的商业活动根本就无法达到今日的辉煌,而只会局限于潮汕籍的商人中。就是他同样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那只是有限的成功,是根本无法与现在相比的。
无独有偶,笔者联想到一代赌王何鸿燊的发迹,也缘于浯吉。
与李嘉诚相似,何鸿燊因为港日之战爆发、香港沦陷而逃到澳门。
何鸿燊出自名门之后,因其操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而得以到联昌公司任秘书之职。业务往来中,时常要跟葡、日商打交道,何鸿燊深感仅懂英语会错过很多生意。于是,他白天上班。晚上到夜校补习日语和葡萄牙语。
何鸿燊学习日语和葡语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又兼他用心揣摩学习的诀窍,苦读半年之后,他就掌握了日常的日、葡会话用语。
当时,联昌公司正缺少掌握中、日、英、葡4国语言的人才。聪明的何鸿燊正是看到这一点,并通过一番努力,才取得了这把通向成功之门的钥匙。
联昌公司的头头们,十分赏识他的才干。一年后,何鸿燊就由秘书变为公司的合伙人。那时,他年仅21岁。
不久,何鸿棠成为公司赚钱的重臣,分红高达100万元。他从联昌公司掘得发迹的第一笔资金。
(故事请参阅冷夏著《一代赌王——何鸿燊传》。)
无论从李嘉诚身上,还是从何鸿燊来看,都可以看到:以不赚钱处赚大钱,乃是商业上的上乘法则。
四、谋职无门 设摆书摊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古代圣贤孟子的箴言,不仅仅是李嘉诚一生的写照,更是他历经千难万苦败而不馁的精神支柱。李嘉诚幼时跟父诵文,对此早已熟知,更是牢记于心。少年丧父之后,自己独立谋生,此言更是他时时鞭策自己努力前进的动力。
“香港少寒冬,一有冷死麻雀冻死翁。”
1943年冬,正是香港少有的寒冬。北国的风,翻越南岭,掠过珠江平原,直扑香港。日治时期,市景本就萧条,寒冷降至,街上行人愈加稀落。
但正是在这样一个缺衣少食,人人自危的日子里,没有任何人会注意到正行走于大街上的李嘉诚母子。母亲庄氏正在领着幼小的儿子嘉诚沿街挨门挨铺地寻找工作,他们已经这样整整行走了一天,寻问了一路。但从母子二人那沮丧的脸上,答案不问而知了。
夜幕早已降临,整座城市现在也笼罩在灯光下了。那时由于日军实行灯火管制,而且燃料短缺,街灯要等到天实在太黑了方才燃亮。从酒楼饭铺里面,不时地飘来阵阵酒菜香,李嘉诚饿了一整天的胃腹在饭香的刺激下一阵阵痉挛。早上他们吃的是菜叶煮稀饭,那仅有的食物也早已经消耗殆尽了,现在饿得前心贴后背了。
“阿诚,你饿了吧?妈妈去给你买糯米鸡吃。”母亲看着幼小的儿子心疼地说,这时在她身上也只有仅存的几块零钱了。
“阿妈,不用了,我不饿。”李嘉诚毅然地拒绝了母亲。他明白他们现在的境况。更清楚现实的残酷,如果他不能找到工作,莫说糯子鸡,就是一一日两顿的稀粥恐怕都没有了。
母亲实在不忍再看儿子惨白的脸和那双坚定的眼神,她微微偏过了头,泪水早已夺眶而出,沿着双颊往下淌。
母子二人步履蹒跚地回到家,李嘉诚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再也没有力气动一下了。母亲则把在路上捡回来的烂菜叶用水洗净,生火煮粥了。
舅父进来了,他为一家人带来了一小袋粮米,顺便质问了一下一家人的起居生活,然后转身就走了。在他的心里早已清晰明了:姐姐和外甥在外面找了一天的工作。也早已看出他们的劳累与结果,但他却只字未提。
第二天天刚亮,李嘉诚就独自外出找工作了。他实在不忍心让已辛苦的母亲再伴随他去找工作了,一个人一拐一拐地寻觅……
就这样,李嘉诚靠一双脚行遍了港岛的整个大街小巷,走过了每一个铺子,却求职无门。双脚跑得破了长,长了又破,早已结了厚厚的一层茧子。白眼冷语,更是深深地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十四岁的李嘉诚初闯社会,就遭受到了太多的辛苦和委屈。
后来,他听母亲的话,去找一个同乡长辈帮忙。不料,他按图千辛万苦寻到的却是一家倒闭的空店。
因此,李嘉诚就冒出一个想法,到银行去求职。
他的想法是,银行是做金钱生意的,银行不会没钱,当然不可能倒闭。
这个想法在我们现在看来也许是很幼稚的,但小小少年的这一思维轨迹,让我们寻找到了商业天才巨子的源头。细细探究,不无启迪。
少年时的李嘉诚就已显示出了他的与众不同,迫于当时他低微的社会地位,根本就不能让人注意到他。当他好不容易在茶楼开始第一份工作时,还时常利用短暂的空闲默读英语单词。他怕遭茶客耻笑和老板的训斥,总是靠着墙角,快迅地拿出早已写好的长片来看一眼。他深深地知道眼下吃饭比求知更重要,他给自己定下了最低目标——不遗忘学过的单词,学完初中课本。
大凡成大器者,聪明是其一,重要的还是勤奋。
那时的李嘉诚虽然年少位卑,但是骨子里却有股不屈的傲气,渴望出人头地,像舅父那样,干一番大事业。
虽是在战时。科技的力量无所不在。中国遭受日本侵略,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最终败在美国手里,无不与科技有一定的关系。进入和平年代,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没有知识,很难做成大事业。这是极浅显的道理。
李嘉诚尽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却为无钱买教材而发愁。他工资微薄,不仅要维持全家人的生活,而且还要保证弟弟、妹妹的学费,他希望弟弟妹妹不要像自己这样因生活所迫过早地辍学打工,而能够一帆风顺地读完应读的学业。于是李嘉诚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购买旧教材。那时有许多中学,将用过的教材当废纸卖掉,或当垃圾给扔掉了,正由于这样,也就有了书店专门做旧书生意。
李嘉诚谈起节省几港币买旧书的钱,言谈表情,比现在赚几亿港元还兴奋:
“先父去世时,我不到15岁。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不得不去工作,忍痛中止学业。那时我太想读书了,可家里是那样的穷,我只能买旧书自学。我的小智慧是环境逼出来的。我花一点点钱,就可买来半新的旧教材,学完了又卖给旧书店,再买别的旧教材。就这样,我既学到知识,又省了钱,一举两得。”
1999年,李嘉诚回忆这段日子时说:“那时候,人家是求学,而我是抢学。”
但从这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少年李嘉诚,已具备商业头脑。
从20世纪最后几年开始,李嘉减收缩其赖以成为世界华人首富的地产生意,而将其主力集中到高科技领域,这一思路轨迹可从这里寻到源头。
少年失学,打工养家,是何等的不幸。然而,李嘉诚在不幸之中并没有沉沦。他想尽办法,积极抢学。李嘉诚学历不高,但学识很高,答案已尽在此。
五、谋取生计 能屈能伸
李嘉诚历经万难,凭着坚强的毅力、韧性,终于在港岛西营盘的春茗茶楼找到了一份工作。
茶楼里的工作时时长达15小时以上,这样,每天李嘉诚必须凌晨5时左右就得赶到茶楼,为客人们准备好茶水茶点。
在他上班的头一天里,舅父送来了一只小闹钟给嘉诚,好让他掌握早起的时间。通过求职这件事,舅父不再怀疑外甥独立谋生的能力。不过,还不敢预料嘉诚今后会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而当时的李嘉诚,也不敢有宏愿大志。眼下最现实的,是好好地做这份工作,养活母亲和弟妹。
李嘉诚每天都把闹钟调快10分钟响铃,最早一个赶到茶楼。这一习惯他保留了大半个世纪,直到今天,李嘉诚的手表始终比别人的快10分钟,这成为商界交口赞誉、津津乐道的美谈。
李嘉诚这一真诚敬业树立的口碑,赢得了不少人的敬佩和信服,又因为这一美德而带来了不少生意,迎来了不少财富。
茶楼的工时,每天都在15个小时以上。茶楼打烊,已是半夜人寂了。李嘉诚回忆这段日子,说他是“披星戴月上班去,万家灯火回家来。”这对于一个才十四五岁的少年,实在是太累太乏了。白天,茶客较少,但总有几个老翁坐茶桌泡时光。李嘉诚是地位最卑下的堂仔,大伙计休息时,他却还要呆在茶楼侍候。
李嘉诚曾对儿子谈起他少年的经历:“我那时,最大的希望,就是美美地睡3天3夜。”
李嘉诚喜欢听茶客谈古论今,散布小道消息。他从中了解了社会和世界的许多事情。不少事,是在家庭、课堂,闻所未闻的;不少说法,与先父和老师灌输的那一套,大相径庭。李嘉诚发现,世界原来是这么错综复杂,异彩纷呈。李嘉诚的思维不再单纯得如一张白纸。又因为先父的训言刻骨铭心。他在纷纭变幻的世界中并没有迷失自我。
茶楼的工作很能够锻炼人的社会能力。首先,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练就了李嘉诚的意志和毅力,长时间的跑堂奠定了李嘉诚日后当行街仔(推销员)的脚力基础;其次,茶楼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李嘉诚在这里学会了察言观色。这些,为李嘉诚日后从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他在努力干好每一件事的同时,给自己定了两门必修功课。
其一是时刻揣测茶客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等等,然后找机会验证。
其二是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顾客在高兴之余掏腰包。
李嘉诚对每一位常到茶楼的顾客都做到了心里有数,对于他们的消费需要和消费习惯都了如指掌。比如:谁爱吃虾、谁又爱吃鱼、谁爱甜、谁又爱咸、谁爱喝红茶、谁又爱喝绿茶,什么时候该给哪位顾客上什么食物,提供何种服务。这一切在李嘉诚的心里都有一个小小的帐本。
这种让顾客不断回首光顾,并且满心欢喜地掏自己腰包的员工,你说这样的员工哪位老板能不喜欢,不看重?
李嘉诚是春茗茶楼加薪最快的堂倌。
正是由于这种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自觉培养,使李嘉诚不仅在堂倌中做出了十分可喜的成绩,并取得很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他迅速地了解了社会和各式各样的人。
茶楼也是一个生意信息场所,李嘉诚从茶客的谈话中暗自学会了许多做生意的诀窍。
自觉养成的观察人的习惯,对李嘉诚日后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推销员,打下了深厚扎实的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李嘉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本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生活所迫后天有意培养的。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要从商,必须用心。
一年之后,李嘉诚辞去茶楼的工作,去了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
他已经熬过了最艰辛的一年。老板不断地给他加工钱,他开始能够像其他堂倌一样,轮流午休或早归。茶楼工作出息不大,没有多大发展余地,但他从心里感激茶楼老板,是老板实现了他养家糊口、供养弟妹求学的愿望,给予了他极好极好的人生锻炼机会。
去舅父的公司,李嘉减犹豫了好些天。他渴望从事新的职业,尤其是跟复杂钟表打交道的行当。李嘉诚迈向社会,曾忤逆了舅父的一番好意。现在李嘉诚又觉得,他似乎不应再有太多的顾虑。自己是在社会闯荡和磨练过的人,进舅父的公司,不是接受恩赐,而是为舅父澈事。
主静庵回忆少年李嘉诚时说:“阿诚的阿爷谢世太早,故河诚少年老成,他的许多想法、做法,就像大人。”
李嘉诚进了舅父的公司,舅父不因为嘉诚是外甥,而特别照顾。李嘉诚从学徒干起,初时还不能接触钟表活,只能做做扫池、煲茶、倒水、跑腿的杂事。李嘉诚在茶楼里已受到了极严格的训练,这些事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了,做得又快又好。开始,许多职员并不知道李嘉诚就是老板的外甥,他们在庄静庵面前经常夸奖李嘉诚,说他“又伶俐又勤快”,“甚至看别人的脸色,就知道别人想做什么,他就会主动帮忙。”
李嘉诚进中南公司的目的,是学会装配修理钟表,他利用打杂的空隙,跟师傅学艺。他心灵手巧,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学会了装配修理钟表。
对于嘉诚的不断长进,其舅父看到眼里喜在心里,但他却从不当面夸他半句。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黑暗的日治时代结束了。但香港的殖民地地位依然不变,只是太阳旗重新换成米字旗。战前,香港人口163万,日治时期锐减为60万。大批的房屋遭破坏,英国接管香港,有17万人无家可归。战时逃出香港避灾的人,以每月10万人的数量回流香港。食品短缺,燃料不足,住房匮乏,港英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市民供给,复兴香港经济。
庄静庵预见香港经济将有超常的发展,于是扩大公司规模,调整人才。李嘉诚被调往高升街钟表店当店员。
李嘉诚在茶楼,已学会了与人如何打交道。进中南公司,通过对装配修理手艺的学习,对各类钟表了如指掌,并且很快又掌握了钟表销售的技巧,并做得十分出色。
在茶楼,李嘉诚卖的是力气;在钟表公司,学的是技术;等到被提到高升街钟表店当店员时,干的是销售,把所学的统一利用。李嘉诚就是这样一步步迈向从商之路,改变着自己不幸的命运轨迹。
六、不赖亲人独占鳌头
当年仅14岁的李嘉诚四处寻找工作,却处处碰壁。曾有那么一天,当夜幕再次降临时,李嘉诚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家,找工作的结果一览无余地写在他失意的脸上。母亲这时却露出了难得的笑颜,迎向他说道:“苦命的孩子,你舅舅叫你上他的公司做工。”
听到母亲这句话,李嘉诚愣住了,泪水不住地在眼眶里打着转。这些日子里,他遭受了太多太多的辛苦和委屈,双腿跑得又肿又疼。白眼冷语,深深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尽管如此,他仍觉得好事来得太快了。
母亲给嘉诚擦干泪水,自己的眼泪却再也忍不住地夺眶而出了。母亲高兴地说道:“进了舅舅的公司,可以天天跟钟表打交道。这是一门好技术,日后准能发达。阿诚,你可要好好做,听舅舅的话。”
谆谆教诲间,其实母亲仍然瞒着嘉诚。庄静庵并不忍心让外甥小小年纪,就独自闯荡谋生,其间有多少酸苦他再知道不过了。他原本就有意让嘉诚进他的公司,但他又担心嘉诚找工作太容易了,将不思自强自力。故而先让嘉诚尝尝找工作的苦头,也只有经过了磨难,他才会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我不进舅舅的公司,我要自己找工作。”李嘉诚想起先父的遗言及行为,他迅速作出这样的决定。他不想受他人太多的荫庇和恩惠,哪怕是亲戚。
母亲直愣愣地望着嘉诚,以为听错了。嘉诚果断地重复一遍,母亲不再吱声。她发现儿子在清高这点上,太像他的父亲,并且比他父亲还要倔强。
李嘉诚确实有几分倔强。多日以来遭受的种种挫折,使他产生了一个顽强的信念:我一定要找到工作!
母亲眼含热泪,心疼地同意嘉诚再去寻找工作,“孩子,事不过三,第三天如果你还是找不到工作,那就一心一意地去你舅父的公司里做工去,好吗?”
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次日的下午,李嘉诚在西营盘的春茗茶楼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他却要有一位有相当资产和信誉的人来做担保才能得到这份工作。
李嘉诚高兴地不得了,他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回家中,对母亲说了这件事情。找一个保人,最好的就莫过于他的舅舅庄静庵,但这时舅父并不在家,嘉诚又实在等不及了,母亲无奈,只好随嘉诚先去茶楼里看一看。
母亲到了茶楼,会见了老板,把他们一家人的不幸自始至终地向他讲述了一遍。老板也动了恻隐之心,答应让嘉诚的母亲做他的担保人,让嘉诚到茶楼来上班了。
太多的苦难练就了李嘉诚倔强的性格。他不愿意接受舅父的荫庇,他要自己找工作。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这份遗世独立的性格,使李嘉诚终成大器。
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可以说,性格乃是命运。李嘉诚的人生轨迹就充分印证了这一命题。
在茶楼工作一年之后,李嘉诚又出于对新的技术职业的向往,辞别了茶楼老板,到舅父开的中南钟表公司上班。
在中南钟表公司里,李嘉诚从一个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慢慢地升为公司属下的高升街钟表店当店员。
这个高升街店年纪最小的店员立刻关注钟表业的市场信息,经过半年的观察和分析,李嘉诚对钟表业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成熟的看法。
1946年初,17岁的李嘉诚突然辞别舅父庄静庵。临行前,他对庄静庵就香港钟表业的前途作了一番今天看来依然堪称大商家眼光的分析。
瑞士的机械表生产技术炉火纯青,世所无敌。其时,日本人避其锋芒,瞄准空档,抢先开发了电子石英表的新领域。
世界钟表市场便形成这样的形势:高档表市场为瑞士人独霸,中档表市场为日本人独占。
这样,中低档表市场就是可开拓的空档。李嘉诚建议舅父迅速抢占这一滩头。
历史已经证实,后来的香港就正如李嘉诚所预言,以价廉物美的中低档表,迎合中下层顾客的需要,成为世界继瑞士、日本外的又一大钟表基地,中低档表生产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
可惜又所幸的是,商业天才李嘉诚志不在此。
后来,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成为香港钟表业界的巨头,这其中是否与少年李嘉诚的建议有关联,就无从考证了。但是不管怎么说,李嘉诚此时的商业眼光已经具备了大家风范。
七、先学做人 后再经商
李嘉诚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前辈几代人均是读书人,其父亲李云经也同样是一位饱览群书的教书匠,由于战乱而不得不远离家乡,儒学家风深刻地影响着李嘉诚。
李嘉诚祖籍是潮州人,潮汕地区是中国著名侨乡,华人社会历来有“两个潮汕”之说。潮汕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人大批移居海外,始于明清。而潮人移居海外的高潮,则在上世纪中叶,潮人极富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潮人移居海外,劳工逐年递减,商人与年俱增。这股海外移民潮,到1949年后,才渐渐停息。
李嘉诚生活在这种大的文化氛围之中,尽管接受的是传统家教,但他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在潮汕,处处流传着海外游子创业致富的传奇故事,即使失望多于希望,也仍能构成潮人涉海闯荡的原动力。
少年李嘉诚原志不在于从商,但最终还是夙愿未成,而终成一代巨商,不能不说是潮州人勇于拼搏的血质使然。
由此我们看到,少年时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甚至一生的追求及成就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好好把握环境,利用环境,必要时还可以像孟母三迁那样创造环境。
李嘉诚才高八斗,一派儒雅气范。你绝对想不到他只有小学都没毕业的学历。然而,李嘉诚名至实归地拥有香港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加拿大长加里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近10个名誉博士学位。事实上,李嘉诚的形象首先更像学者,而不是商人。他虽然没有学历,但却拥有渊博的学识。
李嘉诚从小就酷爱读书,三岁就咏诗诵文,五岁开始上学,据其堂兄李嘉智回忆说:“嘉诚从小就像个书虫,见书就会入迷,天生是读书的料子。他去香港,办实业成为巨富,我们都感到吃惊不小。”
从教的父亲李云经从小就教育嘉诚做人要真、要善、要有骨气、有毅力。他不仅仅教给嘉诚知识,更教给他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于这些,嘉诚从小就铭刻于心,终生不曾忘却。深受父亲的影响,李嘉诚也一心向学,如果不是风云突变,李嘉诚会沿着求学路一直走下去。同时,他极有可能继承父业,在家乡做一名教师。
人生的幸与不幸,只能让历史作结论。在这里,印证了一句话:“时势造英雄。”苦难未必不是成功的阶梯!
虽然李嘉诚的理想是当一个教育家,而不是商人,但由于父亲早逝,家境陷入贫困,为了全家的生活,他才不得不去从商。
李嘉诚后来回忆说,就是从商之初,他的理想依然是“赚一大笔钱,然后再去搞教育”。
由此可见,李嘉诚从商实在是身不由己,逼上梁山。
但也正是这种别无选择才使李嘉诚义无反顾。商海搏击之后,终于成为香港首富、世界华人首富。
深受父亲的教诲,李嘉诚从小就立下大志:勤勉苦读,出人头地,报国报民。
正是那深厚的国学及父亲做人方针才熏陶培育了李嘉诚一颗坚定的爱国心。80年代,风云不定。不少人猜测长实系公司会迁离香港,李嘉诚却说:“讲得最激烈的时候,我讲过一句话:‘如果要迁,你们问问有没有办法迁走李嘉诚主席,如果没法的话,请你们以后不要再提迁了。’之后,无人敢再讲。”
直到今日,长实并没有迁移海外,李嘉诚以实际行动和庞大资金为中国和港人注入了信心。
对于李嘉诚对自己两个儿子的教育而言,自小李嘉诚就让他们读书,让他们从小就开始知道创业的艰辛,教育他们要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去经商的道理,终又为商界培育了两位德才兼备的商业超人。
八、知恩图报 以善为商
“和为贵”,“和气生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此乃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对此,李嘉诚紧扼其志为之。
李嘉诚终生难忘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饭碗危机”。
那是他在茶楼谋生的一天,一位生意人在那里大谈生意经,李嘉诚听得入了迷,一时间竟忘记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一直等到有一位伙计大叫他,他方才回过神,慌里慌张地持茶壶为客人冲开水。由于行动匆忙,结果一不小心把开水洒到茶客的裤脚上了。
李嘉诚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座茶楼的,只为前一位伙计犯了一个与他相同的失误,被老板给辞掉了。那位伙计得罪的是一位“洽会白纸扇”即“黑社会师爷”。老板自己也不敢对这位“大爷”有丝毫不敬,于是逼着小伙计对他下跪请罪,然后立即责令他卷铺盖走人了。
李嘉诚知情不妙,吓得一脸煞白,呆若木鸡。
老板立即跑过来,正待斥责李嘉诚,不料那生意人茶客却为李嘉诚开脱说:“不怪他,是我不小心碰了他。”
茶客走后,老板对李嘉诚说:“我知道是你把水洒到了客人的裤脚。以后做事千万得小心。万一有什么过失,要赶快向客人赔礼,说不定就能大事化小。这客人心善,若是恶点,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子。开茶楼,老板伙计都难做。”
母亲知道后,说:“菩萨保佑,客人和老板都是好人。”她又告诫儿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善必有善报,作恶必有恶报”。
李嘉诚再也没见过那位好心的茶客。他成为巨富后对友人说:“这虽然是件小事,在我看来却是大事。如果我还能找到那位客人,一定要让他安度晚年,以报他的大恩大德。”
知恩图报,以善从商,是李嘉诚商业生涯的准则。即使后来在股市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李嘉诚始终恪守善意收购的原则。他总会将刀光剑影化为和风细雨,皆大欢喜。以至于有人开玩笑地说,要挫败李嘉诚的收购计划其实再简单不过了,你就只需说上一句“我不愿意”,那李嘉诚就会“失败而归”了。是的,李嘉诚在这种情况下,是绝对不会恶意收购的。
此外,李嘉诚一生所做的慈善行为不胜枚举。
做人,要恪守“知恩图报”。他在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工作之后,在辞行前为舅父进尽忠言,使其终成钟表大亨。
之后李嘉诚又进了五金厂,以后,他看到了五金厂已没有多大的发展前景,便又选择了他认为有蓬勃生机的塑胶业。
李嘉诚知恩图报,就像当年他要离开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时一样,对五金厂的老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许多好的见解:办企业重要的是审时度势。五金厂要么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要么就调整产品门类,占领塑胶制品不能替代的空档。
塑胶用途虽然广泛,但要它代替金属制品却又是万万不可能的。
李嘉诚离开了五金厂,但这位业主却听不进嘉诚的临行前言,依旧我行我素,以至于五金厂真的奄奄一息,濒临倒闭了。
李嘉诚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当他获知此不幸之后,奔赴五金厂找到老板,他劝告老板立即停止生产镀锌铁桶,而转为生产系列铁锁。
原来,李嘉诚一直很关心五金厂的前途。一来他要证实自己的眼光是否正确,二来他深知五金厂对他不薄,他为自己跳了槽,心里总有股歉疚,觉得亏欠五金厂太多,总惦记着找机会报答。
因此,他一直在方便的时候不忘了解五金制品的市场行情。他掌握了铁锁紧俏的信息,另一方面,还没有哪一家五金厂专门生产铁锁,不存在其他行业的竞争。
有这几条,李嘉诚断定:生产铁锁稳保红火。
为了保证稳步领先,还应计划系列开发。否则,只要一发现有利可图,其他五金厂就会一齐涌上这条道。竞争会很激烈。只有永远先人一步推出新产品,才能稳操胜券。
这一次,五金厂老板信服了李嘉诚,言听计从。一年后,一度愁云惨雾笼罩的五金厂焕发了勃勃生机,盈利丰厚。
善心佛性,为李嘉诚树立下了良好的形象;知恩图报,使他赢来了更多人的信赖与信任,这一切均使他的商业生意源源而来。如果说李嘉诚成为商业巨人是他经商的精妙,那么做人更是他成功不可或缺的根基。
为了保证稳步领先,还应计划系列开发。否则,只要一发现有利可图,其他五金厂就会一齐涌上这条道。竞争会很激烈。只有永远先人一步推出新产品,才能稳操胜券。
这一次,五金厂老板信服了李嘉诚,言听计从。一年后,一度愁云惨雾笼罩的五金厂焕发了勃勃生机,盈利丰厚。
善心佛性,为李嘉诚树立下了良好的形象;知恩图报,使他赢来了更多人的信赖与信任,这一切均使他的商业生意源源而来。如果说李嘉诚成为商业巨人是他经商的精妙,那么做人更是他成功不可或缺的根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