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过节的时候,我们来追问是谁塑造了我们的心灵,我望着这些庄严的面孔,他们的身上有中国的历史,他们的眼中有我们灵魂的折射。
是谁塑造了我们的心灵?我想中国人是最热爱山川的,中国人是诗意纵横的,中国人的心灵是在艺术中陶冶的。天地有情,万古永恒。每一个中国人,不仅仅是在这些楼台馆所之中,以狭义的文化,学习的方式,完成成长。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春花秋月中穿行而过,如同中国人说“沐春风思飞扬,凌秋云思浩荡”。一个人见到大地阳气蒸腾的时候,思绪是腾飞的,而在此刻秋云壁立,一个人胸怀始开,襟怀浩荡。春花秋月不是无情物,它酝酿了我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它酝酿了我们生命中的灵感,这一切形成了中国人那种诗意联翩的思维方式。
今年的国庆赶得很巧:恰好也在中秋,我们就来说一个意象,天空这一轮明月,万古在心,今天它照亮了我们什么样的心灵呢?我们心灵的成长在千年之前,在物质还相对贫瘠的时代,却有一种豪奢的精神世界,那就是人跟明月之间的默契。我们在今天,在繁忙喧嚣之中,有几个人去真正思考,如果我们失去了月亮下这样一种澄净的心灵反省,而只剩下了公众的空间,我们还能够真正看见自己的心灵吗?我们还能去追问塑造心灵的由来吗?
有那么多的诗人,明月在心,在明月之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李白会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他在忧伤的时候,“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今天我们会笑话,这是一种愚痴,这是一种幼稚,李白也知道,李白自己也说:“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但是那有什么关系呢?值此一刻,“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只要你愿意相信,人与明月终有一天会在云端重逢,每个人生命中的月色,都是不一样的。曹丕看见的是“星汉西流夜未央,明月皎皎照我床”的忧伤。但是他父亲魏武帝曹操看见的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那样一个创立大业求贤若渴的人,心中看见的是明月照出的忧思和壮志。杜甫的明月是“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一个人看见了月光下内心的孤单和忧沉,我们会学习明净,我们会了解永恒,我们也许不会像在太阳下那么狂躁,因为我们会懂得,花未全开月未圆,也就是说在致极圆满之前,在凋零与缺损还没有开始之前,让我们悠然等待,让我们不要那么急功近利地去追究结果,而从容不迫地享受过程。
所以在这个节日里,我祝福所有的朋友,都拥有心中的那轮明月,都拥有中国人写意的诗画的浪漫生活,让这一切不仅塑造历史,也塑造了我们眼前每一个人的心灵。祝福大家。
(于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