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以前,在一次飞往中国的旅行中,我们在慕尼黑转机。登机前有一小时的逗留时间,我就去逛免税店,想给一位中国朋友买件礼物。我想,香水应该不错。
我并不知道这位朋友喜欢花香还是清新的气味,但我很快被各个品牌香水的包装吸引住了,这些包装的设计都非常有创意。流连其中,我发觉简单香水瓶的时代已然过去。创造性的香水瓶及精致的雕琢让人不由觉得,如此美妙的包装里必有不可思议的芳香。这些美丽的包装让我不知所措,最终我还是请销售人员给了建议。
之后,在飞往上海的漫长一天中,我碰巧读到一篇关于包装在香水行业重要性的文章。文章写道:“香水瓶子和包装的制作,会如香水本身一样精致,并延续着许多天才设计师的独家包装创意。这不仅仅是个瓶子,更是对瓶内物可视的演绎。”
这让我想到,当我们认识某个人的时候,是不是也存在相同的情况呢?我们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是不是也被他的“包装”所影响呢?
给自己一点时间,审视一下自己,你不仅要审视自己现在的样子,还要审视你如何出现在不同的场合。在你说话之前,你的装扮首先就“暴露”了你。如何着装并没有一定之规,但要与场合、地点匹配,更要适合你自己。
有时,当某些品牌变成“必须拥有”时,人们便忘了它并非适合每一个人。想扮酷最终却可能会变得可笑。当然,在评判酷与丑的问题上会有代沟。美国肯塔基州最近出台了一条禁令,穿牛仔裤时不许将其耷拉在臀部甚至露出内裤。撇开品味好坏本身难以评判的事实,我不认为衣着规定可以解决低俗品味的问题,因为品味是个人化和情绪化的,在一个地方看起来时髦帅气的衣服,在另一个地方却不尽然。我们的目标是要把我们的优点最大化,而非放大弱点。
说到底,我们想要展现的是我们自己,这一点最重要。而我们也一直有意无意地在向自己的父母、老师、亲友、老板等展示自己。
当然,着装仅仅是自我包装的一个部分。你的肢体语言又如何?你挺直腰板了吗?你是否让自己看起来显得小气?当别人跟你说话时,你是否交叉双臂,保持距离?如果我正看着你,你应该如何跟我交流?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交流,视觉上依靠我们的外表和穿着,听觉上依靠我们的言语,非言辞表达部分则依靠我们的肢体语言。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米·卡迪将动物和人类的语言进行比较后发现:在整个动物王国,具有支配权的动物,都使自己不断强大、伸展,取得领地并不断拓展。
在研究中卡迪女士还观察了MBA学生的行为,她发现:“MBA学生用肢体语言充分表现了能力差异……他们进入房间,占据位置,分散坐下。”你我肯定见过进入房间时退缩的人,他们的举动暴露了他们的不安全感而非自信。
你也许会想,我感觉不安全该怎么办?卡迪女士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同事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你没有某种特定的感觉,如强大或快乐,你能装作有吗?如果你装作有,它会变成真实的吗?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两者都有可能。比如你将一支笔放在牙齿中间装作保持微笑,这会让你感到更快乐吗?根据他们的研究,这是起作用的。同样,一个人如果感觉自己充满力量,那么就更容易实现目标。
你可以在镜子前面训练。站直,抬头,选择房间中间的桌子,打开心扉。我至今还记得在我生命最艰难时期的一次关于退缩的交谈。别人给我的建议是,将我自己带入到我所害怕的那个情况中,看看会发生什么。我这么做了,可情况并没想象中那样糟。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其就职演讲中说:“除了害怕本身,没什么可怕的。”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个人身上都有独一无二的东西可用来“销售”。这时,我们可以选择简单地自我包装,也可选择用最吸引人的方式来认真打造自己,从而使自己成为“名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