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者卖信誉,短见考卖产品。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历经230年以来。已由商品经营。资本经营发展到了文化经营。李嘉诚作为一代华人企业家。学贯中西。尤其懂熟中国传统文化。他深思熟虑。以诚经商。从不好大喜功,您功近利。在华人企业体长不大的现状下。他却一枝独秀,独步商场。没有大起大落。名列世界财富排列前行。而这一切无不根源于其大智若愚。深谋远虑,稳中求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一、慧眼独具经营房地产
一九六○年前后,李嘉诚以天才的头脑,敏锐的目光察觉出,塑胶花也并非久留之地。其实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凡是装饰品,日子久了就使人厌倦。美国人更是喜欢摩登,生产鲜花代替塑胶的日子不会太远。李嘉诚必须为自己手中一亿元的庞大资金寻找出路。
一天,李嘉诚独自驱车在外兜风,无意看到原野上的农民正忙于耕作,建筑工人正忙于盖房子。李嘉诚脑袋豁然开朗,是啊,为什么没有想到房地产呢?
从50年代起,香港平均每十年便增加一百万人口,住房问题十分紧张。香港地域狭小,人口密集。四五百万人挤在区区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5000余人,成为当今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使这个素有“东方之珠”称誉的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珍珠。今天的香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正步入历史的垃圾堆,社会对房子的需求直线上升。他从人口的激增,生存空间的有限,经济发展的神速,土地使用的日趋重要,预见到地价来日必然暴涨,香港地产业极具发展前途。他赞成有人曾指出的“从古至今,以房地产最能保存币值和牟取暴利,尤其在‘寸土尺金’的弹丸之地的香港。”
李嘉诚当机立断,毅然决定投资地产业。一九五八年,他开始插足地产界,在香港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高的工厂大厦。一九六○年又在柴湾购地兴建另一座工厂大厦。这两座大厦的面积共达12万平方英尺。这就是说,当香港,九龙和新九龙中心地区地价猛增,私人土地开发者于六十年代在荃湾、元朗和火埔开始投资房地产的时侯,李嘉诚早已捷足先登了。
香港寸土尺金,炒楼成风,是冒险家的乐园。有的人用冒险的办法,采取“开展”方式投资。所谓“孖展”方式,就是买空卖空,侥幸取胜。即是说,你手上只有10万元,却要做100万元的生意,那不足的90万元就用地皮或楼宇向银行抵押,交纳利息。这种做法投机性大。好处是可以用小本赚大钱,物业市场猛涨就发大财,你想赚更多的钱就向银行多借点。拼命搞“孖展”投资,就是希望赚更多的钱。犹如“滚雪球”,财源滚滚而来,但做生意决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商品决不会只涨不跌。物业市场一旦跌落,狂泻,或者银行资金紧缩,“孖展”客就毫无招架之力,只能乖乖投降,宣布破产。因为他没有资本,银行利息又多,倘若“剜肉补疮”的办法不灵,资金无法周转,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李嘉诚决不做“孖展”客商,冒险、投机非他所长,稳健发展方是英雄本色。他从用现金购买旧楼改造着手,地价低时大量买进土地,他看准了地价一定会上涨,因此并不急于把买得的土地和房产脱手。特别是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香港进入了真正的黑暗时期,谣言四起,在“遍地菠萝”及引爆“可疑物体”的恐吓声中,人心浮动,百业萧条,地产有价无市。许多目光短浅的人“家有千金,坐不垂堂”,担心“中共要用武力收复香港,纷纷逃往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把工厂、商店、酒楼、住宅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李嘉诚却独具慧眼,坚信乱极则治,否极泰来。历史不会倒退,中国人民一定会拨乱反正,力挽狂澜。
李嘉诚拨开跟前的迷雾,看到香港灿烂的未来,毫不动摇,稳坐钓鱼台。他一面小心翼翼地严格控制财务开支,不致为银行所乘,一面又利用这“千载一时”的机会,充分利用经营塑胶工业中每年不下千万元利润的盈余,把它们都投到购买低价的地皮和旧楼上去。在人们争先恐后地抛售地产、物业的时侯,他却胸有成竹地购买了一幢幢设备齐全的旧大楼,盖起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新大厦。
李嘉诚在地产高潮中崛起。
60一70年代,香港进入了工业化大发展时期,被国际经济组织列为十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一。早在60年代,香港就成了亚太地区棉纺织品、服装、电子及塑胶玩具等少数几种轻纺工业中心。70年代进入了“工业成熟期”,成为地区性的国际贸易中心、海空交通枢纽、金融旅游和通讯中心,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愈来愈大,香港却是个海港,陆地山峦起伏,可供商业用地的面积占全港面积(包括新界)的八分之一。十年动乱期间,中国大陆许多人避难来到香港,人口激增,社会对工、商、学、住等各类楼房的需求急剧增加,与土地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香港当局面对此情况,实行了高地价政策。一方面大规模填海造地,高价销售另一方面垄断经营,实施了“价高者得土地”的方针,更加助长了地产业投机活动的狂热发展,“炒”楼风更为盛行,因而造成了地产业随着市场的波动起伏不定。一些人高瞻远瞩,广置地产,把握时机,大发横财;一些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下错了赌注,倾家荡产。
李嘉诚也真不愧称得上是一位“商业奇才”,他熟谙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善于掌握买入和卖出的时机,时而迂回前进,时而单刀直入,因势利导,为公司未来的大发展打开道路。他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顺利地闯过各种险滩急流,在地产业几次大起大落中稳步前进。
1972年李嘉诚就已拥有楼字面积35万平方英尺。1975年增加到510万平方英尺,1976年发展到635万平方英尺。这一年中国大陆打倒“四人帮”,政治开始稳定,昔日离开香港的大亨纷纷重返家园。
再到了后来,中国政府又实行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作为西方进入中国内地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门户和中国通往世界市场的桥梁的香港,更加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从四面八方涌向了香港。他们大开办事处,建立商场、宾馆,成立贸易公司,这样对地皮的需求就更加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使得香港土地、楼宇供不应求,刺激着房地产份描的猛升猛涨。李嘉诚洞察时机,看好房地产市场和发展趋势,利用各种渠道扩展资金,大力发展地产业。到一九七七年,李嘉诚拥有的楼宇面积,扩大到了1020万平方英尺,一九七九年增到1450万平方英尺。
70年代以前的香港地产业虽有几起几落,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1970年每平方米工业用地高达1107元,非工业用地为38074元,住宅为951元,分别是1959年的10.5倍、2倍和5.8倍。进入70年代以来,香港地产业经过五年连续发展,1979—1980年达到了顶峰。1979年房地产急速发展,地价之狂升猛涨十分惊人。这一年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大约为13876元,约为10年前的12.5倍,20年前的133.5倍。非工业用地每平方米为70976元,比10年前约增长一倍,为20年前的42.5倍。住宅用地地价一直高于工业用地,为10年前的15倍或20年前的87倍。随着地价几十倍、上百倍地猛涨,地产界巨子李嘉诚的财富也就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了。
抓住时机,敢打敢拼,高瞻远瞩,稳健前进,这便是“商界奇才”李嘉诚的致富经。
二、投资股票收购地皮
香港的股票市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一八九一年香港股票经纪协会(香港股份总会)的成立就宣告了股票市场活动正式开始。在1914年该协会又改名叫香港证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证券经纪协会(香港股份经纪会)成立。1947年香港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证券经纪协会合并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有限公司。1969—1972年股市高潮中,先后成立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九龙证券交易所等三个新的股票交易所。又在一九八六年四月二日成立香港联合交易所。同年九月廿二日获得国际交易所联合会会员的资格,使香港上市的股票成为国际承认的有价证券。至此,香港才获得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头衔,成为仅次于伦敦和纽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银行业中心。
在过去,我们每当一说起股票来,大家就紧皱眉头,嗤之以鼻,认为那纯粹就是“赌博”、“投机”,惟恐避之不及染上一层灰。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固然,在香港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确实有一部分的人靠炒股买股票进行过投机发了小财或者因此而破了产。但是股市建立的宗旨是为了繁荣市场,发展经济。而一般社会人士购置股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投资。股票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在社会上筹集资金,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用于发展生产,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对此,马克思曾经指出:“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十五卷第688页)
事实上,香港任何一个成功的大财团,都必须借助股票市场向社会筹集资金,扩大再生产,并通过股票上市,使该财团与社会各阶层人士发生广泛的、密切的联系。这几乎是每一个财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捷径”之一。
对于香港股市来说,无论是在一种什么情况之下,只要涉及到邻近国家政局的动荡不安,英美政府首脑的新旧更替,乃至中东的和平或者战争,都会刺激香港股市,带来有利亦或不利的影响。可是当股票全面上涨,出现股市中所谓的牛市(Bull Marker)的时侯,股票市场就会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热气腾腾的景象,这时就似乎家家户户都捷报频传,所到之处所听到的都是什么发财致富的消息。每当这个时侯,开户股票的人就愈来愈多,抢购之势也如火如荼。在这种人云亦云,乐观之际格外乐观,悲观之际更加地悲观的投资心理之下,一旦转向股票市场上就是一片风声鹤唳,稍一有动静,就会一片狂泻,从而再次呈现股票价格全面下跌的熊市(Bear Marker)状态。
香港市民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对股票产生了投资狂热,掀起了一阵“上市狂潮”。在一九七三年三月股市疯狂的涨潮中,恒生指数上升为一千七百点高峰,人们所谓“二千大闹”不久便会打破。香港人“只要股票,不要钞票”。他们或者砸碎小孩的扑满(聚钱罐),卖掉经营中的工厂去炒股票;或者卖掉黄金首饰,卖掉小巴或巴士,卖掉地皮去换股票;或者将楼宇按揭贷款,取得现金然后投向高超抢购股票,做“孖展”,将一生辛苦积累起来的财产搜集起来,进行盲目投资,沉醉在发财的美梦中。
1950年,李嘉诚利用他打工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七千美金,创立了他自己的一所公司——长江塑料厂,实际上是小本经营的无限责任公司。这种公司的性质要求股东必须以自己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对公司所欠债务负责。当公司资不抵债时,股东就必须以个人财产来抵偿,但是这类公司最有利的地方又在于它组织简单,而且保密性强且对债权人有所保证,慢慢地随着长江塑料厂的不断发展扩大,1971年6月,李嘉诚又成立了长江置业有限公司,这类公司的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其中股东的责任和权利一样,仅限于各自所认定的出资额,而且这个时侯的股东人数又不多,彼此之间也很熟悉,具有非公开性的特点。
一九七二年七月三十一日,李嘉诚决定将长江地产有限公司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实),并于同年向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上市,十一月一日获准正式挂牌。法定股本二亿元,实收资本八千四百万元,分为四千二百万股,每股二元,升水一元,即以每股三元之价格公开发售,由宝源投资及获多利包销。李嘉诚将长实上市,实际上意味着从此将长实置身于众目睽睽之下;意味着李嘉诚在证券高超上为长实树立一个形象。但从这之后,长江的一举一动都必须接受股票市场的监督了。而且长江除了每年要向证券交易所支付登记费用之外,还必须向交易所提交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并且要遵守交易所的各项规则和适用于所有挂牌证券的各种不同要求。不仅如此,对于决策当中身为长实领导人的李嘉诚,如果不希望被残酷无情的商业社会所抛弃的话,就必须在进行每一个商业活动之前,为广大股东所要的利益着想,要对社会上的众多的投资者们负责,这不能不说是李嘉诚整个创业生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大决策之一。
但是李嘉诚投入到里面去了,并且长实是在香港股市和地产业蓬勃发展高潮中上市挂牌,时机选择适宜,公众反应热烈。认购超额达六十五点四倍。凡是认购者随申请书附寄购买资金,共收到五万九千零一十七份,超额几十倍,只好采用抽签办法决定谁是幸运的买家,落选者一律退回现金。这种情况在香港是罕见的。上市后二十四小时,股价升了一倍有余。当时长实拥有大约三十五万元租用的楼宇,每年可收租三百九十万元;另有七块地盘在兴建中,其中四块为全资拥有,三块地盘则与其他地产公司合作,均作为出售用。由于楼价大增,一九七三年三月第一次宣布中期派息,每股一角六分,另每五股送红股一股。截至二月二十八日止之上半年除税后纯利润二千一百五十万元,一九七三年度长实取得纯利润四千三百七十万元,比上市时的预测超过250%。
1973年初由新江乌基证券投资公司代表与英国股票公司治商后达成了协议,长实股票开始在伦敦挂牌了。自从在伦敦挂牌之后,买盘是纷至沓来,受到了英国投资人的热烈欢迎,纷纷加入其中。1974年的5月,长实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成立了“加拿大怡东财务有限公司”,实收资本港币是五千万元,双方各付出现金资本二千五百万元,即各占了50%的权益,积极地在港拓展业务。这个有限公司创立了百余年的历史,一共拥有资产超过了八百多亿港元,而且它还以他的实力雄厚、作风稳健著称。在这次建立的联营公司,是长实发展途中最重要的一个起点,从此它可以引来大量加拿大外资,来帮助自己周转生产资金。就在同年六月,经加拿大政府批准在加拿大温哥华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此举首开香港股票在加拿大上市的先河。标志着长实在加入国际金融市场中又跨进了一大步。
李嘉诚股票上市的战略决策,为长实发展成为庞大的集团公司在资金问题上开阔了一条宽广之路,这一步是他跨入超级富豪行列关键的一步。
自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初期,香港各界对股票所产生“要股票,不要钞票”的强烈投资狂热,掀起了一阵比一阵更高涨的“上市狂潮”。在这一股疯狂的“炒风”之中,人们纷纷卖掉了自己好冬答易攒下的金银手饰,工厂、土地房屋,甚至有的商人还卖掉了自己的地产公司,将楼宇建造所筹集而来的贷款,统统地放在了股票市场上,大“炒”而特“炒”股票。此风险冒得也未免太大,太不加考虑了。1973年3月,在这一股涨狂潮中,恒生指数竟升至一千七百点的高峰,还真把一部分人给乐得盾开眼笑,有点得意忘形了。
但是好景并不长,如昙花一现,在随之而来的时间里,变幻无穷的世界经济袒露了它神秘莫测的另一面,在一九七三年中期,世界石油危机的猛烈冲击下,香港经济受到巨大影响,出口市场萎缩,股票市场大泻,并且跌去市值七成以上。整个香港的经济,特别是其中占有显著地位的房地产、金融业更是一片阴风惨惨、人心惶惶。
而在这段时期,稳沉持重的李嘉诚,在塑胶花,房地产经营方面却相继不断地显示了他的独创才能之后,又再一次在经营股票中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对事物发展规律超乎寻常的领悟力。他由于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特别看好,在1972年10月趁着香港股市处于牛市,充分地吸纳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并且将这巨额现金又投放于大量物业的低价收购上,做了个来去循环。这样,就在人们用低价卖出物业并用所得的钱去购买股票时,李嘉诚却统率着他的长江实业一边发行着股票,一边将发行股票所得的资金成批地去收购那些低价出卖的物业。真是一个商业奇才。
一九七三年末至一九七五年曾两次发行新股集资一亿八千万元,趁世界经济严重衰退,香港市场大幅度波动、地产处于低潮之际,成功地大批购入楼宇地皮十多个地盘,其主要:(1)购入鱼涌太古一号地盘,面积约三十四万方呎,几个月后将所占一半股权出售,获利一千四百一十万元,超过上年全部租金收入。(2)与亨隆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发展位于九龙亚皆老街地盘,面积约六万三千六百方呎。(3)与新鸿基、永泰新世界联合组成“有得置业公司”,位于沙田小沥源之沙男市地段第一号土地一幅。该地段面积为四千英亩,计划兴建住宅楼宇约共楼面积五百七十万方呎及商业楼宇约共楼面积三十六万五千方呎(长江实业占25%权益)。(4)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通过直属联营机构成立“加拿大怡东财务有限公司”之附属公司“BRIDGEWATERCO.LTD斥资八千五百万元,购入港岛北角半山著名风景区之赛西湖大地秀一幅,占地约达八十六万四千方呎,平均每方呎地价不过九十九元。计划仅用约五万三千方呎地皮面积兴建十幢高级住宅大厦,每幢廿四层(每一单位可配购车位一个),全部大厦楼面总面积可达一百三十万方呎,二年内竣工。一九七八年全部售出,由于大厦占地盘面积仅为6%,余下约八十一万方呎即占地盘约94%均为空地,利用赛西湖风景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娱乐、运动和休闲场所。
一九七六年长实进一步发展,大量收购地皮楼宇,其主要有:(1)与新鸿基、亨隆及周大福合资购入高士打道、港岛湾仔海旁的英美烟草公司原址,该地盘占地约六万八千余方呎,计划兴建五幢三十层高住宅,商业大厦,其中包括伊利莎白大厦及洛克大厦。(2)与香港另一家地产公司合作购入薄扶林道RBL806~807号地段,该地段占地约逾二十万方呎,计划兴建住宅大厦,约有楼面面积一百万方呎。(3)购人占地一万零三百方呎的英皇道499号和占地四千六百余方呎的马宝道78号,计划兴建廿四层高工业大厦一座。(4)购入九龙尖沙咀汉口道2号现成商业大厦全座(即美轮酒店现址)占地约一万方呎,楼高十四层。(5)购入香港坚尼地道凤凰台地盘其余50%权益,占地约五万一千六百余方呎,为五座兴建中之高级住宅大厦,每座楼高十九层,楼面总面积三十五万方呎,住宅单位共三百六十个。(6)购入九龙琼林街地段N.K.I.L.5722号工业用地一块,占地约五万四千方呎,计划兴建十三层高新型工业大厦,全部楼面部面积约达五十三万三千方呎。(7)一购入葵涌地段K.C.T.L322—325号工业用吉地一帽,占地约九万二千余方呎,计划兴建十二层高新型工业大厦,楼面总面积约达八十万方呎(长实占50%权益)。(8)购入九龙金巴利道25号现成商业大厦全座(即中秋月酒店现址),占地约六千三百条方呎,楼高七层,计划改建为一座十七层高新型商业大厦,楼面总面积可达七万方呎(长实占50%权益)。(9)购入新界屯门农地(长实占55平方呎),等等。这一年长实集团的资产净值总数达五亿三千六百万元,比一九七二年公司上市时的法定资本二亿元增加了一倍以上。全年除税后综合纯利达五千八百八十七万九千元,另有经常性收入六百五十三万元,仅租金纯收入达二千一百九十二万元。
在香港这个经济腾飞、快速发展的城市,能否利用股票市场,将关系到每一个公司企业的成功与失败。一般来说,投资股票必须根据本地“市场走势”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确立熊市或牛市的趋势,然后决定是买入还是卖出。
但是许多地产公司却不谙此道,在股市疯狂时期将上市集资所得悉数购买高价的股票,结果呢?在股市大跌时又焦头烂额,一败涂地了吧。而长江实业却能从股市上升中获得大利,趁着低落又购买地盘,相比之下,经营手法之高低,榴去又何止千万里呀!此无他,有李嘉诚这位“股市高手”掌舵之故也。一九七七年长江实业突飞猛进。李嘉诚在一九七六年度业务报告中乐观地展望说:“一九七七年本港经济及一般工商业仍将有所进展,以本业而言,购买楼宇需求依然殷切,楼价则因地价高涨及建筑成本关系仍将缓步上升。租值方面应可维持稳定”。他看准了地产市道正好即将到来,特地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作出集资决定:将当时法定资本港币二亿元增加至港币三亿元,即增加票面值每股二元之股份共五千万股。发行每股票面值港币二元之新股二千万股,以每股港币五元六角价格并由获多利有限公司以配售方式全部包销,获得新资金一亿一千万元。同时又与国际的四年长期贷款。上述两项新资金共三亿一千万元,为长江实业在一九七七年进行庞大投资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1983年4月8日,长江实业与青洲英坭发表联合声明:长江实业以每股9元2角5分发行2458万新股予青洲英坭,作为长实于1979年对英坭所作出的不少于五亿五千七百万元购入鹤园地皮的承诺,发行新股总数相当于二亿二千七百三十六万元,长实主席以私人名义保证于14个月内以每股现金9元2角5分购回上述部分股票或全部新股。投资双方关于共同发展红石勘的原属英坭的物业的决议,长实保证青洲英坭在红石勘一地可收取不少于五亿五千七百万的地价。经三年的发展,到1982年底已建成商业大厦及工业大厦各一幢,但仍有五、六块土地可供发展。青洲英坭已收取二亿一千九百二十万元,且还将收得二千一百万元。余下的款项三亿一千六百八十万元于1984年7月至1986年10月期间再行收取。但为早日解除上述合作发展协议,青洲英坭将余下发展土地全数售与长实,长实提前于1983年5月9日付款二亿二千七百三十六万元作地价。上述数字已扣除期内可得到八千九百四十四万元利息。
这一行动实乃地产业崩溃后的应变措施,对双方都很有利的一次大交易。对于青洲英坭来说,提前得到了这笔地租就可以大大加快资金的周转了。本来,红石勘前期的两项物业都已经完成了,而且还出售了大部分。但是却因为地产的市道逆转,不少买家“挞订”及延迟成交,以至青洲英坭预期中的大量现金回流并没有到来。当时,青洲英坭手中握有长实股票二千四百多万股,可将股票转为现金,或在市面抛售,或按原定以每股9元2角5分价格给李嘉诚,从而减轻其在银行的负担及其所担的利息。
而对于长实来说呢,能够通过发行股票而换取青洲英坭在红石勘的物业,就根本用不着动用大量的现金了,而且最低保证价得到了,也是十分有利的。根据长实与青洲的原定计划,在红石勘地盘发展全部完成后,将有370万平方英尺的工业及商业楼宇。所以,平均每平方英尺楼面的地价成本只有126元,也是比较便宜的。
人弃我取,低进高出,这就是李嘉诚在股市与地产中的战术,其关键是有特准的眼光。股市的兴旺与衰退,大都与政治经济因素有关,大致上有一定的规律性,要抓住规律,方可取胜。
三、投资地铁重塑形象
一九七七年是李嘉诚日后成为地王,成为香港首富的分水岭。一九七七年之前,李嘉诚只是不太出名的普通的成功商人,而七七年之后,李喜诚就成了一个大名人,拍卖场上,李嘉诚举手应价,被誉为“擎天一指”,在地产界举足轻重。
这一切的转变缘由是因为李嘉诚参与地铁中环站(亦称遮打站)和金钟站上盖兴建权的竞投,一举击败置地巨人而中标,吹响了华资全面进攻的号角。李嘉诚也因此而被誉为“民族英雄”。
地铁工程,是当时香港开埠以来最浩大的公共工程。中环站和金钟站,是地铁最重要、客流量最大的车站,位于全港最繁华的银行区,中环、金钟两站,就像鸡的两只腿,其上盖可建成地铁全线盈利最丰厚的物业。全港地产商无不垂涎欲滴,志在必得。
在李嘉诚眼中,投标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上盖发展本身盈利,更在于一旦中标,可使长实声誉直线上升,脱颖而出,跻身第一流的地产商之列。在此前,在人们眼里,长实只是一间在偏僻的市区边缘和荒凉的乡村山地买地盖房的地产公司。在尺土寸金、摩天大厦林立的中区,长实竞无半砖片瓦,无立锥之地!
李嘉诚涉足地产20春秋,拥有地盘物业面积已直逼置地,已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李嘉诚觉得改变形象的时机已经成熟。
李嘉诚立志攻坚,挺进中区,与置地展开正面交锋,“最后夺取城市”。在这决战的历史关头,李嘉诚的心情既兴奋又沉重。假如一战而捷,占领了中区,那么长实就可“一飞冲天”;但假如失败了呢?那长实将屈居人后,卧薪尝胆。
同时李嘉诚也深深地明白:一个公司的形象将直接关系到信誉。关系到利润的大小。所以,地铁上盖投标,机不可失!
这个李嘉诚,终非池中之物,时机一到,便蛟龙人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实力未够时,要忍辱负重,踏实积累。而当积蓄够了实力时,一遇到机遇就要奋力搏起,以达到一鸣惊人,给公司树立一个新的形象。因为良好的形象就意味着财富。
现在回味起那次竞投地铁上盖发展权,仍然有点心里发怵,那是一场香港地产界的大战。
在竞投之前,李嘉诚就做了估计,他预料参加竞投者将会有置地、万古、金门等英资大地产商、建筑商。稍逊于英资的华资各地产建筑公司也极有可能全力一搏了。
很自然的,置地的夺标呼声最高了。看来李嘉诚要真想虎口拔牙,从本质讲就是要与此庞然大物对撼了。然而,整个香港界谁又不知道这样一句俗语呢?“撼山易,撼置地难!”
港岛中区,是置地的“老巢”。当年,置地创始人保罗·遮打参与中区填海,获得港府成片优惠地皮。置地在中区拥有10多幢摩天大厦。置地广场和康乐广场(又名怡和大厦),位于未来的中环地铁车站两翼。中环车站又恰好落在遮打道上。遮打道的南侧,则是遮打花园广场。就凭这些街道的名称及物业的主人,就可知置地在中区的地位。
还有更厉害的是,当时的公众和传媒,依据那老而得来的惯例,具然把中环站叫做了遮打站。而金钟站则离这座遮打花园广场仅100米,简直就处于置地的眼皮子底下。要攫取中环、金钟东站的兴建权,就等于是打人中区的心脏,等于是要到置地这只座山虎的食槽里夺食。卧榻之旁,又岂能容他人酣睡呢?看来这场恶斗是在所难免了,要扳倒置地这个巨人,非同儿戏,如果稍有不慎,自己就会弄得倾家荡产全盘皆无了。因为不管怎么说,长实的实力的确是逊色于置地。
因此,面对着长实与置地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李嘉诚制订了不动声色,避其锋芒的战略。因为李嘉诚深知,长实如果与置地锣对锣、鼓对鼓,列阵而战,那长实将必死无疑了。所以,李嘉诚一直在考虑,看看“志在必得”的置地,是否也会有“大意失荆州”呢?
李嘉诚冷静地分析对手。置地的另一个创始人是凯瑟克家族的杰姆·凯瑟克。凯瑟克家族由于对中共政权怀有太重的戒心,所以,一直力主把发展重点放到海外。这样,现任置地大班及其后台老板怡和系大班纽璧坚坐镇香港抉择的精力势必被分散。
这是置地的不易洞察的薄弱之处,人们往往会被置地的“貌似强大”蒙住双眼。
其次,置地一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过于自负的置地,未必就会冷静地研究合作方,并“屈尊”去迎合合作方。
这也是置地的另一个致命弱点。
所以李嘉诚认为,只要周密而谨慎地行事,战胜置地还是很有希望的。与此同时,李嘉诚也在想地铁公司这次招标的真正意向是什么?李嘉诚不惜余力四处打探,获悉港府将以估价的原价批予地铁公司。
地铁公司与港府多次商榷,意欲用部分现金、部分地铁股票支付购地款合6亿港元。但港府坚持全部要用现金支付。
就这样,李嘉诚首先掌握了一点:竞投车站上盖发展权,必须以现金支付为条件。除此之外,透过地铁公司与港府在购地支付问题的分歧。李嘉诚还看出了地铁公司现金严重匮乏。地铁公司以高息贷款来支付地皮,现在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贷款,并指望获取更大的利润。
根据获知的信息,李嘉诚知己知彼地制订出克敌制胜的方案,其中最主要的两条是:一、满足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需求,由长江实业公司一方提供现金作建筑费;二、两个地盘均设计成一流商业综合大厦,商厦建成后全部出售,利益由地铁公司与长江实业分享,并订破对半开的惯例,地铁占51%,长实占49%。
在一九七七年一月十四章日,香港地铁公司宣布接受招标竟投正式开始,一共有30家财团、公司递交了保密的投标书。
一九七七年四月五日。香港各报章大力报道了投标结果:“长实击败置地!”“长实投标成功!”着实让许多人吃惊不小。
地铁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次招标竞投竞争空前剧烈,所有建议均经详细研究,结果终为长江中选,因其建议对本公司最具吸引力。”
舆论界称长实中标,是“长江实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地产新秀李嘉诚“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相反,据传凯瑟克家族对纽璧坚痛失中区地王(平均地价为每平方英尺约1万港元)大为不满,并以此胁逼纽璧坚下台。
以后,中环车站上盖建筑环球大厦和金钟车站上盖建筑海富中心两幢发展物业,为长实获得7亿多毛利,纯利近0.7亿港元。
仅看这个盈利水平,要比当时地产业的平均利润低许多,但是李嘉诚却由此获得了无法以金钱盈利来估计的利益,这是个无形利益,即是形象和信誉。这也正是李嘉诚参加这次投标的目的。
李嘉诚一计之下的成功,向全香港说明了长实不再是一间只能在偏僻地方盖房的地产公司。通过投标的胜利,为长实树立了一一流地产商的形象,为取得银行的信任和股市的声誉,继续在中区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可是,李嘉诚此次取胜的秘诀又在哪里呢?它就是:
一、沉着冷静,低调处理,以麻痹对手的警觉。
二、知己知彼,吃透置地和地铁公司两方。然后,投地铁公司之所好,一举中标。
三、李嘉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牵动全香港地产界甚至全香港市民关注的地王大战,改变形象,树立声威。因此不能太多计较眼前利益,否则以长实实力难以中标。
当时也曾有记者询问李嘉诚先生与地铁公司合作成功的奥秘,那时他是这样回答的:
“奥秘实在谈不上,我想重要的是首先得顾及对方的利益,不可为自己斤斤计较。对方无利,自己也就无利。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这样,最终会为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我母亲从小就教育我不要占小便宜,否则就没有朋友,我想经商的道理也该是这样。”
的确,以常人的眼光来看,那时李嘉诚在其物业发展上获利甚微,而且远远低于了地产业的平均利润,看来他还是吃亏了。但是,李嘉诚却认为他赢多了,因为他从此改变了在地产界的形象,由此以往所赚不知几何,你说李嘉诚是不是赢得太大太大了。
此一战,眼前是亏了,但从长计,是大大赚了。这就是所谓的战略眼光。高手过招,从不纠缠于一时一地之得失,而以大局成败论英雄。
四、虎口拔牙 兴建“大型屋村”
1958年,李嘉诚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一幢12层的工业大厦,开始涉足地产业的经营。1960年,他又在新兴工业区柴湾兴建工业大厦。两幢大厦的面积,共计12万平方英尺。一切都如李嘉诚所想!一切都非常成功!
由此可知,经商要敢于去想,因为许多现实和成就都由梦想开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拼搏。梦想可以是基础,可以是动力,引导我们走向成功。
李嘉诚进军地产的壮举就是源自一个想拥有自己的厂房的梦想。由这个梦想所触动,他进行了踏踏实实的可行性研究,认准地产的广阔前景。不然,他就会错失良机。与此相对,当我们正从事的行业前景注定不妙时,应立即收兵,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这就需要我们练就一双审时度势的火眼金睛。
李嘉诚进入房地产业的时候,地产业虽然没有朝气蓬勃,但也并不是没有先例。房地产已经成行成市,个别经商老手已初见成效。
1954年霍英东首创卖楼花的销售高招,被香港地产商纷纷效仿。所谓卖楼花,就是在楼宇还在图纸上的时候,就将其分层分单位(单元)预售,得到预付款后再动工兴建。很明显,这比起整幢楼建成后售房或租房既减少了风险,又缓解了资金压力。不仅如此,地产商还可将地皮和未完成的物业拿到银行按揭(抵押贷款),真是一举数得。随着银行的按揭制日益完善,用户只要付得起楼价的百分之十或百分之二十的首期,就可以用所买的楼宇向银行申请按揭。银行接受楼宇作抵押,将楼价余下的未付部分付地产商。然后,收取买楼宇者在未来若干年内按月向该银行付还贷款的本息。
这样一来,大家全都很高兴,而且又大大地加快了建房的速度,更有利于房地产业扩大规模。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的是:这样一来,银行为这些要承担太大太大的风险。从另一点来看,这样做就可以加速楼宇的销售,解决资金不足,从而加快资金回笼。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急功近利的地产商们都纷纷效尤。
李嘉诚面对地产界的这一股风潮,做为一个初弄潮儿,他冷静地研究了楼花和按揭。经过细心分析,李嘉诚认识到:地产商的利益与银行不相干,他只受限于地产业的经营状况。所以,你过份依赖银行,那一定不是好兆头。
根据高利润与高风险同在的简单道理,李嘉诚制订了自己的策略。
第一,资金再紧,宁可少建或不建,也不卖楼花以加速建房进度。
第二,尽量不向银行抵押贷款,可会同银行向用户提供按揭。
李嘉诚的另一个把握机遇之举是推出大型屋村计划。大型屋村(成片小区)的优点,是综合能力强,集居住、购物、餐饮、休闲、医疗、保健、教育、交通为一体,有利于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屋村之中,还配有许多现代化的工业大厦。
80年代,李嘉诚先后完成或进行开发的大型屋村有:黄埔花园、海怡半岛、丽港城、嘉湖山庄。李嘉诚由此赢得“屋村大王”的称号。
也因此李嘉诚成为了独树一帜的地产大王。大屋村使李嘉诚在香港地产界名声鹊起,为他在香港地产界的地位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他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屋村是黄埔花园屋村。在1981年,他就已准备推出这一宏伟计划了。
黄埔花园所用地盘是黄埔船坞旧址,按港府条例,工业用地改为住宅的商业办公楼用地,应当补交地皮的差价。而当时正好是地产狂热的阶段,按协议的价格,和黄需补地价28亿港元。由于代价太大,李嘉诚不得不对此计划暂缓实施。
1983年,香港地产业出现低潮,李嘉诚立即抓住大好时机,与港府进行谈判。结果他仅用3.9亿港元就获得了商业住宅的开发权。这样,李嘉诚大大降低了发展成本,屋村每平方英尺成本不及百元。屋村计划尚未实施,李嘉诚就取得一笔可观的价值。就此一点,可见他经商术的高明。
1984年9月2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订。香港前景骤然明朗,恒生指数回升,房地产界又大显神威。
因此,1984年年底,李嘉诚领导的和黄共投资数十亿港元兴建黄埔花园屋村。这样宏伟的屋村工程在香港地产业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即使在世界范围,它也足可称雄。
据行家估计,整个项目完成以后,李嘉诚及和黄集团能获利60亿港元。如此高的回报,实属罕见。地产低潮补地价,地产转旺大兴土木,地产高潮出租楼宇(整个计划分12期,首期1985年推出,1990年全部完成),这就是李嘉诚在香港地产界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所在。
在香港,地盘就是商业发展的先锋。兴建大型屋村最关键的困难,在于如何获得整幅的大面积地皮。为了搞块地皮,李嘉诚总是整天冥思苦想。1985年,李嘉诚收购了港灯,其实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所看中的不是港灯,而是港灯的地盘。
港灯的一家发电厂座落在港岛的南岸,与之毗邻的是蚬壳石油公司油库,蚬壳另有一座油库在新界观塘茶果岭。李嘉诚等到收购了港灯之后,又开始想尽办法将电厂迁往南丫岛。就这样,李嘉诚运筹帷幄,获得了两处可用于发展大型屋村的地盘。
1988年1月,全系长实、和黄、港灯、嘉宏四公司,向联合船坞公司购入茶果岭油库后,即宣布兴建两座大型屋村,并以8亿港元收购太古在该项计划中所占的权益。这样,李嘉诚又获得了两大屋村。
两大屋村最后盈利100多亿港元。
李嘉诚为了完成这件事情,真是成了名副其实的“十年磨一剑”。成大事者,很多情况都不可大急大躁,而应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机会和创造机会。这正是李嘉诚的重要法宝。丽港城、海怡半岛两个屋村就是如此,对它们的构想萌动于1978年李嘉诚着手收购和黄之时。之后,经过他长期耐心等待时机,用心策划,其间有1985年收购港灯,使其构想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1988年才得以全面推出计划。
所以人们都被之为“超人”的李嘉诚,不仅具有让人惊叹的组织与气魄,而且还有更让人吃惊的坚持不懈的耐心。李嘉诚在地产界的一招比一招快,一连打了许多漂亮的仗。
无独有偶,嘉湖山庄计划的推出,也历经了10年之久。嘉湖山庄原名又叫天水围屋村。
1978年。长实与会德丰洋行联合购得天水围的土地。
1979年下半年,中资华润集团等购得其大部分股权,共组公司开发天水围。
华润占51%的公司股权,长实只占12.5%。
华润雄心勃勃,计划在15年内建成一座可容纳50万人口的新城市。
由于当时李嘉诚正在收购和记黄埔殚精竭虑,因此他没有时间去顾及天水围的开发工作,整个开发计划,不得不交给华润来主持。
但是华润却一点也没有房地产开发的经验,再加上它又不知道香港的商业秘诀,所以最终它的庞大计划在港府的介入下胎死腹中。华润灰心丧气,骑虎难下,公众股东也是一片哀叹不已。但是李嘉诚却偏偏看好天水围的前景。他胸有成竹,不动声色、慢慢地收购了其他股东的股票。
经过10年马拉松式的吸股,到1988年,李嘉诚终于控得除华润外的49%股权。因李嘉诚曾与华润事先达成默契,所以士气大退的华润没有抛售股票。
在发展中,华润可获利7.52亿港元,并即付3/4即5.64亿港元给华润。
如果说将来楼宇售价超过协议的范围,其超额盈利应该由长实与华润共同分享,华润应该占其中的51%。今天天水围发展计划及销售工作全部都由长实集团一个人承担,而且全部费用也是由长实来支付的,收入二者折中处理。责任由长实来负担,风险也应由长实来承担,华润却只在等待天上掉馅饼。俗话说的好:“一份劳动,一份收获”,多付出的应该多得到。
天水围全部工程分七期,到1991年完成,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私人屋村。
仅仅第一期售楼,华润就已赢得协议范围中的7.25亿港元的利润。以后六期,华润等于“额外”所得,而长实的利润,远在华润之上,更是不可估计。
这样做也有李嘉诚一定的目的,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这样做:其一是自己将会大赚特赚,第二挽救了华润,而且还让它坐收丰厚利益;第三就是搞好了与中资的关系,因为华润正是国家外贸部驻港贸易集团公司。
1979年长实拥有地盘物业面积已超过置地,而实际价值却又大有逊色。置地的优势,是单位面积的价值高于长实。
所以,等到1986年1月时,虽然长江全系已超过怡和全系的市值,但长实市值仅为77.69亿港元,远远低于置地的市值(据估计置地市值是150亿港元)。
李嘉诚自己对这一情形再清楚不过了,但为了扬长避短,他把发展重心放在了土地资源较丰,地价较廉的地区,大规模地兴建大兴屋村,所以要靠它来取得胜利。
到1990年6月底,长实市值升至281.28亿港元,居香港上市地产公司之榜首。一直在香港地产业坐大的置地公司以216.31亿港元屈居第三位。
李嘉诚彻底战胜了“地产巨子”,让置地俯首称臣了。在与置地的争霸战中,李嘉诚充分运用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略战术。通过避实击虚、迂回作战而取得最终的胜利,营建了“大型屋村”。
香港传媒常用“擎天一指”形容在拍卖市场上竞争的李嘉诚。其实,“擎天一指”指的是李嘉诚强大的经济实力。
但是拍卖场上的李嘉诚并非表现出财大气粗、盛气凌人的气势。就拿土地拍卖来讲,李嘉诚认为不取此幅,以后还有他幅,目的不就都是为了发展地产赚钱吗?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像买一件古董似的,非它小可了。
因此,每次参加竞标,李嘉诚总是洞察先机,仔细研究分析,制定出夺标的最高价格,若超过此价,李嘉诚则毫不犹豫地果断退出。
有记者在采访中曾这样问李嘉诚:“都说您是拍卖场上‘擎天一指’,志在必得,出师必胜,可您有时为何还是中途退出?”李嘉诚幽默地说:“这是因为我心中有数。经商为的是利润不是为了竞争。如果有利可取就参与竞争,不然就要退出。你们没有看到我想举右手,就用左手用劲按住;想举左手,就用右手按住。”
耐心等待,捕捉机遇,有智有谋,从长计议,这是李嘉诚的经商绝窍。也正是运用这绝窍,李嘉诚才成为独树一帜的地产大王。在香港,屋村与李嘉诚之间划上了一个等号。
李嘉诚从不炫耀自己,也从不自高自大。逞一时之气,不计后果,这不是李嘉诚的作风,而是某些赌徒的作风。假如碰到了这种赌徒,李嘉诚就会退出来,以成全对手的风头。李嘉诚说:“与其到头来收拾残局,甚至做蚀本生意,倒不如袖手旁观。”
李嘉诚与同行业的竞争,最大最激烈的莫过于与好友李兆基了。李嘉诚的长实与李兆基的恒基,在新界马鞍山均有大型商居楼盘。长实的叫海柏花园。恒基的叫新港城。两个楼岛群仅隔了一条马路。
1994年底,李嘉诚先声夺人,减价推出海柏花园,短时间内就卖出800余个单位,致使李兆基的新港城看客锐减。
李光基急忙还招,也来个减价售楼。
1995年7月13日,李兆基再挑战火。恒基宣布以先到先得方式开售248个单位,售价4100港元/平方英尺,比二手价还便宜。
恒基还推出9成按揭,住户只要交1成的楼价就可以人伙了。更让人新鲜的是恒基搞的幸运抽奖,1/10的中奖率,中奖者可得十两黄金。装修示范单位,是效仿长实的一贯做法,但恒基另有创新。
李兆基聘请著名设计师萧鸿生推出8款装修,可供买家任意选择。最便宜的一款仅4万多港元一套单位,8款各具特色,极易为买家接受。
14日,恒基开始安排看楼。公司安排免费巴士不停往返沙田广场至新港城之间。私车看客,可获3小时免费泊车。看客免费享用早餐晚餐。这又是吸引看客的系列条件之一。
面对此情况,聪明的李嘉诚又岂会错失马鞍山看客如云的良机?在13日晚,李嘉诚从媒介那里获悉恒基的楼价后,马上将海柏花园定价电传给了各媒体,每平方英尺售4040元,较新港城的平均楼价要低于60港元。
双方从董事到职员就开始了互相攻击对方。恒基造声势到16日星期天步入高潮,与新港城相连的八佰位商场开张,看客如潮。自从周一起,就有买家提前排队,等周二正式发售。
长实一看情况对己不利,就又出新招了,周一晚11时左右,就在排队等候新港城发售的人龙前(已有180余人漏夜排队),挂出一条醒目的长幅:“海柏花园每尺仅售$3275元起!”
这大概是同业竞争最可怕的情景——顶烂市。
不大一会儿,新港城排队的人龙就减少了不少。
据香港某周刊《二李决战马鞍山》一文报道,恒基首天只卖出七八成单位,较预期逊色。
总算李兆基还沉得住气,他声称不会再减价与海柏对撼了,不再与超人顶烂市了。但是在美丽华收购一战中,李嘉诚却吃了李兆基的亏。
在这次马鞍山比拼中,虽然长实并未令恒基铩羽,但总算杀了一杀李兆基处处与超人争锋比斗的气焰。但是,在这场争战中,双方招数迭出,甚至出现互相诋毁和顶烂市的情况,实在不像两位商界大亨所为。仅就李嘉诚个人而言,与以往永保君子风度的他不大相同。为什么李嘉诚这次就不再抱买古董心理的经商常态,而在此战中,不再顾全自己的作风、形象,不惜一切代价志在必胜呢?
这一切,还得从李嘉诚在对美丽华的收购当中说起,李兆基却给半路杀出了程咬金,令李嘉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超人无往不胜的风头受挫,对其形象及信誉度都有影响,如在这次马鞍山的战役当中再次落败,那就会令人对超人产生“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疑虑。其负面影响会立即显示在股市上,危及股票的指数,并极有可能波及到所有的事业。
股市的号召力来自于股东及股民的信心。小股东及股民的信心又来自于大股东的形象、信誉及实绩。所以,李嘉诚誓要挫败李兆基,从商业的角度上去考虑,实乃纯属精明之举。
五、纵横股海 “百亿救市”
一般来讲,股市的兴旺与衰微,大都与政治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大致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李嘉诚是股市的弄潮儿,每一次大进大出,都能把握时机,预示出未来股市的走向如何。古人云:“功夫在诗外。”李嘉诚把握的准确,是他不时关注整个国际时势的结果。当然了,没有绝对的事情,股市也不尽如此。有时股市的突发事件,并非是外界因素才使之这样的,那是任谁也无法预测的。从这一点也可以充分显示出股市的极其阴险、变幻莫测的一面。但同时,正因这,才让股市更加地吸引人。
香港证券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集资行动发生于1987年9月14日。李嘉诚宣布长实系四间公司——长实、和黄、嘉宏、港灯合计集资103亿港元。对于这笔巨额的资金用途,李嘉诚当时表示在3个月内公开。与此同时,长实公司还决定,长实系发行的新股,将由五家证券经纪公司包销,向公众发售。
10月1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狂泻508点,造成香港股市恒指暴跌420多点。如果在9时之前,包销商尚可引用“不可抗拒”的条款退出包销供股计划。结果这个计划在10时开市前得以顺利通过,开市后造成包括香港在内的世界股市的连锁反应。
股市这次简直是遭到了重大的打击,然而李嘉诚这次却又靠他的机灵,更靠的是他的运气,侥幸躲过了这场股市浩劫。长实系上市公司市值下跌,但实际资产却没有丝毫变动。而全销商这次却真是欲哭无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他们将承担包销的一切风险。
10月20日早上,联交所主席李福兆宣布停市4天。10月26日周一重新开市,香港股市崩溃,当日恒指暴跌1121点。五家包销商所拟定的供股价都比市价高出30%以上。在这种形势下,长实系的大股东或控股公司承担其责任的一半(51.1亿港元),其余价值50多亿港元新股由原有5家包销商及上百家分销商承担。利用这次股市浩劫,结果是长实系四公司的集资计划终于大功告成了,这就是被有关的传媒评价的“百亿救市”大行动。李嘉诚的筹资方案虽然让包销商大受其害,但却因之而挽救了香港的整个股市。李嘉成在这次股市当中,扮演了白衣骑士的角色。
大盘崩溃,约值香港总市值15%的长实系上市股票均下跌三成,依照以往的常规,是向公众股东廉价收购本系股票的大好时机。可是10月23日,李嘉诚向香港证监会提出一个“稳定股市”的方案,拟动用15—20亿港元,吸纳长实系四公司的市面散股,以便“协助本港股市的稳定”。他强调“此举目的是希望看到本港股市的经济不要有太多波动,希望能稳定下来”,“绝非为个人利益,完全是为本港大局着想”。
在这次股市大行动当中,尽管李嘉诚早已声明了自己的立场、作法,仍然有人认为“有为私之嫌”。舆论纷纭,人言人殊。
当时,李氏家族控有长实的35%以上的股权,控有和黄的股权也近35%。按照收购和合并的条例,已经超过35%股权的人士要再增购股权,就必须提出全面收购了。李嘉诚全面收购,要求放宽限制。证监会碍于条例不予批准,李嘉诚多次去港府力争,希望从“救市大局”出发。结果收购及合并委员会决定接纳李嘉诚的“救市建议”,暂时取消有关人士购入属下公司股份超过35%诱惹点而必须履行的全面收购条例。但规定所购入最高限额之股份,必须在一年内以配售方式出售,同时购入股份时必须每日公布详情。
李嘉诚对放宽限制表示欢迎,但认为既放宽收购点又限期售出,这是“措施矛盾”,“难消危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时就表示对所附带的条件感到非常的失望。这意味着,如一年限期内,股价继续下跌,那么他收购的股票必要蚀本了。某报报道说:“李嘉诚原想酿的美酒变成苦酒,现在不得不喝下去——李氏购买了数亿股票。”许多人都认为,李嘉诚必蚀老本不可——依以往香港与海外股市的经验,股灾之后,必有2年至3年的低谷。
但让人更加无法预料的是,这次特大股市竞恢复的是如此之快。年底股市就开始回扬上长(欧美的股市也是这样的),到了1988年的4月14日,恒指收市报2684点,已接近1987年初的水平。李嘉诚在一年的限期内,以配股方式将增购的购票出售,不但没有亏蚀,反而还有几千万港元的盈利。幸运之神在李嘉诚的精明牵引下,再一次光顾了李嘉诚的事业。令人瞩目的是,李嘉诚这次亿万集资行动(9月14日)与香港股市暴跌(10月19日)的时间相差只有35天,这是否意味着李嘉诚早已预感到香港股市将会出现大灾难?
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撩人心神却不得解的谜。
话说到根本,幸运是成全不了股市常胜将军的。李嘉诚之所以能成为股市中的强人,靠的是他的良好素质。他在一次次股灾之中,都能安然地渡过,而不致于翻船落水。
马世民在会见《财富》记者时说:“李嘉诚是一位最纯粹的投资家,是一位买进东西最终是要把它卖出去的投资家。”马世民的话,揭示了李嘉诚在股市角色的优势——这种优势,或许很多人都明白,但由于急功近利的心理驱使,许多人都不愿做这种角色,而宁可做投机家。
进入股市的一般有两种人:一种是投资家,另一种是投机家。投资家与投机家的区别在于:投资家看好有潜质的股票,作为长线投资,既可趁高抛出又坐享常年红利,股票虽然是不高,但是它是持久稳定的;投机家热衷的可是短线投资,借暴涨暴跌之势,炒股暴利,自然也就有人会有一夜暴富的可能,但也别忘了有的人也可能一朝破产。就是那位香港股坛上赫赫有名的香大师香植球、金牌庄家詹培忠,不也曾股海翻船,数载心血几乎化为乌有了吗?
股市当中既有人算(哪个人的决定),也有天算(股市规律)。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哪怕你是绝顶聪明之人,违背了股市规律,你都有可能失算的时候。所以李嘉诚几番大进大出,都是以“腌股”为后值的,一待良机,急速地抛出,典型的例子如1987年,李嘉诚在半小时内就下定决心投资3.27亿美元,购买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份。
这是一支值得长期保留的明星股。
3年后,股价高升,李嘉诚又以同样快的速度,将股票抛出套现,净赚近1亿美元。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嘉诚在股市当中稳扎稳打,善抓机会的优势是他首先立于不败之地的最根本的原因。
李嘉诚在除股票之外,还投资了债券。众所周知,购买债券是一种极保守的投资,持有人只能享受比定期存款高的利息,而不能分享公司的利润,但是李嘉诚买债券可是具有一大特色的:那就是可以交换股票。
债券有1年至3年的期限。如果认为该公司的业务有可靠的增长,便以债券交换股票;假若你交换不成,就将债券保留至期满,带本带利地套回来。
1990年,李嘉诚购买了约5亿港元的合计债券。另又购买了飞翔、爱美美、熊谷组、加怡等13家公司的可兑换债券计25亿港元。
结果是胡应湖有合计债券表现十分出色。李嘉诚马上把合计债券兑换成股票。当初价值5亿港元的股票,到3年后升值到近9亿港元,账面溢利达3亿多港元。
李嘉诚购入的其他可兑换债券,也都同股票般,有不俗的表现。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李嘉诚的集团已经十分地庞大,以他一个人的精力和智力,是不能够同时应付管理多间的大型公司的。于是,李嘉诚就这样,也改变了经营策略,他大多通过债券股票的投资,利用富有进取心的商家为他赚钱获利。这样一来,虽然是不如自己投资自己经营获利要大些,但是它却比较省事。
李嘉诚之所以投资债券,一来是债券与股票相比起来,风险要小许多倍,这样就更加了符合他的准则“稳健中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同时,两条腿走路,留刃余地自然会更大。
而李嘉诚之所以能够成为商界的“超人”,就在于他能够料知先机,图谋大业,多面发展,每战务求必胜,上市集股利弊参半,李嘉诚半市获利,又调转船头,再图发展。
从1984年起,李嘉诚进行了3次私有化活动,“私有化”是一个专用名词,即改变原有上市公司的公众性质,使之成为一间私有公司。
李嘉诚先后决定把国际城市,青洲英泥、嘉宏国际私有化。原因有二:其一是以长实、和黄、港灯3间巨型公司的规模,足以获准浩大的集资计划。其二是私有化的公司,将恢复不受公众股东及证监会制约监督的优势。
私有化淡出股市。也是一种收购,即大股东向小股东收购该公司的股票,使其成为大股东的全资公司。
1985年和1988年,李嘉诚分别顺利地将国际城市和青州英泥私有化。而嘉宏经过一波三折,也于1992年实现私有化。从此之后,长实系剩下长实、和黄、港灯三大上市公司了。总市值除银行外仍踞全港财团首富。
李嘉诚的私有化,避免了业务重叠(如嘉宏与长实、利黄三者之间就存在这个问题),使机构更为精简,宜于管理及分配。私有化之后,李嘉诚不再使长实系所有公司的经营和实绩都暴露于公众面前。在许多的商业活动中,李嘉诚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在此淡出股市之后,李嘉诚又再入股市。那是在收购了香港电讯的背景下,在万众期待之中,香港“超人”李嘉诚旗下的入门网站tom.com在2000年2月18日于香港创业版上市,结果升势惊人,股价在跌市中飙升逾数倍,成交26亿港元。tom.com一露面便在科技股市中显出它的王者风范。
Tom.com于上市前举行了短暂的上市仪式。上市那天,当时钟刚刚指向上午10点时,庐风的第一手成交价已抢至7.1港元,最高曾升到9.7港元,与市场传闻的暗盘价8~10港元相比,午后在大市重挫压力下稍稍回转,以往报7.75港元,仍超出招股价1.78港元4倍以上。
2000年1月份,李嘉诚旗下的长江与和黄集团宣布要将其网站业务分拆上市,很快得到联交所批准,并以80万港元的捐款取得创业板市场“一哥”(8001)编号,与主板市场长江(001)一号分庭抗礼。
Tom.com虽然是刚刚成立不久。然而由于有长和系的背景再加上名牌效应,生逢其时,大受追捧。另外,成立时间短,但全无业绩,更没有盈利记录可言的Tom.com得以顺利在创业上市,与香港联交所的弹性处理有较大的关系,给予的豁免数量之多令人吃惊。有市场人士批评香港联交所偏袒李氏家族,给予其许多特权,但联交所辩称对任何在创业板上市企业均一视同仁。
面对舆论指责和集团操控香港经济脉络,又指责港府偏袒Tom.com(8001),给予多项上市的优惠,李嘉诚出言反驳。同时又强调仍会继续在香港投资,同时还会考虑日后将旗下业务在香港及海外作双重上市。
李嘉诚表示,为本港的利益,现阶段无意将长和的业务分拆在海外上市,并将有关股份分送给股票。他表示,长和系四个集团的市值,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7.1%。倘若其将有关业务分拆在海外上市,将会令本港股票市场的市值大幅减少,对本港构成不利影响,故无意分拆长和业务到海外上市。他强调即使未来分拆科技业务上市,都会在香港及美国同时上市,一定会保障本港的利润。
李嘉诚还向公众及媒体道出上市的缘由。长和系原本打算把tom.com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由于创业板上市委员会主席罗嘉瑞游说他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希望带起创业板气氛,他当时考虑到这样会对香港创业板好,对香港好,便欣然答允要求。
对于外界指责政府偏袒tom.com上市,李嘉诚做了详细解释。他重申,在tom.com上市中,集团绝没犯错,联交所已发表声明澄清。至于tom.com在创业版获特别编号(8001)的问题,他表示当时只派一名下属负责,自己没有介入事件中。其中,还有其他公司获特殊号码,只不过没有透露罢了。李嘉诚为此向公益基金捐出80万港元,作为换取这个编号的代价,相信其他取特殊编号的公司,也要付出代价。
但是不管怎样,李嘉诚要做网络,全香港的人都愿意投钱。Tom.com公开招股时,更是引起了狂风暴雨。由于成千上万市民排队认购,令上市推荐人不断加印招股事书,还是不能够满足股民的要求。2月23日,大批民众挤在截止期前一刻递交申请表,导致交通秩序大乱,甚至财政司司长曾荫权也不满当日的招股安排,认为股民一窝蜂炒股,似乎忘却了三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
从这里就足以窥见香港股民对科技股所达到的狂热程度。
舆论对这股越刮越猛的科技股热潮毁誉参半,莫衷一是,不少批评者对科技股嗤之以鼻,认为香港科技股徒有概念,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终究会尘归尘,土归土的。但同时也有支持者们认为市民炒技股有积极的意义,证明香港经济在强劲复苏中快速转型,科技已取代昔日的地产,成为市民投资的主流,有助于推动香港成为新世纪亚洲区知识经济中心。尤其是一些有背景的网络公司,由于其财力雄厚,人才云集,又有名牌效应,因此成功的机会相对较大。
行政长官董建华也表示,任何地方的高科技都有泡沫存在,但泡沫之下也有不少实质进行的活动,这些网络公司正为香港经济引来新的投资与就业机会。他同时告诫投资者要审慎行事。香港证监会及联交所也不断刊登海报,提醒市民注意投资风险,量力而为。鉴于创业板属高风险投资范畴,联交所要求投资者必须事先签署一张风险披露声明书,才可以在创业板买卖。
不过,警告归警告,香港股民对科技股的热情并没有丝毫的减退。不少经济学者及市场人士认为,香港的现状与二年前的美国相似,科技股的汰弱留强仍需一段时间。其潜台词是:风险虽然存在,但概念股仍有得“炒”。因为网络股+李嘉诚=一本万利,大家当然要拼命疯抢了。李嘉诚要做网络,全香港人都愿意投钱。从2000年2月18日李嘉诚旗下的tom.com公司开始发行新股起,香港万人空巷,股市疯炒“李氏”股。汇丰银行门前排起的长龙,九曲十八弯,足足地站了5条大街,交通瘫痪,行人驻足,警察出动,这可是有史以来在香港股票上还从未有过的事。
负责派发申请表的汇丰银行门外,凌晨3时就有人排队,由于每人只限取一份表格,不少人家倾巢出动。最多时,汇丰银行旺角分行前排队的人群达5万人,荃湾有12万人,观塘分行有4万人。包销商“百富勤”继第一天派出50万份表格后,又加印了50万份,100万份申请表一抢而空。表格的递交过程更是一片混乱,汇丰银行无法照常营业,人龙将附近其他商店的门都挡住了,致使这些商店的生意都受到了影响。本来原定交表时间是中午12点截止,但是却由于人龙不断,而不得不延迟到了下午的5点。
Tom.com是一家网络公司,成立还不足2年,定位是大中华区中之门户网站,但是网站可是要到2000年6月才能竣工开通的。那么它的招股活动为什么会这么疯狂呢?在香港某报对771个市民所做的调查中,有44.7%的人认为tom.com是网络股,一定会赚而认购,另外有30.3%的人则说是因为相信李嘉诚。
除此之外,之所以认购形势如此紧张,与公开发售的股份有限有关。4.28亿新股中,大部分是针对机构,2508万股配售给网站用户和公司的职员,只有4000万股份从散户认购。而收到的申购表格为46万份,等于1130个港人当中有9个人申请购买,估计会有大约1500倍的超额认购,冻结的资金大约是1140亿港元,创历来超额认购之最。因此,辛辛苦苦排队的大部分人,都不会买到股票。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持有tom.com公司的57%的股权。
香港特区政府24日表示关注tom.com招股过程中出现的混乱情况。番港证监会表示,会加快建立电子化的公开招股认购体系。香港媒体也对公众投购tom.com新股一事予以大量报道,多家报章的社论批评了港人的这种行为。《信报》社论以《造炒秉性难变,改善程序可为》为题,指出“深深根植于香港商业文化中的炒快赚钱和有便宜泊妨输心理已是难改的本性”。《大公报》则以《炒网络股要准备承担风险》为题,提醒投资者“在炒卖科技股的热潮中,需要头脑冷静,对风险绝不能掉以轻心”。
在互联网时代,“品牌”所包涵的价值远远不止于传统经济模式所理解的“市场”、“消费者”或者“信用度”;它更代表着数不胜数的融资和数以百倍、千倍计算的股市价值。
在tom.com正式上市的日子,专家们预计股价将会上涨10倍以上。据说,上市前,已有投资者放出风声:愿以10倍价格在市场上收购tom.com股票。新股每股是1.45~1.78港元,香港兴宝证券副总经理吕志华预计上市后,随时可涨至每股17港元以上。
李嘉诚在20日出席一个酒会时对香港股民的热烈反应表示高兴,认为这是“好事”,并说tom.com“是一间非常健康的公司”。李嘉诚的长子、长江实业副主席李泽钜也称“这是投资者对该公司的支持”,“并不觉得他们是盲目追捧科技股”。
受到并购香港电讯消息的刺激,长实及盈动股价均创下了历史新高记录,而李嘉诚及李泽楷两父子的身家,亦因此而在一日之内暴涨逾18.0亿港元。
以李嘉诚的上市旗舰长江计算,他持有的三成三股权,市值已增至926亿港元,在一日内涨升61.74亿港元。至于李泽楷个人所持有的一成四盈动股份,也升值至这317亿港元,再加上他所持有的新加坡上市公司盈科拓展(盈动母公司)的397亿港元,他的个人身家一日内升值60亿港元。以李嘉诚控制的长实系四家公司长实、和黄、长江基建及港灯,以及李泽楷所控制的盈拓和盈动,李氏父子所持公司的市值已逾11000亿港元。倘若李泽楷成功入主市值达2600亿的香港电讯,李氏家族所控制的上市公司的市值将接近港股市值的四分之一,足以与当年的怡和系媲美。
作为一个商人,同时也作为一个中国人,李嘉诚几番在股市中大展身手,树立了一个商人真知灼识的形象。正如李嘉诚所说,他相信1997年后香港仍会继续繁荣,香港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是一个赚钱的好地方。
六、联手包玉刚 并购“九龙包”
一九七七年四月,李嘉诚动用了现金二亿三千万元以每股十二元四角五分收购了美国人控制下的永高公司股票一千零四十八万股,全资拥有。开创了华资吞并“外资”机构的先例。对李嘉诚这一惊人之举该有如何评价?以此高价收购永高公司真的划算吗?回答是肯定的。永高公司拥有香港最繁华的中环银行区,占地三万九千方尺,房问八百间的希尔顿酒店(HILTON)及印尼巴厘岛占地约四千英亩,房间四百间的凯悦酒店(BALJHYATT)。若以永高每年盈利推算,则长江实业之投资每年收益约7%,这两间酒店平常现金收益可达二千五百万元。而且收益稳定,不愧为理想投资。何况,在同样地点兴建规模大体相同的五星级一流酒店,多花一倍钱也办不到。因此,这是一桩“非常划算”的买卖。
从这件事之后,李嘉诚就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企业活动。就在一九七七年“收购了美资永高公司”后,不久,李嘉诚又向老牌英资集团发动了挑战。
首先收购英资怡和属下的台柱——九龙仓的股票。多年以来,九龙仓先后合并了同系的天量小轮和电车公司,将其头和货仓迁移到了葵涌和荃湾,把尖沙咀的地皮兴建成了大酒店、超级商场和豪华写字楼,成绩非常之大。李嘉诚怡和集团公开竞投了。为什么呢?原因是九龙仓用的是公司的实资,所兴建的楼宇又全部用在了出租,现金周转就显得异常缓慢,同时他们还要大量发行债券集资,而且股价又特别低。
一九七八年初,九龙仓股票市值只有十三至十四港元,而帐面面值为每股十八至十九港元。这样,按照当时同一地区的官地成交价每平方尺六千元至七千元计算,位于尖沙咀的九龙仓股票每股实际价值应值五十港元。而且自从九龙仓集团在尖沙咀地皮上兴建酒店、商场、办公室等一流国际商业综合型大厦以来,这地带已成为香港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其中的地价实际上已达到寸土尺金,而股票价格却多年没有长进。
当人们看到九龙仓当时的这种状况,其潜力深厚的经济环境,怎么能够不想人非非呢?李嘉诚也开始不动声色地利用分敬户名暗暗收购的方式,在静静地让人无法察觉地吸人大量九龙仓的股票。
就在一九七八年的三月份,九龙仓的股票不知什么原故开始大幅度地上涨,过了没多久市面上就有很多谣言在流传了,当股值打破十八元后,便疯狂上升到四十六元,已经和九龙仓每股实际资产相接近了。
九龙仓股票的“炒家”,“炒”得正值兴头,自然不肯下马,而嗅到“腥昧”的后来者,诸如各大华资财团、其他英资财团和部分外资财团,哪里肯放过这个“河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大好机会,他们纷纷蜂拥而来,九龙仓股票水涨船高,只升不降。
事情也并非只有这些,伴随而来的香港各大报刊的有关评论性文章,自作主张的各种揣测被弄得沸沸扬扬,各家都拿出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翻最好看家本领,那情景简直就是“百家争鸣”般的你我互相争辩大战。等到了九月份,李嘉诚手里已经收购了九龙仓会18%的股票。这个数目几乎已经和兴怡手中所援簪的股票数额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了。
看到了这种情况,作力英资怡和财团台柱之一的九龙仓顿时慌了手脚,炸了营似的纷纷东奔西逃,在匆忙中步下了紧急部署去收购行动之后,他们也到市面上高价大抢掌握在散户人们手中的九龙仓股票了,就像香港界流传的一样。
“怡和的面子,太古的银纸”,“示有香港,先有怡和”。在香港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英资怡和财团,岂能俯首让华资财团骑在头上。更何况在争夺旧邮政总局地址的发展权时,被李嘉诚捷足先登以至让怡置系丢尽面子。此时此刻洞察出李嘉诚内心的怡和财团,自然也不会让华资财团控制九仓。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怡和财团也确实运气不佳,一直处于混乱之中。先是二次大战,接着是朝鲜战争、苏伊士运河事件,后来又是糠价下跌影响其盈利。在经济状况十分不佳之下,哪来余力应付这“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的惨况,怡和财团只好打出最后一张皇牌,求助于英资财团的大靠山——汇丰银行。
正是在一九七八年七月,汇丰银行开始介入到九龙仓的争夺战中了,它的加入使这场战争更加地显得激烈了。
李嘉诚保持着他一贯的“从稳健中求发展”的经营方针,根本就不想去冒很大的风险去公开地同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怡和较量。在拿下九龙仓却又因此而得罪了汇丰银行这位老朋友。于是,在一九七八年七月,在中环文化阁一间幽静的客厅里,李嘉诚悄然约见与英资争夺九龙仓的另一个资金雄厚的货资财团主席,他就是有名的“船王”包玉刚爵士。
身为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兼总裁的包玉刚爵士,是一位杰出的航运家。在列人世界知名船王的阵容如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尼亚可斯;美国船王路德威克;香港船王董浩云等人中,包玉刚可谓首屈一指。
依照李嘉诚、包玉刚二人各自的作风和中国人的传统性格,李嘉诚应该是属于那种沉着镇定而且又精明谨慎类型的人;而包玉刚则是属于那种具有海派作风的豪爽热诚,而且总给人一见如故的印象的人。就曾经有一位与包玉刚打过交道的西方商界人士,开玩笑地形容包玉刚是“配有中国民乐的神经汉”。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又都是运用放眼未来的经营方法且精通业务、勤奋上进的人。都是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高效率地处理不同类型的繁忙事务的人。而且,他们对事业都有一种集中精力,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
李嘉诚开诚布公地就说明自己这次来的用意,并坦言告诉包玉刚自己有意让出手中所持有的一千万股九龙仓股票。但是,纵横四海的包玉刚又岂是等闲之辈呢?在这之前他早就已经揣测到李嘉诚要走的这一步棋子,而且这也是包玉刚志在必得九龙仓的计划中最殷切盼望的。现在,李嘉诚主动让出九龙仓股票正好与老谋深算的包玉刚不谋而合了。于是,两个同样具有将军风度的中国男人立即就拍案定夺,握手成交了。
这次会晤,对李嘉诚和包玉刚而言,更加增进了他们二人之间彼此的友谊,而一致达成了一项协议:李嘉诚将手中持有的一千多万股九龙仓股票全部转卖给包玉刚;而包玉刚也将手中扭亏为盈的另一老牌英资洋行和记黄埔之股票转卖给李嘉诚。
但这样一来,包玉刚因此得到了吞噬九龙仓的绝对优势。而对于李嘉诚在这十万九龙仓的争夺战中,则毅然地放弃了最后的争夺机会。不过,从另一个方面去看,这样做不仅加深了与世界船王之间的友谊与合作关系,而且还巧妙地回避了与介入九龙仓争夺战的汇丰银行的正面冲突,为日后进一步加强与汇丰银行的联系,争夺和黄打下了基础,真可谓舍一取二,此棋高也。也不仅如此,多经沙场、年逾花甲的包玉刚对比自己年轻十岁却智勇双全、精于商战的李嘉诚格外钦佩,也为李嘉诚能有这样的胸襟,以及华资财团能以这样和谐的方式击败老牌英资财团而感到莫大的骄傲,特别是对这样各取所需、皆大炊喜的合作更感到十分欣慰。
相同情况之下,李嘉诚也对这次胜利会晤感到万分高兴,而且他也对包玉刚在商场上的这种豪爽的海派作风感到由衷的敬佩。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无论归属于谁,只要最后的胜方是中国,那都是值得开香槟大贺而特贺的好事。
就在一九七八年九月五日,九龙仓集团宣布,持有九龙仓股票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包玉刚爵士加入九龙仓董事局。按照公司法令,持有百分之十六股权的人士,随时可以进人董事局成为董事,而毋须董事局讨论通过。包玉刚、李嘉诚他们成功了,胜利了。
香港各界哗然,九月七日《星报》评论说:
“虽然九龙仓已公布包玉刚爵士及其家族,购入九龙仓已发行股本的百分之十五至十二股权,同时,包玉刚及其女婿吴光正式被邀请加入为九龙仓的新董事局成员。然而,市面上盛传除包氏之外,华资地产集团长江实业董事局主席李嘉诚亦购入九龙仓大量股份。故此,在九龙仓未宣布上述消息之前。市内盛传长江与九龙仓‘收购’传闻可谓盛极一时。同时,有人报道李嘉诚与进行收购九龙仓事件有密切的关系。”
同一天,《羊报晚报》专访李嘉诚后报道说:
“九龙仓事件已经披露,包玉刚取得九龙仓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股权,并加入董事局。戏剧化发生至此告一段落。
“由九仓事件发展初期起,直至真相披露前,人们爱把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与九龙仓拉在一起谈论和揣测。李氏昨日接受本报记者访问之时,作了如下具有澄清作用的透露。
“据李氏称,他本人没有大手吸纳九龙仓,而长江实业的确有过大规模投资于九龙仓身上的计划,是曾经吸纳过九龙仓的股份。他本来安排买入九龙仓全部实收股份百发之三十至五十,作稳健性长期投资用途。但到了吸纳得约一千万股之时,九龙仓股份的市价已经急升到长实拟出的最高价以上,令原定购买九龙仓股份的整个计划脱节。结果,放弃这个投资计划,并且把略多于一千万股的九龙仓及若干股权,转让了出来。”
成功地运用收购的方式来扩张自己,以至领导企业成为当日世界商界中赫赫有名的超级跨国公司的李嘉诚,在继一九七七年收购了美资的永高公司之后,又在九龙仓的争夺大战中,再一次打了一个“一箭三雕”的漂亮仗。
在这场九龙仓大战中,李嘉诚以十余元购入九龙仓股票,又以三十余元的价格将其卖给了“上岸船王”包玉刚,就仅在这一买一卖当中,你可知李嘉诚获利多少?他获纯利是五千八百万港元,为长江实业在一九七八年度增加了一笔相当可观的非经常性的收益。而且,在这次九龙仓大战中,李嘉诚与包玉刚还建立下了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李嘉诚助包玉刚一臂之力,包玉刚则所领导的华资财团吞并英资财团才显得如此顺利,简直就是唾手可得,同时又使李嘉诚自己能够顺利地吞并英资和记黄埔及接下来与包玉刚的合作打下了坚实而深远的基础,并使“入主和黄”成为可能。
不过,反过来说,假如这次九龙仓争夺战中,李嘉诚如果就是采取强硬措施,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多年商业生涯的经验和教训,使李嘉诚深深体会到生存原则中首要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给自己留有选择的余地。李嘉诚常常感慨地谈起在二次大战后,从战败的废墟中通过商业战争而崛起的日本人,特别注重“忍”的哲学。因为在日本人看来,“忍”的修养不但可以帮助军事家在面临全军覆没的关头作出冷静的思考;还可以帮助企业家在这种紧要关头具有宽广容人的胸襟,善于听取意见,然后沉着处事,做出对企业有利的客观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作出最恰当的判断,才能作出使企业转危为安的抉择。
在九龙仓的争夺战中,李嘉诚能够退出高潮,屈居其次以臻成功就是这一点最好的例证。一九八零年,借助于李嘉诚鼎力相助的包玉刚,成功且非常顺利地用了三十亿港元夺得了价值九十多亿港元的九龙仓控制权,真是一个惊人的收入,一生又能有几次?此外,包玉刚入主九龙仓之后,决定将亚环的货仓大厦交给李嘉诚重新设计,创建为一座拥有五十万平方尺楼面的新型商业大厦。而且,合作的方式对长江实业十分有利。付出必有回报。
在这次合作之中,李嘉诚只需要投入建筑费,毋须付出由发展总成本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地价,并且日后的利润,由两家平均分配,这种得天独厚的不动产合作方式,是其他地产发展商所梦寐以求的。
这是另一个话题,且让我们赏析一下李嘉诚“超人”的经商“胜术”。李嘉诚在这场九龙仓大战中,一石三鸟,堪称商战的上乘典范。
第一,李嘉诚低进高出九龙仓股票,净赚数千万港元。由此可见,李嘉诚赚钱有术。
第二,与包玉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借助包玉刚之手得到9000万股和记黄埔股票,为下一步顺利吞并英资和黄、成为“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谓一举两得,既重情又重利,实在难能可贵。
包玉刚入主九龙仓之后,便与李嘉诚合作发展西环的货仓大厦。李嘉诚只需要投入建筑费,而毋须付出占发展总成本70%一80%的地价,日后利润两家对半分。这种得天独厚的不动产合作方式,实在是包玉刚的投桃报李。
第三,李嘉诚对汇丰的介入,顺水推舟,卖给汇丰一个人情,巩固了与汇丰的关系。汇丰因为欠李嘉诚这份情,于是帮助李嘉诚吞并和黄,使李嘉诚获得了比九龙仓更大的利益。由此显出李嘉诚深谋远虑,具有鸿阔经商之风范。
入主和黄,是李嘉诚一生最辉煌的作品。这在他的创业生涯中,是令他最骄傲、最难忘的一次胜利。
无怪乎有一种说法:李嘉诚是九龙仓一役中最大的赢家,尽管他并没有得到九龙仓。
世人凭吊历史,常叹当年的三国诸葛生不逢时,空有满腹韬略,未圆梦想。殊不知,当今商界角逐,绝对不输于治国与争战。巧取或豪夺,斗力亦斗智。赢家必定是强者,而强者未必都是赢家。李嘉诚在诸强者斗法中足智多谋,以巧搏斗,在成功中走向更强,誉之为“商界诸葛”实不为过。
七、蛇吞大象 吃掉“和黄”
李嘉诚退出了九龙仓角逐,却又将目标瞄准了另一家英资洋行——和记黄埔。和记黄埔集团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一个是和记洋行,另一个是黄埔船坞。和黄是当时香港的第二大洋行,同时它还是香港十大财阀所控制的最大上市公司。
和记洋行成立于一八六。年,主要是从事印度棉花,棉毛织品、中国茶叶等进出口贸易和香港零售业的。刚刚开始的时候,无论从规模上看还是从产品上说名气都不大,是远远不能与怡和、颠地、劝曾、太古等洋行相比的。等到了二战之前的时候,和记有下属公司两间,已经初具规模。
至于说黄埔船坞,历史可就更长了。那要追溯到1843年,林蒙船长在铜锣湾怡和码头造木船。船坞几经迁址,不断充资合并易手,成为一间公众公司。到本世纪初,黄埔船坞与太古船坞、海军船坞并称为香港三大船坞,形成维修、建造万吨级轮船的能力。除此,黄埔船坞还经营码头仓储业。
二战之后,几经改组的和记洋行落入祈德尊家族之手。该家族与恰和凯瑟克家族、太古施怀雅家族、会德丰尊雄心勃发,一心想成为怡和第二。他趁1969—1973年股市牛气冲天时,展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把黄埔船坞、均益仓、屈臣氏等大公司和许多未上市小公司归于旗下,风头之劲,一时无二。
祈德尊这时就瞅准了香港的房地产,认为地产必旺的产业趋势就将到来。看准之后,他就关闭了九龙半岛原来的码头船坞,私修船业务与大古船坞。
祈德尊满天开花大兴土木,地产成为集团的支柱产业。一味地吞并企业,鼎盛期所控公司高达360间,其中有84间在海外。祈德尊虽长有“钢牙锐齿”,“肠胃功能”却太差,“腹泻不止”——不少公司状况不良,效益负增长,给他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所幸的是股市大增,他才有机会在股票上投入了更多生意,才有可能弥补财政黑洞。但好景不长,在1973年中股市大灾,接着是世界性石油危机,接着又是香港地产大滑坡。投资过速、战线过长、包袱过沉的和记集团掉入财政泥潭,接连两个财政年度亏损近2亿元。1975年8月,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解救,条件是和记出让33.65%的股权。汇丰成为和记集团的最大股东,黄埔公司也因为这些而离开了和记集团。
汇丰控得和记洋行,标志着祈德尊时代已经结束。和记成了一间非家族性集团公司,由韦理主政汇丰的一切。1977年9月,和记再次与黄埔合并,改组为“和记黄埔(集团)有限公司”韦理有“公司医生”之称,但他一贯是做智囊高参辅政,而从未在一间巨型企业主政。又因祈德尊主政时,集团亏空太大,“公司医生”韦理上任,未见其妙手回春——和黄的起色不如人们预想的好。
趁虚而入,是战场中常用并有效的战略战术。李嘉诚在觊觎九龙仓的同时,也时测关注着和记黄埔的状况。
“九龙仓”一战,李嘉诚成全了包玉刚收购九龙仓的心愿,其实说来是一块肥肉骨头让包氏去啃,而自己只不过留下了一块瘦肉。因为九龙仓属于家族性公司的怡和系,凯瑟克家族及其代理人必会以牙还牙,死死一搏反收购。包括收购九龙仓,代价沉重,实际上与怡和大班打个平手。怡和在港树大根深,收购九龙仓,必有一番血战恶战。次之,沦为公众公司的和记黄埔,至少不会出现来自家族势力的顽强反抗。身为香港第二大洋行的和黄集团,各公司“归顺”的历史不长,控股结构一时还未理顺,各股东间意见不合,他们正祈盼出现“明主”,力挽狂澜,使和黄彻底摆脱危机。
李嘉诚最初的出发点就是:只要能照顾并为股东带来利益,股东不会反对华人大班入主和黄洋行。在这之前,李嘉诚也仔细地权衡了一下彼此的实力,长江实业的资产才6.93亿港元,而和黄集团市值高达62亿港元,蛇吞大象,难以下咽。和记拥有大批地皮物业,还有收益稳定的连锁零售业,是一家极有潜质的集团公司。香港的华商洋商,垂涎这块大肥肉者大有人在,只因为和黄在香港首席财主汇丰的控制下,暂且控兵不动。
李嘉诚认识得很清楚,汇丰控制和黄不会有太长时间的,根据公司法、银行法,银行不能从事非金融性业务的。债权银行,可接管失去偿偾能力的工商企业,一旦该企业经营走上不正常,必将其出售绘原产权所有人或其他企业,而不是长期控有该企业。
就在李嘉诚正在吸纳九龙仓的时候,他就获悉汇丰大班沈弼暗放风声说:待和记黄埔财政好转之后,汇丰银行会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对象,将所控的和黄股份的大部分转让出去。
这个消息对李嘉诚来说,是天大的福音。长实财力不足,如果能够借助这汇丰之力,那么收购成功率就能有50%的把握了。李嘉诚梦寐以求为汇丰转让和黄股份的合适人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也为了获取汇丰银行对自己的好感,李嘉诚忍痛割爱停止了收购九龙仓的行动。这样,李嘉诚卖给了汇丰银行一份人情,那么,信誉卓著的汇丰必会有一份丰厚的回报——还其人情。这份人情,是否是和黄股票。李嘉诚尚无把握。
后来,李嘉诚为了把成功率提高,使自己更有把握,他还拉上包玉刚,以出让1000多万股九仓股为条件,换取包氏促成汇丰转让9000万股和黄股的回报。李嘉诚一石三鸟,既获利5900万港元,又把自己不便收购的九龙仓让给包氏去收购,还获得包氏的感恩相报。
在与汇丰交往程度上,李嘉诚深知不如与包玉刚的深厚。包氏的船王称号,一半同李嘉诚一样,是靠了自己辛勤努力,而另一半则是靠了汇丰银行的支持。就包玉刚与汇丰的交往已长达20余年了,他身任汇丰银行董事(1980年还任汇丰银行副主席),其间与汇丰银行的两任大班桑达士、沈弼私交都很是密切。所来,李嘉诚也与沈弼有更多地接触,他弄清了汇丰的真正意图:不是售股套利。而是指望放手后的和黄经营得好。另一方面,包氏出马敲边鼓,又怎么不马到成功呢?
1979年9月25日夜,在华人行21楼长江总部会议室,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举行长实上市以来最振奋人心的记者招待会,一贯沉稳的李嘉诚以激动的语气宣布:
“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实业以每股7.1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占22.4%的9000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
所有在场的记者们听了李嘉诚的这一席话,无不鼓掌称赞的。有的记者还向李嘉诚说:为什么长江实业只购入汇丰银行所持有的普通股,而不再购入其优先股?”
李嘉诚答道:“以资产的角度看,和黄的确是一间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其地产部分和一公司的业务完全一致。我们认为和黄的远景非常好,由于优先股只享有利息,而公司盈亏与其无关,又没有投票权,因此我们没有考虑。”
李嘉诚被和记黄埔董事局吸收为执行董事,主席兼总经理仍是原有的韦理。就在记者招待会的最后一天,和黄股票还真成了那个时间的一个大热门。小市带动大市,当日恒指飚升25.69点,成员疑高达4亿多元,从这也可以看到股民对李嘉诚是多么的信任。
李嘉诚继续在市场吸纳,到1980年n月,长江实业及李嘉诚个人共拥有和黄股权增加到39.6%,控股权已十分牢固。其间,未遇到和黄大班韦理组织的反收购。
1981年1月1日,李嘉诚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大班(注:包玉刚入主的怡和系九龙仓不属独立洋行),和黄集团也正式成为长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就是这样,李嘉诚以小博大,以弱制强的长江实业实际资产仅有6.9亿港元,但是却用它成功地控制了市价为62亿港元的巨型集团和记黄埔。后来有人问李嘉诚是不是有什么超人的智慧,否则怎能够办成。对这,李嘉诚并不认同,他避而不谈他运用的是什么谋略方法,而是对汇丰的深情厚义念念不忘。他说:“没有汇丰银行的支持,我今天就不可能成功收购和记黄埔。”
他所言也的确是这么回事,在继收购和黄之后,汇丰又助李嘉诚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活动。
一九八五年,李嘉诚收下和记黄埔,一举收购香港电灯公司的大部分款项都来自汇丰,汇丰银行再一次为李嘉诚财团充当了一个主要“供血者”的角色。
一九八七年九月,李嘉诚财团各上市公司联合供股集资一百零三亿港元,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扩张收购活动。其中的供股集资项目,是由汇丰总行属下的获多利财务公司和美国万国宝通银行等协助包销的。
一九八八年十月,李嘉诚透过长江实业全面收购英资青洲英坭,再次获得到了汇丰银行的支持,并由汇丰银行属下之获多利财务和加怡融资出面安排。
一九八九年,李嘉诚属下的和记黄埔之国际华柜筹措一百零五亿元银行贷款,也是由汇丰银行出面组织得以实施的。汇丰银行因此成为李嘉诚财团一系列庞大的收购活动和集资活动的幕后资金雄厚的支持者。
当然了,事情也并非仅仅就是这些。李嘉诚与汇丰银行的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一直持续到今天,仅李嘉诚一个人就持有汇丰银行的股份,而且他还于一九八○年和一九八五年先后两次应汇丰银行的邀请出任汇丰董事局的副主席,至今他仍居此位。
就李嘉诚属下的各大上市公司的主要往来银行也是汇丰银行。在长实系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不难看出,长江实业主要往来银行是汇丰银行、美国万国宝通银行、大通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日本住友银行和法国百达利银行;和记黄埔的主要往来银行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嘉宏国际和香港电灯的主要往来银行也都是汇丰银行。而得到汇丰银行大力支持的李嘉诚财团,也由此为汇丰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存款基础和众多的业务机会。
八十年代末期,汇丰银行在幕前幕后支持扩张中的李嘉诚财团的基础上开始了参股投资。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一九八八年,汇丰银行投资巨额资金六点二五亿港元,购入李嘉诚属下的和记黄埔这国际货柜百分之五的股权。跨入到了九十年代以后,汇丰银行对李嘉诚财团的发展更具有了信心,他再次表示愿意加盟其属下的如卫星电视等项目的长线投资。
其实,从六十年代开始,由于各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部分英资财团开始调整远东投资战略,逐步在香港巨大经济实体中由强到弱及至于隐退。同时也有一部分曾经实力相当雄厚的在香港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英资财团,因为国际经济气候的骤变和经营决策中的部分失败而导致财团经济严重亏损。鉴于这一系列的。因素,港英政府决定开始调整对本地华资的政策。对那些实力雄厚、经营管理出色的华资财团开始全力扶持,以求稳定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港英政府的这种逐步重心转移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有半个中央银行功能,在金融集团方面处于支配地位的汇丰银行实施的。
从来就善于从经济中寻求其根源,在客观环境中去发现机会的李嘉诚,自然而然地就发现了这一“天机”,也就很自然性地不断深入与汇丰的这一层紧密关系,并且不断充分利用了这个“天机”,而港英政府呢?他们同汇丰银行一样也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在香港无人能比的精明的“过江猛龙”。于是,一方面李嘉诚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获得港英政府和汇丰银行的鼎力支持,是理所当然不过的了。
长江实业收购了和黄,意义显得就很大了。那时,也就是一九七七年和记与黄埔合并之时,双方就都重估了一下资产,计算所得每一新普通股为六元八角二仙资产。可是自一九七七年到一九七九年连续三年地债狂升,估值肯定偏低了,以和黄拥有的一幅红石勘土地为例,该地面积二百三十三万二千九百七十七方尺,地价每方三百四十三元,估值八亿元。现起码每方尺一千五百元,即约达三十五亿元,相差四、五倍。长江实业当时的市值只有七亿多港元,而和黄这间老牌的英资集团的市值至少五十亿以上。长实以上六亿九千三百万元(兴先交现款20%)便可控制如此一间庞大公司,拥有如此庞大的资产,确实是李嘉诚一次重大的胜利。
《信报》在评论中指出:“长江实业以如此低价(暂时只付20%即1.278亿港元)便可控制如此庞大的公司,拥有如此庞大的资产,这次交易可算是李嘉诚先生的一次重大胜利……
“购得这9000万股和记黄埔股票是长江实业上市后最成功的一次收购,较当年收购九龙仓计划更出色(动用较少的金钱,控制更多的资产)。李嘉诚先生不但是地产界强人,亦成为股市炙手可热的人物。”
对于李嘉诚、包玉刚双双入主英资大企业这一事件,引起了国际传媒界的极大关注:
美国《新闻周刊》在一篇新闻述评中说:“上星期,亿万身家的地产发展商李嘉诚当选为和记黄埔主席,这是华人出任香港一间大贸易行的第一位,正如香港的投资者所说,他不会是惟一的一个。”
英国《泰晤士报》分析道:“近一年来,以航运巨子包玉刚和地产巨子李嘉诚为代表的华人财团,在香港商界重大兼并改组中,连连得手,使得香港的英资公司感到紧张。
“众所周知,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然而,占香港人口绝天多数为仍是华人,掌握香港政权和经济命脉的英国人却是少数民族。二战以来,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华人的经济势力增长很快……
“有强大的中国做靠山,这些华商新贵们,如虎添翼,他们才敢公然在商场与英商较量,以获取原属英商的更大的经济利益,这使得香港的英商分外不安。连世界闻名的怡和财团的大班大股东,都有一种踏进雷区的感觉。英商莫不感叹世道的变化,同时,也不能不承认包玉刚、李嘉诚等华商,能与英国商界的优秀分子相提并论。”
但是和黄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韦理却对此表示很不理解,他说:“李氏此举等于美金二千四百万做订金而购得价值十亿美元的资产。”韦理一直埋怨说汇丰售价大大地偏低了。他认为和黄股票真正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汇丰与长实所订下的成交价格。成交价是每股七元一角,依此计算,和黄总值约为二十八亿元。但他本人相信,单以和黄拥有之红石勘土地,价值已接近或达到这一数字。他说“在这宗交易中,汇丰似未考虑和黄其它‘十分重大的资产’价值”。
那时香港虽然没有银行,但汇丰银行执行着诸如印发钞票等很大一部分类似中央银行的职能,真正起着官家银行的作用。有人评说,向来官商交易,送好处去的总是商人,但这回却不对了,事实反倒了过来,送好处的不再是商人,而成了官方了,得利的也不再是官方而换成了商人。当然了,这种现象也决非就是偶然的一次,这乃是香港新的过渡时期的产物。汇丰银行此举动进一步改善了它与本地华资集团甚至与中国的关系。汇丰银行董事局主席沈弼与李嘉诚私交很好,他对李氏的精明能干、正派诚实,十分欣赏。他也深知李嘉诚是北京中国政府所信赖的爱国者,可以在沟通汇丰银行与中国政府方面,起着某种特殊的作用。综观和黄最近七八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今日李嘉诚在香港举足轻重的地位,亦足以证明汇丰银行当事人的高瞻远瞩,决断英明。
李嘉诚向新闻界反复地说明收购和黄部分股权主要是鉴于和黄前景大有可为。
同时他还一再地强调:“这次买卖纯粹是一项对双方都有利的商业贸易”,认为收购成功“对有关各方面和大市都有利”,只要汇丰处理得当,“对和黄的发展大有帮助,对长江实业更有为有利——这次是长江实业发展的新里程碑。”
事实上,长江实业从汇丰银行手中收购和记黄埔,是一次各方面均有利的正常贸易。
这次收购,对汇丰银行而言,获利回收,因地制宜。它以一亿五千万元获得和黄的千万股普通股和九千万股优先股。而现在,他以七元一角出售普通股,汇丰银行收回了六亿三千百万元,再加上他手里还持有的那九千万股优先股,一共合起来有七亿二千百万元了。在这项投资上四年获利五亿七千九百万元,利润之大,今后汇丰将洗掉银行控制企业的不雅罪名,回复到它纯粹银行经营的良好形象,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对于长江实业公司而言,它用六亿九千三百万元,收购和黄22.4%的股权,可以以此而“控制”一间规模减弱的贸易与地产公司,使长实的基础加强。未来长实的发展将更具有灵活性并趋向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它以一九七七年初略高的股价购入如此庞大的土地,如此便宜的事情,世界上可是难找的呀!对此李嘉诚满怀信心地指出:“现长实拥有的两个大股即将脱售,届时长实是否购得适当的地皮来发展,难以预料。但和黄现时即拥有足够而且理想的地皮可供发展,故此,长实在今后数年之中,将会因此而获利。”
同时对和记黄埔来说,“汇丰何时‘计数清仓’出售和记黄埔股份”的最大心理压力已经解除掉了,长江实业成为大股东,李嘉诚出任董事局的执行董事长,和记黄埔未来的走向必将“大幅跳升”,跃而成为“行中之冠”。
相对于大市来说呢,由于长江实业,以七元一角的现金价购买昨天仅仅是五元六角的和黄股票,这就无异于给股民们注射了一支兴奋剂。投资者就必将会争先恐后地抢购,这样一来,和黄的股价,也就自然而然地大大攀升了。和黄股价急剧攀升,势必引起整个大市的走势也跟着全面上扬。就在当晚消息发表后,第二天股市甫开,股民们、投机家和投资者蜂拥而至,集中于和黄、长实、汇丰、置地等股份之上抢购,迫使该股份突然狂升十余价位,上午十一时恒生指数出现狂升廿五点之奇景,人们喜形于色,交投十分活跃。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香港这个英国殖民地,长期以来,操纵在英籍银行家、资本家的手里。但是近二十年来的情况却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也就是新兴力量的代表——一大批华资集团势力正在崛起,而且发展颇为神速,大有后者居上、压倒由英籍人士控制“行”的趋势。
同时作为首当其中的英资集团的代表人物——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韦理也深深地感觉到了这一点。他认为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他说:“银行方面是已经预料到该公司由华籍人士控制的”。他预感到和黄迟早要落入长江实业之手,指出“汇丰出售和黄股票有利和黄股价回升,和黄因此而有被收购之虞。此种收购已令恰和失去对九龙仓之名义控制权。”
李嘉诚购入英资和记黄埔资产庞大的控制性股权,包玉刚从英资最大、资格最老的怡和洋行中获得了资产庞大的九龙仓控制权,标志着香港近代经济史上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就像李嘉诚所说的那样:“世界在变化中,很自然“行”也要变。”怡和主席纽壁坚也不得不承认说:“在香港整个局面都变化了,在过去的几年中商界迅速地扩展,其中大都由华人企业家所进行的。”但是,毋容置疑,目前香港华资集团之所以能够一次次地击败英资集团和其他国家财团的竞争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与中国大陆实行改革与开放政策以来日益强大分不开的。正如获多利公司财务董事奚戴所指出的:“随着北京态度的改变,这里的华人对改变各‘行’的特性更有信心。四五年前,尽管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可是决不会试图收购和黄或怡和的。”
就在人们发出惊叹与喝彩时,李嘉诚却并未陶醉其中,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他显得异常地平静。
世人说得好:“创业容易守业难”,“前车之鉴,后人之师”,胜利之中的李嘉诚并没有忘记这一切。就说最典型的教训莫过于和记黄埔的前大班祈德尊了。就说那祈德尊原也是个收购企业的高手猛将,却不算管理庞大企业的行家里手。他发展过速,结果消化不了,终于把集团拖垮,痛失江山。
李嘉诚进入和黄出任执行董事,在与董事局主席韦理与众董事的交谈之中,李嘉诚很明显地感到他们话里的含义:“我们不行,难道说你就行吗?”李嘉诚生来就是一个喜欢听话里话的人。他特别关注喝彩声中的“嘘声”——香港的英商华商,都有人持这种观点:“李嘉诚是靠汇丰的宠爱,轻而易举收购和黄的,他未必就有本事管理好如此庞大的老牌洋行。”
当时英文《南华早报》和《虎报》的外籍记者,盯住沈弼穷追不舍:为什么要选择李嘉诚接管和黄?沈弼答道:
“长江实业近年来成绩颇佳,声誉又好,而和黄的业务脱离1975年的困境踏上轨道后,现在已有一定的成就。汇丰在此时出售和黄股份是顺理成章的。”他又说:
“汇丰银行出售其有的和黄股份,将有利于和黄股东的长远利益。坚信长江实业将为和黄未来发展作出极其宝贵的贡献。”
那么李嘉诚入主和黄的实况究竟又如何呢?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李嘉诚入主前的1978年财政年度,和黄集团年综合纯利为2.31亿港元;入主后的1979年升93.32亿港元;4年后的1984年,纯利润达11.67亿港元。是入主时的5倍多;1989年,和黄经常性盈利为30.3亿港元,非经常性收利高达30.5亿港元,光纯利就是10年前的10多倍。
面对如此丰厚的盈利,股东与员工怎能不高兴?现在,不再有人怀疑沈弼“走眼”,李嘉诚“无能”了。
有一篇综述和黄业绩的文章,其中一个大标题对李嘉诚的评价,是最公正不过的了,“沈大班慧眼识珠,李超人不负众望。”
八、集资百亿建立“电讯王国”
李嘉诚一九七八年在青洲英垅初步投资,第二年年底,长江实业已拥有该公司股数多达39%,就这样他登上该公司董事局主席的宝座。这家公司拥有红冠鹤图的庞大厂址,其平价大量地皮可供长实日后发展之用。这种问接而有效收购大量地皮的方法,比购入地皮更为有利。对此,《天天日报》中有一篇评论文章指出:“首先,被收购的公司可提供合理的经常性利润。第二,被收购公司的大量平价地皮可供日后发展。第三,若重估或出售该平价地皮,可获庞大利润。”
此后,李嘉诚又进一步作收购香港电灯的准备。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于1889年1月24日注册宣布成立于1890年12月1日开始向港岛供电。创建公司的发起人是保罗·遮打爵士,股东是各英资洋行。
港灯是香港的第二大电力集团,第一电力集团是为英籍犹太家族嘉韦理控制下的中华电力集团,它供电的范围是九龙新界。二战之前的时间里,港灯座大,但二战之后,九龙新界人口迅速增多,工厂林立,用电后来者居上,赚得盘满钵满,还开始筹划向广东供电。
港灯是香港十大英资上市公司之一,90余年来,一直是独立的公众持股公司。港灯收入稳定,加之港府正准备实行“鼓励用电的收费制”(用电量愈多愈便宜),港灯的供电量将会有大的增长,盈利自会递增。用电就像人要吃饭一样,经济的盛衰,都不会对电业构成太大的影响。
港灯是一块大肥肉,惹人垂涎。据1981——1982年市场传说,怡和、长江、佳宁等集团都有觊觎之意。
就在这一时间里,在海外投资但均回报不佳的怡和系置地,卷土重来——在港大肆扩张,不长时间里就大掷银弹购入了电话公司、港灯公司的公众股份,并以自香港开埠以来最高地价的47.5亿港元,投资中环地王,用以开发“交易广场”的浩大工程之中。
以退为进,避免正面交锋,是李嘉诚一贯的扩张战术。李嘉诚这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势,寻找机会。
1982年4月。置地公司收购港灯的消息,已在市面悄然传开。原以为长实、佳宁会参与竞购,港灯、置地、长实、佳宁等4只股票都被炒高。4月26日周一开市,代表置地做经纪商的恰富公司,以比上周收市的5.13港元高出1港元多的价格(6.3—6.35港元一股的时价),收购了港灯股份2.22亿股。为避免触发全面收购,增购的股份控制在35%以下(按收购及合并委员会规定,超过35%的临界点,就必须全面收购,持股量要过50%才算收购成功),并到市以9.40港元的价位买入1200万股港灯股证,占股证总发行量的20%。
置地以出高价31%的条件,顺利地完成了对港灯的收购。长实与佳宁欲竞购的传闻化为乌有。佳宁面临着危机,长实对此,只有放其一马。
置地在香港的急速扩张,耗尽了大量的现金资源,其中还有向银行贷的大笔款项,使他的负债额高达160亿港元,《港灯易手时移势转》一文中这样说道:
“本来大举负债不是问题,只要地产市道尚佳,经济前景‘争气’,资本雄厚,坐拥中区地王的恰置系不愁没钱赚,可惜戴卓尔(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摔一跤,摔掉了港人的信心。”
香港一时出现了移民潮,移民连资金一道带走了。汇丰一时大跌,港人纷纷抛港币套取外币,为以后作准备了。真是雪上加霜,欧美日本经济又一再地衰落下去,香港工商界蒙上了一层凄云惨雾,一时暗无天日。地产市场日渐滑落,兴建的楼宇由俏转滞,卖不出去,地产鳖置得如罩进了铁网之中,无法脱身,楼宇奇货可居变成有价无市,但欠下银团的货款一时不仅光是无法偿还得上,而且光利息一年下来就有一座楼宇的价格了,算下来该如何是好啊!
1983年地产全面崩溃,置地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1983年的财政年度,置地居然出现亏损13亿港元的现象。作为怡和旗舰的置地把总公司怡和拖下了泥潭,恰和在同期财政年度盈利额暴跌了80%。怡和大股东凯瑟克家族向纽璧坚“兴师问罪”。在怡和置地大班宝座上坐了8年之后的纽璧坚黯然下台,在1983年9月29日晚,纽璧坚在董事局宣布辞去了这两间公司主席职务,离开了奋战8年的战场。1984年的1月1日,纽璧坚又辞去了董事职务,彻底结束了他服务了30年之久的怡和洋行。
“我只是一名打工者。”身任香港最显赫、最具权势的洋行大班的纽璧坚,用无比伤感的口气说。
作为怡和最大的潜在对手李嘉诚,十分关注怡和的变动,那时,在怡和工作的英国人马世民尚未正式加盟长实系和黄,但两人接触频繁,常坐在一起谈论马世民服务过14年的怡和,马世民指出:“怡和高层一直患有怨共症”,这一点是他们的致命弱点。
在置地陷入困境之时,马世民积极主张从置地的手中夺得了港灯,在这一点上,两人英雄所见略同。但李嘉诚奉行“将烽火消弭于杯酒之间”的战略战术,主张以谈判的温和方法购得。李嘉诚与纽璧坚商谈如何收购港灯之事,却遭到了纽璧坚的拒绝。纽璧坚的大班地位现在已经是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可能。但是他虽明白这些,却不想在他手中失去九龙仓之后,又失去港灯。而且他也知道,售港灯是迟早的事,只不过在于时间早晚而已。早售了早摔下包袱,除了这么办,不再有两全之计。
西门·凯瑟克接下了怡和置地的管理大权,但与此同时也接下了前任所留下的累累债务。
西门1942年出生于英国温切斯特市,他与曾任怡和大班的叔父约翰一样,少年时进入全英著名的伊顿公学念书,毕业后进人世界名校剑校三一学院。西门不愿念书,他只读了一年就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葬礼。他躺在棺材中,由同学抬出校门——从此永别全球学子都向往的剑桥大学。
西门的玩世不恭,惹得他父亲威廉暴跳如雷,认为他是“儒子不可教也。”
西门的哥哥亨利·林德利在70年代初,曾任3年怡和大班,西门于1962年加入怡和公司,在海外的分公司任职。1982年初,西门到香港,同年出任常务董事。他说服其他董事,频频向纽璧坚发难。西门如愿以偿坐上大班尊位,成为凯瑟克家族出任怡和大班的第五人。
现在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西门·凯瑟克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位年青时的纨绔弟子了。但是这就能证明他就有能力统治香港的最大洋行吗?有不少的人提出了如此的问题。但是对凯瑟克家族史作过深入研究的黄文湘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西门·凯瑟克在过去多年不足以证明他因此而能够胜任怡和公司首席管理人的职位。不过,事实证明,他虽是贵族出身,却不是外行商家,有能力发展怡和公司的多元化业务。”
李嘉诚也反复地研读了有关怡和家族及凯瑟克的报道。他已经向怡和表示过欲购港灯的意向,而现在,他则不再作任何有关的表示,他有了足够的耐心与韧性,去等待着看事情的发展。
1984年,马世民加盟了长实系,李嘉诚委以他和黄董事行政总裁的重任,和黄的业务获得了长远发展,成为了长实系的盈利大户。同一年,西门·凯瑟克出台了“自救及偿还货款”一揽子计划,即出售海外部分资产以及在港的非核心业务。但是统揽怡和地产业务的置地自然是核心业务,置地的旗舰地位无论如何要保住,而置地又是怡和全系的欠债大户。汇丰银行逼债穷追不舍,债台高筑的置地大班西门,不得不断其一指——出售港灯减债。
要想出售港灯,第一买家的人选自然是李嘉诚一人莫属了,现在财大气粗的李嘉诚有能力和资金出得起一个理想的售价,在这之前,他也曾向前任大班纽璧坚有过这样的表示,当时西门也正好在场,那时他就特别佩服李嘉诚的君子作风。
可是现在却让西门·凯瑟克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在这一年里,李嘉诚却再也没有任何风吹草动之举,而且也没有丝毫的表示,难道说他早已放弃购买港灯,不想要港灯了吗?但是港灯确产是拥有专利权的企业,不可能会有第二家在港岛与其竞争,盈利确保稳定的。看来,李嘉诚这欲擒故纵的一招,确实有效了,它让西门如坠云里雾里,不知东南西北了。
西门终于按捺不住了,主动向李嘉诚抛去绣球。第95期《信报月刊》描绘道:
“1985年1月21日(星期一)傍晚7时,中环很多办公室已人去楼空,街上人潮及车龙亦早已散去;不过,置地公司的主脑仍为高筑的债台伤透脑筋,派人前往长江实业兼和记黄埔公司主席李嘉诚的办公室,商议转让港灯股权问题,大约16时之后,和黄决定以29亿港元现金收购置地持有34.6%港灯股权,这是中英会谈结束后,香港股市首宗大规模收购事件。”
但就在这个时候,李嘉诚把和黄行政总裁马世民给请了来,与他一块具体地商议有关收购的事情。这件事情等到传出来,引起了全港商界的再一次特大轰动。
“我们不像买古董,没有非买不可的心理。”李嘉诚对新闻界说。
“假如我不是很久以前就存着这个意念和没有透彻研究港灯整间公司,试问又怎能在两次会议内达成一项总值达29亿港元的现金交易呢?”
想当年置地以比市场高出第31%以上的溢价收购了港灯:而现在和黄以6.4港元的折让价(收购前一天市场内7.4港元)却捡到了置地的一个“便宜”——而购入34.6%的港灯股权。如果以市值计算,李嘉诚为和黄省下了4.5亿港元,从这些方面来看,李嘉诚确实要高对方几筹了。因为没有超过了35%的钱,所以不必要全面地收购。因是“和平交易”所以也不会出现什么反收购的现象,其实,从根本上、实质上来说,和黄已经完全控制了港灯。
在这次收购过程当中,有关股票没有出现一天全日停牌的现象,只是在午时左右,买家和记黄埔、卖家置地公司和“货色”港灯公司主动要求回家交易所停牌而已。
由于四家停牌的时间不一样,所以造成了部分炒手利用时间差炒这三只股票。但大部分的投资者作壁上观,三只股票都没有出现像以往的收购战中一样被抢高的现象,因为大家都知道:李嘉诚“买货”是根本就不会出现竞购与反收购好戏的。
这场收购,整个现金产易额29亿港元,按协议须2月3日前交清。和黄2月1日说提前付款。置地提出扣还利息。依计算,2月1日至23日间,利息达1200万港元,和黄只收了400万港元,另800万港元送回置地。这样说就等于是和黄蚀本了800万港元。但是李嘉诚却认为这笔交易很划算的。他所看好的并不是港灯那常年的盈利,同时他还看好了港灯电厂旧址发展地产的价值。
这场李嘉诚斥巨资收购了港灯,对恢复港人对香港的信心起了很好的强化剂的作用。90年代,当马世民谈起港灯收购一事时,还仍然对李嘉诚称赞不已:
“一共花了16个小时,而其中8个小时是花在研究建议方面”。
“李嘉诚综合了中式和欧美经商方面的优点。一如欧美商人,李嘉诚全面分析了收购目标。然后握一握手就落实了交易,这是东方式的经商方式,干脆利落。”
也就是在这一年里,即1985年的3月份,包玉刚又收购了大型的英资洋行会德丰。
这样一来,四大英资洋行中的两家——和记黄埔、会德丰先后就落入到了华资的手中。其中的怡和仍是最大的英资洋行,但是往日却已经不复存在了,尤其是九龙仓和港灯已先后被华资两个大巨头控住了。
这四大战役,彻底扭转了英资在香港的优势,是香港经济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李嘉诚、包玉刚二人因此也名声大振,引起了世界经济界的瞩目。
某位资深经济评论家说:“不必把商业行为太往政治上扯,别忘了他们(包玉刚、李嘉诚)是商人,当然是出色的商人。”
现在我们暂且不说外界给予二人的评论,让我们先听一听包玉刚、李嘉诚二人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行为的。
早在1981年5月12日,包玉刚在香港记者俱乐部发表讲话。
“我想你们其中必然会有人对我参与某些本港地产公司活动(注:指收购九龙仓)感兴趣。让我告诉你,我参与地产活动,并非因为我想与传统的英资洋行作对,而是像香港其他大多数人一样,我对香港的前途充满信心。控制权从一个环节转到另一个环节,或者从一个集团转到另一个集团,只是表示某些由于商业上成功带来的资金需要另寻出路。”
李嘉诚未正面评价“舆论有关他收购英资洋行的报道”。他只是在很多场合说:“收购不像买古董,非买不可。”有人认为,买与不买,李嘉诚都是从商业利益上考虑的,他并不把对方当作不共戴天的敌人。”非得置之死地而后快。李嘉诚还说:“我一直奉行互惠精神。当然,大家玄一方天空下发展,竞争兼并,不可避免,即使这样,也不能抛掉以和为贵的态度。”
等到西门·凯瑟克在港灯售购协议书上签了字之后,擦擦汗长舒一口气说:
“从此置地不再处于被动了!”几天后置地便宣布投资7.5亿港元,兴建将胎死腹中的交易广场第三期工程。其后,李嘉诚把29亿港元的巨额现金支票交给西门,西门高高兴兴地将港灯交给长实系和黄。
那位评论家说:“李嘉诚真正发迹,是从收购和黄开始的,李氏的发迹史无疑是一部吞并史。他并非像某些传闻说的‘为民族而战’,他是‘为自己而战,为缔造他的商业王国而战’。在两次浩大的收购中,李嘉诚头脑异常冷静,从未情绪化——这就是他出色商人的头脑。
“如果说,李嘉诚收购英资是‘民族气概’的体现,那么,这之前和这之后,他都收购过华资,这不意味他是‘民族的叛逆’吗?”
众口议说纷纭。李嘉诚、包玉刚收购英资企业的业绩,世界传媒对他们的评述是汗牛充栋。但这正好表明,收购本身的空前反响及其它的非凡意义。
李嘉诚控制了港灯后,委派港灯的控股分公司和黄行政总裁马世民出任港灯董事局主席一职。
在:1987年3月2日,和黄将港灯非电力业务分拆上市——即嘉宏国际集团公司。嘉宏从和黄的手中购入了港灯的23.5%股权。成为了港灯集团的控股母公司。马世民出任嘉宏董事局主席。
重整后的长实系股权结构是这样的:李嘉诚控有长江实业33.4%持有股权,长江实业控有36.55%和记黄埔和42.9%的青洲英泥,和记黄埔控有53.8%的嘉宏国际,嘉宏国际控有23.5%港灯集团。各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孙公司高峰期达百余间之多。
马世民负责和黄系的电讯、能源、货柜码头、零售及港灯与嘉宏的业务。现分述如下:
电讯:1986年底,和黄设立一间全资附属公司——和记通讯有限公司,统辖原有的和记电话、和记专线电视、和记传讯、和记资讯传通等4家公司。和记电话公司主要从事流动无线电话业务。客户拥有率占全港的55%;和记传讯公司原已收购了24家传呼公司,是香港最大的传呼机构,市场占有率占5成;和记专线电视合作拥有亚洲卫星一号的权益,并开办了亚洲卫星电视台;和记资讯传通主要开发电脑联网资讯服务,业务在起步阶段,但前景广阔。
货柜码头:葵涌码头是世界吞吐量最大的货柜(集装箱)码头,到1985年,和黄属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处理的货柜量占葵涌的45%以上。之后,和黄先后投资近百亿港元。到1990年底公司拥有10个泊泣、89公顷码头设施(占总设施的63%),货柜吞吐量占市场的70%。和黄的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是同业的垄断性企业。另外,公司还拥有楼面600万平方英尺的亚洲最大的货物分发中心。货柜码头业务是和黄的主要盈利来源,1986年盈利4.5亿港元,90年代盈利已逾10亿港元。
零售:零售业务是老和记洋行的传统业务。和黄拥有两大零售系统——百佳超级商场和屈臣氏连锁店,另外有屈臣氏制造业和多种消费机构。百佳与怡和系的惠康是香港最大的两家超市集团。到1990年4月止,百佳超级市场已达135间,另有10余间在海外。屈臣氏属下的连锁店有220多间。90年代妆和黄零售业年营业额达50亿港元的水平。
港灯:1984年,为怡和置地所控的港灯集团,拥有香港电灯公司和丰泽、嘉云等9家全资附属公司及国际城市等5家联营公司。业务包括电力、地产、工程、工业、贸易、零售、售险等多方面。该年税后盈利8.22亿港元。1985年,长实系和黄收购港灯后,年盈利12.8亿港元,增幅56%,港灯集团有史以来首次突破年盈利10亿港元。1986年又突破了15亿港元。
嘉宏:1987年,港灯非电力业务单独分拆上市,始有嘉宏国际。嘉宏除控有23.5%的港灯股权外,全资拥有希尔顿酒店,控有50%联信公司股权。1987年财政年度(注:财政年度通常不以12月31日为截止期),嘉宏盈利6.8亿港元;1988年度增至9.5亿港元;1989年盈利突破10亿港元大关。
能源:主要是投资海外石油业,为长实系海外投资的重点。
至1986年1月止,和黄集团市值从收购时的1979年的62亿港元,上升到314.5亿港元。同一时期,控股母公司长江的市值达到77亿港元,和黄近两倍于长实,成为长实系的主力舰。1979年,李嘉诚从汇丰手中以7.1港元一股购入22%和黄股权,共支付6亿多港元,到1989年和黄的纯利达30.3亿港元,非正常性盈利为305亿港元,共获利为60.8亿港元,相当于购价时的10倍。
看到和黄取得了如此惊人数目的实绩,首先应该归功于李嘉诚的正确抉择,其次还归功于马世民的管理有方。马世民也同时由于创下了如此巨大的功绩而名声大噪,成为了香港大班中风头最强劲的人物。
1990年,香港《资本》杂志第二期,列出1979—1989年香港十大盈利最高的上市公司。它们的排行序与10年盈利总和是:
一、汇丰银行
292.72亿港元
二、太古洋行
154,81亿港元
三、和记黄埔
139.22亿港元
四、中华电力
132.49亿港元
五、香港电讯
130.57亿港元
六、国泰航空
121.46亿港元
七、长江实业
112.40亿港元
八、港灯集团
107.69亿港元
九、恒生银行
99.92亿港元
十、新鸿基地产
89.50亿港元
就在这场港灯收购战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嘉诚表现出的商界王者气度。
“文武文道,一张一弛。”李嘉诚披沥开来,滴水不漏。他冷静而又理智地避开置地誓死必胜的锋芒,以避免两败俱伤。保存了实力。然后以足够的耐性,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李嘉诚基于对形势的准确预测,牢牢地掌握了主动权。
武林至尊,杀敌于无形;商海至尊,不战而屈人。二者异曲同工。李嘉诚的经商之道,仔细探究,不难从中发现其超人的商谋韬略,回顾其收购港灯的案例,就可得到“王者李嘉诚”的印证。
一、汇丰银行
292.72亿港元
二、太古洋行
154,81亿港元
三、和记黄埔
139.22亿港元
四、中华电力
132.49亿港元
五、香港电讯
130.57亿港元
六、国泰航空
121.46亿港元
七、长江实业
112.40亿港元
八、港灯集团
107.69亿港元
九、恒生银行
99.92亿港元
十、新鸿基地产
89.50亿港元
就在这场港灯收购战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嘉诚表现出的商界王者气度。
“文武文道,一张一弛。”李嘉诚披沥开来,滴水不漏。他冷静而又理智地避开置地誓死必胜的锋芒,以避免两败俱伤。保存了实力。然后以足够的耐性,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李嘉诚基于对形势的准确预测,牢牢地掌握了主动权。
武林至尊,杀敌于无形;商海至尊,不战而屈人。二者异曲同工。李嘉诚的经商之道,仔细探究,不难从中发现其超人的商谋韬略,回顾其收购港灯的案例,就可得到“王者李嘉诚”的印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