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过程,不断地重复在得与失之间。有得有失,有盈有亏。有人说得好,得到了名人的声誉或高贵的权力,同时就失去了做普通人的自由;你得到了巨额财产,同时就失去了淡泊清贫的欢愉;得到了事业成功的满足,同时就失去了眼前奋斗的目标。我们每个人如果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得与失,就会发现,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
在实际生活中,得与失原本就是和谐而有韵律的,有小失才能有大得;有局部之失,才能有整体之得。在寻找的同时,就必须要付出代价。失去,本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得到,本是一种快乐,但是,在得到的同时,你肯定也失去了很多。
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们共同的心愿,因此,所有人都希望得到越多越好,却不知没有失去就不会拥有,没有拥有就不会失去。大千世界,得与失是形影相随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得与失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要想让自己年轻一点,有活力一点,就要保持一种坦然平静的心态,抛开得与失的束缚,远离是与非的羁绊,多一份纯真,少一份迷茫,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有一个青年乘船旅行途中遭遇大风,在就要到达终点时,船不幸被大风掀翻沉了下去。
幸运的是,他被风浪冲到了一座荒岛上。在这座荒岛上,他每天都在翘首以待,希望有船经过这里将他救出。然而,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却始终没有船来。为了让自己活下去,他弄来了一些树木,简单地给自己搭建了一个躲避风雨的“家”。
一天,当他外出寻找食物时忘了熄灭火源,一场大火顷刻间把他的“家”化为了灰烬。他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随着滚滚浓烟消散在空中。这时的他悲愤交加,绝望地倒了下去。
第二天一大早,当他还在痛苦中煎熬时,风浪拍打船体的声音惊醒了他:一只大船正向他驶来。获救后,青年不解地问道:“这么长时间了都没有人发现我,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我们看见了你燃放的烟火信号,就顺着烟火把船开过来了。”青年听后,简直不敢相信,竟是那场大火救了他。
在一生中,我们的得与失总是难以界定的,有时得失就在瞬间。曾有人说:“如果你不值得悲伤,你就不曾真正值得快乐。”得失就是这样的关系。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有得必有失。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面对种种得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就要权衡轻重,得其所重,失其所轻,只有认清了这一点,就不至于因为失去而后悔,就能生活得更快乐。
1883年,天真烂漫的玛丽亚中学毕业后在一个乡绅家里当家庭教师时,与乡绅的大儿子卡西密尔相爱了。但就在他俩计划结婚时,却遭到卡西密尔父母的反对,卡西密尔屈从了父母的意志。
失恋的痛苦折磨着玛丽亚。她曾有过“向尘世告别”的念头。玛丽亚毕竟不是平凡的女人,她除了个人的爱恋,还爱科学和自己的亲人。于是,她放下情缘,刻苦自学,并帮助当地贫苦农民的孩子学习。几年后,她又与卡西密尔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卡西密尔还是那样优柔寡断。她终于砍断了这根爱恋的绳索,去巴黎求学。这一次失恋,就是一次“幸运的失去”。如果没有这次失去,她的历史将会是另一种写法,世界上就会少了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过程,在得失之间,患得患失的滋味最令人回味无穷。在充满得失的世上,人类生而获得,却无处不失落。既然得失是人生寻常事,那么,在得与失之间,我们就无需不停地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挣扎,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要清楚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主动放弃那些可有可无、不触及生命意义的东西,求得生命中最有价值、最必需、最纯粹的东西。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不要感叹命运多舛不公。因为我们如果在这方面失去了,就很有可能会在那方面得到补偿,失去的同时,可能有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得和失永远是并存的,就像是一对永远也不可以分开的亲兄弟,关键是自己如何掌握住机会,如何正确看待得和失这一辩证关系,让自己在失去什么的同时得到比失去更多的好东西。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得与失,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得与失,用长远的眼光对待得与失,当你想明白了,想透彻了,你的心会感觉非常透亮、非常轻松、非常快乐!
生活中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有的得是不能得的,有的失是不应失的。谁得到了不应得到的,就会失去应该拥有的。当贪婪者取得不义之财的同时,就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廉正。因此,当得者得之,当失者失之,坦然面对得失,得之,不要大喜,不可贪得无厌;失之,切勿大悲,不可失去精神。
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正确看待得失,无论得到了什么,得到之后都有可能会失去,让自己在得到时懂得加倍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至于无所适从。不必为“失去”而难过,因为世间万物本来就是来去无常。我们所能做、所应做的只是在“得到”时珍惜它,把自己的视线转移到脚下,转移到身边,努力珍惜眼前拥有的,一个人才能得到幸福与满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