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米手机市场碾压华为

小米手机市场碾压华为

时间:2023-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小米1和小米2抢占了中低端手机市场可以被容忍的话,那么红米对低端手机的新冲击,则是更多国产厂商拍案而起的举动:QQ空间势大力沉的预告大片,小米论坛上的火爆推介以及各个社交媒体的信息传递,让小米这个名字再次被推到人们视野的最前端。360的周鸿祎打响了“枪打出头鸟”的第一枪,他用微博炮轰小米“暴利”,与此同时,周鸿祎还推出了360特供机,势与小米一争高下。

如果说小米1和小米2抢占了中低端手机市场可以被容忍的话,那么红米对低端手机的新冲击,则是更多国产厂商拍案而起的举动:QQ空间势大力沉的预告大片,小米论坛上的火爆推介以及各个社交媒体的信息传递,让小米这个名字再次被推到人们视野的最前端。

虽然在小米之前的魅族,也打出了高性价比的旗帜,但是在宣传造势上远远没有小米这样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因此,小米一跃成为了破坏游戏规则的代言人,各大厂商将所有以低价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对手的愤怒,一股脑都宣泄在小米身上。于是,他们心动不如行动,以凶狠的劫杀和有力的回击,对小米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围剿。

毋庸置疑,小米已经成为中国手机行业的众矢之的了。从2010年成立到现在,小米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凭借“用互联网模式做手机”加上“MIUI+社会化传播+网络渠道”的法宝,成为了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互联网企业。可怕的是,小米的崛起并非昙花一现,它在2013再次爆冷,推出了包括小米电视、红米手机、小米路由器、小米盒子等智能硬件。另外,小米的软件业务也没有闲着,它大张旗鼓地向文学等领域扩张。这样,低价硬件平台加上软件生态群落,让小米瞬间长出了三头六臂,难怪雷军会放出小米要在2015年的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的壮语。

就在小米持续发力之际,它的周围渐渐聚拢了一些绿幽幽的眼睛,他们不是草原上的饿狼,而是手机市场中被小米冲击严重的竞争对手——他们开始酝酿着一次绝地反击。

2013年12月16日,在红米推出市场之后,华为第一个坐不住了,它宣布推出两款性价比极高的手机——荣耀3X和荣耀3C。这两款手机价格不过千元,配置比红米更高一些,所以明眼人能看出来,华为是冲着红米发力的。

这个极具针对性的进攻,绝对不是偶然的。眼看着小米获得了惊人的业绩,自然有很多手机大佬在盯着它。华为在荣耀独立后,任正非的棋盘,总会让业界投入最大的关注,所以这次使出了杀手锏,也得到了广大“花粉”们的支持。

坦白地说,小米在营销领域,绝对是一等一的高手,能够玩得风生水起者,也很再找出第二个了。这也符合中国手机市场的现状:意外常有,奇葩常在。从黄章的魅族到雷军的小米,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人将小米比喻为一夜高潮之后的意外怀孕,这种说法虽然听着不雅,不过也真的反应了一个事实:小米的“发迹”是迅速的。当它从一个草根英雄一跃占山为王之后,就理所当然地开始了圈地运动,对十八路诸侯也有了将其击败的想法,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拉开了序幕。不过,在大规模围剿之前,还有一次小规模的讨伐,那就是对小米1的进攻。

360的周鸿祎打响了“枪打出头鸟”的第一枪,他用微博炮轰小米“暴利”,与此同时,周鸿祎还推出了360特供机,势与小米一争高下。随后,北斗手机网董事长谭文胜,也加入了围剿阵营中。他凭借自己在手机电商行业的多年经验,指责小米手机的性能和工艺一般,仅仅是便宜而已。于是,谭文胜马上推出了性能和工艺与小米相似而价格仅为小米三分之一的小辣椒手机。虽说这个牌子山寨味很浓,但由于物美价廉,上市两个月的时间,销量就突破40万台,导致小米手机青春版的售量骤减25%。

当小米1已成明日黄花之时,小米2以四核的优势再次杀进市场,结果一下子让其他品牌的单核、双核机型成了“下里巴人”。有着充足库存的厂商坐不住了,他们掀起了一轮更加猛烈的围剿。

这一次围剿,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力图将小米2狠狠遏制住。于是,在小米2发布前后不到两天,四核机像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华为和腾讯联手发布了售价1888元的华为四核飙机王;360发布了售价1499元的特供机V5;中兴和北斗发布了售价为999元北斗中兴小旋风U950……这些新品中,绝大部分在价格上都低于小米2。于是,有消费者开始吐槽:中兴的U950与小米2相比没什么差距,可以用买一台小米2的钱买两台。

谭文胜曾经直言不讳地说,中兴U950的对手就是小米2,目的就是为了借用两家的优势打一场四核“歼灭战”。很快,谭文胜又推出了小辣椒四核手机。在他看来,雷军只是做手机的外行,既没有制造工厂也没有电商渠道,所以他有理由相信自己能敌得过小米。

没有战争就没有发展,小米被围剿,对雷军是非利好消息,但是对消费者而言却是巨大的福音,他们可以享受到999元的低价四核机。不过,事实证明,小米2并没有被围剿掉,至于那些被抢走的份额,也是小米因为产能不足而注定要丢失的。

从目前来看,想要彻底消灭小米是不现实的。毕竟,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消费时代,各有各的粉丝,各有各的生存之道。无论有多少品牌的集体打压,小米仍然是小米,不会因为单纯的性价比因素而被广大米粉们抛弃。

迅速崛起的小米,恐怕没有哪个手机厂商不会在意。同时,从移动和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角度来看,由它们构成的中国手机销售渠道,开始逐步降低了对手机的补贴力度,这就意味着对大部分国产手机厂商而言,实体销售部分会被进一步压缩,而网络销售,它们将遭遇小米这个强劲的对手。

当围剿不能发挥明显作用时,各大手机厂商对付小米的最佳策略就是学习。

OPPO(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金立是先行者。曾经在OPPO做出蓝光DVD的刘作虎,在离职之后创立了“一加科技”,让金立成为了独立品牌IUNI的投资方,同时为其提供包括元器件和生产等方面的支持。所有这些相关“新品牌”的目标十分明确——它们在品牌形象上试图摆脱和OPPO、金立的关系,并且充分地效仿小米的运作模式,缔造一个以社交网络渠道为主要模式的硬件和互联网生态群落。

华为荣耀和罗永浩的锤子科技,也都加入到2014年这场围剿+学习的混战中,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择手段地遏制小米的成长。虽然这个目标从现在来看还难以实现,但是或多或少地给小米带来一些共性的负面影响。

一、产品周期危机

“抢购”、“F码”、“产能不足”……这些是我们习惯看到的小米在发布新品时的关键词。至于产能究竟有多大不重要,重要是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购买小米的确是一件费尽周折的事情。然而小米却仍然火热,原因在于即使等几个月的时间,用户也难以在这个周期中找到更好的顶替者,毕竟小米和高通、MTK的密切合作,让它的性价比无出其右,超越其他手机厂商。然而在2014年,这个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原因在于,像OnePlus、IUNI以及华为荣耀等厂商,都具备了和大型硬件制造商议价的能力,因此会不间断地推出新品,只要能在用户的消费敏感区内提供高性价比的机型,就和小米有着比肩的优势。同时,高通芯片的成长速度限制了小米的发展,因为高通已经遭遇了技术瓶颈,让它的下一代芯片很难有性能上的明显提升。因此,小米在高通和MTK之间出于选择困难症的状态,一旦搞坏了关系,那么小米在众多竞争者中会失去它们的优先支持。

二、销售渠道危机

小米的另一个危机来源于它的销售渠道。尽管小米以“互联网手机”而闻名,可它还是有一部分销售来自运营商的采购,这其中包括和联通、电信的合约机等等。然而问题现在出来了,由于运营商正在降低对智能手机的补贴,所以合约机会给小米带来过长的签约时间。

一般来说,小米的合约机签约时间在1年到2年之间。然而,目前年轻群体更换智能手机的周期在10个月左右,所以他们不会太喜欢购买小米的合约机。而且,小米的模式是一种“向下生长”的模式,就是通过廉价的硬件来普及自己的设备,利用互联网服务区来赢得利润。虽然这对普通用户是好事,但是会让小米失去2000元以上的手机市场。于是,魅族、OnePlus、ViVo、华为荣耀等厂商得到了一条隔离小米的安全线,让它们能够在这个广泛的范围中生产高性价比、配件更优质的智能手机。一旦这些竞争对手确立了市场和品牌,会毫不留情地向下和小米抢夺低端市场。根据IDC的估算,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全年出货量大约为4.5亿,完全可以容纳如此众多的竞争者。

综上所述,2014年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很可能会出现更加热闹的景象:越来越多的“独立品牌”以小米为样板运营,一方面降低渠道和营销的成本,另一方面构建属于自身的互联网生态群落,以此来“围剿”小米。

面对这种恶劣局面,已经建立了成型的软硬件生态体系的小米,在一步步失去价格和时间窗口优势的紧要关头,小米必须要采取新的策略迎敌,才能最终打赢这场战争。当然,好的策略需要时间去筹谋准备,而小米有着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忠诚的广大米粉,应该能够在他们的黏着度走低之前想出对策,回敬那些试图要将它赶尽杀绝的对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