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大会主席宣布授予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曾经站立过伦琴、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科学巨匠的讲台,今天走上来的是身材魁梧的美籍华人丁肇中。
“国王、王后陛下,皇族们,各位朋友,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高的荣誉……”这是诺贝尔奖设立76年来第一次用汉语发表的获奖演说。在这个大厅里,第一次响起了中华儿女的声音。
丁肇中的童年是在中国大陆度过的。那时,战火连天,他不得不跟着父母颠沛流离。小时候的丁肇中,身体瘦弱,他的头本来就比一般孩子大,这样一来就显得更大了,看上去与身体的比例极不协调。在邻居看来,丁肇中是个笨孩子,似乎有一点点傻,可是母亲最了解儿子,她认为丁肇中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丁肇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喜欢思考。很多时候,外人以为他在对着某个东西发呆,其实他是在思考问题。正是从小养成了喜欢思考的性格,丁肇中在成年之后逐渐养成了严谨的习惯。他工作起来非常专注、投入,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1965年起,丁肇中领导的实验组在联邦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上进行了关于量子电动力学和矢量介子的一系列实验工作,还在实验上证明了量子电动力学的正确性,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1972年,丁肇中在日内瓦实验室进行寻找新粒子的实验,花了两年的工夫尚未取得任何新的进展。实验的费用十分高昂,于是责难之声不绝于耳。摆在丁肇中面前有两个选择:要么无奈放弃实验,要么坚持下去。
任何一种选择都需要丁肇中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选择放弃,前面的实验就等于白费了,他跟实验组同事一起灰溜溜地离去;如果他坚持实验,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有重大发现呢?对此,谁也不敢打保票。但丁肇中依然锲而不舍,坚持进行实验,每天在实验室至少工作16个小时,从不气馁。
辛苦的付出常常就有回报。1974年,丁肇中领导的实验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丁的字形相近,寓意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叫做J/ψ粒子。
这一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为此丁肇中和里希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知识加油站
粒子是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分。直到19世纪末,原子一直被认为是物质的基本建筑砌块。最早发现的粒子是电子和质子,1932年又发现中子,确认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它们比起原子来是更为基本的物质组分,于是称之为基本粒子。
学习需要专注,有恒心和毅力。别人抱怨的时候,你行动;别人放弃的时候,你坚持;别人已经灰心了,你仍然不灰心!那么,最终的成功非你莫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