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蜗居族”中,有一个群体被特别地称为“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多年来,人们因为对“蚁族”了解甚少而不经意间忽略了他们的存在,直到一本描写其生存状态的图书《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的出炉,聚光灯骤然打向生活在城市暗角里的他们,其蜗居的艰辛和奋斗的勇气,才让在安逸中麻木的人们深受心灵的冲击和刺痛。
所谓“蚁族”,是指那些聚居在城乡结合部或者郊区村落里的大学毕业生。有人估计,仅北京的“蚁族”就已逾10万之众。算上广州、上海、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的“蚁族”,他们有着上百万的规模。
他们或者毕业于名牌高校,或者来自地方院校和民办高校;他们有的完全处于失业状态,更多的则从事保险推销、餐饮服务、电子器材销售、低级白领等低收入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拿着一两千元的工资,没有四险一金和劳动合同,很少有加班费;他们住在每月租金几百元的出租屋里,经常是几个人合租一套或者一间房子,仅有的对隐私的保护便是拉上一道床帘;他们常吃的食物是聚居地附近那些没有卫生保障的麻辣烫、炒饭、拌菜、烧烤、熟食等。
他们之所以被称为“蚁族”,是因为两者之间都具有高智、弱小、群居的特点。据说,蚂蚁有25万个脑细胞,是所有的昆虫中最聪明的物种,这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是相似的。而徘徊在城市边缘、收入低、生活环境差、缺乏社会保障、得不到社会关注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像蚂蚁一样的弱势群体;群居更是两者共同的生存状态——容纳成千上万毕业生的聚居村落或者社区可以视为大蚁穴,而几个人合租的一套或者一间房子则是大蚁穴中的小蚁穴(或者说是蜗牛壳,因为“蚁族”也是我们所定义的“蜗牛”或者说是“蜗居族”中的一个族群)。
“蚁族”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在蜗居中奋斗的人。所以,我们思考过一个概念问题,究竟是该用“蚁族”还是该用“蜗牛”来称呼他们,哪一个更贴切?或许应该这样理解,“蚁族”侧重于从群体层面来定义这个群体,而“蜗牛”反映的则是个体状态——居无定所,到处流浪,寄居在如蜗牛壳一般大小的出租屋里。当然,“蜗牛”指的不仅仅是“蚁族”,还包括其他与“蚁族”处境相近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